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
(13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1 專技高考_物理治療師:神經疾病物理治療學#113138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正常年輕人在跨越身高10%高度的障礙物時,身體質量中心在不同方向之位移量相對於走路時的變化,下列敘 述何者正確?
(A)前後與左右兩側之位移量皆增加
(B)前後與上下之位移量皆增加
(C)前後減少、左右兩側增加
(D)左右兩側減少、上下增加


2( ).
X


2.下列那一項訓練符合Gentile任務分類「身體動態、手部有操作」之活動?
(A)提著購物袋站在捷運月台
(B)抱著孩子站在行進中的公車
(C)撐著枴杖在公車站等公車
(D)在音樂廳聽演奏會


3( ).
X


3.健康年輕人站在平衡桿上(雙肩與平衡桿平行),身體突然受到往前輕微的外力干擾,他最有可能採取的姿勢 穩定策略為何?
(A)踝策略
(B)髖策略
(C)跨步策略
(D)伸抓策略


4( ).
X


4.布蘭-朵夫(Brandt-Daroff)運動的效益主要是透過下列何種學習而產生?
(A)聯結性學習(associative learning)
(B)非聯結性學習(nonassociative learning)
(C)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
(D)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


5( ).
X


5.一位腦傷的患者無法用言語告訴治療師如何從家裡的客廳走到廚房,但他可以因為口渴毫不猶豫起身、走到廚 房倒水喝了後再回到客廳。此位患者保留了那種記憶能力?
(A)敘述記憶(declarative memory)
(B)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
(C)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
(D)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


6( ).
X


6.同樣的行走訓練,每次練習12分鐘,休息3分鐘,再重複4次,完成練習約60分鐘,此種練習的安排為何?
(A)變異(variable)練習
(B)隨機(random))練習
(C)分散(distributed)練習
(D)集中(massed)練習


7( ).
X


7.有關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可塑性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未受傷的神經元因附近有神經受傷,出現側枝出芽生長,支配空出的標的細胞
(B)軸突末端向外延伸,出現再生性出芽生長,重新建立與標的神經元的連結
(C)僅有神經功能性改變,而無結構性改變
(D)原本功能不明的神經突觸被徵召使用


8( ).
X


8.詢問一位總腓神經損傷患者之病史後,依序進行下列檢查:①步態分析 ②本體感覺測試 ③強度-時間曲線 測試 ④行走輔具評估。上述檢查分別屬於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的那個層面?
(A)①活動能力 ②身體構造與功能 ③身體構造與功能 ④環境因素
(B)①活動能力 ②個人因素 ③身體構造與功能 ④社會參與能力
(C)①個人因素 ②身體構造與功能 ③活動能力 ④環境因素
(D)①身體構造與功能 ②個人因素 ③活動能力 ④社會參與能力


9( ).
X


9.下列何者不包含在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IADL)評估的面向中?
(A)處理財務能力
(B)自己備餐能力
(C)自行外出搭乘交通工具能力
(D)語言表達能力


10( ).
X


10.下列何種評估方式較能協助判斷患者之背柱內側絨帶系統(dorsal column-medial lemniscus system)是否正 常?
(A)使用內裝熱水的試管碰觸患者的皮膚,並詢問患者是熱水、冷水或不知道
(B)使用手指觸碰患者的皮膚,並詢問患者有無感覺到觸碰
(C)使用迴紋針的尖端碰觸患者的皮膚,並詢問患者有無針刺感
(D)使用音叉放在患者的骨頭凸起處,並詢問患者有無感覺到震動


11( ).
X


11.腦中風患者患側下肢踝關節本體覺缺損且背屈肌力不足,行走時偶有垂足現象,欲改善此步態問題,下列何 者較適合?①站姿下練習患側腳跨上小台階 ②躺姿下於踝背屈肌給予感覺程度的神經肌肉電刺激 ③坐在 治療球上,治療師由後方骨盆位置給予往後拉力 ④站姿下以彈力帶給予踝關節背屈阻力訓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 ).
X


12.關於使用彈力繩進行阻力訓練的優缺點,下列敘述何者最不適當?
(A)可隨身攜帶,方便進行居家運動
(B)進行阻力訓練時,彈力繩本身較無法提供動作的穩定
(C)無法用於中高速度的阻力運動
(D)可結合肢體與軀幹動作


13( ).
X


13.使用修正版艾許沃斯氏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來評估肌肉張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可以區分神經性與非神經性的肌肉阻力
(B)公認具有良好的心理計量特性(psychometric properties)
(C)此量表屬於次序尺度(ordinal scale)的評估方式
(D)可以用來區別肌肉張力細微的變化


14( ).
X


14.65歲的張先生四個月前出血性中風,目前下肢沒有任何主動動作,欲利用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術來增加下 肢承重的能力,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趴姿下利用髖關節彎曲伸直的重複收縮(repeated contractions)加強髖關節伸直的肌力
(B)側躺姿勢下,要求張先生做出髖關節伸直的動作,利用固定-放鬆(hold-relax)加強髖關節伸直的肌力
(C)平躺姿勢,利用D1伸直模式和節律性起始(rhythmic initiation)技巧來增加下肢承重能力
(D)雙手-雙膝跪姿(all-four),在骨盆利用節律性固定(rhythmic stabilization)的技巧,維持此姿勢的穩定 性,來增加下肢承重


15( ).
X


15.有關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術的執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治療師的手接觸病人的肢體是為了支撐病人的肢體重量,所以病人能力改善時,接觸範圍也要減少
(B)沒有特定的治療動作模式,而且每一種治療技巧都可以用來增加病人的動作穩定性
(C)此技巧主要依靠治療師的口令和動作,若病人意識不清也能順利執行
(D)治療過程中的口令,可以分成準備、動作、矯正三部分


16( ).
X


16.下列關於收縮-放鬆(CR; contract-relax)及固定-放鬆(HR; hold-relax)手法的敘述,何者最為適當?
(A)CR:用於沒有疼痛主訴但動作角度受限的患者;HR:用於有疼痛主訴但動作角度沒有受限的患者
(B)CR:運用於作用肌;HR:運用於拮抗肌
(C)CR:等張收縮;HR:等長收縮
(D)CR:由治療師控制阻力大小;HR:由患者主動控制力量大小


17( ).
X


17.下列何者不符合神經發展治療技術(NDT)中關鍵點控制(key point control)的運 ?
(A)以腳趾帶動髖關節彎曲/伸直動作
(B)以肩部帶動身體平衡反應
(C)以骨盆帶動下肢跨成翹腳姿勢
(D)以互握之雙手帶動坐到站


18( ).
X


18.訓練一位因下肢力量不足而無法從坐姿站起來的個案,根據玻巴斯學派的概念,應優先選擇下列何者?
(A)在臀部下面墊個枕頭,讓骨盆呈現前傾角度
(B)讓個案用手撐雙側椅面,補強膝蓋無力的狀況
(C)儘量讓個案彎腰低頭,以改變身體重心位置
(D)給予助行器,讓患者可以扶著站起來


19( ).
X


19.下列何者為強調肌肉張力與反射相關的神經物理治療技巧?
(A)玻巴斯與布朗斯壯治療
(B)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與動作再學習
(C)布朗斯壯治療與動作再學習
(D)玻巴斯與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


20( ).
X


20.平衡評估系統測試(Balance Evaluation Systems Test)中的傾斜測試(Incline test),讓受測者閉眼站在往上 傾斜10度的板子上,其主要測試標的為何?
(A)對支撐底面積改變的反應
(B)穩定度極限(limit of stability)
(C)視覺對站立平衡的貢獻程度
(D)體感覺對站立平衡的貢獻程度


21( ).
X


21.下列關於任務取向模式的敘述,何者最正確?
(A)由Bobath學派提倡,認為動作是由個人、任務與環境互動後呈現的結果
(B)減少機能損傷是任務取向模式的治療策略之一
(C)治療師可採用單純的感覺刺激來誘發出複雜且符合任務目標的動作
(D)不強調病患自主解決動作難題的能力


22( ).
X


22.利用任務取向策略訓練中風患者,下列何者錯誤?
(A)分析動作能力和品質,以確定動作缺失
(B)對處於低張狀態患者,利用原始反射來誘發張力出現
(C)先練習動作缺失的部分後,再連結到日常生活的功能性活動
(D)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的表現修改訓練動作的難易度


23( ).
X


23.有關上肢復健機械手套之原理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可藉由收取手部肌肉之表面肌電訊號進行分析來控制機械手臂
(B)透過可視化的圖形與遊戲介面顯示在螢幕上來給予生物回饋,強化肌力與動作學習
(C)患者透過重複完成訓練,強化大腦對於手部的控制
(D)由於需要有肌肉明顯收縮之肌電訊號才能給予控制系統判斷,通常僅能用於肌肉可明顯收縮之慢性中風患 者


24( ).
X


24.王先生已經中風6個月了,目前下肢仍然沒有主動動作,只有膝關節有輕微的伸直張力,在治療師的指導下可 以在治療室內進行走路練習,為了增加行走時患側下肢跨步的能力,下列何種治療方式較適當?
(A)在平躺姿勢下帶領病人重複做髖關節彎曲內收及膝關節彎曲的動作
(B)病人靠牆站,將體重移到患側腳,練習拉長患側承重時間
(C)行走練習時,拍打患側的股四頭肌提醒腳抬高
(D)行走練習前先冰敷患側的股四頭肌,誘發股四頭肌的收縮


25( ).
X


25.為左側偏癱個案進行視覺偏盲測試時,下列測試方式何者正確?
(A)治療師坐在病患左側,以確認病患可見的視野範圍,再進行測試
(B)治療師給予清楚的口令,並請病患眼睛跟著治療師的手指移動
(C)病患通常無法自覺偏盲問題,所以要先請病患轉動頭部以觀察其眼球動作
(D)治療師坐在病患對面,並請病患眼睛盯著治療師的鼻子再進行測試


26( ).
X


26.評估中風患者後發現:在觸碰皮膚時,可正確回答是否有被觸碰;以裝熱水及冷水試管觸碰皮膚時,可正確 判斷試管溫度;將音叉放在骨頭突起處,無法正確判斷振動感覺;在掌心寫數字時,無法正確判斷數字。下 列何者正確?
(A)聯合皮質感覺異常、深層感覺異常、表層感覺正常
(B)聯合皮質感覺正常、深層感覺異常、表層感覺正常
(C)聯合皮質感覺正常、深層感覺正常、表層感覺異常
(D)聯合皮質感覺異常、深層感覺正常、表層感覺異常


27( ).
X


27.關於單側忽略中風患者的介入方式,下列何者較不適當?
(A)請患者尋找患側手腕綁的紅線
(B)強調不跨過身體中線的動作
(C)以健側手帶領患側手拿抹布擦拭桌面
(D)想像自身如轉動的燈塔般掃視地上的線條


28( ).
X


28.中風個案陳先生行走速度為 0.4公尺/秒,下列何者不是可能的原因?
(A)下肢肌力不足
(B)推進力量的程度小
(C)站立期結束時的髖關節伸直角度大
(D)髖外展/內收力量降低


29( ).
X


29.王先生左側視徑(optic tract)因血塊壓迫嚴重受損,關於視野症狀出現之位置為下列何者?
(A)右眼顳側、左眼顳側
(B)右眼鼻側、左眼鼻側
(C)右眼顳側、左眼鼻側
(D)右眼鼻側、左眼顳側


30( ).
X


30.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腦中風評估表(NIH Stroke Scale)中,測量感覺及知覺的測試,不包含下列那一項?
(A)視野
(B)針刺覺及疼痛覺
(C)肢體本體感覺
(D)半側感知覺忽略


31( ).
X


31.下列那一個量表可以完整評估中風病人坐姿到站姿下的姿勢控制能力?
(A)軀幹控制測試(Trunk control test)
(B)軀幹損傷量表(Trunk Impairment Scale)
(C)傅格-梅爾評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D)中風病患姿勢控制評估量表(The Postural Assessment Scale for Stroke Patients)


32( ).
X


32.給予有感覺障礙的中風病人感覺訓練時,下列何種訓練方式較不建議?
(A)患者觸摸自己的健側及患側肢體,增進雙側感覺的對稱性
(B)手肘穿戴空氣副木後,上肢承重給予關節壓擠刺激
(C)給予患側手多樣性、高強度的感覺刺激,引起退縮反應
(D)透過鏡像視覺回饋,給予患側心像練習手部活動的感覺


33( ).
X


33.後大腦動脈阻塞的病患,常伴隨下列那些症狀,需要進一步進行相關測試?①同側偏盲 ②視丘症候群 ③ 表達型失語症 ④記憶力缺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4( ).
X


34.王太太住在有電梯的大樓,1個月前中風導致左側偏癱,目前在平行桿中練習走路,希望出院後可以自己在家 中行走不用輪椅。下列那項測試結果最能確認已經達到此目標?
(A)巴氏量表分數為70分
(B)10公尺行走測試花費15秒
(C)睜眼單腳站可達30秒
(D)布朗斯壯分級達第四期


35( ).
X


35.下列何者為有推者症候群(pusher syndrome)中風患者之典型特徵?
(A)坐姿下身體重心會偏向後倒
(B)站姿下因為患側無法支撐體重而讓重心拉向健側
(C)行走時,患側下肢的擺盪期會過度內收向健側,形成剪刀腳
(D)行走時若健側使用手杖支撐,重心偏移的現象通常會好轉


36( ).
X


36.下列何者屬於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中,用來評估中風個案的參與(participation)面向?
(A)傅格-梅爾評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B)中風衝擊量表(Stroke Impact Scale)
(C)計時坐站起走測試(Timed up-and-go test)
(D)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


37( ).
X


37.對於脊髓損傷患者,下列何項的輔具選配較為適當?
(A)下肢全癱的患者應優先選用電動輪椅,以節省上肢肌力
(B)T4胸髓完全損傷的患者可利用功能性電刺激完全取代支架及輪椅,進行日常活動
(C)頸髓高位完全損傷的患者可利用具備自動導航功能的電動輪椅,以節省上肢的控制需求
(D)頸髓完全損傷的患者可以穿戴體重承重式訓練系統,取代患者失去的下肢功能


38( ).
X


38.C7脊髓損傷病患經常抱怨頭暈、耳鳴,量測其血壓為80/60 mm Hg、心跳每分鐘65下,下列何者為主要原 因?
(A)神經性休克(neurogenic shock)
(B)自主神經反射增強(autonomic hyper-reflexia)
(C)呼吸肌肌力不足
(D)脊髓休克


39( ).
X


39.下列何者是布朗-斯夸症候群(Brown-Sequard Syndrome)所表現出之臨床症狀?①受傷同側的運動功能喪 失 ②受傷對側的運動功能喪失 ③受傷同側的本體感覺喪失 ④受傷對側的本體感覺喪失 ⑤受傷同側的 溫、痛覺喪失 ⑥受傷對側的溫、痛覺喪失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40( ).
X


40.關於脊髓空洞症(cervical syringomyelia),下列臨床症狀何者錯誤?
(A)屬於不完全性脊髓損傷中的中髓症侯群
(B)上肢功能損傷程度大於下肢
(C)一般來說,下肢預後良好,可回復行走功能
(D)日常生活執行吃飯穿衣之功能通常不受影響


41( ).
X


41.下列有關脊髓損傷個案的輪椅活動、移行或轉位能力訓練之敘述何者最適當?
(A)半癱個案之軀幹功能較四肢全癱個案為佳,故以側傾(side to side)或前傾式(forward lean)為最佳且效能 最好之輪椅減壓方式
(B)損傷節數在胸髓第10~12節完全性損傷個案,可訓練穿著長腿支架在室內或戶外短距離行走;但行走耗能 大,病人多仍靠輪椅行動
(C)訓練完全性四肢全癱、且撐起能力(push-up)較不足個案之輪椅轉位時,應直接挑戰高度有落差的轉位
(D)選配行走裝具時,只需考量達到功能的最大獨立性,不須考量走路時的能量耗損及長期可能導致的關節退化 或肌肉不當負荷問題


42( ).
X


42.脊髓損傷個案兩側上肢所有肌群肌力皆正常,兩側髖屈肌皆為2分,以下所有關鍵肌都為0分,做仰臥起坐 時,可觸摸到腹肌從肋骨到恥骨的收縮。針刺與輕觸感從C2~T12的感覺關鍵點正常、L1及以下均有異常的感 覺。依照美國脊髓損傷協會(ASIA)神經分類標準,個案之神經機能部位(neurological level)與ASIA機能 損傷等級分別為下列何者?
(A)T12、ASIA A
(B)L1、ASIA B
(C)T8、ASIA C
(D)T12、ASIA B


43( ).
X


42.脊髓損傷個案兩側上肢所有肌群肌力皆正常,兩側髖屈肌皆為2分,以下所有關鍵肌都為0分,做仰臥起坐 時,可觸摸到腹肌從肋骨到恥骨的收縮。針刺與輕觸感從C2~T12的感覺關鍵點正常、L1及以下均有異常的感 覺。依照美國脊髓損傷協會(ASIA)神經分類標準,個案之神經機能部位(neurological level)與ASIA機能 損傷等級分別為下列何者?
(A)T12、ASIA A
(B)L1、ASIA B
(C)T8、ASIA C
(D)T12、ASIA B

【題組】43.承上題,個案全身的關節活動度與肌肉柔軟度,除了兩側肩部伸直活動度為10度,及兩側之被動直膝抬腿測 試為50度之外,其他都在正常範圍。下列那一種從地板到輪椅之間的轉位策略最適合?
(A)正面轉位方式(front-approach)
(B)側面轉位方式(side-approach)
(C)背面轉位方式(back-approach)
(D)藉由轉位滑板(sliding board)來達成


44( ).
X


44.有關制定脊髓損傷個案之介入計畫,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低位的頸髓完全損傷個案,可能需要以適應性縮短方式建立肌腱式抓握,協助執行日常生活功能
(B)頸髓第6節損傷個案,為使其有效進行轉位及其他生活功能,須使其肘屈曲肌產生適應性縮短
(C)四肢全癱個案須保有肩部旋轉肌及其他附著於肩胛骨周邊肌肉之正常長度,才能有效執行進食
(D)為能維持短坐及長坐平衡,個案大腿後肌應產生適應性延長、背部伸直肌維持適當的長度


45( ).
X


45.腦傷患者的葛拉斯哥昏迷指數為E3V4M4,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眼睛可以自發性地睜開
(B)可以與人對話,但會出現時間空間混淆的情形
(C)可以依照口令做出動作
(D)給予疼痛刺激時,可指出疼痛的位置


46( ).
X


46.創傷性腦傷患者需要明確的口令與回饋,才能正確地執行較複雜的目標取向活動,則該患者的瑞秋洛斯阿米 哥斯認知功能程度量表(LOCF)的等級為何?
(A)IV
(B)V
(C)VI
(D)VII


47( ).
X


47.有關創傷性腦傷後的疲乏,下列何者錯誤?
(A)是常見的症狀
(B)出現疲乏症狀者亦常會出現失眠症狀
(C)疲乏症狀並非只呈現在肌力上
(D)有此症狀者,應注重局部肌肉之肌力訓練


48( ).
X


48.63歲頭部外傷男性,受傷前的工作為模具製作產出,受傷一個月後可執行有目標的行為及學習新的活動,例 如練習跨步或登階,短期記憶力不佳,過程中需反覆指令提醒,且容易疲勞、偶有暈眩。下列那些治療選項 較為適當?①以床上、床邊活動為主,並減少誘發暈眩的動作 ②選擇有趣且重複的活動 ③適度加入心肺 耐力訓練 ④開始模具製作技能的活動拆解,及早重回職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9( ).
X


49.有關頭部外傷瑞秋洛斯阿米哥斯認知功能程度量表(LOCF)第一至三級的患者,下列介入方式何者正確?
(A)當出現頭部後仰的異常反射姿勢時,治療師應使用雙手從病人下巴施力協助擺位
(B)為避免病人下肢伸直張力過強,指導家屬長期於雙膝下方擺放枕頭
(C)持續不變的感覺刺激對病人是有幫助的,鼓勵家屬播放固定的音樂
(D)應使用多感官的感覺刺激,例如視覺、聽覺及觸覺等刺激


50( ).
X


50.有關巴金森氏病的動作遲緩(bradykinesia),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只會影響複雜動作,簡單動作則不受影響
(B)會影響不同動作之間轉換的執行,但不是造成僵直的主要原因
(C)會影響行走能力,但對轉位能力影響較少
(D)患者的坐椅位置應較一般人為低


51( ).
X


51.對於巴金森氏病,左多巴胺(L-dopa)的治療效果在下列何者較差?
(A)動作遲緩、僵直
(B)動作遲緩、姿勢不穩
(C)顫抖、僵直
(D)顫抖、姿勢不穩


52( ).
X


52.巴金森氏病患者雙手快速且重複做10次前臂旋前-旋後動作,並記錄動作時間。此方式最可能評估的臨床表 徵為何?
(A)動作遲緩
(B)肌肉張力異常
(C)靜止性顫抖
(D)姿勢異常


53( ).
X


53.巴金森氏病患者若有雙側症狀且平衡稍差,但仍能獨立生活,依侯葉氏分期(Hoehn and Yahr stage),應屬 於下列那一期?
(A)I
(B)II
(C)III
(D)IV


54( ).
X


54.失智症患者走路常常跌倒,經常告訴家人看到家裡有小偷在偷東西,他很害怕會躲起來。這位患者罹患的可 能是那一種類型的失智症?
(A)阿茲海默型失智症
(B)血管型失智症
(C)額顳葉型失智症
(D)路易氏體失智症


55( ).
X


55.造成小腦病變的下肢姿勢性低張,與小腦輸出至下列那些路徑的興奮性改變有關?①皮質脊髓徑 (corticospinal tract) ②紅核脊髓徑(rubrospinal tract) ③前庭脊髓徑(vestibulospinal tract) ④網狀脊 髓徑(reticulospinal tract)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6( ).
X


56.訓練小腦損傷患者的物理治療活動設計,由簡單到困難,下列準則何者正確?①動作速度由慢到快 ②由粗 大動作訓練到精細動作訓練 ③由張眼訓練到閉眼訓練 ④由不加重量在肢體上,到加重量在肢體上 ⑤從 平躺,進展到坐姿,再到站姿 ⑥先訓練近端穩定度,再訓練遠端肢體控制
(A)②④⑥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⑥


57( ).
X


57.下列何種方式適用於評估小腦患者內生性干擾(self-imposed perturbation)對站姿平衡的影響?
(A)在站姿下,快速舉起雙手
(B)在站姿下,看著前方維持不動
(C)在站姿下,治療師用手推病患
(D)在站姿下,地板突然向前移動


58( ).
X


58.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物理治療活動設計,下列症狀治療與活動安排何者正確?
(A)感覺異常:給予熱敷降低皮膚緊繃感
(B)容易疲乏:改變環境,逐漸增加體力及能量的消耗
(C)肌無力:肌耐力訓練採間歇、上下肢及有氧無氧交替訓練,中間須充分休息
(D)體溫影響神經傳導:在較低體溫時運動容易導致呼吸困難,建議中午時運動


59( ).
X


59.下列關於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的敘述,何者錯誤?
(A)約5%至10%來自遺傳
(B)藥物對此疾病尚無根治方法,僅能延緩病情惡化
(C)在發病中後期,由於上肢肌肉萎縮較緩慢,因此可獨立操作電動輪椅
(D)早期的發病症狀包括吞嚥困難、痙攣或肌肉僵硬


60( ).
X


60.關於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之治療原則,下列何者錯誤?
(A)以症狀治療為主
(B)應注意節省能量消耗,提供適當的生活輔具
(C)為維持肌力與減緩肌肉萎縮,高強度的阻力訓練比耐力訓練更適合
(D)可採用心像練習,訓練大腦皮質可塑性與代償作用


61( ).
X


61.張小姐在5年前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近年來幾乎每年都發作一次,2個月前因症狀惡化入院治療十天,今日 因下背疼痛及四肢無力再度來求診,並主訴全身疲累,下列處置何種不適當?
(A)可能是疾病再度惡化,建議回診神經內科
(B)針對下背痛給予熱敷與電療
(C)可能因為先前的疾病復發引發憂鬱,應給予正向心理支持
(D)建議暫時減少非必要的活動量,適度休息,以免過勞


62( ).
X


62.37歲女性右側被動動作感覺喪失,輕觸覺及兩點覺受損,合併有單側忽略,經檢查後確診為顱內腫瘤,其腫 瘤可能發生在那個部位?
(A)顳葉
(B)額葉
(C)頂葉
(D)枕葉


63( ).
X


63.35歲的張先生2個月前因頭痛劇烈、全身抽筋及嘔吐送醫,經檢查後診斷為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手術後,目 前意識不清臥床,有關物理治療對張先生及家屬的幫助,下列何者較為適當?
(A)早期物理治療介入有助於腫瘤病情的改善,可以讓張先生早日康復
(B)雖然目前意識不清,但及早介入治療可以讓他未來有機會回歸社會
(C)早期物理治療介入有助於病人清醒後的動作品質恢復,達到未來恢復正常生活的目標
(D)早期物理治療介入應先把目標放在維持關節活動度,教導家屬正確的照顧方式


64( ).
X


64.下列那一個因子不會影響腦瘤預後?
(A)第一次發作的年齡
(B)腦瘤所在的部位
(C)腦瘤的種類
(D)性別


65( ).
X


65.有關後小兒麻痺症候群(post-polio syndrome)的功能性運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應強調高強度的有氧活動
(B)應強調高強度的肌力活動
(C)應有足夠的休息間隔
(D)暖身及緩和運動通常不計入運動時間


66( ).
X


66.下列周邊神經受損與症狀的對應何者正確?
(A)尺神經、大魚際肌萎縮
(B)橈神經、垂腕
(C)正中神經、爪狀手
(D)尺神經、猿猴手


67( ).
X


67.關於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與腦中風所造成的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下列臨床表徵何者正確?
(A)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患者,眼睛往上看時無皺紋出現
(B)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患者,眼睛往上看時可看到正常的皺紋
(C)中樞型與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患者,皆可完全閉起眼睛
(D)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患者可完全閉起眼睛,但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患者則無法


68( ).
X


68.有關後小兒麻痺症候群,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肌束顫動(fasciculation)的現象可能會發生在肌肉休息或收縮時
(B)新發生的肌肉無力問題不一定會伴隨肌肉萎縮的現象
(C)肌肉抽筋常見於疲乏的肌群
(D)部分患者血液中的肌肉酵素會提升,且與工作或活動量無關


69( ).
X


69.關於執行半規管復位術(canalith repositioning treatment/ Epley maneuver)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先將患者頭往健側耳方向轉45度,並協助患者躺下,將頭帶至豪派-狄克(Hallpike-Dix)的姿勢
(B)通常等眼球震顫消失後才適合將頭帶至下一個姿勢
(C)半規管復位術完成後,應將頭部保持直立姿勢至少20分鐘
(D)半規管復位術可處理耳石掉入前半規管的良性偶發性眩暈


70( ).
X


70.尹小姐為右側前庭神經炎,過去三周內大多臥床休息,現在最有可能出現下列那個症狀?
(A)注視一固定目標物,同時左右轉頭時,目標物會變得模糊且有頭暈
(B)維持頭部不動,眼球跟著治療師的指尖左右來回移動,無法跟上治療師指尖移動的速度
(C)坐姿下,治療師將其頭部往右轉約45度後,往後仰躺至頭垂出床緣,出現眼球震顫
(D)持續注視治療師的鼻子,治療師將其頭部往左右方向做小幅度、快速轉動,在頭部動作停止時,仍能將視線 維持在治療師的鼻子


71( ).
X


71.下列關於前庭核之敘述何者錯誤?
(A)接收來自同側周邊前庭系統、視覺、體感覺和對側前庭核之神經輸入
(B)傳遞神經衝動引發前庭眼球反射和前庭脊髓反射
(C)和小腦、網狀組織及視丘均有神經連結
(D)此部位栓塞會造成平滑追視(pursuit)與跳視(saccade)異常


72( ).
X


72.在執行前庭功能測試時,當患者閉上眼睛,頭往前傾約30度,左右轉動頭部20次,再請患者張開眼睛,發現 患者有水平眼球震顫,下列何者正確?
(A)前庭功能正常
(B)單側前庭功能受損
(C)雙側前庭功能受損
(D)中樞神經系統受損而影響前庭功能


73( ).
X


73.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的病理位置發生在何處?
(A)下運動神經元
(B)周邊神經
(C)神經肌肉接合處
(D)肌肉


74( ).
X


74.基蘭-巴瑞氏症候群病患之處置方針何者較適當?
(A)病患急性期不應使用副木或吊帶,以免造成軟組織變性及關節攣縮
(B)亞急性期開始應以高強度訓練虛弱之肌肉,加速受損之周邊神經再生
(C)運動訓練後若肌肉出現持續疼痛及感覺異常,應立刻停止運動訓練
(D)配合疾病由遠端至近端發展,遠端肌肉之訓練強度應高於近端肌肉


75( ).
X


75.下列那一項動態步態指標(dynamic gait index)的測試項目與前庭功能最為相關?
(A)快速平地行走
(B)邊走邊轉頭
(C)繞過障礙物
(D)停下腳步轉身


76( ).
X


76.跌倒的發生與年齡、生理、心理狀態有關,關於跌倒的危險因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為了增加姿勢穩定性,年長者會以減少肌肉共同收縮(muscle co-contraction)來因應
(B)憂鬱問題僅影響心理狀態,不會提升跌倒風險
(C)罹患尿失禁的長者,可能會有較高的跌倒風險
(D)害怕跌倒的心理會減少危險行為,長期下來可避免跌倒發生


77( ).
X


77.下列那一位長輩具有較高的跌倒風險?
(A)柏格氏平衡量表(The Berg Balance Scale)測試得分50分
(B)計時起走測試(Timed Up and Go)花費時間20秒
(C)功能性前伸測試(functional reach test)距離20公分
(D)四方格跨步測試(The four-square step test)花費時間10秒


78( ).
X


78.指導家屬為安寧照護個案進行被動性關節運動時,下列何者應優先考量?
(A)維持正常之全身肌肉長度
(B)減少肢體水腫與體液滯留
(C)維持照護所需之關節活動度
(D)維持個人對身體之形象


79( ).
X


79.下列何者不是高齡體適能檢測的評估項目?
(A)坐到站測試
(B)10公尺走路速度
(C)計時起走測試
(D)坐姿前伸測試


80( ).
X


80.老年人的各種感覺能力開始退化,對於環境改善調整建議,下列那一項較為適當?
(A)可在地板貼上不同的圖案花紋,做為引導方向的指示
(B)可加裝高音頻警示器,以提醒緊急狀況發生
(C)夜燈儘量使用白色的燈泡,以提供足夠的照明
(D)製作指示標籤,顏色採深底淺字會較淺底深字清楚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1 專技高考_物理治療師:神經疾病物理治療學#113138-阿摩線上測驗

一起拚國考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