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景氣是淘汰那些不爭氣的人。
96
(13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_國民小學︰教育理念與實務#120531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成語「蘭芷漸滫」典故出自《荀子.勸學》,意指蘭芷浸於惡水之中,而為人所不喜。 此言強調下列何者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A)身教
(B)言教
(C)境教
(D)制教


2(C).

2.下列哪一項說法與哲學家沙特(J.-P. Sartre)「存在先於本質」的核心論點相符?
(A)成為重要他人眼中的好孩子
(B)成為人生劇本中注定的樣子
(C)成為你自己選擇成為的樣子
(D)成為社會所期望成為的樣子


3(B).

3.李老師先引導學生觀察學校附近藻礁地形的照片,讓學生一起思考藻礁地形環境受到 破壞的原因,接著請學生分組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法後,上臺分享小組提出的行動策略。 李老師的教學活動設計最接近下列何種方法?
(A)現象學思考
(B)反省性思維
(C)概念分析法
(D)蘇格拉底法


4(D).

4.下列情境何者最接近哲學家辛格(P. Singer)提倡的互惠利他主義(reciprocal altruism) 觀點?
(A)小華是班長,所以覺得同學都應該要自願幫他的忙
(B)小明爸爸認為自己有繳學費,老師就應該隨叫隨到
(C)老師平時請班級幹部協助處理事務,期末老師請客吃點心
(D)小美主動為班上倒垃圾,小美手受傷同學自願幫忙收書包


5(A).

5.當代教育相當重視將多元文化觀點納入課程中,請問此觀點受到下列哪一項教育哲學 理念的影響?
(A)後現代主義的萬花筒課程觀
(B)永恆主義的經典不敗課程觀
(C)觀念論的不變真理之課程觀
(D)行為主義的編序教學課程觀


6(B).

6.杜威(J. Dewey)的教育理念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核心素養」 概念有所異同。下列哪一項描述最符合兩者的相同之處?
(A)強調具體的知識和技能,並提供結構化的素養標準
(B)強調學習應與實際生活結合,並關注個體全面發展
(C)注重學校教育和課程改革,將學校視為與社會不同的學習場域
(D)注重教育過程中的實踐性和體驗性,以為未來職業生涯做準備 2 


7(C).

7.林老師採用建構主義進行教學,下列何者最能展現其教學理念?
(A)課堂中應用數位媒體資源,提供教師認為學生須了解的內容
(B)給學生詳盡的筆記,且要求他們記住並背誦其中的重點內容
(C)提供開放的主題,鼓勵學生自行選擇研究方向進行小組探究
(D)精心設計完整教案,確保每位學生按照相同步驟學習新概念


8(D).

8.葛妮(M. Greene)出版《教師即陌生人》一書,開啟教師主動批判思考與不斷抉擇, 追求創新教育的可能性。下列何者最不符合葛妮的觀點?
(A)教師應致力於提供學生可以自由抉擇的教育環境
(B)教師應關注每位學生,因為學生是獨特的生命個體
(C)教師應保持「歸鄉者」的心態,重新檢視教學中熟悉的行為模式
(D)教師應與學生保持一定程度的距離,以維持客觀無私的師生關係


9(C).

9.余校長鼓勵教師們要參與研習、工作坊、專題講座、實地參訪、線上學習等活動。 余校長的理念最符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何項內涵?
(A)教師待遇福利
(B)教師人際互動
(C)教師專業發展
(D)教師輔導關懷


10(A).

10.阿貴在教師節寫信給國中導師,感謝導師在許多人認為自己是不聰明的小孩時, 仍鼓勵自己:「只要願意努力,一定能闖出一片天。」下列何者最接近這位導師的說法?
(A)功能論(functionalism)
(B)批判論(critical theory)
(C)衝突論(conflict theory)
(D)解釋論(interpretive theory)


11(B).

11.劉同學的父親長年臥病在床,導致家境清寒。他從小自發念書,力爭上游,錄取 醫學系公費生,後來成為仁心仁術的醫生。上述現象反映下列哪一種概念?
(A)轉型正義
(B)代間流動
(C)結構流動
(D)形式平等


12(D).

12.政府針對經濟弱勢學生提供更多學費補助的政策最符合下列何者?
(A)功績主義
(B)階級再製
(C)水平公平
(D)垂直公平


13(A).

13.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對現行課程知識的觀點?
(A)現行課程知識潛藏特定階級對社會的控制
(B)現行課程知識批判現存政經體系的價值觀
(C)現行課程知識的選擇與組織是價值中立的
(D)現行課程知識的分類客觀呈現知識和真理 3 


14(A).

14.布迪爾(P. Bourdieu)提出多種文化資本形式,其中一種強調個人經後天長期薰陶的 修養,如氣質、品味或談吐等特質。此種文化資本形式最符合下列何者?
(A)身體化形式(embodied state)
(B)階層化形式(stratified state)
(C)客體化形式(objectified state)
(D)制度化形式(institutionalized state)


15(D).

15.甲、乙兩位學生在上學途中看到車禍事件後,各自敘述如下: 甲:「當行人號誌綠燈亮起,有位步履蹣跚的老奶奶緩步穿越馬路。突然間,有一輛 貨車違規紅燈右轉,老奶奶閃避不及,遭貨車擦撞。貨車駕駛此刻卻搖下車窗, 面紅耳赤的破口大罵。」 乙:「有個老奶奶過馬路被車撞、有人出來罵。」 根據柏恩斯坦(B. Bernstein)針對不同社會階級兒童與語言使用所提出的符碼理論 (code theory),相較於乙生,甲生使用的語言傾向何種符碼?
(A)限制型符碼(restricted code)
(B)聚集型符碼(collection code)
(C)統整型符碼(integrated code)
(D)精緻型符碼(elaborated code)


16(C).

16.當今教育改革推動教師應組成共同備課、觀課及議課等教師專業社群。此政策最可以 改善教師的何種教學文化型態?
(A)即時主義(presentism)
(B)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
(C)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
(D)反智主義(anti-intellectualism)


17(A).

17.某教師的課程實施經常是零碎片段的,且隱含著強制性與約束性,容易抹滅學生的 創造力與想像力,使學生欠缺思考、變得順從,在學習中越來越像沒有人性的機器, 個體意識變得麻木。以上對學生學習情況之描述最接近何種概念?
(A)異化(alienation)
(B)涵化(acculturation)
(C)濡化(enculturation)
(D)分化(differentiation)


18(A).

18.許老師因家長期望衝高升學率,本學期增加許多額外作業,造成學生負擔過重,紛紛 向老師抗議,使他感到無所適從。許老師正面臨下列何種角色衝突?
(A)角色內不同對象的衝突
(B)角色內相同對象的衝突
(C)角色間相同對象的衝突
(D)角色間不同對象的衝突


19(B).

19.學生因為認同教師人品,進而願意追隨或聽從教師的教導。上述教師影響力的權力基礎 主要為下列何者?
(A)專家權(expert power)
(B)參照權(referent power)
(C)情感權(affection power)
(D)關係權(connection power) 4 


20(B).

20.依據現行《教師法》規定,主管機關為協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處理「教學不力或 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者」之案件,應成立下列何種委員會受理學校申請案件?
(A)教師評審委員會
(B)教師專業審查會
(C)成績考核委員會
(D)校園事件處理會議


21(D).

21.周校長認為擔任校長一定要「高關懷」且「高倡導」,才能有效帶領成員致力於 學校發展。請問周校長的理念最符合下列哪一種領導理論?
(A)特質論
(B)功能論
(C)權變論
(D)行為論


22(C).

22.關於參與國民教育階段個人實驗教育(或稱在家自行教育)之學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只能使用自有的設施、設備
(B)學籍需設立在原學區所在地之鄉鎮市區公所
(C)得平等參加需由學校推薦之各項競賽及活動
(D)參照《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相關規定進行學習


23(C).
X


23.陳老師平時熱衷投入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常透過與校內教師同儕的專業對話,將個人 的內隱教學知識轉化為教學活動設計,並應用於教學實務。從知識創新理論的觀點, 最符合下列哪一種知識轉化的型態?
(A)社會化(socialization)
(B)外化(externalization)
(C)結合(combination)
(D)內化(internalization)


24(B).

24.依據現行《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規定,關於偏遠地區學校之敘述,下列何者 不正確?
(A)可以實施混齡編班或混齡教學,以有利於學生的學習
(B)公費生分發應服務滿四年始得申請介聘至非偏遠地區
(C)行政組織可以依需要彈性設置,降低學校的行政負擔
(D)可以跨同級或不同級學校,聘任合聘教師或巡迴教師


25(D).

25.依據現行《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第 13 條規定,「直轄市、縣(市)政府之各項 教育經費收入及支出,應設立地方教育發展基金,基金應設專帳管理。地方政府自行 分擔之教育經費、一般教育補助、特定教育補助均應納入基金收入,年度終了之賸餘 並滾存基金於以後年度繼續運用」,請問上述規定最主要可達成下列哪一項目的?
(A)增加獲得中央補助款的機會
(B)規避來自地方政府的審議機制
(C)增加地方政府消化預算的機會
(D)增加經費運用的彈性與自主性 5 


【非選題】
1.教師在教育現場對學生使用「善意的謊言」是否合乎道德?請分別以義務論(deontology) 和效益論(utilitarianism)的核心主張論述之。(10 分)

【非選題】

2.下圖為針對學生學習成就變化趨勢之調查研究結果示意圖: 6671109ecf7d3.jpg


【題組】 (1)請根據此結果寫出研究結論,並簡述其可能原因。(6 分)


【非選題】
【題組】(2)從學校及教師的角度,各舉一項因應做法。(4 分) 6 

【非選題】

667110b3a2cd6.jpg3.近年整體的趨勢而言,教師兼任行政工作的意願,有逐漸下降的現象,且行政人員 更換頻繁,對於校務發展及運作產生影響。賀滋勃格(F. Herzberg)於 1966 年提出 雙因子激勵保健理論(Motivation-Hygiene Theory),下圖為該理論之示意圖,請根據 圖中資訊回答以下問題:


【題組】 (1)簡述激勵因素與保健因素的意涵。(4 分) 


【非選題】
【題組】(2)請運用該理論舉兩項做法,並說明所舉做法如何有效提升教師兼任行政工作之意願。 (6 分) 7

【非選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 4-7 題。 

轉學來的新同學小羽,皮膚黝黑,加上講話口音特殊,班上有幾位同學經常故意以 模仿他的口音為樂,並為他取「歪果仁」的綽號,且將嘲諷小羽的迷因梗圖流傳於網路 社群媒體。此後,小羽出現厭惡上學、作惡夢等情形,每當手機跳出訊息通知,小羽便 開始焦慮。學校知悉後,依據現行《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規定程序進行處理,採用 修復式正義策略進行調和,修復雙方關係。

【題組】4.依據現行《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對校園霸凌的定義,從班上幾位同學對小羽做出的行為 及造成的結果,分別說明上述情境中,班上這幾位同學可能構成霸凌的理由。(4 分) 答題範例: 
(1)行為:________,理由:________。 
(2)結果:________,理由:________。


【非選題】
【題組】5.從符號互動論的「符號意義」及批判理論的「意識形態」,分別說明其與情境中疑似 霸凌事件的關聯。(6 分)

【非選題】
【題組】6.情境中針對疑似霸凌者的處遇方式較符合「報應性」、「懲戒性」或「恕道性」中 哪一種懲罰原理(2 分)?並簡述採用此原理之優、缺點(4 分)。 答題範例: 
(1)較符合________原理。 
(2)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選題】
【題組】7.針對情境中的事件,學校在進行調和會議時,請寫出兩項處理原則以達到修復式正義 所強調的「降低衝突、促進和解及修復關係」之精神。(4 分) 試題至此為止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_國民小學︰教育理念與實務#120531-阿摩線上測驗

歆翎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