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相信是成功的開始,堅持是成功的終點。
100
(1 分32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閱讀下文,回答 26-30 題。
       走過曲阜斜坡,仲尼曾經三次回頭,一次為顏淵、子路、曾參、宰我,一次為孔鯉、孔伋,另一次為門口那棵蒼勁的古柏。
       走過魯國開闊的平疇,仲尼只回了兩次頭,一次為遍地青柯不再翠綠,遍地麥穗 不再黃熟;一次為東逝的流水從來不知回頭而回頭,回頭止住那一顆忍不住的淚沿頰邊而流。
       走過人生仄徑時,仲尼曾經最後一次回頭,看天邊那個仁字還有哪個人在左邊撐天上的那一橫地上的那一橫,留個寬廣任人行走。(蕭蕭〈仲尼回頭〉)

【題組】26. 根據上文,「門口那棵蒼勁的古柏」所表達的意涵,下列何者最合適?
(A)自我理想的堅持
(B)家庭親人的眷戀
(C)仁義禮智的傳承
(D)道法自然的胸懷


2(C).

【題組】27. 根據上文,「仄徑」一詞的意涵,下列何者最合適?
(A)蜿蜒的山路
(B)筆直的道路
(C)狹窄的小路
(D)艱困的岔路


3(C).

閱讀下文,回答 36-40 題。
       年少的時候,我以為,眼前的幸福必然長長久久,一家和樂,父母不會老去,生活平安,手足都會在身邊。
       長大以後,我才深深領會:世上沒有永遠,人生如此無常,誰也無法拒絕老病和死去。手足終將各自成家,分枝開葉,散於四方。
       在我們的一生裡,有聚就會有散,然而散了以後,卻不知將聚於何方?年紀越大, 這樣的感觸越深。
       那樣的心情,有幾分像南唐.馮延巳的《歸自謠》:

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遠送瀟湘客。
蘆花千里霜月白。傷行色,來朝便是關山隔。


       所以,我以珍惜的心情,來善待今生有緣相遇的每一個人。即使只有一照面的機緣,我也盡可能以禮相待。我以為,能做到這樣,那麼有一天,必須面對分離時,或許可以不會那麼哀傷吧。然而,帶著不捨和祝福,我依然是惆悵的,只是, 希望我的心中沒有遺憾。(修改自琹涵〈聚散依依〉)

【題組】39. 「行色」一詞的意涵,下列何者最合適?
(A)離別的氛圍
(B)送別的話語
(C)出行的神態
(D)路人的表情


4(C).

6.下列哪一個詩人與白居易一樣,詩作蘊涵以社會關懷為主?
(A)岑參
(B)王維
(C)杜甫
(D)杜牧


5(C).

25. 唐代傳奇小說「鶯鶯傳」的作者是:
(A)白行簡
(B)蔣防
(C)元稹
(D)陳鴻


6(C).

15.文學作品中,常見將「抽象的聽覺具體形象化」的寫法,如白居易<琵琶行 >將琵琶聲的激越,以「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表出,下列何 者未使用此寫法:
(A)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B)彷彿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 火,一個子彈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光十色,縱橫散亂,這一聲飛起,即 有無限聲音,俱來並發
(C)輕輕掀開每一本或走或立的臉書/感覺有風自四面八方吹來
(D)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 但聞人馬之行聲。


7(D).

14.將抽象的事物或概念「形象化」為具體,是運用了「轉化」修辭。下列何者不屬於此種 修辭技巧?
(A)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B)可是我已懂得,一把小小黃楊木梳,再也理不清母親心中的愁緒
(C)折一張闊些的荷葉,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夾在唐詩裡,扁扁地,像壓過的相思
(D)不寄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這般心事 有誰知


8(A).

下列詩句,何者是著重透過歌詠菊花以寄寓一己高潔的情懷:
(A)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B)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C)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D)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9(D).

15. 「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意謂柳下惠
(A) 不拘小節
(B) 隨性自在
(C) 出處得宜
(D) 坐懷不亂


10(A).

50. 杏林子〈現代寓言〉:「有段時間,荷花承受太多的讚賞,等到掌聲漸息,他反而若有 所失,渾身不自在。造物者說:『酗酒的人,沉醉於酒精之中;賭博的人,迷失於數 字之間……』」這段文句的意涵是什麼?
(A)慣於擁有,反而欠缺內省的智慧
(B)凡事謹守中庸之道,勿太過與不及
(C)大自然是一本大書,要用心讀,用力念
(D)分享的快樂是加倍的, 分擔的痛苦是輕省的


11(D).

22.劉真〈論讀書〉:「至於談到讀書的方法,我認為『博覽』與『專精』,實屬同等 重要。 對一般學生而言,在某一個階段,是不宜完全隨興之所至而讀書的。必需勉強自己先 學好語文的工具,奠定主要學科的基礎,然後才可以專攻自己所最喜愛的學科。尤其 研究任何一門學問,都必須全力以赴,不是僥倖便可成功的。」下列最符合本文意旨 的是哪一選項?
(A)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學海無涯勤是岸,青雲有路志為梯
(D)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


12(C).

10. (甲)蒲松齡∕聊齋誌異(乙)司馬光/資治通鑑(丙)劉義慶/世說新語(丁)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以上各書按照年代先後順序排 列,請問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乙甲丁
(D)甲丙乙丁。


13(B).

52. 在下列各選項裡的「題辭」使用,何者是最恰當的?
(A)「詩題紅葉」、「直上青雲」是用於祝賀考試高中
(B)「大展鴻猷」、「駿業宏興」是用於祝賀商店開幕
(C)「蘭階吐秀」、「才子佳人」是用於祝賀他人生子
(D)「民心所向」、「業紹陶朱」是用於祝賀民意代表當選


14(D).

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難得糊塗其實是一種人生境界,人生難免會遇到一些尷尬 的事情,做不做都處於左右為難的狀態,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糊塗解脫。用得好的 話,大的可化解個人危機,小的可以增進人際關係及生活和諧。「難得糊塗」的處世態度, 看似頭腦不清楚,實則大智若愚。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事,自己吃點虧,順著對方的意思, 換來皆大歡喜、和樂融融,此為假糊塗、真聰明也。人生無常,有些人爭名奪利,爭強 好勝,而有些人平淡度日,悠閒自在,不與人爭。人生在世只有數十年光陰,看來做人 還是糊塗一點好,不必斤斤計較成敗得失,心靈也 就會寧靜一點。因此,人生短暫,用 寬容之心去容納周圍的人、事、物,也讓我們灑脫自在些。 (佚名〈難得糊塗〉)
【題組】30.下列行為與本文所謂難得糊塗意境最接近的是哪一選項?
(A)老王寫信給兒子,提醒他:「如果沒有收到這封信,一定要立刻回信以便補寄。」
(B)老陳忽然想起忘了關瓦斯,自忖:「幸好我也忘了關水龍頭,應該不會釀火災。」
(C)老謝創業失敗,不但虧了很多錢還丟了工作,笑著說:「總算可以好好休息了。」
(D)老張看到兒子把他珍藏的酒打破,對他說:「這下媽媽可以不用擔心我偷喝了。」


15(A).

7. 「夕陽西下,日月潭的湖面波光粼粼,像是被撒上一層金色的浪漫。夕陽的餘暉 映照在湖水上,呈現出一片橘紅色的瑰麗光影,彷彿天地之間彌漫著一片神聖的 氛圍。湖水微微泛起漣漪,在夕陽映照下閃耀出耀眼的金光,讓人彷彿看到了一 幅天人合一的美麗畫卷。」本段文字,屬於下列哪一種文本?
(A)記敘文本
(B)抒情文本
(C)說明文本
(D)議論文本


16(B).

閱讀下文,回答 31-35 題。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縣幟甚高,著然不售,酒酸, 怪其故,問其所知閭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 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懷錢挈壺甕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國亦有狗,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為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 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故桓公問管仲:「治國最奚患?」對曰:「最患社鼠 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對曰:「君亦見夫為社者乎?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 掘穴托其中,熏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阤,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 出則為勢重而收利於民,入則比周而蔽惡於君,內閑主之情以告外,外內為重,諸臣 百吏以為富,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據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故人臣 執柄而擅禁,明為己者必利,而不為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為猛狗而齕有道 之士矣,左右又為社鼠而閑主之情,人主不覺,如此,主焉得無壅,國焉得無亡乎? (摘錄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題組】35. 韓非子舉宋酤酒者,以及齊桓公和管仲的事蹟的用意,下列何者最合適?
(A)能通達賢能者優於自己之處進而學習
(B)要覺知並能立志除去危害自己的因素
(C)能全面表述不論何時都可能發生危險
(D)要掌握權勢便要消除不利於己的險阻


17(C).

閱讀下文後,回答 16-20 題。
      「家」字上面是保護的屋頂,下面是豬。我去黃山遊覽,看見安徽的農舍高大漂亮,心想安徽人懂得享受。後來聽說屋子裡面有兩層,上層給人住,下層給豬住。我才明白古人造字實在有道理,「家」保護著裡面的人畜。現代家庭不養牲口,家中的大人小孩,倒也像另類豬兒一樣住在其中了。
       以前一直以為待在家裡的豬都是懶豬。當豬兒離家時,才發現問題來了。豬兒離家的時機前後有兩波︰第一波是小豬離家時,父母得面對所謂的空巢期,這不打緊。第二波是老豬離家,多發生在家中主人退休的時候,退休日子過得不好,未必是經濟問題。老夫老妻在家大眼瞪小眼,萬一其中一人發號司令慣了,兩老就不能不吵,吵急了,甚至離家。 學者研究指出,日本人離婚高峰期就是男人退休時,且多由女方提出離婚,因為她不願再 忍受退休回家,簡直一無是處的老爺。
      老豬離家,如果留下的是「女」人,這就「安」了,家中只有一個女人還是可以平靜安心的過日子。如果留下的是脾氣倔強如「牛」的男人,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坐困愁城, 家不就成「牢」籠了嗎?
      家會一直保護著裡面的人,可是當家裡的人離開了,家也會黯然神傷。搬至新家後我重回舊的房舍,就有這種感覺。幾天不見,舊家突然蒼老了,所有的缺點都變得更明顯, 他也無心掩飾。沒有人住的家顯得悲傷且死沉,被舊家的悲傷感染,不忍離棄他,我必再訪。究竟是我需要家,還是家需要我?人和家就是這樣的辯證關係。 (改寫自張系國〈豬兒離家時〉)

【題組】19.甲骨文中「牢」字上邊的蓋子,並不是本文說的「宀」,而是「冖」,指飼養牲畜的圈欄。本文作者以望文生義的手法重新詮釋「牢」的意思,可能會有怎樣的效果?
(A)不拘泥於一字一句的意思,力陳開闊思想
(B)提醒讀者文字演變的差異,增強閱讀能力
(C)藉相似字形翻轉文字信息,展現另類趣味
(D)採取以現在解釋過去模式,解析文字演變


18(D).

閱讀下文後,回答21-25題
陸游粥品私房筆記6639805a19909.jpg陸游是一位高壽的詩人,注重養生。他主張「若偶食一物多,則當減一物以乘除之,如湯餅稍多,則減飯」,又認為「養生所甚惡,旨酒及大肉」,提倡「食淡百味足」。不過,陸游的體質並不好,他曾提到自己「不堪酒渴兼消渴」。
古人所說的消渴,即今日所稱的糖尿病。陸游的牙齒也不好,有〈齲齒〉等 一百多首與牙病相關的詩。其實,血糖控制不好的人,不但容易蛀牙,也會增 加牙周破壞的程度,陸游晚年詩句「一齒屢搖猶決肉」、「欲墮不墮齒更危」, 顯示他可能深為牙周病所苦。或許正因如此,陸游特別喜歡吃粥。他在〈薄粥〉詩力讚食粥能讓「饑腸且免轉車輪」,又於〈食粥〉詩說:「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晤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宛丘」即蘇 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寫過一篇〈粥記贈潘邠老〉,認為食粥可以延年。據 說陸游晚年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熬粥,熬好後喝一碗,再睡個回籠覺,「粥 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樂也」。(改寫自譚健鍬《史料未及的奪命內幕》)6639809e32cba.jpg

【題組】22.依據資料甲、乙、丙,關於陸游食粥與健康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陸游曾向張耒求得煮粥筆 記 ,鑽 研 粥 品養 生 之道
(B)加 糖 會讓 陸 游的 粥 品 GI值 上升 , 但長 時間 熬 煮可 減 低粥 品 GI值
(C)吃 粥 兩小 時 內血 糖 波 動小 , 能讓 陸 游 的回 籠 覺睡 得 安穩
(D)陸 游 吃粥 雖 可使 牙 齒 免於 咀 嚼, 卻 不 利於 血 糖控 制


19(C).

【題組】23.若陸游想控制血糖,則依據資料丙,對➀、➁兩項調整方式,最適當的判斷是:➀每餐多吃一碗白飯,少 吃 一碗塊狀肉 類 。 ➁每 餐 少 吃一 碗 清粥 , 多 吃一 碗 高纖蔬菜。
(A) ➀、➁皆 正確
(B) ➀無 法 判斷 ➁正確
(C) ➀ 錯誤,➁ 正 確
(D) ➀ 錯誤,➁無法判 斷


20(B).

12. 下列詩句,若按一年中的節日次序排列,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甲、占得清秋一半好,算來明月十分圓 乙、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丙、故山此日還佳節,黃菊清樽更晚暉 丁、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A)乙甲丁丙
(B)乙丁甲丙
(C)丁甲乙丙
(D)丁丙甲乙


21(A).

22.下列四則對聯,其所歌詠的人物依甲乙丙丁順序,正確的是哪一個選項? 甲、壯士奮揮椎,報韓已落秦王膽;大王煩借箸,覆楚終函項羽頭。 乙、英傑那堪屈下僚?使栽門柳事蕭條。鳳凰不共雞爭食,莫怪先生懶折腰。 丙、元龍幣聘以來,澤被廣陵,到此日青囊未燼;孟德頭顱安在?煙消漳水, 讓先生碧血常新。 丁、可託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與?君子人也;隱居以求其志, 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吾見其人。 選項:
(A)張良、陶潛、華佗、諸葛亮
(B)劉邦、莊子、扁鵲、駱賓王
(C)張良、莊子、扁鵲、徐敬業
(D)劉邦、陶潛、華佗、駱賓王


22(D).

62.下列何者為敘述錯誤的選項?
(A)稱人夫妻為「賢伉儷」,自稱「愚夫婦」
(B)人民與機關間之申請與答覆時用的公文是「函」
(C)書信中,「賢昆玉」是稱人兄弟,「賢喬梓」是稱人父子
(D)「名正具」適用於名片留陳長輩,「名正肅」則適用於寫給晚輩


23(C).

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作家沒有:
(A)楊逵
(B)鍾理和
(C)黃春明
(D)吳濁流。


24(D).

9. 「學不得法,猶願魚而無網,心雖勤而無獲;若得其要,猶順流馭舟, _______。」根據文意,畫線處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心不知其所往
(B)氣不礙其暢達
(C)意不盡而有餘
(D)體不勞而致遠


25(D).

題組:閱讀下文,回答第 21-22 題: 
     陸羽《茶經》論水云:「山水上,石泉又上,江水次而井水下。」又「江 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其說止於此,未嘗品第天下之水味。張又新 《煎茶水記》云劉伯芻謂水有七等,以揚子江為第一,惠山石泉為第二,虎丘 井第三,淮水居末。又載羽為李季卿論水次第有二十種,江水居山水上,井水 居江水上。二說皆與《茶經》不合。 
     水味有美惡而已,欲求天下之水一一而次第之者,謬說也。羽之論水,惡 ① 渟浸而喜泉源,故井取多汲者。江雖長,然眾水雜聚,故次山水。惟此說近 物理云。 ──改寫自歐陽脩〈大明水記〉 ① 渟浸:水停止不動。

【題組】21. 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張又新將天下的水按水質分成二十種
(B)歐陽脩按水源的遠近和高低評定水質
(C)在《煎茶水記》中,張又新反駁劉伯芻看法
(D)依《茶經》論水的標準,揚子江優於虎丘井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熟測驗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