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管風從哪個方向吹來,只要懂得如何運用,懂得如何操縱帆船,就能運用風向到達目的地
100
(1 分40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警察◆警察法規
難度:非常困難
下載 下載收錄
1(B,D).

36.有關拘留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不服拘留之裁定者,應向地方法院普通庭提起抗告
(B)拘留裁定一經宣示或送達,應即時執行之
(C)拘留之執行,期滿釋放,但於零時至八時間期滿者,得經本人同意於當日八時釋放
(D)在罰鍰應完納期限內,警察機關不得聲請地方法院易以拘留(現行法規已刪除)


2(A,C,D).

35. 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規定,下列有關警察扣留物品之敘述,何者正確?
(A)得扣留之物品,限於軍器、凶器或其他危險物品
(B)扣留之目的,係為預防犯罪與危害
(C)扣留之期間,原則上不得超過三十日
(D)扣留之物品如有腐壞之虞,得予變賣
(E)扣留之物品經公告六個月期滿無人申請發還,繳交各該級政府之公庫


3(A,B,D).

39.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以下哪些行為得處申誡?
(A)因圖利三親等內之姻親,而藏匿違反本法之人
(B)虐待動物,不聽勸阻
(C)製造、散布或販賣通用紙幣、硬幣之仿製品者
(D)於政府機關或其他辦公處所,任意喧嘩或兜售物品,不聽禁止者
(E)任意採折他人竹木、菜果、花卉或其他植物者


4(A,C,D,E).

33.依警察職權行使法及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規定,警察為維護社會治安,並防制下列哪些治安 顧慮人口再犯,得定期對其實施查訪?
(A)曾犯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之強盜罪者
(B)曾犯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條之殺人罪者
(C)曾犯刑法第三百二十條之竊盜罪者
(D)曾犯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所定製造、運輸、販賣、持有槍砲彈藥之罪者
(E)曾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定持有毒品之罪者


5(A,C,D).

21.有關警察職務遴任權限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警監職務由內政部遴任
(B)警監職務由行政院遴任
(C)警監職務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遴任
(D)警正職務由內政部遴任或交由直轄市政府遴任
(E)警佐職務由內政部遴任或交由縣(市)政府遴任


6(B,E).

25.下列何者已構成社會秩序維護法「妨害公務」之違序行為?
(A) 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或行動相加,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者
(B) 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聚眾喧嘩,致礙公務進行者
(C) 因過失向消防隊誤報火災者
(D) 無故撥打警察機關報案專線者
(E) 於政府機關或其他辦公處所,任意喧嘩或兜售物品,不聽禁止者 


7(B,C,E).

25. 下列有關警察作用之「概括條款」敘述,何者正確:
(A) 以宣示性之任務概括規定,作為干預處分之依據,符合法律保留之明確性原則
(B) 警察概括條款既為補充性原則規定,就應注意「特別規定優先適用」
(C) 如立法者已盡列舉之責,仍無法達成憲法第23條目的,以概括方式為之,並無違明確性原則
(D) 概括條款之適用,由執法者依社會上之客觀價值與公平原則判斷,事後司法應予尊重
(E) 其可能潛藏行政及司法在適用解釋該概念的恣意、欠缺公平性,而侵害人民權益的危機


8(C).

46 依「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下列何者有處罰未遂犯之規定?
(A)非法寄藏衝鋒槍
(B)非法持有衝鋒槍
(C)非法出借衝鋒槍
(D)意圖販賣而非法陳列衝鋒槍


9(A,B,C,D,E).

30.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以下哪些違序行為須以「不聽勸阻」為要件?
(A)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任意裸體或為放蕩之姿勢,而有妨害善良風俗
(B)於主管機關明示禁止出入之處所,擅行出入
(C)無票或不依定價擅自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進入遊樂場所
(D)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乞討叫化
(E)他人之土地內,擅自挖掘土石、棄置廢棄物或取水


10(A,C,D,E).

40.有關「警察人員使用警械致人傷亡財產損失醫療費慰撫金補償金喪葬費支 給標準」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本標準係屬法規命令之性質
(B)其經費由內政部警政署統一編列預算支應
(C)喪葬費由實際支出者 具領
(D)合法使用警械致第三人財產損失者,應以金錢補償其實際所受 之財產損失
(E)違法使用警械致人受傷者,除支付醫療費外,並給與慰撫 金,最高以新臺幣五十萬元為限。


11(A,B).

24. 下列警察人員執行職務使用警械有關責任之敘述,何者正確?
(A) 警察人員違法使用警械致第三人死亡者,其慰撫金由各該級政府編列預算支應
(B) 警察人員合法使用警械致第三人財產損失者,應以金錢補償其實際所受之財產損失
(C) 警察人員合法使用警械致第三人死亡者,給與一次慰撫金新臺幣二百五十萬元
(D) 警察人員合法使用警械致第三人重度障礙者,給與一次慰撫金新臺幣二百五十萬元
(E) 警察人員使用警械致人傷亡財產損失醫療費慰撫金補償金喪葬費支給標準由行政院定之


12(B,D).

24. 依警械使用條例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暴民包圍警車,攻擊車內員警,得使用警械突圍
(B)得使用警棍制止交通違規行為
(C)符合「急迫、合理、必要」等條件才能用槍
(D)該條例第4條第2項得為使用警銬之依據


13(B,C,D,E).

32.下列警察法規中,何者屬於警察法第 9 條所稱之警察命令?
(A) 拘留所設置管理辦法
(B) 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
(C) 偶發性及緊急性集會遊行處理原則
(D) 高雄市錄影監視系統設置管理及利用辦法
(E) 臺北市錄影監視系統設置管理自治條例


14(B).

16.有關「警察機關配備警械種類及規格表」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係由內政部定之
(B)迫擊砲屬警槍類警械
(C)防暴網屬電氣器械
(D)辣椒精成分製造之防護型噴霧器屬噴射器械


15(A,D).

13 下列關於社會秩序維護法訊問、處罰及執行時效之敘述,何者錯誤?
(A)對停止營業、罰鍰之執行,自裁處確定之日起,逾 3 個月未執行,免予執行
(B)對拘留之執行,自裁處確定之日起,逾 6 個月未執行,免予執行
(C)違反行為有繼續狀態者,裁處期間自行為終了之日起算
(D)違反本法行為,逾 1 個月,警察機關不得訊問


16(B).

8 依行政程序法規定,行政契約如約定自願接受執行時,債務人不為給付時,債權人得以該契約為 強制執行之執行名義,有關行政契約之強制執行,應準用下列何者之規定?
(A)行政執行法
(B)行政訴訟法
(C)民事訴訟法
(D)強制執行法


17(A,C).

5依照現行法令規定,有關警察人員退休與撫卹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警察人員之退休與撫卹,除警察人員人事條例外,亦適用公務人員退休撫卹法
(B)警正以下擔任具有危險及勞力等特殊性質職務者,其退休年齡,得依照公務人員退休法之規定酌予降低
(C)警察人員在執行勤務中,遭受暴力或意外危害,致全失能、半失能或在執行勤務中殉職者,其子女應給與教養至成年。如已成年仍在學者,繼續教養至其取得學位畢業為止
(D)警察人員曾領有勳章、獎章者,於退休時可加發退休金;如於執行勤務中殉職,亦可加發撫卹金


18(A,B,C).

37.依《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規定,以下有關救濟之規定,何者正確?
(A)利害關係人若有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警察行使職權時,當場陳述理由,表示異議
(B)義務人因警察行使職權有不當情事,致損害其權益者,得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C)警察違法行使職權,有《國家賠償法》所定國家負賠償責任之情事者,人民得依法請求損害賠償
(D)警察人員依法行使職權,致第三人生命、身體或財產遭受損失時,該第三人得請求補償
(E)損失補償,應以金錢為之,並以生命、身體或財產實際所受損失之醫療費、不能工作損失、 喪葬費或慰撫金等為限


19(A,B,C,D).

6. 下列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何者依法係由警察機關處分之?
(A)加暴行於人者
(B)互相鬥毆者
(C)意圖鬥毆而聚眾者
(D)於公共場所,酗酒滋事、謾罵喧鬧,不聽禁止者 


20(A,E).

35.下列有關集會遊行之敘述,何者正確?
(A)集會遊行自由,亦屬表現自由之範疇
(B)交通事故圍觀群眾群起抗議警察執法不公,非屬集會遊行
(C)警察機關對於反制集會應不予許可
(D)集會遊行應以和平方式為之,不容許言語叫囂與肢體暴力
(E)集會遊行之不予許可要件應具體明確


21(A).

170.某日警察至張三家中實施家戶訪查,發現張三家中客廳擺設兩隻改造槍管,試 問警察如何處理?
(A)不予處理
(B)沒收該物品
(C)移送法院處理
(D)依社維法處理


22(A,B).

2 下列何者為警察法第 9 條暨其施行細則第 10 條所稱由中央發布之警察命令?
(A)偶發性及緊急性集會遊行處理原則
(B)警察機關配備警械種類及規格表
(C)治安顧慮人口查訪作業規定
(D)沒入物品處分規則


23(D).

34.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分局應於收受報告單後二日內,簽發通知書指定期日通知違反本法之行為人或 嫌疑人到場。指定訊問之期日,不得逾收案後幾日?
(A)五日
(B)七日
(C)十日
(D)十四日。


24(A,B,D,E).

26. 關於治安顧慮人口查訪相關規範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之法源依據為《警察勤務條例》
(B)「治安顧慮人口查訪作業規定」之法源依據為《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
(C)治安顧慮人口查訪期間,以刑之執行完畢或假釋出獄後三年內為限
(D)治安顧慮人口由其住居所所在地之警察機關每個月實施查訪一次
(E)治安顧慮人口查訪期間屆滿後,改列為記事人口


25(A,E).

212.下列有關警察人員使用警械之敘述,何者為非?
(A)警察人員合法使用警械致人傷亡者,其個人仍須負行政責任
(B)警械使用條例之規範,屬「國會保留」之法律位階
(C)「執行職務時」為使用警械之前提要件
(D)需客觀上有使用警械之事實存在且在持續中
(E)警察人員於執行職務時,不法使用警械致人傷亡,依警械使用條例賠償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警察◆警察法規自由測驗(難度:非常困難)-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