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積少成多,積沙成塔
96
(3 分56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25.提出「科學否證論」(Scientific falsificationism)的是何人?
(A)孔恩(T. Kuhn)
(B)波伯(K. Popper)
(C)孔德(A. Comte)
(D)黑格爾(G. W. F. Hegel)


2(A).

18.依據我國現行特殊教育法規,有關身障學生就讀之普通班,減少班級人數的敘述,下列何 者是正確的?
(A)減少班級人數之權責屬於鑑輔會
(B)先減少班級人數,若有必要,再提供人力資源及協助
(C)每安置中度以上障礙學生一人,得減少班級人數二人至四人
(D)未安置資源班之身心障礙學生,應優先減少其就讀班級之人數


3(D).
X


6. 下列哪一項較不符合以思考為中心學習(thinking-centered learning)的教學設計?
(A)採用問題導向式學習,學生經由解題過程而學習
(B)在教學中強調批判及創意,學生需要探索另類觀點
(C)學生進行個別學習,經由多次練習及背誦測驗的答案
(D)應用合作學習,學生分享學習責任,並且組織學習主題


4(B).

88.若想檢定中國人是否有門當戶對的觀念,茲抽取了 30 對(60 位)夫妻,調查他們各自的教育年數, 請問適合以什麼統計方法檢定此一假設(H0:夫的教育年數=妻的教育年數)?
(A)卡方檢定
(B)成對樣本 T 檢定
(C)獨立樣本 T 檢定
(D)常態檢定


5(C).

26. 老師帶大班幼兒到公園教學,尋找園中的各種樹,回教室後並請幼兒將看到的樹或葉畫下來。此一活動設計最能提供或增強幼兒下列 哪一個學習指標的經驗?
(A)認-大-2-2-1 依據特徵為自然現象分類並命名
(B)認-大-2-3-3 與他人討論生活物件與生活的關係
(C)認-大-1-2-3 以圖像或符號記錄自然現象的多項訊息
(D)認-大-1-3-2 以圖像或符號記錄生活事件的多項訊息


6(A,B,D).

22. 曾經舉辦過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的城市:
(A)倫敦
(B)東京
(C)紐約
(D)巴黎。


7(D).

54.下列哪個選項屬於外在動機,且使用時對內在動機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最小?
(A)學生對工作很有興趣
(B)使用學生非常喜愛的增強物
(C)一開始就告知學生會得到什麼增強物
(D)給予學生非物質性的獎賞,例如口頭讚賞


8(A).

5. 張老師是學校直笛隊的指導教師,當獲知本學年度直笛比賽將在自己的學校舉辦時,高興 的表示他們將有「主場優勢」了。請問此種主場優勢以下列哪項概念解釋最為恰當?
(A) 編碼特定原則 ( encoding specificity principle )
(B) 閃光燈效應 ( flashbulb effect )
(C) 促進理論 ( promotion theory )
(D) 有效原則 ( effective principle )


9(A).

1. 小安在玩躲迷藏的遊戲時,跑到每個人都可以看得到他的角落蹲下並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小安的行為表現比較符合皮亞傑(J. Piaget)哪一個階段的描述?
(A)前運思期
(B)形式運思期
(C)感覺動作期
(D)具體運思期


10(B).

29小平在用 KAPLA 堆疊螺旋狀的建築物,當教師問他怎麼讓建物可以轉彎時,小平指著上下兩片 KAPLA 說,這個不能太開 (指著兩片重疊的地方太小,下面那片和上面那片不能分太開),太開的話堆上去幾片後,這邊就會壓下去垮掉!教師問他怎 樣會太開?他就用了兩片去示範太開和剛好。請問小平在這樣建構的經驗中,可以用哪個評量指標去評估他的能力?
(A)能欣賞及回應自己及他人的表現
(B)能注意且理解周遭的生活物件訊息
(C)能覺察自己及他人的想法或情感,並能比較異同
(D)能調整自己的想法、情緒或行為,以符合規範


11(A).

18. 對於「學思達」教學法的說明下列何者不正確?
(A)其完整流程為:老師說明→學生自學→組內討論→上台發表
(B)一堂課大約可討論 3-4 個問題
(C)通常全班討論聲音愈來愈大聲則可以讓學生抽籤準備上台發表
(D)製作問題導向的講義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關鍵之一 .


12(C).

72.提出智力七因素論之學者為下列何者?
(A)迦德納(H. Gardner)
(B)桑代克(E. L. Thorndike)
(C)賽思通(L. Thurstone)
(D)斯皮爾曼(C. Spearman)


13(C).

75. 當老師在教導學生學習時,總是不斷鼓勵學生要有正向信念、要相信自己、只要多多努力就能有進步,請問此位老師運 用了何種學習策略來激勵學生?
(A)認知
(B)行為
(C)動機
(D)認知行為。


14(D).

4 大明心裡頭對小花有很多生氣,但是為了彼此的關係,卻對小花特別疼愛。這是屬於何種防衛 機轉?
(A)投射作用。
(B)昇華作用。
(C)補償作用。
(D)反向作用。


15(B).

38. 小文很在意自己在學校做的每項工作是否能得高分。他常問:「考試會不會考?」、「有 沒有加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就會盡力做好。但若考試不考或沒加分, 他就不 願意完成工作。為了改善小文的學習動機,下列何者不是教師應採取的做法?
(A)多提供有挑戰性的工作
(B)經常強調小文作業的得分
(C)提醒小文重要的是有沒有學會
(D)強調學習內容的實用性與趣味性


16(D).

10.依據教育部《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合併或停辦準則》,學生總人數不滿幾人 之學校,地方主管機關得鼓勵學校採取混齡編班、混齡教學之方式或將學校委託 私人辦理。
(A)100 人
(B)70 人
(C)60 人
(D)50 人


17(C).

7. 某項作文競賽由三位教師擔任評審。為彰顯該競賽的公正性,主辦單位應公布何種信度係數值?
(A)複本信度
(B)重測信度
(C)評分者間信度
(D)內部一致性信度


18(C).

19. 蒙特梭利教育中的的金屬嵌圖板教具,被歸類為以下哪一類教具?
(A) 日常生活類教育
(B) 感官教具
(C) 語文教具中的書寫前練習
(D) 算術教具


19(B).

40. 以下關於教育趨勢發展的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所提出的核心素養係以培養終身學習者為核心
(B)OECD 提出「邁向 2030 年的學習架構」,指出「邁向 2030 年教育與技能的未來」的目標是創造個人與 群體的國際競爭力
(C) 我國核心素養所提出三個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
(D) OECD 在 「邁向 2030 年的學習架構」提出「轉型素養」(transformative competencies),其中包含三個 範疇是創造新價值 (creating new value);調適對立與困境 ( reconciling tensions and dilemmas);承擔責任 (taking responsibility)


20(D).

27.Adler 認為我們務必完成三項具普世價值的生活任務(life tasks),若完成任一項有困難,就是個人心理異常的指標之 一(APA, 2013)。此三項不包括以下何者?
(A)與人建立友誼
(B)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C)奉獻社會
(D)志願服務


21(A).

[題組二] 請閱讀下列敘述,回答下列49-50題。 黃老師自編一份標準參照測驗,對全班學生進行前測與後測測驗,以瞭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精熟程度。其中,有四個試題的前測和後 測難度如下表。


【題組】50. 關於這四個試題的敘述,何者為非?
(A)甲題過於困難,需修改題目
(B)乙題良好,可保留
(C)若不是資料登錄錯誤,則丙題不好,需刪除
(D)丁題過於困難,需修改題目


22(D).

84. 黃老師問學生有關摩擦力的例子,小明說:「飛鼠用腳靠樹幹蹬出是一種」。 大同說:「飛機輪子起飛」曉諭說:「衝突也是一種摩擦力」。黃老師可能需要 使用何種概念,協助班上學生理解這些看法都沒錯?
(A)鷹架理論
(B)道德發展
(C) 社會認知
(D)多元文化教育


23(B).

61.學者 Wiggings 與 McTighe 的「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中,提出「逆向設計」 (backward design model)設計課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逆向設計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計畫學生的學習經驗與教學」,第二階段為「決定可接受 的證據」,第三階段為「找出預期的最終目標」
(B)「預期最終目標」的重點在於找出大概念(big ideas)與主要問題(essential questions)
(C)「決定可接受的證據」主要是要評量學生的「陳述性知識」
(D)「計畫學生的學習經驗與教學」的重點在於教科書的內容是否具體的讓學生學習


24(C).

33. 安宇在修習師資培育課程時,參與史懷哲服務學習之後,體會到提升教育品質需要長期投入,這樣的反思屬於哪一個情意發展階 段?
(A)接受
(B)反應
(C)表達
(D)內化


25(C).

19. 下列有關國內公立幼兒園現況的敘述,何者有誤?
(A) 由政府出資,提供場地及人事費。
(B) 優先招收身心障礙幼兒、原住民幼兒、低收入戶幼兒、中低收入戶幼兒及特殊境遇家庭的幼兒。
(C) 入學免學費及雜費。
(D) 學期期間有寒暑假。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阿摩線上測驗

一定要考上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