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身處何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的方向。
96
(6 分28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公職◆刑事訴訟法 - 公職◆刑法 -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大意) - (甄試)警大◆刑法及刑事訴訟法(概要)2024~2015難度:(51~7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公務員職務上或非職務上製作的文書都是公文書
(B)刑法所稱「以上」、「以下」、「以內」者,不含本數或本刑
(C)性器接合才是性交,口交或肛交都不算性交
(D)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


2(B).

21. 刑法第1條罪刑法定原則為刑法上之帝王條款,下列有關甲行為之敘述,何者基於罪刑 法定原則,不罰?
(A)甲因乙搶奪其女友之事而恨乙入骨,欲殺之而後快,某日基於殺乙之故意,持刀刺 乙胸口要害,乙當場死亡
(B)甲駕車不慎撞及乙車,致使乙車後保險桿與車燈受損,須花上萬元修復
(C)甲因乙常欺負其兒子,某日基於傷害乙之故意,攻擊乙,致乙頭破血流
(D)甲駕駛自用車輛趕赴開會途中,超速闖紅燈,撞死路人乙


3(C).

9. 張三因長期失業缺錢花用,遂起意強盜街頭落單婦女之財物,某日張三在強盜婦女之財物時, 剛好為巡邏警察撞見,並加以逮捕。下列關於對張三所為之追訴行為的敘述,何者正確?
(A)警察無須搜索票,就可以搜索張三的住宅,以保全相關證據
(B)為保障張三的隱私權,警察必須要另外取得搜索票後,方得搜索其身上的背包
(C)警察無須搜索票,就可以搜索張三的身體
(D)為保障張三的隱私權,警察必須要另外取得搜索票後,方得搜索其所騎乘的機車


4(C).

32 某甲聲稱已在香客眾多的廟宇廣場下安裝定時炸彈,引起公眾恐慌,經警方查證後,廣場下並無炸彈。關 於某甲之行為,應成立下列何種罪名?
(A)刑法第 283 條聚眾鬥毆罪
(B)刑法第 271 條第 2 項殺人未遂罪
(C)刑法第 151 條恐嚇危害公安罪
(D)刑法第 185 條妨害公眾往來安全罪


5(B).

2. 下列何者不屬於刑法上所稱之公務員?
(A)立法委員
(B)政黨黨主席
(C)警察機關警察人員
(D)縣市長


6(A).

14.關於通緝的意義,下列所述何者為真?
(A)一經通緝司法警察官即得逕行逮捕之
(B)一經通緝即視為得羈押的嫌疑人
(C)一經通缉即視為已判決確定的犯人
(D)一經通緝即視為行使緘默權的犯人


7(A).

31.甲犯罪,甲所委任的辯護人乙主張甲為該行為時處於思覺失調狀態,此時法院應命為何種證據調查方式?
(A)鑑定
(B)勘驗
(C)相驗
(D)測謊


8(C).

12.甲於 108 年 5 月 1 日侵入鄰居乙住宅內行竊,經乙發現報警查獲。案經起訴後於同年 6 月 1 日 由受理法院審理。由於同年 5 月 29 日,《刑法》第 321 條加重竊盜罪中,併科罰金 10 萬元以 下之規定,提高到併科罰金 50 萬元以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由於甲行為時與審理時《刑法》條文有所更動,因此不罰
(B)甲行為時並無併科罰金 50 萬元之規定,因此基於罪刑法定主義,甲之行為不罰
(C)甲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較有利之併科罰金 10 萬元以下之規定
(D)甲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審判時之併科罰金 50 萬元以下之規定


9(A).

23 下列何種情況得易科罰金?
(A)犯加重誹謗罪而受 6 月有期徒刑之宣告
(B)犯加重誹謗罪而受 7 月有期徒刑之宣告
(C)犯加重誹謗罪而受 8 月有期徒刑之宣告
(D)犯加重誹謗罪而受 9 月有期徒刑之宣告


10(A).

16 甲與乙相處不睦,甲每日唸咒語詛咒乙發生意外,乙知悉後心神不寧,某日外出因未注意道路坑洞而跌傷。 甲之刑事責任為何?
(A)不成立犯罪
(B)故意傷害罪
(C)恐嚇危安罪
(D)過失傷害罪


11(B).

13.甲遭乙尾隨跟蹤,見乙取出木棍,誤以為乙要攻擊自己,乃揮拳擊傷乙,實則乙要驅趕流浪犬。甲之行為,符合下 列何種概念?
(A)正當防衛
(B)誤想防衛
(C)緊急避難
(D)因果歷程錯誤


12(D).

29. 檢察官得開啟偵查之原因為:
(A)告訴、告發
(B)自首
(C)警察報請指揮
(D)以上皆是


13(D).

34. 關於偵查不公開,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 不得公開或揭露予執行法定職務必要範圍以外之人員
(B) 受拘束之對象為偵查程序依法執行職務之人員
(C) 依法令或為維護公共利益或保護合法權益有必要者得適度揭露
(D) 以上皆是


14(D).

15 甲騎機車違規左轉,遭警員乙攔停開單舉發時,甲因其無錢繳納,氣憤下對警員乙說出:「王八 蛋」、「警察都是王八蛋、人渣、敗類」等語,甲的行為可能構成下列何種犯罪?
(A)刑法第 313 條第 1 項妨害信用罪
(B)刑法第 305 條恐嚇危安罪
(C)刑法第 310 條第 1 項誹謗罪
(D)刑法第 140 條侮辱公務員罪


15(D).

13 下列那個選項中的行為人甲之行為是製造法所不容許的風險?
(A)甲希望乙因火車出軌死亡而交付火車票給乙
(B)甲希望丙因雷殛死亡而建議丙於雷雨天出外散步
(C)甲希望丁游泳溺死而交付丁有健全救生設備之游泳池門票
(D)甲為趕時間送貨而於熱鬧市區超速駕車


16(C).

18 試問根據我國實務見解,下列何者成立刑法第 234 條第 1 項之罪?
(A)甲男未穿內褲慢跑後張腳坐在路邊建築物樓梯上休息,以致行人可從甲男短褲褲管看見生殖器
(B)甲男駕駛貼有深色隔熱紙之汽車,於路口等紅綠燈時,未開窗在車內手淫
(C)甲男於鬧區馬路旁逕自脫光褲子露出並套弄自己生殖器手淫
(D)甲男生殖器周圍皮膚病搔癢難耐,在有行人之路旁以手抓褲襠處搔癢


17(C).

10 有關刑法之共犯,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教唆乙行竊超商,乙走至超商門口而反悔離去,甲仍成立竊盜罪之教唆犯
(B)乙計畫闖空門行竊,甲提供乙萬能鑰匙一把,乙在前往犯案場所途中發生車禍而送醫治療,甲仍應 論以竊盜罪之幫助犯
(C)甲教唆乙闖空門行竊,甲並至行竊現場觀察,見乙動作太慢,甲便與乙一同搜括財物,甲之行為應 成立竊盜罪之共同正犯
(D)甲明知好友乙欲於午夜翻爬某戶人家牆垣行竊,乃先於傍晚至該戶人家外牆邊架設鋁梯,供乙順利 攀爬,乙果真行竊成功。然因乙不知鋁梯為甲所架設,甲不成立加重竊盜罪之幫助犯


18(A).

34 警員甲逮捕竊盜現行犯乙後,乙向甲苦苦哀求放自己一馬,甲正在猶豫時,卻因不慎鬆手而使乙迅速 掙脫逃走。關於甲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成立刑法第 163 條第 2 項公務員過失縱放或便利脫逃罪
(B)成立刑法第 131 條公務員圖利罪
(C)成立刑法第 135 條第 1 項妨害公務罪
(D)成立刑法第 158 條第 1 項僭行公務員職權罪


19(B).

18. 下列關於檢察官發動偵查之開端何者錯誤?
(A)檢察官因告訴而知有犯罪嫌疑者
(B)檢察官因自己為被害人者
(C)檢察官因告發而知有犯罪嫌疑者
(D)檢察官因自首而知有犯罪嫌疑者


20(D).

6. 數名黑道份子出於教訓某民意代表而埋伏在其服務處,該民意代表之助理甲一出現,黑道份子誤以為甲即為該民意代表,因此一擁而上將甲手腳毆打成傷,結果發現打錯人。以下對黑道份子的敘述,何者正確(假設甲已提起告訴)?
(A)由於對象錯誤,因此成立構成要件錯誤,阻卻故意
(B)因為打錯人,所以無罪
(C)成立殺人未遂罪
(D)對象雖然錯誤,仍成立傷害罪


21(D).

12.通緝犯甲返家時,被埋伏於附近的司法警察官乙逮捕,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逮捕甲須經過檢察官許可始得為之
(B)依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司法警察官無逮捕通緝犯之權限
(C)乙須先向法院申請拘票才能逮捕甲
(D)乙逮捕甲後,可在無搜索票下對甲進行搜索


22(D).

16.美國觀光客甲在臺灣旅行期間目睹乙之強盜案件,警察機關對甲製作筆錄,甲留下聯絡方式後便返回美國。案經起訴後於審判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因是外國人,因此不得作為證人
(B)甲可作為乙強盜案之證人,但必須親自出庭作證
(C)美國人之筆錄須經美國在台協會認證始有效力
(D)甲的筆錄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時,得為證據


23(C).

3.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對於現在不法之侵害,而出於防衛自己或他人權利之行為,不罰。但防衛行為過當者,應加重刑責
(B)對於現在不法之侵害,而出於反擊之行為,不罰。但反擊行為過當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C)對於現在不法之侵害,而出於防衛自己或他人權利之行為,不罰。但防衛行為過當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D)對於現在不法之侵害,而出於反擊之行為,不罰。但反擊行為過當者,應加重刑責


24(C).
X


36. 甲、乙共同策劃犯搶劫罪,詳細進行搶劫計畫分工,執行當天乙因身體不適未到現場,而以手機與甲保持通話,隨時處置現場情況,下列何為正確?
(A)乙成立教唆犯
(B)乙成立共謀共同正犯
(C)乙成立幫助犯
(D)乙不成立犯罪


25(D).

17 甲偽造私立大學畢業證書一張用以求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成立刑法第 215 條業務上登載不實罪
(B)甲成立刑法第 201 條偽造有價證券罪
(C)甲成立刑法第 213 條公文書登載不實罪
(D)甲成立刑法第 212 條偽造特種文書罪


【非選題】
五、甲明知乙向丙購買海洛因供己施用,竟具狀向檢察官告發乙於 A 時、地販賣海洛因 予丙。偵查中,甲以證人身分具結後,證稱:目睹乙於 A 時、地販賣海洛因予丙。 檢察官以乙涉嫌販賣海洛因予丙提起公訴後,第一審受命法官於準備程序,以證人 身分傳喚甲,甲向受命法官稱:「我痛恨跑法院,審判期日不想再來。」受命法官 當場徵得檢察官、被告及辯護人同意,命甲以證人身分具結後,甲仍為同上之證言。 乙不服第一審論處其販賣海洛因罪刑之判決,提起上訴。甲於第二審第一次審判期日 到庭,具結後再為同上證言。嗣因乙提出甲涉嫌誣告、偽證之告訴,檢察官於偵查中 向甲提示相關證據並稱:若於乙販賣毒品案件裁判確定前自白,得依刑法第 172 條 之規定減輕或免除其刑;否則,將以偽證、誣告罪起訴,並具體求處重刑。甲認 檢察官已掌握相關證據,乃於第二次審判期日到場,以證人身分具結後證稱「乙為 供己施用而向丙購買海洛因」。乙經判決無罪確定後,檢察官執甲先後陳述及證言, 以甲涉誣告、偽證罪嫌,提起公訴。甲在誣告等案件審理時辯稱,因受檢察官以重刑 相脅,並以刑法第 172 條減刑規定勸誘,始為不實陳述,該部分陳述,非出於任意 性,應予排除。試問:

【題組】(4)甲辯稱其在乙涉嫌毒品案件第二審第二次作證時之陳述,因係受利誘而不具任意 性,有無理由?(15 分)


快捷工具

【精選】 - 公職◆刑事訴訟法 - 公職◆刑法 -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大意) - (甄試)警大◆刑法及刑事訴訟法(概要)2024~2015難度:(51~75)-阿摩線上測驗

黃俊諺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