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不僅要親眼目睹,還要有備而來
96
(3 分39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 教甄◆國小普通科專業知能 - 教甄◆教育基本概念 - 教甄◆課程與教學2024~2020難度:(76~10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4小瓊聽說學習音樂有助於孩子多方面的發展,希望給自己年幼的女兒營造可以接觸音樂的環境,卻又不知 道可以為不足 2 歲的孩子準備些什麼,而請教幼兒園的老師,身為教保人員我們可以如何建議?
(A) 1 歲多的孩子其實不太有能力學習音樂,可以請小瓊等孩子 3 歲再學
(B)在安全的活動範圍布置一些幼童適用的電子琴、搖鈴等樂器,也可以準備一籃會發出聲響的物品,讓孩子 可以自己伸手接觸、取用
(C)高期待帶來高回報,因此除了營造環境之外,小瓊應該把握黃金時期,請音樂家教老師對孩子進行積極 的正規訓練
(D)在女兒遊玩電子琴的時候,小瓊應在旁隨時指正不和諧的音調,以培養更精準的音感


2(D).

28有關美感教育應有的態度,下列敘述何者最合宜?
(A)美感是具有標準的審美答案
(B)美感需要透過藝術的專業訓練才能獲得
(C)美感要從美學知識著手,且要進行理性的分析
(D)美感需要從各種感官切入,不能只限於視覺的管道


3(A).

42.2019 年底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開始擴散,就讀幼兒園的小美找了兩位同學一起用學習區提供的材料製 作了好幾個口罩,分送給同學,同學們開心地戴上小美製作的口罩扮演起醫護人員和病患的遊戲,大家還在 班上設計了一個防疫角落希望能一起抵抗病毒。請問小美和班上的同學進行的遊戲形式屬於哪一種?
(A)合作遊戲
(B)旁觀者遊戲
(C)單獨遊戲
(D)無所事事的遊戲


4(C).

17.教師進行素養導向教學設計時應掌握之原則,以下何者正確? 甲、任教領域教材與生活情境連結 乙、以教師的教導和說明為主 丙、重視學習過程學生的參與 丁、偏重技能和態度的學習 戊、重視實踐力行學習遷移
(A)甲、乙、丁
(B)乙、丁、戊
(C)甲、丙、戊
(D)乙、丙、丁


5(D).

29.在運用自我調整策略(self regulation)時,不包括下列何項步驟?
(A)自我觀察
(B)自我判斷
(C)自我強化
(D)自我膨脹。


6(D).

39. 小偉上完課後,會檢討自己的學習情形,哪些內容已經了解,哪些還不了解,思考如何改善這些學習問題,是要請教老師抑或自己多做練習,前述小偉的作為是下列何種表現?
(A)學習輔導
(B)認知衝突
(C)社會學習
(D)後設認知


7(D).

39-40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39-40題
        蔡老師在某國小擔任低年級的班導師。某天,蔡老師發現學生小辰的手臂上有些紅腫傷痕,於是電話聯絡媽媽,想要了解情況。下午,小辰的媽媽帶著傷, 紅著眼眶到學校告訴蔡老師,小辰的爸爸昨天晚上對媽媽拳打腳踢,對小辰也暴 力相向。小辰的媽媽拜託蔡老師:「小辰的父親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行為,為了 家庭和諧,這件事我想先原諒他,請老師不要將這件事告訴任何人!」

【題組】40. 針對小辰的情況,蔡老師接下來應該進行何種處置作為較適合?
(A)利用班會時間,在班級裡針對小辰的狀況進行班級團體輔導
(B)尊重小辰與小辰媽媽的個人隱私權,不和他人提起此事件
(C)與班級家長代表討論,商討班級家長們可以協助的事項
(D)與輔導室會談,規劃後續小辰的照護、輔導及資源協助等配套措施


8(D).

22. 108 課綱的發展是以何者為主軸
(A) 學習能力
(B) 本位發展
(C) 實務導向
(D) 核心素養


9(C).

43.幾位幼兒在爭奪一個玩具,老師介入輔導的語言,以下列何者為宜?
(A)「猜拳看看,贏的人先玩,這樣最公平!」
(B)「不要搶,要不然都不要玩!」
(C)「想想看怎麼辦,讓每個人都能玩到這個玩具!」
(D)「輪流玩,老師來分 配!」


10(B).

26. 林老師問幼兒:「天上的白雲像什麼?」幼兒說:「泡泡」「棉花糖」「花」「球」……如此, 林老師啟發幼兒的是下列哪一種思考?
(A) 實用性思考
(B) 創造性思考
(C) 批判性思考
(D) 辯證性思考


11(C).

48.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學習扶助方案政策,最主要的推 動理念是什麼?
(A)強化學生創新思考
(B)增進教師教學專業
(C)實現教育機會均等
(D)提升國際教育視野


12(D).
X


19.林老師以「國中生無照騎車遭撞」實例,讓學生討論分析事件責任人、責任歸屬 及責任後果,並提出事故發生的應對方法。此教學設計最能達成《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哪一項核心素養?
(A)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C)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D)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13(B).

23. 過去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訂定了「本土語文」的分段能力指標及實施要點, 之後108課綱更將「新住民語文」也列入其中。下列哪一敘述能說明此種轉變現象?
(A)潛在課程轉變為空無課程
(B)空無課程轉變為正式課程
(C)外顯課程轉變為空無課程
(D)正式課程轉變為非正式課程


14(B).

28. 自主學習是十二年國教課綱的重要主張,請問下列對自主學習的敘述何者不適當:
(A)如何引發學生對各 領域課程教學的興趣,也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之ㄧ
(B)自主學習意味著學生為主體,教師不需提 供學生任何指導
(C)自主學習的安排與設計可以發生在部定課程,也可以發生在彈性學習課程
(D)新型冠 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導致許多國家的學校停課,也讓世界各國更加重視學生自主學習及其自主學 習工具的開發


15(B).

4.溝通是學校運作過程中的重要元素,教育行政溝通理論提及最重要的溝通原則莫過於「雙面俱陳」。請問在雙面俱陳時, 以下哪一種效果較佳?
(A)先對溝通的議題提出更多質疑,形成對方壓力
(B)先提正面論述,再提反面論述,最後相互協商、妥協
(C)先提出問題脈絡,進一步要求對方配合自己的論述
(D)先討論對方的缺失,再加以批判。


16(B).

19.陳校長到陽光國小服務一年,就深得主任和老師們的支持和喜歡。因為,陳校長的領導方式深受到同仁肯定,其「最 常採取鼓勵表揚方式,肯定教職員的自我價值,有效提升成員積極性和內在動力。此種關注成員優勢、能力和潛能, 而非缺點和失敗的領導方式,已在校內獲得不錯的成效。」試問,陳校長的領導屬於哪一種方式?
(A)品牌領導
(B)正向領導
(C)香蕉皮領導
(D)火線領導。


17(B).

22.小喬在準備考試時,會留意那些部分自己弄不清楚,並採取適當的策略讀懂它們。前述行為代表小喬具備何種能力?
(A)精緻化處理(elaboration processing)
(B)後設認知處理(metacognitive processing)
(C)自動化處理 (automatic processing)
(D)控制化處理 (controlled processing)。


18(A).

32.下列哪一位學生的學習策略,對學習遷移較沒有幫助?
(A)小明一遍一遍地重複背誦以增強記憶
(B)小華把學習內容應用在實際生活情境
(C)小英運用先前的知識去理解所學的主題
(D)小美將抽象的概念與原理和具體的事例產生連結。


19(B).

76.新課綱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的能力,請問下列哪些教學作法較有助於實踐自主學習的理念? (甲)請老師公布班級排名,同學可瞭解自己在班上的地位 (乙)引導學生運用放聲思考,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檢核 (丙)在分派學習任務前,明確告知學生評量規準(rubrics) (丁)教導學生學習策略,並分辨學習策略的適用時機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20(C).

7. 上課時,小華一直發出聲音,干擾林老師上課。林老師多次勸阻仍不見效果,而且老師 發現只要一勸阻,小華就會故意發出更多、更大的聲音。為此,今天上課時,林老師改 變方式,當小華再次發出聲音時,林老師仍繼續上課,不為所動;幾次之後,小華自覺 無趣,竟然就安靜上課了。試問,林老師糾正小華此行為的作法,符合下列哪一個理論 主張?
(A)正增強
(B)負增強
(C)消弱
(D)懲罰。


21(C).

24. 學生在學校及班級的環境裡,有意或無意中經由團體活動、教師的身教言教或環境制度,而習得 知識、規範、價值或態度,通常我們會稱為學生透過何種課程習得這些知識、規範、價值或態度 呢?
(A)空無課程
(B) 校本課程
(C) 潛在課程
(D)空白課程


22(B).

36.()9.小華在閱讀教科書時,能夠了解那些段落是自己較不容易學習的部份,進而用較多的 時間去反覆閱讀。上述行為說明小華具備下列何種能力?
(A)分散練習(distributed practice)
(B)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23(D).

1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新增下列哪個領域,加強學生程式編碼和運資訊應用能力?
(A)數學
(B)自然
(C)英語
(D)科技


24(B).

43.下列何項並非人本心理學的教育主張重點?
(A)重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
(B)重視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
(C)重視自我實現
(D)重視全人發展及情意教育。


25(B).

65. 下列何者通常與「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互用,是指教師期望對學 生學業成績和智商發展所產生的影響?
(A) 空無課程(Null Curriculum)
(B) 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C) 序位效應(Serial Position Effect)
(D) 性向處理交互作用(ATI)


【非選題】
三、某輔導老師研究其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所設計的性別知識輔導方案是否能有效提高 學生的性別知識。輔導老師以前測及後測的方式,收集了 32 名學生輔導前及輔導 後的性別知識表現。

【題組】 ⑴若輔導老師以相依樣本 T 檢定來檢定其問題。說明其所收集的資料需符合那些特 性,以確保使用 T 檢定的適當性。(10 分)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 教甄◆國小普通科專業知能 - 教甄◆教育基本概念 - 教甄◆課程與教學2024~2020難度:(76~100)-阿摩線上測驗

Louis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