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沒有危機意識,就是世界最大的危機。
100
(1 分9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教甄教程◆國文(中等)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5.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的是:
(A)種種超前部署的措施成功厄止了疫情的蔓延
(B)若未配合檢疫作業,有觸犯防害公務罪之虞
(C)這場室內講座要求所有參與者皆須佩戴口罩
(D)小明提出用烤箱消毒衣物的想法,引人發劇


2(A).

19.依據下文,產業界面臨的困境是:產業界當然也不斷努力,持續降低成本、提升良率、準時交貨、低價搶單……過去創造經濟奇蹟的代工模式,在製程改善與管理最佳化幾乎已做到極致,已屬全球標竿;企業也持續致力於創新,只要是先進國家大企業有的,各種新技術、新系統、新營運模式都願意嘗試。只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些年來我們彷彿一直停留在原地。
(A)悉心竭力卻沒有成效
(B)故步自封而不思改變
(C)不夠努力也用心不足
(D)只做代工而欠缺品牌


3(B).

18.「是的,有一天痛苦會過去,/(甲)一切的不幸都將隨時光消逝/(乙)只要我們肯/(丙)眼淚也會 過去/(丁)但我們生命中還有一些永恆的東西可以留下/我們總能留下一些什麼。」(杏林子)以上敘述正確的排序為何?
(A)甲乙丙丁
(B)丙甲丁乙
(C)丁乙甲丙
(D)甲丙乙丁


4(D).

23-25 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 23-25 題。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極有趣的電影《喜馬拉雅》,描述高原生活與貿易的艱困。影片中有許多發人深省之語,一位喇嘛對他的弟子說:「當你眼前有兩條路時,要選擇最困難的那一條。」這話表面上違背人性與常理,但深思後則覺得其中真有另外一番智慧。
      我曾經聽過一場有關經濟原理方面的演說,演講的是一位著名的經濟學者,他很有信心地表示: 世界上的一切行為,都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譬如,他說我們每天出門回家,幾乎都走同一條路,那就是因為,人們都在避免因為另一條路的陌生所帶來的風險,以及要去探勘一條新路徑所要付出的時間與精神成本。我聽了是深以為然。
      不過,話雖如此,有時我在往返中,偶爾喜歡繞一條平常不走,而且比較遠的路。 避開了熟悉的紅綠燈,避開了必然經過的那幾爿小店,一條比較遠的路悠悠恍恍,引領著我瀏覽另一種風景,說是風景,其實在都市裡,任何一條街巷都是大同小異的公寓門面與水泥圍牆,不過繞一條遠路,就是換了一種心情,刻意讓自己去承擔經濟學家最擔心的「風險」,或是很奢侈地浪費掉經濟學家十分在意的「成本」,於是我便像一個大富翁般,享受著人間的浮華,卻不計較收支裡面的營利。這樣的心情底下,土土的樓房好像活潑了一些,水泥牆也有了一些風情,如果能在這條路上遇見一棵上了年紀的榕樹,或是聽見某家窗間傳來悠揚的琴聲,那就算一筆意外之財了,如果願意停停腳、抬抬眼,用不同的角度觀察一下西天的流雲夕暉,那便是更深一層的喜悅。
      而文學何嘗不是繞一條比較遠的路,在迂迴間去激發一種沉澱在濁世中的情韻,逗留一份遐思。那陸游所說的「______________」雖然成了一句俗語,但詩中的「疑」字、「又」字,卻也說明了在陌生的環境,心情或怕或喜的頓挫跌宕,這是終日行在一條相同的路上,所不可得知的人間趣味。又如那找到桃花源的武陵人,不也是在「忘路之遠近」的意境中嗎?因此一部《桃花扇》[註 1],並非「亡國之痛」四字而已,而《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好漢,也不能被「替天行道」一語概括。是故當我們沉浸在一首短短的絕句裡,我們的心也可以散步到很遠的地方,去撿拾秋夜裡落下來的松果,或是隔著水晶簾探望一泓寒清的月色,因為在當時,詩人們必都繞了遠路,來到了這些渺無行跡的意境,完成了藝術或是人生的巔峰。
      在我們的生活裡,必然存在著兩條路,比較便捷的,比較迂遠的,時間追趕我們,生命匆匆,我們總是奔馳在便捷的那一條路上,永無止息。如喇嘛所說的去選擇一條最困難的道路,那或許需要一些宗教的情操與勇氣,然而能在平凡的日子裡,經常悠閒地繞一條比較遠的路回家,那不啻是一種福緣,更需要勘透人世的深智廣慧。(徐國能〈繞一條比較遠的路〉)
注釋:[註 1]《桃花扇》:清代作家孔尚任的戲劇創作,是一部傳奇劇,共有四十四齣,藉由秦淮名妓李香君與士大夫侯方域的愛情故事,重在抒寫明末亡國的慘痛。

【題組】25.下列甲、乙兩項推斷,符合上文論述邏輯的是:
(甲)經濟學家認為「風險」愈大,「成本」愈高。
(乙)生活中人們選擇走便捷的路,比選擇走迂遠的路多。
(A)甲、乙皆正確
(B)甲、乙皆錯誤
(C)甲錯誤,乙無法判斷
(D)甲無法判斷,乙正確


5(B).

12.下列「」中的字,讀音前後相同的是:
(A)造謠「誹」謗/「緋」聞事件
(B)「裨」補闕漏/「睥」睨群雄
(C)黃髮垂「髫」/狗尾續「貂」
(D)土地平「曠」/外表粗「獷」


6(D).

9.詞義會隨時間而產生變異,如「朝三暮四」本指巧施詐術,今用以形容人善變無常。下列選項中, 何者詞彙在文句中的用法前後相同?
(A)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我只有三天時間能在圖書館,為了多看一些,每本書都只能翻翻,真是「不求甚解」
(B)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苦思許久,經過你的提點,我才「豁然開朗」
(C)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王大明在光纖領域上,是一個大名 鼎鼎的「學者」
(D)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看到台上同學詼諧的表演,讓我們笑得「不亦樂乎」。


7(A).

21、22 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 21、22 題。
       肉圓略有地域歧異,在地性格強烈,因此街頭巷尾所見的肉圓多以地名標榜、號召,諸如永和的 「潮州肉圓」,臺南東山鄉(今東山區)的「東山肉丸」、柳營鄉(今柳營區)的「柳營肉丸」,彰化人遷居鶯歌所立的「彰鶯肉圓」,此外隨處可見新竹肉圓、員林肉圓、臺南肉圓、屏東肉圓……據說彰化北斗鎮是肉圓的發源地,北斗肉圓外表呈三角形,體積迷你,我一次可以吃十個;新竹肉圓個頭也小, 呈橢圓形;一般肉圓則多為扁圓形,直徑約六~八公分。
      臺灣肉圓的風格,大抵南蒸北炸,北部以彰化為代表,餡料以豬肉為主。南部以臺南為代表,多以蝦仁為主角,新鮮的沙蝦仁、肉燥、紅蔥頭所組合調製的內餡,加上細嫩的外皮。 清蒸肉圓的優點是不油膩;不過我偏愛油炸肉圓。說是炸,其實只是泡在溫油裡,混合兩種工序— 先蒸後炸。不過彰化「北門口」、「阿三」是熱烈地炸,油溫顯得激情。彰化肉圓的炸油多以花生油混合豬油,肉圓蒸熟後備用,待顧客點食才入油鍋加熱。由於剛從油鍋中撈起,從皮到餡都非常燙,邊吃邊吹氣,在急嚐美味和燙傷嘴的邊緣,忽然領悟爽快和危險住得這麼近,喔,人生有許多時候真的像在吃肉圓,□□□□。
                                                                                                     (焦桐〈肉圓—夜市必備的豐腴美〉)

【題組】22.若依據上文進行甲、乙兩項推論,最適當的研判是:
甲、肉圓風格雖分南北,大抵可用南蒸北炸概括,然因在地性格強烈,形制亦有不同。
乙、臺南肉圓內餡以蝦仁為主,加上細嫩的外皮,輔以花生油混合豬油油炸。
(A)甲正確,乙錯誤
(B)甲正確,乙無法判斷
(C)甲錯誤,乙無法判斷
(D)甲無法判斷,乙錯誤


8(D).

13.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說明藉由「視」、「觀」、「察」可以考察評鑑一個人的善惡。下列相近的識人之法是:
(A)聽其言而信其行
(B)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C)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
(D)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熟測驗 - 教甄教程◆國文(中等)-阿摩線上測驗

J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