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一個人的成功絕不是個人的努力 而是別人給予的助力
12
(2 分6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_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120542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王老師設計與生活情境有關的難題,要求學生針對難題進行討論與分析,並提出解決 途徑,再蒐集資訊驗證解決方案之可行性,最後請各組發表結果。王老師的做法 較偏向下列哪一種教學法?
(A)價值澄清教學法
(B)精熟學習教學法
(C)問題解決教學法
(D)道德討論教學法


2(B).

2.陳老師開設「科學閱讀」的選修課程,該課程的學期成績評量包括閱讀反思(占 30%)、 小組辯論(占 30%)、專題報告與發表(占 40%)。陳老師的評量方式較屬於下列何者?
(A)動態評量
(B)實作評量
(C)適性評量
(D)診斷性評量


3(D).
X


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實施要點中,提及「學校課程發展應重視 不同領域/群科/學程/科目間的統整」。此敘述最接近下列哪一種課程組織的特性?
(A)水平組織
(B)垂直組織
(C)螺旋組織
(D)分科組織


4(B).

4.有關探究教學的敘述,下列何者較不適切?
(A)培養學習者主動積極的探究態度
(B)在探究的過程中重視共識的達成
(C)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扮演輔助學習或引導的角色
(D)因應學生的學習困難適時提問或導入學習策略


5( ).
X


5.課程就是學習者與學習內容暨教學環境互動的歷程和結果。此課程觀點較符合下列 何者?
(A)課程即目標
(B)課程即計畫
(C)課程即學科
(D)課程即經驗


6( ).
X


6.林老師為引導學生掌握學習重點,他先瞭解學生的需求和程度,進而調整學習內容, 並指導學生繪製心智圖整理資料,以達到學習目標。此做法屬於哪一種教學策略?
(A)鷹架教學
(B)合作教學
(C)編序教學
(D)概念教學 2 △


7( ).
X


7.為達到雙語政策的目標,學校在實施非英語文科目的部定課程雙語教學時,下列哪些 做法較為適切? 甲、同步建置雙語學習環境 乙、要求學生使用全英語作答 丙、設法將教材內容完整翻譯成英文 丁、設法運用課室英語於教學過程中 戊、以學科知識教學為主,英語習得為輔
(A)甲乙丁
(B)甲丙戊
(C)甲丁戊
(D)乙丙丁


8( ).
X


8.問題導向教學法設計教學時重視值得探究的「問題情境」。此處所指「問題情境」需 具備下列哪一項重要特徵?
(A)宜簡單具趣味性
(B)宜結構明確清晰
(C)宜抽象跳脫生活
(D)宜開放具真實性


9( ).
X


9.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的評量報告指出,臺灣學生很害怕學習失敗。王老師 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在課堂上邀請這學期成績進步最多的同學,分享其克服 害怕學習的經驗及做法。王老師的做法較接近下列哪一項學習原理或策略?
(A)認知學徒制
(B)行為改變技術
(C)社會學習理論
(D)自我調整學習


10( ).
X


10.下列哪一種教學方式較能培養學生後設認知能力?
(A)請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訂定學習計畫
(B)請學生去了解不同類型實驗所需要的步驟
(C)請學生上網搜尋資料補充課本內容的不足
(D)請學生將蒐集到的資料用分類的方式彙整


11( ).
X


11.以下為三位教師在社群會議的對話: 甲:「最近 AI 非常熱門,學習運用 AI 是未來必須具備的能力。因此早自習時我偶爾 會安排運用 AI 的活動,學生們都很有興趣。」 乙:「我覺得 AI 會扼殺學生的思考能力,我個人還滿排斥的。學生受我影響,回家會 勸爸媽少用 ChatGPT。」 丙:「我覺得 AI 已無法避免,如何正確使用 AI 更為重要。雖然目前沒有這樣的課程, 但我覺得它是需要的。」 甲、乙、丙三位教師的對話,依序反映何種課程觀點?
(A)正式課程-潛在課程-懸缺課程
(B)正式課程-懸缺課程-潛在課程
(C)非正式課程-外顯課程-潛在課程
(D)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懸缺課程 3 △


12( ).
X


12.相較於非適性的紙筆測驗,下列有關電腦化適性測驗(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之敘述,何者正確?
(A)以古典測驗理論為基礎
(B)每位受試者作答時間相同
(C)每位受試者回答相同的試題
(D)可用較少題數精確評估受試者能力


13( ).
X


13.鄭老師的課程發展強調以下重點:(1)透過對話覺察問題;(2)透過反思產生覺醒; (3)付諸實踐或倡議行動以解決問題;(4)檢視批判學習歷程與行動得失。鄭老師的課程 發展較傾向哪一種課程模式?
(A)解放模式
(B)目標模式
(C)慎思模式
(D)情境模式


14( ).
X


14.為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效,素養導向的評量設計應與核心素養、學習重點及學習目標 具有對應性。此項做法較強調評量的何種概念?
(A)重測信度
(B)外在效度
(C)內容效度
(D)內部一致性信度


15( ).
X


15.吳老師說:「我發現學生對我課堂上教導的課程內容,常無法完整學會。」依據 古德拉(J. Goodlad)的觀點,吳老師指的是哪兩個課程層次的落差?
(A)理念課程與經驗課程
(B)知覺課程與經驗課程
(C)知覺課程與運作課程
(D)運作課程與經驗課程


16( ).
X


16.面對學生程度落差大的問題,下列哪些做法較符合差異化教學的精神? 甲、依據學生的程度設計不同的學習單 乙、依據學生的程度安排不同的學習活動 丙、不同程度學生採用相同的評量題目以示公平 丁、依據學生的學習程度進行分組,以因材施教 戊、先評估班上所有學生的程度,再進行差異化教學 己、依據學生程度分為高低兩組,以激勵低程度組學生進步
(A)甲乙丙戊
(B)甲乙丁戊
(C)乙丁戊己
(D)丙丁戊己 4 △


17( ).
X


17.郭老師以《麥田捕手》小說為教材,進行生命教育。下列發問何者屬於「重理解的 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 UbD)的核心問題?
(A)小說中的主角包含哪些人?
(B)這本小說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
(C)依據這本小說,人生可能面對哪些逆境?如何處理?
(D)小說裡呈現哪些青少年的特異舉止行為?人們怎麼反應?


18( ).
X


18.范老師運用泰勒(W. Tyler)目標模式,發展媽祖信仰相關課程,為了決定初步的教育 目標,他可從哪些面向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甲、媽祖信仰對社區居民的影響 乙、社會領域綱要中與媽祖文化相關的學習重點 丙、校內信仰媽祖的師資人數 丁、學生對媽祖繞境感興趣的部分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9( ).
X


19.進行信度估計時,增加量表/測驗的題目數,通常可以提升此量表/測驗的信度。有關 此一做法可以提高信度的原因,下列敘述何者較不適切?
(A)增加的題目與原試題具有同質性
(B)題目數多,可增加答對的題數使分數較高
(C)題目數多,可提升測驗範圍內容的涵蓋度
(D)題目數多,分數較不易受猜題等機遇因素所影響


20( ).
X


20.白雲國中小在自治市長選舉前,先讓學生認識選舉權的來源、什麼是選舉權,再讓 學生從領票、圈票、投票及開票的歷程,模擬自治市長選舉的流程。此過程涉及知識 向度的哪些類型?
(A)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
(B)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後設認知知識
(C)事實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後設認知知識
(D)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後設認知知識


21( ).
X


21.下列敘述中,何者較符合逆向設計法(backward design)的課程設計?
(A)先盤點家長與社區可用的資源後,結合課程目標,再開始設計教學活動與評量
(B)先思考期望學生學會什麼,從哪些證據看得出來,再去設計相對應的教學活動
(C)先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探究與實作,最後進行評量,確認學生是否達成學習目標
(D)先考量學生的興趣與程度,重新對單元教學的先後順序進行調整,再進行課程設計 5 △


22( ).
X


22.清風高中實施某課程業已三年,學校進行評鑑以了解該課程實施成效。評鑑小組成員 包括課發會代表、教育/課程學者,以及家長、社區、業界、學生等代表。評鑑規準 由評鑑小組共同研訂,實際評鑑時允許納入其他臨時關注事項。前述評鑑之實施, 未運用到下列哪一種評鑑?
(A)形成性評鑑
(B)學校本位課程評鑑
(C)不受目標約束的評鑑
(D)內部與外部人員評鑑


23( ).
X


2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將「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列為九大核心素養 之一,教育部並於 2023 年公布《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根據前者,下列 有關媒體素養教育的相關敘述,何者較為適切?
(A)媒體素養教育涉及媒體與教育兩個領域,獨立於政治及文化領域
(B)為避免青少年心理健康、認知思維的負面影響,學校應禁止短影音
(C)創造性思考為培養媒體素養能力的核心,包含產製數位內容之能力
(D)現代公民從單向接收資訊之閱聽人,轉變為雙向收發資訊之創用者


24( ).
X


24.有關評量規準(rubrics)的設計與運用,下列敘述何者較為適切?
(A)宜讓學生了解各表現等級之意涵
(B)考量評量規準的專業性,學生不宜參與設計
(C)評量規準的每個表現描述應包含多項核心素養
(D)應在期末公布評量規準,讓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


25( ).
X


25.此表為選擇題高、低分組作答人數的資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難度= .29、鑑別度= .03
(B)難度= .33、鑑別度= .08
(C)此題之鑑別度低,無法有效區分高低能力的學生
(D)選項 A 與選項 B 的回答人數相近,顯示答案應有爭議



【非選題】
1.請就素養導向教學原則中的「導入情境脈絡化的學習」、「強調學習方法及策略」 與「著重活用實踐的表現」,選擇其中二項說明其意涵(4 分),並各提出一則具體教學 做法(6 分)。

【非選題】
2.風華國中八年級為慶祝建校百年,舉辦「百年風華寫作競賽」。在評分機制上, 由三位評審委員(含校內國語文教師代表、校外國語文輔導團代表、校友代表)進行 評閱。然而成績公布後,有家長質疑評分不公平且可信度不足。

【題組】(1)此寫作競賽較適合以何種信度來檢視其可信度。(2 分)


【非選題】
【題組】(2)請提出舉辦單位促進評閱公平性和可信度的四項可能做法。(8 分)

【非選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 4-5 題。 
明智中學的一門校訂跨領域課程已實施多年,每學期末均召開相關會議檢視課程 實施狀況。今年會議中,幾位教師提出課程主要由各科拼湊組合而成,且偏向教師為主 的學科知識傳授。 

討論後,教師們決議強化學生自主學習,並朝向超學科(transdisciplinary)模式來修訂 跨領域課程,強調學生以真實現象的探究興趣為起點,超越學科界限,沿著主題/專題/ 議題的廣度與深度,在真實世界的脈絡中進行探究與實作,進而整合呈現學習結果。

【題組】 4.請自訂主題(1 分),並依此主題設計符合情境中超學科精神的學習任務(4 分),提供課程 發展團隊參考。


【非選題】
【題組】5.請說明自主學習的特質(3 分),並就上題所舉出的學習任務,提出一項教師如何強化學生 自主學習的具體做法(2 分)。

【非選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 6-7 題。 

為解決學生在特定單元的學習落差問題,潘老師打算善用「生生用平板」的政策所 帶來的資源,並結合生成式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聊天機器人 程式(簡稱 AIGC 程式),例如 CoolE Bot、ChatGPT、Copilot 等作為輔助工具,將其融入 教學以提供個別化學習的機會,期能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題組】 6.為了解決學習落差的問題,增進學生學習成效,請協助潘老師針對學習內容、學習 活動及學習評量,各提出一項引導學生使用 AIGC 程式進行個別化學習的具體做法。 (6 分)


【非選題】
【題組】7.潘老師發現學生使用 AIGC 程式學習時,漸漸對 AIGC 程式產生依賴,不願意自己 思考。請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二項教師可採用的具體因應和解決做法。(4 分) 

【非選題】

3.「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強調使用者為中心,以解決使用者面臨的問題,其程序 為:同理(empathize)、定義(define)、發想(ideate)、原型(prototype)及測試(test)五步驟。 結合學生為中心的課程理念,若教師運用此五步驟進行課程發展,前四步驟的課程 發展任務為何(在答案卷中標註 A、B、C、D,並分別寫出答案)?(10 分)66711c92b9865.jpg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_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120542-阿摩線上測驗

Jenny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