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積少成多,積沙成塔
100
(2 分5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全部】 - 高中(學測,指考)◆歷史 - 教甄◆歷史專業難度:(51~7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社會政治現象,與何種選舉制度密切有關?
(A)察舉制
(B)科舉考試
(C)銓選考課
(D)九品官人法。


2(C).

日治時期,日本統治臺灣的政策時常隨政局的變化而有所調整,其中某一時期的特色為政府積極推動普及日語,鼓勵臺人改用日本姓,供奉日本神祇。此一時期推行的是何種運動?
(A)同化
(B)內地延長主義
(C)皇民化
(D)撫蕃。


3(B).

下列那一個台灣史前文化遺址中有鐵渣、煉鐵的場所?
(A) 卑南文化 
(B) 十三行文化 
(C) 長濱文化 
(D) 大坌坑文化


4(C).

3.澎湖「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石碑,其中提到的「韋麻郎」,是那一國人?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蘭 
(D) 英國


5(A).

荷蘭佔領臺灣的時期,漢人曾發生抗荷事件,其原因與何者有關?
(A) 高壓統治苛捐雜稅
(B) 強迫信仰基督教
(C) 強迫娶原住民為妻 
(D) 不服各社統治


6(A).

西元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臺灣建的「聖多明哥城」,位於臺灣的:
(A) 北部 
(B) 中部 
(C) 南部 
(D) 東部


7(B).

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的君主是那一位?
(A)順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8(B).

10.臺灣地名有「五股」、「五結」、「九份」等名稱,其由來與何者有關?
(A) 海盜組織 
(B) 漢人拓墾 
(C) 祕密結盟 
(D) 械鬥派系


9(B).

「嘉義」原稱諸羅縣,由於那一個事件發生時,該地區人民奮力抵抗,清朝皇帝為嘉勉當地人的義行而改名?
(A) 朱一貴事件 
(B) 林爽文事件 
(C) 漳泉械鬥 
(D) 戴潮春事件


10(B).

臺灣諺語:「一個某(老婆),卡贏三個天公祖」、「有唐山公、無唐山媽」,這是反映清領初期臺灣漢人的移民社會有什麼現象?
(A) 女比男多 
(B) 男比女多 
(C) 形容贅婿 
(D) 生育重男輕女


11(A).

清領時期在臺灣出現的「郊」是屬於何種性質的組織?
(A) 商業公會 
(B) 勞工公會 
(C) 祭祀組織 
(D) 同鄉會


12(C).

「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諺語,說明臺灣早期發展的順序是:
(A) 由西而東 
(B) 由東而西 
(C) 由南而北 
(D) 由北而南


13(C).

臺北市迪化街霞海城隍廟香火鼎盛,傳說是因「頂下郊拼」之後才由萬華搬遷至此。所謂「郊拼」是指清領 時期發生的何種事故?
(A) 番民擾境 
(B) 民變反清 
(C) 分類械鬥 
(D) 宗教糾紛


14(B).

日治時期,曾徵調臺灣原住民組成「高砂義勇隊」主要派往何地作戰?
(A) 澳洲 
(B) 南洋 
(C) 中國 
(D) 硫球


15(B).

31.所謂「解嚴」,就是解除「戒嚴令」,其主要內容為何?
(A) 推動總統直選 
(B) 廢除黨禁、報禁 
(C) 開放觀光、探親 
(D) 國營事業民營


16(B).

.葡萄、苜蓿、胡瓜等東傳中國,是由於:
(A) 十字軍東征 
(B) 張騫通西域 
(C) 印度僧人來華 
(D) 馬可孛羅東遊


17(B).

抗戰勝利後,政府因為那一事件而明令動員戡亂?
(A) 抗日戰爭退敗 
(B) 中共全面發動內戰
(C) 二二八事件擴大 
(D) 外蒙古宣布獨立


18(D).

標榜以「工業化、皇民化、南進基地化」為施政三大方針的日本駐臺總督是:
(A)太田政弘
(B)南弘
(C)中川健藏
(D)小林躋造


19(A).

秦始皇據五德終始說推德定制,定為得水德。秦朝的流行色是:
(A)黑
(B)黃
(C)白
(D)紅


20(B).

藍鼎元《平臺紀略》記載:「是時,偽職填街,摩肩觸額,優伶服飾,搜括靡遺。或戴幞頭,衣小袖,紗帽金冠,披甲騎牛;或以色綾裹其首,方巾朝服,炫煌于道。民間為之謠曰: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稱永和,六月還康熙。蓋童孺婦女皆知其旦暮可滅而擒也。」請問上文所指是哪一歷史事件?
(A)郭懷一事件
(B)朱一貴事件
(C)林爽文事件
(D)戴潮春事件


21(A).

「臺灣文化協會」為打破總督府言論管制和服務民眾,成立之初的三個月內就在各地紛紛設立:

(A)讀報社
(B)書房
(C)文化館
(D)私塾


22(D).

標榜以「工業化、皇民化、南進基地化」為施政三大方針的日本駐臺總督是:
(A)太田政弘
(B)南弘
(C)中川健藏
(D)小林躋造


23(B).

善於航海經商,西元前9 世紀末在地中海西部迦太基(Carthage)建立殖民地的是:
(A)愛琴人
(B)腓尼基人
(C)巴比倫人
(D)希伯來人


24(A).

秦始皇據五德終始說推德定制,定為得水德。秦朝的流行色是:
(A)黑
(B)黃
(C)白
(D)紅


25(B).

下文摘錄自某部正史的〈食貨志〉:「賦役之法:每丁歲入租粟二石。調則隨鄉土所產,綾、絹、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輸綾、絹、絁者,兼調綿三兩;輸布者,麻三斤。凡丁,歲役二旬。」這應是出自哪一部正史、所記述的哪一種稅制?
(A)三國志、屯田制
(B)舊唐書、租庸調法
(C)宋史、兩稅法
(D)明史、一條鞭法


【非選題】
二、《周禮》古稱《周官》,內容講述國家的職官組織。以下是歷來三位學者的討論: 
資料甲、宋人鄭樵引述前人見解指出:《周禮》出於周公手著,但並未施行,就像唐玄宗時 的「開元禮」,僅係規模粗具的大體規劃,少見細緻具體的實事描述。 
資料乙、清代學者編修的《四庫全書》主張:宋人王安石並非真以為《周禮》切實可行,只 是為了杜悠悠之口,借《周官新義》之名追尋富強,以改變積弱的國勢。 
資料丙、民國學者錢穆認為,《周禮》中祭祀五帝之禮不見於春秋以前,亦非劉歆為了協助王 莽建立新朝,托古改制所偽造,比較可能是戰國學者為因應世變而提出的國家藍圖。

【題組】2. 《四庫全書》詮釋王安石編撰《周官新義》之用意,可用資料丙中的哪幾個字來表達?(2分)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全部】 - 高中(學測,指考)◆歷史 - 教甄◆歷史專業難度:(51~75)-阿摩線上測驗

龘洨嬲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