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斷學習,收獲每一天
100
(1 分8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國文(國小幼兒)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 小建查辭典,字典上寫著:「因一個人的罪,而牽連許多人。例如《新唐書.卷二○九.酷吏傳.吉溫傳》:『於是慎 矜兄弟皆賜死,□連數十族。』」這個字應是何者?
(A)珠
(B)誅
(C)侏
(D)株


2(A).

6. 「齊人就趙人學瑟,因之先調,膠柱而歸,三年不成一曲。齊人怪之,有從趙來者,問其意方知向人之愚。」(《廣 記》)這個故事是「膠柱鼓瑟」的由來,今其比喻近於下列何者?
(A)刻舟求劍
(B)見異思遷
(C)愚公移山
(D)琴瑟合嗚


3(B).

9. 請閱讀下列短文,推論□□/□□□□應填入何組詞語較為合理?
 
(A)夢想/逐夢踏實
(B)真相/自以為是
(C)史實/鑑往知來
(D)話術/以假亂真



4(C).

10.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關於這首詩的說明,何項正確?
(A)這是一首樂府詩
(B)平仄都不合律
(C)主題寫訪友不遇
(D)押詩韻的佳韻


5(C).

13. 「把妖怪鎮在五指山的腳下。」此句裡「鎮」字的解釋,何者正確?
(A)駐守
(B)打死
(C)重壓
(D)安定


6(C).

18. 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學習內容分成「文字篇 章」、「文本表述」、「文化內涵」三大主題,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文字篇章」體現語言文字的結構特性,分為「標音符號」、「字詞」、「句段」及「篇章」四項。
(B)「文本表述」之「文本」是指語言文字及其他符號,遵循語義規則所組成的句子、段落或篇章。
(C)「文本表述」依體用可分為「記敘文本」、「抒情文本」、「說明文本」、「議論文本」及「數位文本」五項。
(D)「文化內涵」則凸顯文本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分為「物質文化」、「社群文化」及「精神文化」三項。


7(D).

19. 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學習表現分為六個類別 ,其中關於「標音符號與運用」在「學習表現」上,分成兩個學習階段,以下關於「第一學習階段」的說明,何 者有誤?
(A)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B)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並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C)運用注音符號表達想法,記錄訊息。
(D)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8(B).

20. 有關國音發音部位的描述,何者有誤?
(A)ㄅ、ㄆ、ㄇ——發音在雙唇部位,雙唇合攏,使氣流受「雙唇」阻礙。
(B)ㄗ、ㄘ、ㄙ——發音在翹舌後的舌尖部位,舌尖翹起與硬口蓋相接,使氣流受「舌尖後部」阻礙。
(C)ㄈ——發音在唇齒部位,以上齒接觸下嘴唇內緣,使氣流受「唇齒」阻礙。
(D)ㄍ、ㄎ、ㄏ——發音在舌根部位,舌根上升,靠近軟口蓋,使氣流受「舌根」阻礙。


9(B).

22. 關於議論文本所稱的「論證方式」,何者正確?
(A)對於人事物的看法與主張
(B)包含舉例、正證與反證等
(C)議論時所引用的名言佳句
(D)論點、論據與結論的架構


10(B).

23. 某師在進行閱讀理解評量設計,他設計了一道「讓學生能依文意排出主要內容的順序」的題目,請問這是屬於 PIRLS 四層次的哪一個層次?
(A)提取訊息
(B)推論訊息
(C)詮釋整合
(D)比較評估


11(B).

24. 教師設計「故事體」文本的閱讀測驗,完成十道題目後,若依閱讀理解歷程的遞進,其題目安排的順序邏輯,以下 哪一個原則最為適宜?
(A)逐段細節→目的與寫法→全文大意
(B)逐段細節→全文大意→目的與寫法
(C)全文大意→逐段細節→目的與寫法
(D)全文大意→目的與寫法→逐段細節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國文(國小幼兒)-阿摩線上測驗

錢品妤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