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每一天都是一個新開始,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浪費或充分加以利用。
2
(11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中區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國中教育專業科目#120103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編制,應以小班小校為原則;且不論是國民小學或國民中學,均應以不超過幾班為原則?
(A)四十二班
(B)四十八班
(C)五十四班
(D)六十班


2( ).
X


2. 依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評量辦法》規定,學生因故不能參加定期評量,經學校核准給假者,得補行評量;其成績應如何 計算?
(A)視假別不同,得以實得分數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百間區別計算
(B)不論假別,均應以實得分數百分之九十計算
(C)不論假別,均應以實得分數計算
(D)應由學校訂定合理計算方式


3( ).
X


3. 學校應視學生身心狀況及需求,提供輔導相關措施內容,而下列何者並非《學生輔導法》所定「三級輔導」項目之一?
(A)診斷性輔導
(B)發展性輔導
(C)介入性輔導
(D)處遇性輔導


4( ).
X


4. 我國的偏遠地區學校,目前區分為偏遠、特殊偏遠、極度偏遠三級;又其所依據之分級及認定標準,依法應每幾年檢討一次?
(A)六年
(B)五年
(C)四年
(D)三年


5( ).
X


5. 學校管教或懲處學生,應與學生違規行為之情節輕重相當,並依下列「三項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措施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 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措施時,應選擇對學生權益損害較少者;三、採取之措施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以上所示「三項原則」即為下列何者之具體內涵?
(A)比例原則
(B)合理原則
(C)目的導向原則
(D)有利不利一體注意原則


6( ).
X


6. 依據我國《教育基本法》之規定,下列何者為教育權之主體?
(A)學生
(B)公民
(C)國民
(D)人民


7( ).
X


7. 馬斯洛(A. Maslow)的需求層次論(need-hierarchy theory),可分為兩大類匱乏需求和成長需求,下列哪些屬於「匱乏需求」?
①安全需求 ②美的需求 ③知的需求 ④隸屬與愛的需求 ⑤生理需求 ⑥自尊需求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④⑤⑥


8( ).
X


8. 短期記憶的容量有限,學習者可以怎麼做,較有可能突破記憶容量的限制?
(A)意元集組(chunking)
(B)多重編碼(multiple coding)
(C)集中練習(massed practice)
(D)概念構圖(concept mapping)


9( ).
X


9. 下列有關記憶的敘述,何者正確?
(A)人類的記憶,產生的先後順序是短期記憶、感覺記憶、長期記憶
(B)感覺記憶是選擇性的,與動機需求密切相關
(C)透過意元集組的作用可以增加長期記憶的記憶廣度
(D)在記新訊息時,如果把過去經驗加進來會增加記憶時的負擔


10( ).
X


10. 王老師在教學前,先以學習單進行評量,以做為後續分組的參考,就教學歷程而言,是下列何種評量?
(A)安置性評量
(B)總結性評量
(C)形成性評量
(D)診斷性評量


11( ).
X


11. 小明此次數學段考成績為78分,與班上同學相比,其百分等級(percentile rank)為50。若以60分為及格分數,則該班此次數學段考成績 的分佈情形為何?
(A)常態
(B)負偏態
(C)正偏態
(D)無法判斷


12( ).
X


12. 某次數學考試成績符合常態分配,平均數為70分,標準差為5分,小穎的成績為75分,該成績之百分等級(percentile rank)是多少?
(A) 80
(B) 84
(C) 98
(D) 99


13( ).
X


13. 下列有關批判教育學的主要觀點之敘述,何者錯誤?
(A)學生學習失敗可能是來自於社會種種不公平所導致的學習不利
(B)教師角色應成為社會的改革者以構築有利於學習的教學環境
(C)課程應是以教師為主且有計畫引導批判思考之知識學習旅程
(D)教學是組織和建構知識、價值觀、社會實踐的一種文化生產形式


14( ).
X


14. 赫爾巴特(J. F. Herbart)曾被譽為教育學之父,他提出多方面興趣的主張,認為興趣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之間扮演重要條件。其中, 他將人與人交往所獲得的同感(Teilnahme),稱之為何?
(A)審美興趣
(B)合作興趣
(C)倫理興趣
(D)情緒興趣


15( ).
X


15. 李老師向來主張教育應回歸基本能力(back to the basics)的想法,他的同事常說他是精粹主義(Essentialism)的支持者,請問下列何者最 符合他的作風?
(A)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個人需求
(B)重視掌控課堂活動和決定學習內容
(C)重視教師與學生在課堂的互動歷程
(D)重視閱讀經典名著以吸收文化精粹


16( ).
X


16. 李老師發現志銘在全校第一次段考作弊,李老師考量志銘被發現後即時認錯,平時表現也循規蹈矩,認為應從輕發落;但學務處認為 應依校規秉公處理,才能維護團體秩序,雙方意見不同。請問這是屬於派深思(T. Parsons)「價值導向的模式抉擇」中的哪一種衝突?
(A)成就對歸因
(B)廣布性對專門性
(C)普遍性對獨特性
(D)自我導向對集體導向


17( ).
X


17. 顧里(C. H. Cooley)提出鏡中自我(looking glass self)把自我視為一種社會過程的產物。其過程的三個因素中,不包括下列何者?
(A)溝通確認和修正他人的評價
(B)透過他人評價產生自我評價
(C)想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D)想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18( ).
X


18.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發展,許多教師面臨學生透過人工智慧所生成的內容來逃避作業、學習,甚至產生考試作弊的問 題。若站在教育規準分析的角度,學生互相教導、分享如何使用人工智慧來投機的做法恐違背了哪一項教育規準?
(A)合認知性
(B)合批判性
(C)合價值性
(D)合自願性


19( ).
X


19. 近年臺灣順應國際活動,響應4月30日之「國際不打小孩日」,提倡不以體罰作為管教手段的理念,而在羅馬時期亦有教育家認為學童 的自願性非常重要,不能以體罰或強迫手段為之。請問此位教育家是下列何者?
(A)裴斯塔洛齊(J. Pestalozzi)
(B)坤體良(Quintilian)
(C)西塞羅(Cicero)
(D)維吉爾(P. Maro / Virgil)


20( ).
X


20. 在教育社會學的討論中,曾有學者站在衝突論的角度論述學校文化下的角色關係,認為教師與學生在學校內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但生 活上的各種互動交織成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絡,教師與學生間彼此疏離與對立,在權力下營造出兩方的緊張關係。請問此為何者觀點?
(A)華勒(W.Waller)
(B)韋伯(M. Weber)
(C)蓋伊(G. Gay)
(D)班克斯(J. A. Banks)


21( ).
X


21. 1970年代進入「新教育社會學」的時代,此時的教育社會學研究邁入思想典範的新轉向,但不包含下列何者?
(A)注重微觀的
(B)注重實證的
(C)注重質性的
(D)注重詮釋的


22( ).
X


22. 英國教育社會學家伯恩斯坦(B. Bernstein)認為「任何教育論述都有生產與再製的問題」,像物理學到物理課本,再從物理課本到物理 教學,中間的傳遞過程都有權力的作用。當中「從原初不穩定的研究知識轉成課本知識」是其提出的哪一項規則?
(A)分配規則(distribution rules)
(B)再脈絡化規則(recontextualizing rules)
(C)評估規則(evaluation rules)
(D)還原規則(reduction rules)


23( ).
X


23. 有關《教育基本法》,以下敘述何者不正確?
(A)政府為顧及教育品質,宜避免將公立學校委託私人辦理
(B)國民教育階段內,家長負有輔導子女之責任
(C)對偏遠及特殊地區之教育,應優先予以補助
(D)教育的目的以培養人民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的現代化國民


24( ).
X


24. 依據《國民教育法》及其施行細則,提及有關國民小學的部分,以下何者不正確?
(A)學校學生入學後之學籍資料,應以書面或電子方式切實記錄,至少保存至其畢業為止
(B)國民教育分為二階段:前六年為國民小學教育;後三年為國民中學教育
(C)各級主管機關得商借公立學校教師組成任務編組性質、具專業自主性之課程及教學輔導團
(D)校務會議成員,應包括校長、全體專任教師或教師代表、家長會代表及職工代表,並應邀請學生列席會議


25( ).
X


25. 有關《學生輔導法》之敘述,以下何者不正確?
(A)學校應視學生身心狀況及需求,提供三級輔導
(B)學校教師及學生監護人,共同負責執行發展性輔導措施
(C)學校之輔導教師,並應負責執行介入性輔導措施
(D)學校及主管機關所置專業輔導人員,負責執行處遇性輔導措施


26( ).
X


26. 有關《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準則》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敘述,以下何者不正確?
(A)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
(B)置委員四人至二十人,以校長為主任委員
(C)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
(D)委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


27( ).
X


27. 林教授正在與學生討論認知的調適(accommodation)概念。根據Piaget的理論,以下何者最能夠說明認知的調適?
(A)將新資訊同化到現有的認知結構中
(B)修改現有的認知結構以適應新資訊
(C)在現有知識和新經驗之間找到平衡
(D)透過改變行為模式來適應新的環境需求


28( ).
X


28. 陳老師希望學生能夠透過有意義的學習來深入理解化學原理。在設計課程時,老師意識到影響學生學習的首要因素之一是什麼呢?
(A)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態度如何影響學習成效
(B)學生能否透過親自實驗來實踐化學理論
(C)老師選擇的課堂教材如何引導學生對化學概念的探索
(D)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如何影響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


29( ).
X


29. 根據試題分析,某試題的鑑別度為負值。針對此一結果的解釋,下列敘述何者較為合理?
(A)試題的難易度適中符合學生程度
(B)高分組的學生對於題目可能有所誤解
(C)高分組的學生多於低分組的學生
(D)試題和學習目標一致


30( ).
X


30. 評量過程中,有時難以避免評分者誤差,下列何者不太可能是造成評分者誤差的原因?
(A)趨中偏誤(central tendency error)
(B)月暈效應
(C)評量次數太少
(D)樣本選擇偏誤


31( ).
X


31. 楊老師在國中歷史課後進行了一次小測驗,測驗中有一道單一選擇題幾乎被所有學生答錯。在檢視該試題後,楊老師認為需要調整試 題來提高其鑑別度。以下哪一種調整最適合解決這一問題?
(A)降低試題難度並確保試題直接對應教學目標
(B)轉換試題類型為問答題,以增加回答的多樣性
(C)使試題更專注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而非知識點
(D)增加試題中的選項數量,以提供更多選擇


32( ).
X


32. 蔡老師在教授國中數學時注意到一位學生,這位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總是表現得十分謹慎,他表示只希望避免在班上的成績表現不佳, 以免引起家長的關注和同學的取笑。根據成就目標理論,這位學生的學習動機最有可能是哪一種成就目標導向?
(A)逃避精熟目標(avoidance-mastery goal)
(B)逃避表現目標(avoidance-performance goal)
(C)趨向精熟目標(approach-mastery goal)
(D)趨向表現目標(approach-performance goal)


33( ).
X


33. 近年來,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受到教育界的關注,在SEL的五大面向中,當教師觀察到學生能夠展現理解 他人的情感、需求和觀點,展現同理心、尊重彼此的差異,這主要反映了學生哪一種核心SEL能力的發展?
(A)自我意識
(B)自我管理
(C)社會意識
(D)關係技能


34( ).
X


34. 當代教育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下列哪一種做法較不符合素養導向教學的特徵?
(A)在語文領域課程中,教師使用劃重點、識別關鍵字及撰寫心得報告等策略來強化學生的文本分析和閱讀理解能力
(B)在教授社會領域課程時,教師引導學生透過角色扮演和辯論,體驗不同歷史人物的視角,深入了解事件的多面性
(C)在自然領域課程中,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透過實際觀察和記錄數據,增進對科學現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在數學課程中,鼓勵學生透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互相討論不同的解題策略,增進解題的深度和廣度


35( ).
X


35. 「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定有教師基於導引學生發展之考量,衡酌學生身心狀況後,得採取一般管教措施, 下列管教措施何者不屬於一般管教措施的範疇?
(A)要求學生至走廊站立反省,每次不得超過一堂課,每日累計不得超過兩小時
(B)經法定代理人或實際照顧者同意後,留置學生於課後輔導或參加輔導課程
(C)限制參加正式課程以外之學校活動
(D)在教學場所一隅,暫時讓學生與其他同學保持適當距離,並以兩堂課為限


36( ).
X


36. 根據韋納(Weiner)的歸因理論,以下四位學生對於自己英語期中考成績的解釋及其歸因類型何者錯誤?
(A)胖虎認為題目太難是導致考試成績不佳的原因,這顯示了他使用了外在且不穩定的歸因
(B)大雄得了高分,並認為是因為剛好考到自己讀過的內容,反映了他使用了外在且穩定的歸因
(C)小夫將自己考試不佳歸咎於當時的心情不好,這是內在且不穩定的歸因
(D)靜香認為自己的英語能力差,是導致考試成績差的原因,展現了內在且穩定的歸因


37( ).
X


37. 下列有關性別平等教育及法規的敘述,何者錯誤?
(A)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輔導室(處)為收件單位
(B)成年人跟14歲以上未滿16歲的男女發生性關係,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C)學校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及活動至少四小時,其主要目的是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實質平等
(D)性騷擾行為之主要判別標準是被害人的感受與意願,只要違反他人意願而向他實施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若造成對方的嫌惡與 厭惡,不當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進行、有損對方人格尊嚴的舉止、言行,都算是「性騷擾」


38( ).
X


38. 在國文課上,古老師正在詳細解釋一首古詩的意境與用詞。突然,她不轉身就對一個正偷偷玩手機的學生輕聲說:「我們現在應該專 注於詩中的美,不是手機裡的世界。」她這樣的提醒不僅讓那位學生立即停止使用手機,也使其他正在使用手機的學生驚覺,迅速調 整自己的行為。這種教學中的即時反應,最符合庫寧(Jacob Kounin) 的哪一種教學管理理論的技巧?
(A)維持動勢(momentum)
(B)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
(C)轉換順暢(smoothness)
(D)全面洞悉(with-it-ness)


39( ).
X


39. 小君在國中輔導活動課程中,經常性地改變她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從醫生到設計師,再到音樂家,她對於這些選擇都缺乏深入了解, 且經常對所做的決定感到不確定和焦慮。依照馬西亞(Marcia)的自我認同狀態分類,小君屬於哪一類型?
(A)未定型統合(identity moratorium)
(B)迷失型統合(identity diffusion)
(C)早閉型統合(identity foreclosure)
(D)定向型統合(identity achievement)


40( ).
X


40. 在數學科教學研究會上,四位老師討論對學生學習狀況不佳的詮釋及解決方法如下,這幾位老師所抱持的學習觀點為何? 甲:李老師觀察到學生不了解如何應用知識於實際情境,主張教學中應強調實際操作和實例學習 乙:石老師指出學生的學習狀況不佳是因為課堂上過於被動,主張應增加學生間的互動和討論的機會,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 丙:廖老師認為學生學習不佳是由於缺乏自我實現的機會,提倡應提供機會以幫助學生發掘自己的潛能 丁:鐘老師認為學生學習狀況不佳是因為缺少誘因,主張透過獎懲制度來激勵學生更加用功學習並改善學習表現
(A)李老師 — 實用主義;石老師 — 社會建構論;廖老師 — 人本主義;鐘老師 — 行為主義
(B)李老師 — 社會建構論;石老師 — 行為主義;廖老師 — 人本主義;鐘老師 — 社會學習論
(C)李老師 — 實用主義;石老師 — 行為主義;廖老師 — 理想主義;鐘老師 — 社會學習論
(D)李老師 — 社會建構論;石老師 — 社會學習論;廖老師 — 人本主義;鐘老師 — 行為主義


41( ).
X


41. 以下關於評量的敘述,何者錯誤?
(A)教師在學期末進行總結性評量,以期末考試的形式評估學生對整學期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B)在學生進入國中後,學校使用診斷性評量來確認學生是否可以通過資優鑑定,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合適的學習環境中學習
(C)教師在學習單元中途進行形成性評量,如透過小測驗或觀察來收集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D)在新學年開始時,學校進行安置性評量,以確定他們在英文科的能力,從而安排他們修習相對應水平的英文分組教學課程


42( ).
X


42. 以下關於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敘述,何者錯誤?
(A)融合教育鼓勵所有學生在普通教育環境中學習,教師根據每位學生的需求調整教學方法和學習教材
(B)融合教育強調所有教育參與者的共同努力,包括教師、家長和社區,共同創建一個支持性的學習環境
(C)在融合教育模式下,學校提供額外的支援服務,如語言治療和心理諮詢,以支持學生的學習和社會情感發展
(D)在融合教育環境中,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與其他學生分別修習不同的課程,以確保他們可以接受更專注、更適性的教學


43( ).
X


43. 根據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 的多元智能理論,以下關於教師應如何利用這一理論的描述,何者是錯誤的?
(A)教師應鼓勵每位學生發展其自身突出的智能,例如透過戲劇和故事講述來強化語言智能
(B)教師應設計活動來幫助學生探索和發展他們的主要智能,例如創作歌曲來學習歷史事件
(C)八種智能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獨立運作,教師應依據各項智能取向來設計教學活動,強化學生在各項智能的發展
(D)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展示每種智能的多樣表達方式,例如通過組織辯論來提升學生的人際智能


44( ).
X


44. 高老師擔任七年級的導師,班上的小虹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注意力不集中型」(inattention)。下列有關小虹可能 會出現的臨床症狀及高老師在教學上應注意的事項,何者正確?
(A)小虹在課堂上會因外界環境的細微變化而容易分心,高老師應提供清晰且有規律的教學結構,以增強她的學習效果
(B)小虹在完成測驗或作業時表現出過動症狀,高老師應延長測驗時間並減少作業量
(C)小虹在學習上常常跳過部分作業步驟,高老師應針對她展現出的過度活躍症狀提供更多體能活動來幫助她集中
(D)小虹在課堂上經常無法靜坐,需要不斷活動,高老師應為她安排靜態活動,讓她能更好地適應課堂學習


45( ).
X


45. 亞斯伯格症(Asperger's Syndrome)學生常與同學甚至老師產生衝突,下列何者作法,無法減少亞斯伯格症學生發生衝突事件?
(A)教師提前通知任何日程或活動的變動,幫助亞斯伯格症學生適應
(B)教師為亞斯伯格症學生提供視覺支持,如時間表和工作清單,幫助他們理解課程結構和預期
(C)教師在教學及談話中,盡量使用亞斯伯格症學生可以理解的詞彙來教學及溝通
(D)教師為確保亞斯伯格症學生的學習成效,在評量時全班應有一致性的評量標準並鼓勵學生達成


46( ).
X


46. 以下有關處理疑似校園霸凌事件的敘述,何者正確?
(A)學校在接到霸凌申訴後,應於一個月內召開兩次會議,確保處理流程快速進行,以保障當事人的權益
(B)學校在處理疑似霸凌事件時,應在24小時內完成校安通報
(C)校園霸凌事件的調查,為保障當事人的權益,可不需徵得未成年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D)學校在接到霸凌申訴案後,需在六個月內完成所有調查和處理步驟


47( ).
X


47. 依據「教育基本法」,國家應保障學生的那些權利,並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及霸凌行為,造成身心之侵害? 甲:學習權 乙:就學選擇權 丙:自由權 丁:人格發展權 戊:受教育權 己:身體自主權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戊
(C)甲、丙、戊、己
(D)甲、丁、戊、己


48( ).
X


48. 柯南是大乘國中七年級甲班的學生,該班共30人,第一次數學段考成績符合常態分配,平均數為75分,標準差為10分,柯南的成績為85分,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柯南的數學段考成績在班上的PR值大約為84
(B)柯南的數學段考成績T分數為60
(C)柯南的數學段考成績z分數為1
(D)柯南的數學段考成績在甲班排名第1名


49( ).
X


49. 下列有關心理學家米哈伊•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flow),何者錯誤?
(A)心流狀態下的學生常常感覺到時間流逝得非常快,他們對學習活動投入極深,幾乎忘記了周圍的環境
(B)為了引導學生進入心流狀態,教師可以提供高出學生能力的任務,以提高學生克服困難的能力
(C)心流狀態促進了創造性思維,學生在此狀態下能夠產生新的解決方案和創新思路
(D)學生在心流狀態下,教師可以進一步給予適當的回饋或指導,幫助學生維持或增強其學習參與度


50( ).
X


50. 教育部為回應社會對培育終身學習教師的期待,提出了以教師圖像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藍圖。根據這一藍圖,教師應以終身學習為核心,包含以下哪三個專業向度?
甲:教育愛 乙:未來力 丙:數位力 丁:專業力 戊:學習力
(A)甲、丙、丁
(B)乙、丙、戊
(C)甲、乙、丁
(D)丙、丁、戊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中區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國中教育專業科目#120103-阿摩線上測驗

Jamie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