阿摩:反覆練習,方可提高對試題的敏感度
100
(36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高中(學測,指考)◆歷史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0. 右圖是一幅明末的人像畫。這派畫家描繪人物的面容,個個躍然紙上,性格突出,儀態逼 真。他們對疏朗鬚髮的處理,面痣、雀斑質感的描繪刻畫入微;對老 人的龍鍾老態、雞皮鶴髮,更描寫得栩栩如生。這種畫法和傳統文人 畫以簡單寫意和勾勒線條為主的特色不同。這種轉變形成的背景為何?

(A)考證學風興起,講求實事求是
(B)命相風氣流行,重視面容細節
(C)商業社會出現,瀰漫現實精神
(D)西洋畫風影響,展現寫實技巧



2(C).

12. 歷史課堂上,老師要求學生以「某一場衝突」為主題作報告,學生根據探究主題找到兩則資料,都是淡水英國領事館周知在臺英國僑民的通告:
通告一:清朝官員同意重開基隆煤務局,但該官員表示,依目前基隆的情勢,可能無法立 即開始採礦作業。
通告二:本館頃接臺北同知諭令,希望勒束英僑,暫時勿到鄉下旅行,以策安全。從兩則資料內容判斷,「某一場衝突」最可能是指: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中法戰爭
(D)甲午戰爭


3(D).

24. 1853年,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帝國外長憂心忡忡警告:「根據這個原則來建新國家的主 張,是所有烏托邦計畫中最危險的。」「提出這樣的主張就是要與歷史斷絕關係。在歐洲 任何地區實行,將動搖堅固而有組織的國家秩序之基礎,顛覆和混亂歐洲大陸。」當時, 這位外長擔心的是:
(A)自由主義
(B)資本主義
(C)浪漫主義
(D)民族主義 。


4(B).

25-26為題組
◎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建立據點後,每年收益會隨著政治、貿易情勢的變化而有不 同。下表是1636-165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收益變化
64b9d2a7c1e6a.jpg


【題組】25. 根據上表,1646年前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獲利情況並不理想。當時,東印度公司的經 營遭遇哪個主要問題?
(A)沿岸缺乏港口的建設
(B)鄭芝龍的商業競爭
(C)島內漢人的強烈反抗
(D)公司本身人力不足


5(B).

27-28為題組
◎ 右圖是中國某朝代不同時期的進士人數統計圖:
64b9d2e1d615c.jpg


【題組】27. 根據圖中不同地區第一期、第二期的進士人數比較,這張 圖反映的朝代是:
(A)唐
(B)宋
(C)元
(D)清


6(A,B,E).

32. 兩漢時期,人民旅行時必須攜帶通行文件,證明已經完納賦役、未遭法庭傳喚、非屬在逃 罪犯,並交代旅行目的、交通工具。此外,尚須附上登錄旅行者姓名、縣里、爵級、年歲、 身高、所持物品等個人資料。文件先由旅行者所屬里的基層吏員驗證內容,再向鄉的主管 提出申請,鄉再呈報給縣。逐級審核通過後,發給旅行者,由旅行者所經官署一一查驗、 放行。根據這些敘述,漢帝國掌握人口動向仰賴的是:
(A)分工嚴明的地方行政組織
(B)記錄詳實的官方文件資料
(C)人民對漢帝國的絕對忠誠
(D)廣泛佈建線民網和監視站
(E)依法行政的鄉里基層吏員


7(A,C,E).

33. 1127年,低地國根特城的市民向統治者威廉伯爵提出要求:「伯爵大人,如果您想公正對 待您的市民,就不該橫徵暴斂,敵視我們;相反,應保護、善待我們。但您違反法律,違背誓言,未盡到免除捐稅、維持治安責任,未尊重市民的傳統權利。⋯⋯請您屈尊前往伊普爾,讓我們雙方貴族、教士和人民代表,和平聚會,慎重考慮,公正裁決。若他們認為 您仍可任伯爵,我們也贊同;如果他們認為您不守法紀和承諾,不適合繼續擔任,就請讓 位,讓我們另尋合適的人選。」伯爵否決市民請求,雙方遂訴諸武力,市民取得最後的勝利。這個事件反映的中世紀城市內部權力關係為何?
(A)威廉伯爵與根特市民的權力關係,建立在封建契約上面
(B)根特市民因為威廉伯爵違背其誓言,直接訴之武力解決
(C)根特市民起而捍衛固有特權,主要理據是維護封建傳統
(D)根特市民發展出民主政治,更換統治者乃是其天賦人權
(E)根特市民的作為,是中世紀城市獲取自治權的一種方式


8(B).

35-37為題組
◎ 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甲:一位戒嚴時期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回憶錄寫道:
自(1969 年)3 月 12 日轉押到博愛路警備總部保安處看守所後,我心裡已有了底;所謂「專案小組」對我的罪名似乎已經「拍版定案」。……雖然我心裡並不 覺得自己有罪,可是惡法也是法,什麼《懲治叛亂條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在情治人員無處不在、隔牆有耳的環境中,一言嫁禍已屢見不鮮。…… 在「專案小組」偵訊時,永善(陳映真)的案件,只因他寫了具有社會主義、人 道主義,反映了某一些時代青年人為窮人、為拯救被壓迫人們的文章,便戴了一 頂紅帽子,被判 10 年徒刑。
資料乙:2019 年 5 月 30 日,中華民國政府公告:
受難者徐維琛君等 2006 人(含陳永善)應予平復司法不法之刑事有罪判決暨其 刑、保安處分及沒收之宣告。

【題組】35. 資料甲提到《懲治叛亂條例》和《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這兩個條例制訂的時機為何?
(A)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為了弭平亂事,使政府派兵有所依據
(B)冷戰初期,政府為對抗中共顛覆、壓制臺獨主張或政治異議
(C)舊金山對日和約期間,為了制止「臺灣地位未定論」的傳布
(D)臺美斷交後,國民黨為了鞏固政權,立法打擊黨外民主運動


9(C).

38-40為題組
◎ 以下是三則關於古代中國國際互動的資料:
資料甲:《禮記》指出,周王戰勝商王後,為穩定政局,曾大封親戚,在夷人地區(今山 東)建立魯、齊等國,以資鎮守,並封建傳說中華夏古國夏人的後裔於杞(鄰近河南),其後杞移徙到山東境內。
資料乙:《春秋》記載,春秋初期(公元前八世紀末)以來,長期與魯國聯姻的杞國,因行禮不敬,而常與魯國發生磨擦。春秋中期,魯國甚至因杞國行夷人之俗,不願視杞為政治同盟。
資料丙:《左傳》記載,春秋晚期(公元前六世紀下半),華夏國家盟主晉國(今山西) 國君要求列國派人協助修葺母家杞國的城牆,但遭列國以杞是夏人後裔卻行夷禮為由,反唇相譏。

【題組】38. 結合上述資料設計一個小論文,最適合的論文題目是:
(A)文明高低與地緣環境
(B)政治敵我與血統異同
(C)文化認同與族群意識
(D)經濟利害與禮俗傳統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高中(學測,指考)◆歷史-阿摩線上測驗

Jia Jia Liu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