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多寫考古題,才能知道出題方向
100
(3 分35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牙醫學(一)(包括口腔解剖學、牙體形態學、口腔組織與胚胎學、生物化學等科目及其臨床相關知識)2024~2020難度:(271~28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37.從頰側面觀察,上顎第一小臼齒與上顎第二小臼齒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就外形而言,前者呈五邊形,後者呈卵圓形
(B)就牙尖角度(cusp angle)而言,前者較鈍,後者較尖
(C)從接觸區到齒頸線的外形而言,前者聚攏(converge)比後者明顯
(D)就頰側表面的凹陷(depression)而言,前者常位於頰嵴(buccal ridge)的遠心側,後者常位於近心側


2(D).

58.關於牙胚發育的神經供應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神經纖維最早接近發育牙胚的階段開始於牙蕾期-帽蓋期(bud-to-cap stage)
(B)在齒濾泡中形成豐富的神經叢
(C)神經纖維在牙本質未形成前,不會穿透牙乳頭
(D)在牙釉質形成期,開始穿透牙釉器官


3(A).

73.饑餓狀態下,腦組織以下列何者為主要能量來源?
(A)酮體(ketone bodies)
(B)肝醣(glycogen)
(C)核酸(nucleic acids)
(D)胺基酸(amino acids)


4(C).

6.關於支配咀嚼肌群運動神經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大部分是由三叉神經分支中,最粗大的上顎神經所支配
(B)咬肌神經於顱底附近的上顎神經枝幹分出
(C)張腭帆肌及鼓室張肌的支配神經皆由內翼神經或其附近處分出
(D)外翼神經通常和舌神經於上源處合併,共同支配外翼肌


5(D).

30.關於安格氏分類二級(Angle's classification Class II)的敘述,以下何者有誤?
(A)發生的原因有可能是上顎太大或下顎太小所造成
(B)根據西方統計通常其發生率是高於安格氏分類三級(Angle's classification Class III)
(C)下顎第一大臼齒的近心頰側溝(mesiobuccal groove)比起上顎第一大臼齒的近心頰側咬頭(mesiobuccal cusp)是偏向遠心
(D)有伴隨嚴重的水平覆蓋(overjet)是屬於第二分類(division 2)


6(A).

45.正中唇裂(median cleft lip)是由於下列何種結構於胚胎時期融合不全所造成?
(A)內鼻突(medial nasal process)
(B)外鼻突(lateral nasal process)
(C)上顎突(maxillary process)
(D)第二對鰓弓(second branchial arch)


7(B).

70.糖解作用(glycolysis)於細胞何處發生?
(A)細胞核(nucleus)
(B)細胞質(cytosol)
(C)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um)
(D)粒線體(mitochondrion)


8(C).

43.剛萌發的恆正中門齒有幾個髓角(pulp horn)?
(A)1
(B)2
(C)3
(D)4


9(A).

37.由咬合面觀,關於上顎第一恆小臼齒形態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從頰側頂點(crest)分別到近心側頂點與遠心頂點的距離,前者較短
(B)從舌側頂點(crest)分別到近心側頂點與遠心頂點的距離,前者較短
(C)牙冠的頰側比舌側寬
(D)牙冠的頰舌徑比近遠心徑來得長


10(C).

2.有關舌內在肌(intrinsic muscles of the tongue)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功用為改變舌頭的形狀
(B)由舌縱肌、舌直肌及舌橫肌組成
(C)起源於舌骨
(D)其支配神經為舌下神經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牙醫學(一)(包括口腔解剖學、牙體形態學、口腔組織與胚胎學、生物化學等科目及其臨床相關知識)2024~2020難度:(271~280)-阿摩線上測驗

霸榜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