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千點萬點,不如名師指點
100
(1 分7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甄試)警大◆刑法及刑事訴訟法(概要)
難度:非常困難
下載 下載收錄
1(A,B,D).

25.關於刑法第 329 條準強盜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不承認準強盜罪之未遂罪
(B)本罪屬於裁判上一罪
(C)強暴脅迫與取財之間沒有方法目的的關係
(D)搶奪或竊盜未遂者不能成立準強盜罪
(E)當場施強暴、脅迫,須達到難以抗拒的程度


2(A,B,C).

30.甲夫持槍以殺人故意向妻子乙射擊,但子彈未擊中乙,卻擊中偷偷躲在衣櫃中的小偷丙,丙因 而死亡。對丙之死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的射擊行為對丙之死亡具有自然科學上的因果關係
(B)甲的射擊行為對丙之死亡不具有法的因果關係
(C)甲的射擊行為對丙之死亡具有條件關係
(D)甲的射擊行為對丙應成立故意殺人罪
(E)甲的射擊行為對丙應成立殺人未遂罪


3(A,B,C,E).

30.有關《刑法》第 185 條之 3 不能安全駕駛罪之說明,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聚餐時,身體狀況差,僅喝啤酒 1 杯,或有精神恍惚、不能平衡行走的情形,但其仍駕 車返家,經警察路檢酒測,吐氣酒精濃度每公升 0.2 毫克,但仍有前述心神狀況,甲仍該當 不能安全駕駛罪
(B)甲酒量佳,聚餐飲酒後,其駕駛毫無異狀且未發生事故,惟經警察攔查,其吐氣酒精濃度達 每公升 0.4 毫克,甲仍該當不能安全駕駛罪
(C)甲於前晚與友人聚餐,睡了一覺起床,神清氣爽,駕駛小客車上班,途經警察路檢,測得吐 氣酒精濃度達每公升 0.25 毫克,仍該當不能安全駕駛罪
(D)甲參加聚餐,服用麻醉藥品,縱其駕駛毫無異狀且未發生事故,仍該當不能安全駕駛罪
(E)甲飲酒後駕車途中,因過失發生碰撞致人受傷,若測得吐氣酒精濃度達每公升 0.25 毫克, 係一行為觸犯不能安全駕駛罪、傷害罪之想像競合犯


4(A,D,E).

35.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507 號解釋:「被害人有請求司法機關予以偵查、追訴、審判之權利」,故 為保障被害人權利,刑事訴訟程序設有「訴訟參與」制度。試問有關被害人訴訟參與之說明,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得選任代理人
(B)得聲請調查證據
(C)得就證人實施交互詰問
(D)得表示證據調查意見
(E)得就科刑表示意見


5(B,C).

24.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致人死傷而逃逸者,成立肇事逃逸罪。依據司法院釋字第 777 號解釋, 有關甲之行為,下列何者符合「肇事」文義?
(A)甲開車遭天外飛來的鐵塊擊中擋風玻璃後,撞傷行人
(B)甲基於傷害故意開車擦撞被害人倒地受傷
(C)甲行車途中彎腰撿手機,撞傷機車騎士
(D)甲開車等待綠燈號誌,騎士不察自撞甲的汽車行李廂倒地受傷
(E)甲開車不小心撞上路邊一整排的機車


6(C,D).

39.甲夥同乙共同傷害丙致使丙臉部受傷、新配的眼鏡也被打破,1 週後甲又持球棒前往丙家搗毀 電器,丙向警察提起甲傷害告訴,警察將該案移送檢察官,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檢察官得就甲毀損丙電器的部分提起公訴
(B)檢察官就甲傷害丙的部分提起公訴時,法院得就甲毀損丙電器的部分審判之
(C)檢察官得就乙傷害丙的部分提起公訴
(D)檢察官得就甲毀損眼鏡的部分提起公訴
(E)檢察官就甲傷害丙的部分提起公訴時,法院得就乙傷害丙的部分審判之


7(C).

36.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最遲應於何時前提出?
(A)知道犯人起六個月內
(B)第一審辯論終結前
(C)第二審辯論終結前
(D)判決確定前


8(B,C).

5. 甲於白天未經許可尾隨送貨人員進入 A 經營之食品批發儲貨場內,目的是想竊取食品充飢, 看見該儲貨場內放置不少可食用之物品,只是當場還有人在場,於是暫藏匿於該貨物旁伺機行 動,不久為 A 發現報警查獲,致未得手。甲成立何罪?
(A) 竊盜達於預備階段,僅成立侵入住宅罪
(B) 竊盜未遂罪
(C) 加重竊盜未遂罪
(D) 竊盜未遂罪與侵入住宅罪,數罪併罰 .


9(A,B,D,E).

33.泳池救生員當班時,有人呼救卻因故未能救溺。此救生員「不法行為」於犯 罪分類上可能屬:
(A)故意犯
(B)過失犯
(C)抽象危險犯
(D)結果 犯
(E)實害犯。


10(A,B,D,E).

37.甲曾至某店家消費發生糾紛因而心生不滿,當天深夜約 12 點,帶著裝滿汽油的保特瓶來到該店。甲趁四周無人之際,將汽油潑灑在店門口(旁停有鄰居 3 輛機車),然後點火燃燒,隨即 逃之夭夭。瞬間火勢猛烈,消防隊經人報案趕來,花了不少功夫才撲滅,並將留宿店內的店員 A 搶救出來。結果,該店幾近半毀,A 身受重傷,3 輛機車全毀。甲之行為成立下列哪些罪?
(A)《刑法》第 173 條第 1 項放火燒燬現有人所在建築物罪
(B)《刑法》第 175 條第 1 項放火燒燬住宅建築物交通工具以外之物罪
(C)《刑法》第 173 條第 5 項放火燒燬現有人所在建築物罪致重傷罪
(D)《刑法》第 284 條後段過失致重傷罪
(E)《刑法》第 353 條第 2 項後段毀壞建築物致重傷罪


11(A,C,D).

36.有關當事人各項能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當事人能力指在訴訟程序上得為當事人之資格
(B)訴訟能力指能為言詞上爭論之能力
(C)無意思能力即無訴訟能力
(D)一般而論於事實審程序中,有訴訟能力即有辯論能力
(E)於法律審程序中須以責任能力為必要


12(D,E).

40.甲涉嫌殺人而被通緝,嗣後自行投案,並於警詢中甲自承有持刀殺人。然審判中,甲主張警詢 中遭乙警刑求,並聲請傳訊先前曾聽聞刑求情事之證人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警察如已證述其未刑求,法院即得駁回證人丙之調查
(B)甲於審判外向乙警所為陳述係屬傳聞,有傳聞法則之適用
(C)甲之自白得否作為認定其殺人之依據,應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
(D)法院不得逕以甲偵查中未爭執,至審理中始主張刑求即認刑求抗辯不足採信
(E)丙於法庭作證所為陳述係屬傳聞,有傳聞法則之適用


13(C,D,E).

27.未遂犯之處罰,以有特別規定者為限。下列何者處罰未遂犯?
(A) 強制猥褻
(B) 普通傷害
(C) 未得孕婦同意使之墮胎
(D) 妨害公眾往來安全
(E) 自行脫逃 


14(B,C,D).

40.《刑事訴訟法》犯罪偵查階段有關被害人權益保障之敘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被害人得聲請證據保全
(B)被害人接受偵訊時,陪同之在場人得陳述意見
(C)被害人得聲請轉介適當機關團體進行修復
(D)被害人接受訊問時,得聲請遮蔽或適當隔離
(E)被害人就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得聲請再議


15(B).

11. 警察通知犯罪嫌疑人甲到場接受詢問,漏未告知甲得保持緘默,無須違背自己之意思而為陳述,甲因此自 白犯罪,則甲於警詢中自白之證據能力判斷,以下何者正確?
(A)甲之自白無證據能力
(B)應由法官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判斷之
(C)該自白原則上不得作為證據,但如經證明警察違背程序非出於惡意,且該自白係出於甲之自由意思 者,仍有證據能力
(D)如勘驗警詢錄音紀錄可以證明甲之自白係出於任意性,仍有證據能力


16(A,B,C,D,E).

32.關於刑法第 266 條普通賭博罪,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本罪為必要共犯之對向犯
(B)在公眾得出入之旅館中,租 1 房間供人聚賭,得成立本罪
(C)所謂賭博係指輸贏是決定於偶然的事實
(D)當場賭博的器具,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
(E)會員制賭博網站之簽賭,得成立本罪


17(C).

9.「傳聞」證據於法庭審理過程,彷如坊間「傳說」、「八卦」。為避免法官誤判 ,刑事訴訟法乃排除用作事實認定。下列何者非屬「傳聞證據」要件之一?
(A)審判中證人引用他人庭外之陳述
(B)審判中以書面代替到庭陳述
(C)陳述 內容源自聽說
(D)陳述用以證明其內容為真。


18(A,E).

複選題
29.自訴為被害人之刑事訴訟上之權利,但其行使仍須符合刑事訴訟法之規定。以下針對「甲駕車 不慎撞傷乙的傷害案件」所為有關自訴程序的敘述,何者正確?
(A)乙如要對甲提起自訴,必須委任律師行之
(B)提起自訴必須繳交裁判費
(C)如果甲為乙的父親,乙無論如何均不得對甲提起自訴
(D)乙的親弟弟亦得自行對甲提起自訴
(E)如乙為律師,毋庸另行委任律師,即得逕向法院自訴甲犯過失傷害罪


19(A).

13、甲視力不佳,央求乙幫助其施打毒品,乙遂幫甲注射毒品。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成立施打毒品罪共同正犯
(B)甲成立施打毒品罪正犯、乙成立施打毒品罪幫助犯
(C)乙成立施打毒品罪正犯、甲成立施打毒品罪教唆犯
(D)乙成立施打毒品罪正犯、甲無罪


20(B,C,D).

34. 下列何種犯罪行為,以往成立常業犯,然而在現行法不再成立常業犯,
(A)職業殺人罪
(B)竊盜罪
(C) 詐欺取財罪
(D)圖利強制使人為性交罪 。


21(A,B,C,E).

33. 甲、乙二人共同強盜並當場殺害丙,甲住所地所屬法院檢察官以強盜罪起訴甲,一週後犯罪地所屬法院檢察官又以殺人罪起訴甲、乙二人,就此事實,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共有二個案件
(B)共有三個訴訟關係
(C)共有二個訴訟程序
(D)甲住所地法院應就甲、乙強盜殺人之事實審判之
(E)犯罪地法院應就乙強盜殺人之事實審判之,就甲部分應為不受理判決


22(A,B).

40.依據大法官釋字 654 號解釋:「憲法第十六條規定人民有訴訟權,旨在確保人民有受公平審判 之權利,依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刑事被告應享有充分之防禦權。」「刑事被告受其辯護人協 助之權利,須使其獲得確實有效之保護,始能發揮防禦權之功能。」試問本項解釋「確實有效 之保護」之內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委任辯護人權
(B)辯護人之秘密接見權
(C)辯護人偵訊在場權
(D)辯護人發表意見權
(E)辯護人交互詰問權


23(A).

警察甲偵辦毒品犯罪為能「斷源截流」,乃「授意」經查獲吸食毒品者乙,「再 次」向原毒販丙購買,並因而查獲多數毒品。
【題組】17.本案刑法如何評價甲警察的「授意 」行為?
(A)不該當教唆犯構成要件
(B)不具教唆犯之違法性
(C)不具違 法意識欠缺教唆犯罪責
(D)該當教唆購毒犯罪。


24(D).

4.甲擁有一枚台灣獨一無二的郵票,因聽聞乙也有一枚相同的郵票,恐該枚郵票之出現將大幅降低其郵票的價值,雖無意燒燬乙屋,卻向乙誆稱如不交出該枚郵票,將放火燒燬乙屋,乙因誤信甲會燒燬其房子而畏懼,乃交付郵票予甲,甲隨即撕毀該枚郵票並揚長而去,甲應論以何罪?
(A) 詐欺取財罪    
(B) 恐嚇取財罪       
(C) 竊盜罪               
(D) 毀損罪

 

 


【題組】4. 甲應論以何罪?
(A) 詐欺取財罪
(B) 恐嚇取財罪
(C) 竊盜罪
(D) 毀損罪


25(A).

【題組】5. 承第4題,甲構成該罪之理由為何?
(A) 因甲無不法所有之意圖
(B) 因甲行使詐術使乙陷於錯誤
(C) 因乙無交付郵票之意思
(D) 因乙心生畏懼而交付郵票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甄試)警大◆刑法及刑事訴訟法(概要)自由測驗(難度:非常困難)-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