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斷學習,收獲每一天
64
(8 分12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司法特種考試_四等_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103201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 對於精神障礙犯罪人施以監護處分之規定,如行為時與裁判時之法律有變更,應如何適用?
(A)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B)適用行為時之法律
(C)比較行為時與裁判時之法律,擇最有利於行為人適用之
(D)比較行為時與裁判時之法律,擇期間最長者適用之


2(A).

2 甲正在竊取路邊汽車,甲已打開該車車門,正好有警察乙接近,可能發現甲之犯罪行為,甲遂放 棄續行犯罪而離去。有關甲之刑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成立竊盜罪之障礙未遂
(B)甲成立竊盜罪之中止未遂
(C)甲成立竊盜罪之不能未遂
(D)甲成立竊盜罪之預備犯


3(D).
X


3 關於刑之酌科及加減,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受裁判者,減輕其刑
(B)未滿 18 歲或滿 80 歲人犯罪者,不得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C)刑有加重及減輕者,先加後減
(D)因刑之加重、減輕,而有不滿 1 日之時間或不滿 1 元之額數者,不算


4(D).有疑問
X


4 載運偷渡客的船長甲,見警察上船臨檢,情急之下將船上的偷渡客乙、丙推落海,造成乙、丙溺 斃,事後經法院認定,甲不知道乙、丙不諳水性,雖不願意見到他們死亡,但其死亡對甲而言, 亦未違反其本意。有關甲之主觀犯意,下列何者正確?
(A)甲對乙、丙之死亡結果,具直接故意
(B)甲對乙、丙之死亡結果,具未必故意
(C)甲對乙、丙之死亡結果,具無認識過失
(D)甲對乙、丙之死亡結果,具有認識過失


5(D).

5 小學老師甲因班上 9 歲女童乙偷東西又頂嘴,因情緒失控而用麥克風丟擲乙之頭部,致乙頭部血 流不止。刑法上應如何評價甲之行為?
(A)甲之行為屬業務上正當行為,不罰
(B)甲之行為屬依法令之行為,不罰
(C)甲之行為屬過當之依法令行為,成立傷害罪,得減輕其刑
(D)甲無任何減輕或阻卻事由,成立傷害罪


6(D).

6 甲清晨出門,看到有人未經其同意,擅自將車停放在其家門口,甚為火大,於是拿起地上磚塊, 砸破車窗玻璃。孰知,車主乙在車內燒炭自殺,甲的砸車行為,剛好救了乙一命。甲之行為,屬 於下列何者?
(A)誤想防衛
(B)誤想避難
(C)偶然防衛
(D)偶然避難


7(B).

7 下列何者屬限制責任能力人?
(A)家境貧困、身無長物不得已而竊取財物之 30 歲成年人
(B)15 歲與女友發生性行為之男學生
(C)因癌症領有重大傷病卡而性侵害他人之 20 歲成年人
(D)75 歲富有而收受賄賂之民意代表


8(D).

8 下列何種宣告刑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A)拘役
(B)5 個月有期徒刑
(C)6 個月有期徒刑
(D)7 個月有期徒刑


9(A).

9 法院認定甲成立三項罪名,分別宣告 12 年有期徒刑、10 年有期徒刑、15 年有期徒刑。依刑法第 51 條之規定,法院得定下列何種執行刑?
(A)20 年有期徒刑
(B)10 年有期徒刑
(C)37 年有期徒刑
(D)12 年有期徒刑


10(B).
X


10 依刑法第 77 條之規定,受有期徒刑之宣告,其執行至少須滿幾個月始得假釋?
(A)2 個月
(B)3 個月
(C)5 個月
(D)6 個月


11(D).

11 警察甲在執行取締交通違規勤務時,在法令許可範圍,對於未戴安全帽之機車騎士乙加以攔停, 但僅勸導並未開罰單,即予放行。甲之行為應如何論罪?
(A)縱放人犯罪
(B)便利脫逃罪
(C)圖利罪
(D)不成立犯罪


12(A).

12 員警甲將偵查中刑事案件關於嫌疑人乙的辯解說詞,故意洩漏給特定媒體記者,該媒體因此獲得 獨家報導,輿論則對乙大加撻伐。甲的行為可能成立下列何罪?
(A)刑法第 132 條第 1 項的公務員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
(B)刑法第 130 條的公務員廢弛職務釀成災害罪
(C)刑法第 316 條的洩漏業務上知悉他人秘密罪
(D)刑法第 310 條的誹謗罪


13(A).

13 甲駕車連闖兩個紅燈,被值勤警員乙攔查,在乙遞給他紅單與簽名用的原子筆時,甲把筆摔在地 上,用腳踩碎,並拉扯乙之上衣。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成立刑法第 135 條第 1 項妨害公務罪
(B)甲成立刑法第 302 條第 1 項私行拘禁罪
(C)甲成立刑法第 140 條第 2 項侮辱公署罪
(D)甲成立刑法第 158 條第 1 項冒充公務員行使職權罪


14(D).

14 有關刑法第 165 條湮滅證據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行為人湮滅自己犯罪之證據,亦成立本罪
(B)不論是刑事、民事或行政案件之證據,均為本罪之客體
(C)警察不受理民眾報案,屬本罪之偽造證據行為
(D)警察將扣案毒品倒至小便斗,係屬本罪之湮滅證據行為


15(C).
X


15 有關刑法第 150 條第 1 項之聚集三人以上施強暴脅迫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傷害行為非屬本罪之強暴行為
(B)透過社群通訊軟體在遠端與十餘位網友進行串連,再一同至現場,亦屬聚集行為
(C)攜帶兇器而犯本罪者,應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D)僅聚集三人者,不成立本罪


16( ).
X


16 下列何者不屬於刑法第 161 條規定,脫逃罪所稱之「依法逮捕拘禁之人」?
(A)私人逮捕之通緝犯
(B)羈押於看守所之犯罪嫌疑人
(C)監獄中服刑的受刑人
(D)被管收的民事執行債務人


17(C).
X


17 律師甲就其辯護之案件,教唆該案重要關係證人乙於出庭時作偽證,乙雖同意,但於法庭具結後, 卻不敢為虛偽陳述。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均不構成犯罪
(B)乙依偽證罪未遂犯處罰,甲不構成犯罪
(C)乙不構成犯罪,甲依偽證罪未遂教唆犯處罰
(D)乙依偽證罪未遂犯處罰,甲依偽證罪未遂教唆犯處罰


18(A).
X


18 下列何種犯罪不處罰預備犯?
(A)殺人罪
(B)強盜罪
(C)加重詐欺罪
(D)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罪


19(B).
X


19 甲搶奪路人乙之背包,得手後逃逸,路人丙見義勇為在後追捕數分鐘,甲見無法甩掉丙,情急之 下將背包丟棄。甲之刑責為何?
(A)搶奪既遂罪
(B)搶奪未遂罪
(C)甲不成立犯罪
(D)準強盜罪


20(D).

20 下列何者屬刑法第 38 條第 2 項「犯罪所生之物」?
(A)受賄之現金
(B)賭博之器具
(C)殺人之小刀
(D)偽造之租約


21(A).
X


21 甲酒駕遇到警察臨檢,偽稱未攜帶國民身分證,並在警詢筆錄冒用其弟弟之年籍資料簽名及應訊, 甲構成何罪?
(A)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罪
(B)行使偽造私文書罪
(C)偽造公文書罪
(D)偽造署押罪


22(A).

22 甲在乙的飲料內放安眠藥,使其沉睡後予以性侵得逞,甲成立何罪?
(A)刑法第 222 條之加重強制性交罪
(B)刑法第 225 條之乘機性交罪
(C)刑法第 228 條之權勢性交罪
(D)刑法第 235 條之散布猥褻物品罪


23(D).

23 下列何種有關刑法責任能力之規定,其法律效果並非「得減輕其刑」?
(A)14 歲以上未滿 18 歲人之行為
(B)瘖啞人之行為
(C)滿 80 歲人之行為
(D)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


24(D).

24 甲上班遲到,乙向老闆告狀,使甲心生不滿。下班時,甲欲教訓乙,讓乙以後不要愛告狀,未料 甲一個巴掌,竟讓乙摔倒,頭部撞擊路面石塊而亡。關於甲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成立殺人罪
(B)成立強暴侮辱致死罪
(C)成立重傷致死罪
(D)成立傷害致死罪


25(C).

25 有關下列違法行為,何者成立妨害電腦使用罪章之犯罪?
(A)於個人網站上,張貼性交猥褻之圖片
(B)於公眾網站留言板上,留言辱罵他人
(C)擅自使用他人帳號密碼,進入他人電腦瀏覽
(D)擅自將他人之音樂創作放在網路,供人下載


【非選題】
一、甲走路不慎碰撞到騎自行車的壯漢 A,A 暴怒,從自行車上拿取打氣筒 衝向甲,並舉手要毆打甲,甲見 A 身材壯碩又有打氣筒在手,趕忙舉拳 備戰。怎知 A 第一擊揮空,且打氣筒順勢甩落於甲腳旁,A 低身想撿打 氣筒繼續毆打甲。甲為了保護自己,快一步撿起 A 的打氣筒,持之揮打 A,A 被甲打到手臂流血,甲則趁亂離去。甲之刑責為何?(25 分)

【非選題】
二、甲於餐廳用餐,欲竊取鄰座顧客乙的手機。甲將手伸至隔壁餐桌,取走 置於桌上的手機(實際上為丙所有)。甲至餐廳門口時,丙即發現上情, 並衝上前阻止甲離去,甲為避免丙的追捕,朝其腹部施以數拳。丙因疼痛 難耐而跪倒在地,甲則持該手機逃離現場。甲的刑責應如何論處?(25 分)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司法特種考試_四等_法院書記官:刑法概要#103201-阿摩線上測驗

備考人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6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