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今日的準備,明日的成就
100
(49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3 「北宋四家的書法特色在於表現極為自由且個人式的行書,一反唐代以來貴族門閥,著重法度與裝飾味極濃的楷書體制,完全為一種抒情與縱意的風格,此 即所謂『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兩個因環境與時勢不同所造成的差異。這種改變類似由篆書轉為隸書,由規矩森嚴放鬆成為自由任誕;由步步為營,一 變而為信筆揮灑;由古典的莊嚴移進寫意的創新風格。中國書法史的演變,一如文學與繪畫藝術史的演進,都有著一種時代的變革與反動,及歷史的周期循環。」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書法的演變與文學藝術大不相同,書法家必須依官方訂定的標準字體書寫
(B)唐宋的書法藝術受到時空環境影響,各有風格特色,有所承繼亦有所新變
(C)宋代書法家擅寫隸書,改變唐代重法度規矩的篆書,呈現開放隨興的特色
(D)宋代的書法繪畫勇於突破,超越唐代,成為中國藝術史上最大的創新時期


2(D).

5 「山區裸露地勢險惡,造林有其困難,在無法造林的情況下則須防砂,包括野溪整治工程、施作堰堤、穩固河床、進行浚渫工程等。山坡部分則在沒有走山 之虞的山壁,施作階狀排水溝或栽種防砂植物等。下游的臺中州員林郡二水庄鼻仔頭,以及臺南州斗六郡林內,因兩處地形急峻,在第一年度就進行防砂設 施,否則許多野溪一遇豪雨造成土石流。山坡地的保安林更攸關縱貫鐵路、集集線、道路與農耕區的安全。倡立國家公園的呼聲在二十世紀初響起,因其多位於河川上游,所以對水土保持、保育山林的要求,與官方積極從事上述事業的目的不謀而合。」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文意?
(A)築堰堤、栽種植物是山坡防砂工程常用策略
(B)臺南州斗六郡的兩處險地優先施作防砂設施
(C)保安林的擴大有益縱貫鐵路與集集線的營運
(D)國家公園的倡立與育林治水的目的殊途同歸


3(D).

9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老人因為日薄西山,憂鬱症的比例會比年輕人高出許多, 其實並沒有。大部分的長輩能用比較圓融的態度面對不夠完美的現況,但是也有一些老人家在晚年時陷入憂鬱深谷,每天長吁短歎,認為自己活得很辛苦。 跟年輕人不同的是,老年憂鬱症常以身體不舒服為表現。他們不太會和人傾訴 心情低落,而是抱怨這裡麻、那裡痛、睡不著覺、胃慒慒、呼吸困難……乍聽 之下,似乎老人家的身體出現嚴重問題。憂鬱症是一種腦部化學物質失衡的疾病,有些老人家是因為貧血或甲狀腺功能低下,產生類似憂鬱症的症狀,也有 因為中風、失智等慢性病,而併發憂鬱症。」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憂鬱症是老人家常見的生理疾病,比起其他年齡層出現的比例更高
(B)老年憂鬱症純粹是心理失調的問題,而不是身體機能所引起的疾病
(C)因年齡使得身體各個器官老化,導致老年人心情低落而罹患憂鬱症
(D)當老人家抱怨身體不行,時常失眠或腰酸背痛,可能是得了憂鬱症


4(C).

1 下列選項中的文句,何者沒有語病?
(A)小林不想得罪人,所以對人的評價往往有過多溢美之言的稱讚
(B)有些貧困地區,藥品非常奇缺無比,致使無法享有適當的醫療
(C)在兒童語文能力的發展過程中,書寫有誤的情況是不可避免的
(D)王總經理天天忙碌地工作,是一名十分日理萬機的成功企業家


5(A).

2 「春日負暄,我坐在園中靠椅上,品茗閱報,有百花相伴,暫且貪享人間瞬息繁華。 美中不足的是,抬望眼,總看見園中西隅,剩下的那兩棵義大利柏樹中間,露出一 塊愣愣的空白來,缺口當中,映著湛湛青空,悠悠白雲,那是一道□□□□也無法 彌補的天裂。」 文中□□□□最宜填入的是:
(A)女媧煉石
(B)愚公移山
(C)截長補短
(D)精衛填海


6(D).

3 「近代以鐘錶表示的時間制度,其特徵表現在『標準化時間制度』,以及衡量時間之習慣的養成與精確時間需求的出現。鐘錶將時間單位切割細微化後,表記時間的 單位不再以日月星體運動或以身體生理時鐘為單位,開始依賴人為製造的機械時鐘來告知時間。對於日治時期的臺灣來說,學校教育中的『守時觀念』、鐵路系統中要求的『準時』乘車等等,都在使社會中培養出對時間『標準化』的觀念與習慣。」 根據上文所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學校教育中的「守時觀念」造成機械時鐘的發明
(B)標準化時間制度是以生理時鐘為單位來衡量時間
(C)「乘車準時」或「守時」須賴生理時鐘建立習慣
(D)機械時間與傳統計時的差別在於是否「標準化」


7(D).

5 「所謂的數位歷史,更接近帶著推廣性質的公眾史學(public history)。藉由設立專題網站,平時蝸居學院的歷史學者,嘗試讓一般人也能接觸到第一手的史料,或是專業史家提出的論述。學者就指出,過去設立的美國歷史網站,在九一一事件過後,流量頓時大幅增加。對此,他們認為類似這樣特別的事件,讓人們對於自我認 同感到疑惑,刺激他們開始探索過去,以面對眼前看似難以理解的問題。也是在這樣的時刻,公眾歷史最能發揮其作用。我們可以進一步提出:公眾歷史的概念未嘗是新的,一直以來,都有學者企圖跨出象牙塔,將歷史學的研究成果普及化。過去, 許多國家也都出版不少普及性的歷史期刊或書籍,至今仍是如此。可是數位時代給了歷史學者一些新的可能性,多媒體的運用即是其中之一。」 關於上文所述,符合文意的是:
(A)數位時代讓學者更致力於公眾史學研究
(B)數位歷史有助於九一一事件的真相大白
(C)以往歷史傳播形式稍嫌落後將漸被取代
(D)聲音與影像是數位歷史的重要優勢所在


8(A).

3 「每日晨禱,我與同仁們一起唸〈天主經〉,晚上睡前我則獨自唸《大悲咒》,迴 向給一切眾生作為一天的結束。忽然,我驚覺我正在體驗馬天賜神父過去的交談經 驗,他曾在菲律賓的醫院陪伴垂死之人,如今我在臺東唯一的安寧病房體驗生命。 馬神父在自己的宗教團體裡開啟宗教交談,我則是以佛教徒的身分在天主教機構裡 實踐宗教交談。我喜歡欣賞不同宗教之間的互動,但也維持著一定的距離。在不同 宗教團體裡的學習是連續性的,他們的一言一行不斷激盪著我的慣性思維。」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在臺東安寧病房的體驗,顯示不同宗教雖有差異,但藉由彼此的互動學習,可互 相激盪啟發
(B)以佛教徒的身分穿梭在天主教機構裡,體會不同教義的不同美好,也使自己原本 的信仰更加堅定
(C)〈天主經〉與《大悲咒》都是外在的客觀知識,因此作者白天晚上分別閱讀念誦, 完全不會有矛盾
(D)因為「我」是佛教徒,跟不同宗教都必須維持一定的距離,只能勉力學習和別的 教徒交談並研讀其經典


9(B).

4 「理性選擇不是分析人類選擇機制的心理學,也不規範人類應該如何進行選擇。它 著重於選擇是否符合行為人的價值觀,而理性的重點則在於選擇是否符合行為人的 目標,因此兩者息息相關。」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最能彰顯理性選擇的表現?
(A)萬物靜觀皆自得
(B)不為五斗米折腰
(C)天生我材必有用
(D)事如春夢了無痕


10(A).

5 「創新,就是開創的能力,可分為兩個層次來談。第一是『無中生有』:去發現尚未嘗試過的使用者介面或是消費者族群;第二是『異中求同』,就是把既有的線索, 連結在一起變成新的東西。創新常是先有一些『趨之若鶩』的想法,然後再思考要如何執行。此外,創新也要能『三思而行』不怕犯錯,從錯誤中學習全新的事物。」 上述文句『』中的詞語,運用正確的是:
(A)無中生有
(B)異中求同
(C)趨之若鶩
(D)三思而行


11(D).

6 「其實人與人之間,或為親情或為友情或為愛情,那一種親密的情誼不是基於我在這裡,剛好,你也在這裡的前題?一切的愛,不就是『同在』的緣份嗎?就連神明, 其所以為神明,也無非由於『昔在、今在、恆在』,以及『無所不在』的特質。而 身為一個人,我對自己『只能出現於這個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感到另一種可貴,彷彿我是拼圖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塊小形狀,單獨看,毫無意義,及至嵌在適當的時空, 恰恰也是不可少的一塊。」 下列選項,何者與上文旨趣最相近?
(A)自覺存有,無所不在
(B)閒雅自適,進退中度
(C)敢作敢為,自得其樂
(D)貴於同在,堅定自信


12(C).

9 「某架飛機因飛行員操作失誤,機尾擦到地面,使得飛機蒙皮受損。正確的維修方式,必須把整塊蒙皮換掉。但維修人員卻只是在受損處補上一小片外皮,再以噴漆修飾,接著做假的維修紀錄,蒙混過關。若干年後,該架飛機因機尾斷裂,失事墜海。追究失事的原因,正是之前機尾未確實修補所致。」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最符合的是:
(A)棄實務華,只求形似
(B)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C)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D)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阿摩線上測驗

戶政地精 113普考會通過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