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後悔過去,不如奮鬥將來
100
(2 分14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426~45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以下何者非「愛情詩」?
(A)、「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餘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菽洲!」;
(B)、「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C)、「茨菰葉爛別 西灣,蓮子花開猶未還。妾夢不離江水上,人傳郎在鳳凰山。」;
(D)、「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家住層城鄰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2(B).

5.歐陽脩〈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下列哪一個選項非本闋詞的作法?
(A)先喜後悲
(B)先總後分
(C)一今一昔
(D)一正一反


3(D).

23.《紅樓夢》:「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此詩所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種植物?
(A)蘭花
(B)梅花
(C)蓮花
(D)菊花


4(C).

27.李元洛〈一勺靈泉〉首段說:「壯闊的是海,它的浩瀚令志士鷹揚奮發。…古往今來,江河湖海聽夠了人的敬畏之辭和讚美之曲,而普普通通隱居在深山裡的一勺山泉呢?」他所使用的文章開端方法是下列哪一項?
(A)開門見山的的破題法
(B)平鋪直敘敘的平敘法
(C)藉賓顯主的的襯托法
(D)輕描淡寫寫的白描法


5(C).

24.余光中詩:「凡迎風紅妝的都紅過了/唯壓你不倒,壓不倒/逆風赫赫擬標擧的燦爛/列黃旗簇金劍耀眼的長瓣/昂向秋來肅殺的風霜/綻不盡重陽高貴的徽號」,其所歌詠的植物為下列哪一選項?
(A)梅花
(B)楓葉
(C)菊花
(D)桂花


6(A).

27.運用昆蟲的特性形成譬喻,是常見的表達方式。下列詞語解說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A)「蜉蝣」的壽命極短,故以「寄蜉蝣於天地」比喻人生短暫
(B)「蒼蠅」慣於到處舐食,故以「蠅營狗苟」比喻生活奔波勞苦
(C)「蚍蜉」是螞蟻,螞蟻極為團結,故以「蚍蜉撼樹」比喻小兵立大功
(D)「蜩螗」是蟬,鳴聲響亮,故以「蜩螗沸羹」蟬鳴喧天比喻國運昌隆


7(C).

8. 小張工作認真,受到公司主管的器重,升任經理的職位。下列同事們恭賀他的對聯,內容最適切的是哪一選項?
(A)喜迎春意鬧,樂見麗人來
(B)門庭新氣象,詩禮舊人家
(C)一夜飛花成錦繡,三春畫柳變高枝
(D)鮑管精神能致富,陶朱學術可生財


8(C).

28.李白:「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後花餘床。床中繡被卷不寢,至今三載猶聞香。香亦竟不滅,人亦竟不來。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可以用以下哪一個詞語來形容詩中的情景?
(A)浪漫綺麗
(B)明亮鮮活
(C)惆悵黯然
(D)灑脫逍遙


9(C).

17.司馬遷《史記》:「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下列句中的「王」字,與此句用法 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潘岳〈藉田賦〉)
(B)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C)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孟子》)
(D)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老子》)


10(A).

23.在文學作品中,有些詞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靈活改變詞類,這在文法中稱為詞類活用,在修辭學中稱為轉品。下列各「 」中的字詞由名詞活用為副詞的是哪一選項?
(A)絕望中,所有的根「鷹」抓著岩石。(余光中〈森林之死〉)
(B)曹金鈴,那個好「吉普賽」的姑娘。(陳怡真〈美的旋律〉)
(C)不如說是嗅得出,或者「雷達」得出─那一個有味道。(朱西寧〈冶金者〉)
(D)據說回國以後,這人不「酒」不「菸」,甚至也不太「詩」了。(葉珊〈酒壺〉)


11(C).

14.下列哪一句的描寫,呈現出壯闊的美感?
(A)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B)曰晚薔薇重,樓高燕子寒
(C)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曰圓
(D)山水丹青雜,煙雲紫翠浮


12(A).

5.下列詞彙依所敘年齡由小而大排序,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甲、荳蔻年華 乙、花信年華 丙、及笄之年 丁、二八年華
(A)甲丙丁乙
(B)乙丁丙甲
(C)丙甲丁乙
(D)丁甲乙丙


13(D).

21.房慧真〈採訪心法〉:「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在《明室》中提到照片裡『刺點』(punctum), 他說:『它從景象中,彷彿箭一般飛來,射中了我。』刺點不能事先安排,更多的是 天外飛來的機遇。刺點一點也不講究和諧,它給的是撞擊,或者就如字面上說的, 它會刺痛你。挪用進報導中,我對刺點的理解是畫面中的不協調、矛盾與衝突。遭遇 一個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場域,通常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破壞和諧、格格不入的 一個小細節,擾動後形成張力。」下列敘述最符合本文意旨的是哪一選項?
(A)由於刺點的意外出現,常使人忽略了小細節
(B)刺點雖然造成衝突與矛盾,卻使畫面更和諧
(C)透過刺點的安排,能使畫面於矛盾中見張力
(D)刺點於擾亂後形成的張力,常使人印象深刻


14(C).

22.陳黃金川〈女學生〉:「詎甘繡閣久埋頭,負笈京師萬里遊。雌伏胸愁無點墨,雄飛 跡可遍寰球。書深莫被文明誤,學苦須從哲理求。安得女權平等日,漫將天賦付東流。」 下列敘述最符合本詩意旨的是哪一選項?
(A)女子應該埋頭讀書探索哲理,莫將天賦付諸東流
(B)女子除了在繡閣中獨處,更應該經常到各地旅遊
(C)女子應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追求平權發揮才華
(D)女子不應該胸無點墨,以避免被現代文明所淘汰


15(A).

10.下列那個結合韻是國語中有的? 
(A) ㄧㄛ 
(B) ㄧㄜ 
(C)ㄨㄝ 
(D)ㄨㄡ。


16(A).

13.下列詩詞句子何者沒使用到「借代」的修辭手法?
(A)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B)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李白〈贈孟浩然詩〉)
(C)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 杜康。」( 曹操〈短歌行〉)
(D)「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17(A).

14. 下列文句與「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意涵最相近的是哪一選項?
(A)腹有詩書氣自華
(B)好書不厭百回讀
(C)男兒須讀五車書
(D)書中自有顏如玉


18(C).

閱讀下文後,回答 26-28 題。
 比來不審讀書何似?想以道義敵紛華之兵,戰勝久矣。古人有言:「並敵一向,千里殺 將。」要須心地收汗馬之功,讀書乃有味,棄書策而遊息,書味猶在胸中,久之乃見古 人用心處。如此則盡心於一兩書,其餘如破竹節,皆□□□□也。古人嘗喻植楊。蓋楊, 天下易生之木也,倒植之而生,橫植之而生,十人植之,一人拔之,雖千日之功皆棄,此最善 喻!(黃庭堅〈與王子予書〉)

【題組】28.依據上文,空格處□□□□最適合填入的詞語是:
(A)偃旗息鼓
(B)無以易之
(C)迎刃而解
(D)出奇制勝


19(D).

19.下列哪一項描述,「無法」說明「黃河入海流」採用倒裝句式的理由?
(A)文字對調,讓句子活潑
(B)配合押韻,讓音韻和諧
(C)流字置後,造成黃河之水奔騰之態
(D)襯托樓高,表現鸛雀樓的雄偉


20(B).

24.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闋詞對於感情的看法,與下列何者相似?
(A)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B)只要是此情長在,無須要常相廝守
(C)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D)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1(C).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家」字上面是保護的屋頂,下面是豬。我去黃山遊覽,看見安徽的農舍高大漂亮,
心想安徽人懂得享受。後來聽說屋子裡面有兩層,上層給人住,下層給豬住。我才明白古人造字實在有道理, 「家」保護著裡面的人畜。現代家庭不養牲口,家中的大人小孩,
倒也像另類豬兒一樣住在其中了。
      以前一直以為待在家裡的豬都是懶豬。當豬兒離家時,才發現問題來了。豬兒離家的時機前後有兩波︰第一波是小豬離家時,父母得面對所謂的空巢期,這不打緊。第二波是老豬離家,多發生在家中主人退休的時候,退休日子過得不好,未必是經濟問題。老夫老妻在家大眼瞪小眼,萬一其中一人發號司令慣了,兩老就不能不吵,吵急了,甚至離家。學者研究指出,日本人離婚高峰期就是男人退休時,且多由女方提出離婚,因為她不願再忍受退休回家,簡直一無是處的老爺。
      老豬離家,如果留下的是「女」人,這就「安」了,家中只有一個女人還是可以平靜安心的過日子。如果留下的是脾氣倔強如「牛」的男人,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坐困
愁城,家不就成「牢」籠了嗎?
      家會一直保護著裡面的人,可是當家裡的人離開了,家也會黯然神傷。搬至新家後我重回舊的房舍,就有這種感覺。幾天不見,舊家突然蒼老了,所有的缺點都變得更明顯,他也無心掩飾。沒有人住的家顯得悲傷且死沉,被舊家的悲傷感染,不忍離棄他,我必再訪。究竟是我需要家,還是家需要我?人和家就是這樣的辯證關係。(改寫自張系國〈豬兒離家時〉)



【題組】25. 作者在最後一段用「蒼老」來形容舊家,這樣的寫作手法可達到什麼效果?
(A)呈現「家」的新舊不同,藉由對比凸顯文意
(B)極誇大對「家」的描述,使讀者印象更深刻
(C)賦予「家」以人的形象,讀來更能感同身受
(D)塑造「家」的具體狀態,讓文章旨趣更明晰


22(B).

15. 「我打此經過/寫了幾首詩/和女子調笑/他們戲稱我為/帝王歷史要數說我/亡國的罪愆/但是/我的罪/何止亡國?」上列詩句所描寫的歷 史人物是:
(A)李商隱
(B)李後主
(C)李白
(D)李清照。


23(A).

17. (甲)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咏柳〉 (乙)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羅隱〈柳〉 (丙)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 (丁)拂水斜煙一萬條,幾隨春色倚河橋。不知別後誰攀折,猶自風流勝舞腰。—趙嘏〈東亭柳〉 詩詞中常以「柳」象徵依依不捨的離別之情。請問上列詩句中,何者不具有此情緒?
(A)甲
(B)乙
(C)丙
(D)丁。


24(B).

4. 教師想指導學生朗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最重要的指導原則為下列何 者?
(A)讀準字音語調
(B)先理解後聲情
(C)記誦重要語句
(D)儀態端正合宜。


25(B).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你曾聽過海昏侯墓嗎?史書記載,墓主人劉賀原是西漢昌邑王,曾登帝位 27 天,因穢亂朝堂而被大將軍霍光廢貶為庶人,史稱為漢廢帝。待霍光去世,霍家遭新皇帝滿門抄斬後,劉賀再受封為海昏侯。海昏二字雖為縣名,但有人認為多少讓人感受到新皇帝對於劉賀的惡意。
       這位皇帝何以被罷廢?史書透露出一點線索。《漢書》中講述,某次劉賀忽然見到身旁出現穿著衣服的妖怪,驚愕下急忙尋求協助,他的臣子郎中令龔遂認為這是上天的警示,主因在於劉賀無法遠離小人,而對他諫言:「去之則存,不去則亡矣。」但可惜的是,劉賀卻依然故我。儘管不是最佳人選,但霍光卻依然支持他繼位,只是沒想到才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霍光卻因劉賀性格問題,而罷廢這位親手扶植的皇帝,同時將他兩百位從臣問斬。
       但也有學者試圖從出土文物中尋找證據為劉賀平反。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一屏繪有孔聖像的鏡匣,上頭有漆文二十行字,被稱為〈衣鏡賦〉,首兩句寫著:「新就衣鏡兮佳以明,質直見請兮政以方。」專家認為,從賦中可以得知這屏衣鏡也有「照心」的用途。這是由於古時之銅鏡皆稱「鑑」,學者指出:「古人以水為監,即以盆盛水而照容,這種水盆即為監,以銅為之則為鑑。」這表示銅鏡除了用來正衣冠,還可砥礪自身德行。除此,宋代蘇軾也曾為劉賀下過評斷,他在〈霍光疏昌邑王之罪〉中如此描述:「以吾觀之,其中從官,必有謀光者,光知之,故立、廢賀,非專以淫亂故也。」由此可知,蘇軾認為劉賀遭貶或許無關乎其性格問題。
       儘管史書中談及劉賀生平時,多指謫其言行,但撥開歷史的迷霧後,你會發現事實可能不盡如史書所載。同樣的,當我們想要去評斷他人時,是否僅能依靠旁人的隻字片語就下定論呢?今猶如此,更何況是一位被史書形塑後的失位皇帝。

【題組】24.學者如何從出土文物中,為劉賀提出平反?
(A)以孔子像彰顯好學之意
(B)衣鏡帶有約束行為之意
(C)鏡匣暗示了墓主的懊悔
(D)漆文述說了墓主的遺憾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426~450)-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