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珍惜才會擁有,感恩才能天長地久
4
(16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幼教專班◆幼兒教育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1. 提倡平民教育、親身實踐教育愛的學者是:
(A)斯賓塞(H. Spencer)
(B)盧梭(J. J. Rousseau)
(C)福祿貝爾(F. Froebel)
(D)斐斯塔洛齊(J. H. Pestalozzi)


2( ).
X


12. 關於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倫理守則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公平競爭是教保服務人員首要的工作倫理守則
(B)面對不同的幼兒及家庭文化與需求,不需依循相同的基本倫理準則
(C)其消極目的在預防組織成員發生不專業的行為,但不具法律上的制裁力
(D)訂定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倫理守則的法源依據是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


3( ).
X


13. 3至4歲的幼兒可能因為焦慮、緊張或缺乏安全感等因素,而出現常常咬指甲,甚至導致指縫流血的情況,請問下列輔導策略何者不適合?
(A)運用圖片向幼兒說明,咬指甲會有健康上的危險
(B)轉移幼兒注意力,鼓勵幼兒從事需要雙手操作的遊戲
(C)使用忽略方法,讓幼兒自己慢慢地宣洩負向情緒而停止咬指甲
(D)給予增強,告訴幼兒如果他沒有咬指甲,就讓他挑選喜歡的貼紙


4( ).
X


16. 班上的小明經專業醫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 ADHD),下列哪些班級經營的作法並不適合?
(A)以簡明的圖示步驟,提醒小明控制自己的行動
(B)調整座位,讓小明坐在靠近走道,以減少干擾
(C)訂定清楚的班級每日流程,有助於小明規律化
(D)向班上其他幼兒說明此病症的特徵資訊,並了解可如何與小明互動


5( ).
X


17. 輔導幼兒行為時,常運用「削弱」的方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忽略是削弱行為的策略之一,實行初期可能出現削弱陡降現象
(B)幼兒最近常以做出搞笑動作吸引大家的注意,此時可使用削弱策略
(C)當幼兒不遵守遊戲規則,就告訴他等一下不能去他喜歡的樂高區,這是削弱
(D)告訴幼兒要收拾好玩具,今天就可以不用去做他很不喜歡的跑步活動,這是削弱


6( ).
X


18. 有關幼兒園課程結構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空無課程是指不應教且未教的課程
(B)潛在課程是一種不明顯、不易察覺的課程
(C)正式課程和非正式課程都是屬於顯著課程
(D)正式課程是指依據課程目標,有計畫、有組織所設計出來的課程


7( ).
X


21. 大班進行「大家來說故事」主題時,老師選擇以單一的角色和簡單、重複性的故事情節開始,逐漸引入較多角色和複雜的情節,並引導幼兒從嘗試仿作故事到創編故事。這種課程內容的組織主要是慮及下列哪一項原則?
(A)分化性
(B)均衡性
(C)程序性
(D)統整性


8( ).
X


22. 關於幼兒園教材組織的原則或作法,下列何者正確?
(A)新經驗先於舊經驗教材之安排,以引發幼兒的好奇心
(B)細分知識領域,以加深知識的孤立性,提昇教材的深度
(C)多運用論理組織法,以助於幼兒獲得整理知識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D)強調教材的水平(橫向)組織原則,以提供學習者統整學習的經驗


9( ).
X


24. 下列何項作法主要並非在培養幼兒的美感能力?
(A)引導幼兒想像自己是海中生物,隨音樂而舞動
(B)引導幼兒觀察不同樹葉的外觀,並比較其特徵的差異
(C)引導幼兒在參觀米羅的作品後,回應個人的感受及看法
(D)引導幼兒玩索不同顏色的落葉,運用落葉進行人臉拼貼創作


10( ).
X


27. 王老師想瞭解幼兒是否能獨立製作餅乾,下列評量方法何者較適當?
甲、請幼兒說出做餅乾的步驟 乙、在幼兒做餅乾時進行觀察
丙、請幼兒畫下做餅乾的步驟 丁、請幼兒示範做餅乾的步驟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11( ).
X


28. 運用《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實施「小種子」主題的形成性評量時,下列何者錯誤?
(A)宜針對每一個活動中所有使用的學習指標進行評量
(B)需事先規劃評量項目,才有助於收集幼兒表現的資料
(C)使用在「小種子」主題中重複出現的學習指標進行評量
(D)思考「小種子」特別想培養幼兒的能力及其對應的學習指標


12( ).
X


30. 關於幼兒園在不同階段所進行的幼兒學習評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預備性評量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幼兒的起點行為
(B)評量不僅針對幼兒的典型能力,也針對偶然出現的能力
(C)形成性評量是用以確認幼兒學習過程中對目標的精熟程度
(D)總結性評量是在一個教學活動的前、中及後各階段所進行的評量


13( ).
X


31. 下列何者不是評量時的重要考量?
(A)評量內容應與教學內容一致
(B)評量結果應與家長期待一致
(C)評量項目應接近幼兒真實的生活
(D)評量應重視幼兒主動建構答案的程度


14( ).
X


32. 有關於評量中評分指引(rubrics)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評分指引主要是記錄幼兒某項目標行為的出現與否
(B)評分指引可以用兼顧「量化」與「質化」的方式評量幼兒
(C)為避免誤導,呈現評量結果時,評分指引不宜出現在檔案中
(D)以「三分法」來設計評分指引時,依序是考量分數、分類及分析


15( ).
X


33. 以下評量項目的設計,未能符合哪些原則?
甲、窮盡周延 乙、互斥 丙、獨立 丁、符應評量重點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6( ).
X


35. 下列哪一項敘述是軼事紀錄法的優點?
(A)可加入主觀評價
(B)有行為的情境脈絡
(C)可預測會出現的行為
(D)撰寫容易且節省時間


17( ).
X


36. 陳老師觀察到小琪很快就感覺到一點點不好聞的味道,很敏感食物的冷熱,和在乎身體是否弄髒或弄濕。依據上述觀察,可以對小琪哪一方面的氣質有所了解?
(A)活動量
(B)反應閾
(C)適應度
(D)反應強度


18( ).
X


39. 小班的小星認為外表就是事實,在觀看小紅帽戲劇時,即使老師在他面前穿上大野狼服裝,小星仍驚嚇大哭。此現象最有可能是因為小星尚未發展出下列何項認知思維?
(A)保留概念
(B)模糊表徵
(C)雙重表徵
(D)要旨表徵


19( ).
X


41. 方老師在團體討論時請幼兒做自我介紹,下列哪一位幼兒的描述展現較成熟的自我概念?
(A)我是男生,我住在11樓
(B)我今年五歲,我媽媽只有生我一個
(C)我有很多機器人,是爸爸買給我的
(D)我很會跑步,也很會騎腳踏車,但是我怕黑


20( ).
X


42. 關於幼兒道德發展的敘述,下列何項正確?
甲、根據佛洛依德(S. Freud)的理論,「超我」是一個人的內在道德判斷
乙、班度拉(A. Bandura)認為懲罰是建立孩子道德行為的一種外制力量
丙、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理論,自律階段的兒童會認為,想幫忙洗碗而打破碗和想偷吃糖而打破碗的行為,是「一樣壞」的
丁、柯爾柏格(L. Kohlberg)認為道德成規前期的兒童會因為希望被稱為好孩子,而服從規範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21( ).
X


43. 根據阿德勒(A. Adler)的理論,「鼓勵(encouragement)」和「讚美(praise)」有何不同?
(A)「鼓勵」重視幼兒努力的過程,「讚美」重視幼兒表現的結果
(B)「鼓勵」是對幼兒有條件的接納,「讚美」是對幼兒無條件的接納
(C)「鼓勵」是幼兒完成工作時給予的酬賞,「讚美」是認可幼兒的努力與進步
(D)「鼓勵」著重幼兒無法控制的外顯行為,「讚美」著重幼兒可以掌控的內在表現


22( ).
X


46. 運思前期的幼兒具備的認知特質是?
(A)內省和抽象的思考
(B)邏輯、具體和非抽象的思考
(C)邏輯、抽象和自我中心的思考
(D)象徵性、直覺和自我中心的思考


23( ).
X


47. 以下有關於大腦分化與成長的敘述,何者錯誤?
(A)「利手傾向」和大腦側化有關,在嬰兒出生時即可確定傾向為何
(B)髓鞘化(myelination)可加速神經衝動傳導的速度,並保證其定向傳導
(C)髓鞘化進行的順序是從感覺系統到運動系統,最後才完成與智力相關的部分
(D)大腦側化(lateralization of brain function)是指左、右兩個腦半球各有獨特的功能優勢


24( ).
X


48. 以下有關大腦發展或運作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主題化、模組化的學習經驗,有助於大腦的有效學習
(B)大腦發展有其關鍵期,一旦過了六歲,腦細胞就不再增生
(C)腦細胞之樹突連結會因重複經驗而消逝、因不常使用而增生
(D)大腦運作會受情緒及壓力的影響,壓力導致血清素提升,不利於認知運作


25( ).
X


50. 班度拉(A. Bandura)認為個體的觀察學習包括四階段歷程,請將以下各項依發生先後順序排列。
甲、動機階段(motivational phase)
乙、保持階段(retention phase)
丙、注意階段(attentional phase)
丁、再生階段(reproduction phase)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丙乙丁甲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幼教專班◆幼兒教育-阿摩線上測驗

Yi Chen Huang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