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一個人的成功絕不是個人的努力 而是別人給予的助力
100
(1 分24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151~17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6.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修辭方式最為近似的選項是:
(A)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B)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舊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D)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


2(C).

下列各書及作者的搭配,何者為正確?
(A)《紅樓夢》─吳承恩
(B)《聊齋誌異》羅貫中
(C)《老殘遊記》─劉鶚
(D)《西遊記》─吳敬梓


3(D).

29.中文的詞彙構造,有一類是由主語和謂語組成。下列幾個詞語,哪一個不是主謂結構?
(A)月蝕
(B)腦充血
(C)肉麻
(D)隨便


4(D).

14.有些成語的組成,在意義的了解上,具有因果關係的邏輯思維。下列哪一個選項沒有因果關係?
(A)見微知著
(B)礎潤而雨
(C)月暈而風
(D)鬼哭神嚎


5(D).

20.陶淵明〈桃花源記〉一文,許多人和梁啟超一樣,把「桃花源」視為虛擬的「烏托邦」。以下引述的四段文字,哪一段最能證明它是虛擬的?
(A)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B)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C)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D)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6(D).

26.王維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詩應是敘述下列哪一個節日?
(A)清明
(B)端午
(C)七夕
(D)重陽


7(C).

1.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中的「眇」字,音讀與意義應為下列哪一項?
(A)ㄧㄠˇ,視力弱
(B)ㄕㄠˇ,獨眼
(C)ㄇㄧㄠˇ,瞎眼
(D)ㄒㄧㄠˇ,眼睛小


8(B).

16.
樂府詩:「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後四句反覆吟詠,下列亦使用相同寫作方式的是哪一項?  

(A)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B)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C)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D)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9(B).

24.王鼎〈醉中天〉:「彈破莊周夢,兩翅駕東風。三百座名園一採一個空,難道是風流孽種!」吟詠的是下列哪一項?
(A)蠅
(B)蝶
(C)鶯
(D)燕


10(D).

17.〈與陳伯之書〉:「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意指:
(A)處變不驚
(B)居心叵測
(C)緩不濟急
(D)處境危殆


11(D).

23. 下列何者與「求賢若渴,善人所舉,信而任之,取其所長」意涵相似?
(A)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B)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
(C)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D)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


12(A).

7.動詞前加「相」字,有表示其動作、事況、情態是雙向的,如「相見時難別亦難」; 也有單向的,如「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下列「相」字表示雙向的是哪一選項?
(A)面面「相」覷,束手無策
(B)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C)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D)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3(C).

13.「選擇複句」是指列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況,表達二者擇一或數者擇一的選擇關係。 下列屬於「選擇複句」的是哪一選項?
(A)我和他談不攏,於是便分手了
(B)只有面對現實,才能克服困難
(C)與其在此枯等,不如回家睡覺
(D)我們既然不懂,就要從頭學起


14(D).

4. 下列作品何者為「歷史小說」:
(A)老殘遊記
(B)西遊記
(C)聊齋誌異
(D)三國演義


15(B).

3.下列成語中的□,皆為身體部位,依甲乙丙丁順序填入,最適當的是哪一選項? 甲、□笥甚廣 乙、馬□東風 丙、拾人□慧 丁、摩肩擦□
(A)胸/首/口/足
(B)腹/耳/牙/踵
(C)腹/首/口/踵
(D)胸/耳/牙/足


16(A).

13.為表示恭敬、尊重,不直接稱呼對方的用詞,稱為「敬稱詞」;為表示謙遜的自稱之詞,則稱為「謙稱詞」。下列「」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正確?
(A)「在下」資質愚魯,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B)商鞅對秦孝公說:「太子『閣下』犯法,應該與庶民同罪,接受國法的審判。」
(C)難得巧遇你這許久不見的老同學,今晚就請到「貴舍」一聚
(D)我們這幾個大學同學裡,只有「陛下」的成就最好


17(C).

17.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提到:「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此段描寫洞庭湖的文字,何者正確?
(A)在地理上由岸邊寫到湖中
(B)在空間上的描寫由近而遠
(C)在景物上的描寫有動有靜
(D)在時間上的描寫由早而晚


18(C).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我之遇見「窺夢人」,起始就弄不清究竟是真實或幻夢。 「搭著我的肩膀,閉上眼睛,我帶你到幾個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他說。隨著 窺夢人,我侵入了幾個生命的留白,看到了平常眼睛所看不到的景象。後來才知道我們 進入了某人的夢境,窺視了連他最親暱的人都無以察知的事。
        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一口黑箱,即使藏得再隱密,窺夢人仍可以輕易進入你心中, 翻找出那口黑箱。好幾次我請窺夢人教我這個能力,他只是笑笑的重複兩句誰都聽不懂 的話:「每個生命都是一口黑箱,而且必須是一口黑箱。」 
        這是窺夢人告訴我的故事:「昔者,有『狐疑』之國,王忌其弟謀反而苦無稽焉。 某日,一士自西方來,自謂能窺人之夢,以伺心機。王遣之偵察其弟,果得叛變之夢, 因以為據而殺之。復疑其弟魂魄為亂,懼而不能自解,終癲狂而死。」他笑著問我說: 「夢與非夢,怎麼分辨?」
       「每個生命都是一口黑箱,而且必須是一口黑箱。」這句話我開始也同樣聽不懂, 在經歷幾個朋友的生命如黑箱被揭開蓋子而抑鬱終生,甚至窺夢人也在娶了妻子之後, 窺探自己妻子的夢境後發瘋,我才如禪修之頓悟。對任何生命而言,「幽暗」都是一種 「必要」,被曝曬在陽光下而裡外透明的生命,都將在他人炯然的注視中枯萎。(改寫自 顏崑陽〈窺夢人〉)

【題組】23.根據本文,為什麼會有「生命如黑箱被揭開蓋子而抑鬱終生」的情況發生?
(A)憤恨得不到想知道的祕密
(B)被人嘲笑自己的無心過失
(C)知道祕密後而產生的懊悔
(D)感傷說過卻未做到的遺憾


19(A).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家」字上面是保護的屋頂,下面是豬。我去黃山遊覽,看見安徽的農舍高大漂亮,
心想安徽人懂得享受。後來聽說屋子裡面有兩層,上層給人住,下層給豬住。我才明白古人造字實在有道理, 「家」保護著裡面的人畜。現代家庭不養牲口,家中的大人小孩,
倒也像另類豬兒一樣住在其中了。
      以前一直以為待在家裡的豬都是懶豬。當豬兒離家時,才發現問題來了。豬兒離家的時機前後有兩波︰第一波是小豬離家時,父母得面對所謂的空巢期,這不打緊。第二波是老豬離家,多發生在家中主人退休的時候,退休日子過得不好,未必是經濟問題。老夫老妻在家大眼瞪小眼,萬一其中一人發號司令慣了,兩老就不能不吵,吵急了,甚至離家。學者研究指出,日本人離婚高峰期就是男人退休時,且多由女方提出離婚,因為她不願再忍受退休回家,簡直一無是處的老爺。
      老豬離家,如果留下的是「女」人,這就「安」了,家中只有一個女人還是可以平靜安心的過日子。如果留下的是脾氣倔強如「牛」的男人,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坐困
愁城,家不就成「牢」籠了嗎?
      家會一直保護著裡面的人,可是當家裡的人離開了,家也會黯然神傷。搬至新家後我重回舊的房舍,就有這種感覺。幾天不見,舊家突然蒼老了,所有的缺點都變得更明顯,他也無心掩飾。沒有人住的家顯得悲傷且死沉,被舊家的悲傷感染,不忍離棄他,我必再訪。究竟是我需要家,還是家需要我?人和家就是這樣的辯證關係。(改寫自張系國〈豬兒離家時〉)



【題組】22. 本文第二段老豬離家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何者?
(A)溝通問題
(B)經濟問題
(C)健康問題
(D)子女問題


20(C).

閱讀下文後,回答 1-5 題。
        林徽因曾寫過一首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有一說此詩是寫給徐志摩。電視劇 《人間四月天》,講述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之間的愛情故事。觀眾多聚焦在 徐、林、陸三人身上,較少關注徐志摩元配張幼儀,只知道她是一個被休離的配角。 其實,擺脫棄婦形象後,張幼儀的人生更有另一種風貌。 
      在兒子滿兩歲後,張幼儀奉公婆之命到倫敦和徐志摩相聚。但徐志摩為了追求 林徽因,逼迫張幼儀和他離婚,而且要當時再次懷孕的她墮胎,然後就不告而別。在 這段期間,張幼儀開始思考,自己七年的婚姻由媒妁之言促成,而纏小腳、遵守三從 四德是舊時女子該遵循的,雖然她躲過三寸金蓮的命運,徐志摩仍然認為她是「小腳」, 自己是「西服」。
        離婚使她領悟到應該自力更生,於是張幼儀赴德國學習,憑自己的努力和親人的 協助,很快地回到上海,在企業界樹立了精明能幹的女強人形象。知命之年時,一個 普通、誠懇醫師的真情打動了她;兩人在婚後十五年重返英國,張幼儀牽著丈夫的手, 站在四十六年前和徐志摩所租的房子前,不勝唏噓的說:「我現在真的沒法想像我曾經 那麼年輕過!」 
      若以「人間四月天」比喻徐志摩精彩的愛情,張幼儀可能只是一位配角。然而 張幼儀並不是徐志摩永遠的棄婦,也不是只有像春天般短暫的愛情而已。她的人生 經歷宛如「人間十二月天」,也有值得體驗和欣賞的生命故事。

【題組】4.根據文章敘述,「小腳」與「西服」分別代表何種含義?
(A)「中學為體」與「西學為用」
(B)「樸素典雅」與「追求時尚」
(C)「觀念傳統」與「思想新潮」
(D)「女性主內」與「男性主外」


21(B).

閱讀下文後,回答 6-10 題。 
       現今社會人們重視科學實證精神,無法驗證的鬼怪常被認為是虛構的存在。然而 抱著這種認知的人卻沒有意識到,鬼怪其實是維持社會文化運作的重要部分。
      在醫學不發達的時代,早夭的嬰幼童有時會被認為是被鬼怪帶走。所以人們會用 牲畜替孩子取乳名,如「狗子」、「小羊」,以貶低孩子在鬼怪眼中的價值;還有些習俗 會在嬰兒出生後,先送至親友家,等滿月再接回,以躲過厄運。因為民間傳說當家中 有人生產,為產婦煮麻油雞補身時,麻油雞香氣會引來貓鬼,貓鬼會用兩隻前爪扣住 嬰兒咽喉,導致嬰兒斷氣。 
     而為了與鬼怪溝通,人們有了各種儀式,也將鬼怪納入我們的禁忌與節日中,許多 祭典都是為了因應鬼怪作祟而來。「祟」字上半部是「出」、下半部是「示」,就是指 鬼神妖物出現、為害作怪的意思。
      人們固然畏懼鬼怪作祟,但仔細想想,鬼怪的存在也相當程度的提供了人們面對 嬰兒早夭的一種解套方式,抑或也安撫了人心。鬼怪是真實或虛構,雖然尚可論說, 但更值得思考的是,鬼怪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題組】8.下列何者是文章中所述鬼怪傳說產生的原因?
(A)歷史的紀錄
(B)人類的需求
(C)神蹟的顯現
(D)夢境的轉譯


22(C).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6~10 題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

【題組】8.「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反映出作者的何種心境?
(A)纏綿悱惻
(B)悲欣交集
(C)坦蕩豁達
(D)憂心忡忡。


23(C).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你曾聽過海昏侯墓嗎?史書記載,墓主人劉賀原是西漢昌邑王,曾登帝位 27 天,因穢亂朝堂而被大將軍霍光廢貶為庶人,史稱為漢廢帝。待霍光去世,霍家遭新皇帝滿門抄斬後,劉賀再受封為海昏侯。海昏二字雖為縣名,但有人認為多少讓人感受到新皇帝對於劉賀的惡意。
       這位皇帝何以被罷廢?史書透露出一點線索。《漢書》中講述,某次劉賀忽然見到身旁出現穿著衣服的妖怪,驚愕下急忙尋求協助,他的臣子郎中令龔遂認為這是上天的警示,主因在於劉賀無法遠離小人,而對他諫言:「去之則存,不去則亡矣。」但可惜的是,劉賀卻依然故我。儘管不是最佳人選,但霍光卻依然支持他繼位,只是沒想到才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霍光卻因劉賀性格問題,而罷廢這位親手扶植的皇帝,同時將他兩百位從臣問斬。
       但也有學者試圖從出土文物中尋找證據為劉賀平反。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一屏繪有孔聖像的鏡匣,上頭有漆文二十行字,被稱為〈衣鏡賦〉,首兩句寫著:「新就衣鏡兮佳以明,質直見請兮政以方。」專家認為,從賦中可以得知這屏衣鏡也有「照心」的用途。這是由於古時之銅鏡皆稱「鑑」,學者指出:「古人以水為監,即以盆盛水而照容,這種水盆即為監,以銅為之則為鑑。」這表示銅鏡除了用來正衣冠,還可砥礪自身德行。除此,宋代蘇軾也曾為劉賀下過評斷,他在〈霍光疏昌邑王之罪〉中如此描述:「以吾觀之,其中從官,必有謀光者,光知之,故立、廢賀,非專以淫亂故也。」由此可知,蘇軾認為劉賀遭貶或許無關乎其性格問題。
       儘管史書中談及劉賀生平時,多指謫其言行,但撥開歷史的迷霧後,你會發現事實可能不盡如史書所載。同樣的,當我們想要去評斷他人時,是否僅能依靠旁人的隻字片語就下定論呢?今猶如此,更何況是一位被史書形塑後的失位皇帝。

【題組】25.作者以海昏侯事件為論說主軸,主要是想要表達什麼想法?
(A)解釋海昏侯墓由來
(B)說明臣子相處之道
(C)人物評判不應片面
(D)介紹出土文物意涵


24(B).

17. 要將「學生的資質很重要」、「教師的教導也很重要」此二兩句連接起來,應用下列何者?
(A)因為……,所以……
(B)固然……,但是……
(C)既然……,因此……
(D)即使……,然後…。


25(B).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在從前,寫字是一件大事,在「念背打」教育體系當中佔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從描紅模子的橫平豎直,到寫墨卷的黑大圓光,中間不知有多大勤苦。記得小時候寫字,老師冷不防的從你腦後把你的毛筆抽走,弄得你一手掌的墨,這證明你執筆不堅,是要受懲罰的。 這樣惡作劇還不夠,有的在筆管上套大銅錢,一個,兩個,乃至三四個,搖動筆管只覺頭重腳輕,這原理是和國術家腿上綁沙袋差不多,一旦解開重負便會身輕似燕極盡飛簷走壁之能事,如果練字的時候筆管上馱著好幾兩重的金屬,一旦握起不加附件的竹管,當然會龍飛蛇舞,得心應手了。寫一寸徑的大字,也有人主張用懸腕法,甚至懸肘法,寫字如站 樁,挺起腰板,咬緊牙關,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在這種姿態中寫出來的字,據說是能力透紙背。現代的人無需受這種折磨。「科舉」已經廢除了,只會寫幾個「行」「閱」「如擬」 「照辦」,便可為官。自來水筆代替了毛筆,橫行左行也可以應酬問世,寫字一道,漸漸的要變成「國粹」了。
       當作一種藝術看,中國書法是很獨特的。因為字是藝術,所以什麼「永字八法」之類的說數,其效用也就和「新詩作法」「小說作法」相差不多,繩墨當然是可以教的,而巧妙各有不同,關鍵在於個人。寫字最容易洩露一個人的個性,所謂「字如其人」大抵不誣。 如果每個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概拘謹,如果伸胳臂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 字瘦如柴,其人必如排骨,字如墨豬,其人必近於「五百斤油」。所以鄭板橋的字,就應 該是那樣的傾斜古怪,才和他那吃狗肉傲公卿的氣概相稱,顏魯公的字就應該是那樣的端 莊凝重,才和他的臨難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間無絲毫勉強。
        在「文字國」裡,需要寫字的地方特別多,擘窠大字至蠅頭小楷,都有用途。可惜的是,寫字的人往往不能用其所長,且常用錯了地方。譬如,鑿石摹壁的大字,如果不能使山川生色,就不如給當鋪醬園寫寫招牌,至不濟也可以給煤棧寫「南山高煤」。有些人的字不宜在壁上題詩,改寫春聯或「抬頭見喜」就合適得多。有的人寫字技術非常嫻熟,在茶壺蓋上寫「一片冰心」是可以勝任的,卻偏愛給人題跋字畫。中堂條幅對聯,其實是人 人都可以寫的,不過懸掛的地點應該有個分別,有的宜於掛在書齋客堂,有的宜於掛在飯 鋪理髮館,求其環境配合,氣味相投,如是而已。 (節錄自梁實秋〈寫字〉)

【題組】23.依據「一旦握起不加附件的竹管,當然會龍飛蛇舞」文意,「龍飛蛇舞」可以換成下列哪個詞語:
(A)一龍一蛇
(B)筆走龍蛇
(C)歲在龍蛇
(D)龍蛇之章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151~175)-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