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辛苦一陣子,享受一輩子
100
(2 分6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甄試)警大◆警察法規(含行政程序法)
難度:非常困難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6.有關「警察機關配備警械種類及規格表」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係由內政部定之
(B)迫擊砲屬警槍類警械
(C)防暴網屬電氣器械
(D)辣椒精成分製造之防護型噴霧器屬噴射器械


2(A,C,D,E).

40.有關「警察人員使用警械致人傷亡財產損失醫療費慰撫金補償金喪葬費支 給標準」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本標準係屬法規命令之性質
(B)其經費由內政部警政署統一編列預算支應
(C)喪葬費由實際支出者 具領
(D)合法使用警械致第三人財產損失者,應以金錢補償其實際所受 之財產損失
(E)違法使用警械致人受傷者,除支付醫療費外,並給與慰撫 金,最高以新臺幣五十萬元為限。


3(B,D).

複選題
27.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涉嫌違反刑事法律者,應移送檢察官依刑事法律規定辦理。 但其行為應處下列何種處罰之部分,仍依「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處罰?
(A)拘留
(B)勒令歇業
(C)罰鍰
(D)沒入
(E)申誡


4(A,C,D,E).

39.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一行為,其同時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或觸犯刑事法律者,應如 何處理?
(A)其同時違反刑事法律者,應優先適用刑事法律
(B)如已依刑事法律處罰者,不得再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
(C)如同時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且已裁處拘留者,不得再依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罰鍰
(D)如其已依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罰鍰者,仍得再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裁定拘留
(E)《社會秩序維護法》、《行政罰法》與刑事法律,均適用一行為不二罰原則


5(B,D).

36.有關拘留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不服拘留之裁定者,應向地方法院普通庭提起抗告
(B)拘留裁定一經宣示或送達,應即時執行之
(C)拘留之執行,期滿釋放,但於零時至八時間期滿者,得經本人同意於當日八時釋放
(D)在罰鍰應完納期限內,警察機關不得聲請地方法院易以拘留(現行法規已刪除)


6(B,C,E).

36.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關於義務人拘提管收之規定,下列何者亦適用之?
(A)公司之股東
(B)非法人團體之代表人
(C)合夥之執行業務合夥人
(D)義務之保證人
(E)商號之經理人


7(B,D,E).

32.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及其相關法令,警察得對治安顧慮人口定期實施查訪,下列敘述何者 錯誤?
(A)警察實施查訪之目的,為維護社會治安,防制治安顧慮人口再犯
(B)查訪治安顧慮人口,由戶籍地警察機關每個月實施查訪 2 次
(C)警察對治安顧慮人口實施查訪期間,以 3 年為限
(D)警察查訪治安顧慮人口,均應事先約定查訪時間並告知事由
(E)警察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6 條至第 10 條規定,實施身分查證及資料蒐集,發現行方 不明治安顧慮人口之第 3 條所定資料時,應通報其所在處所警察機關


8(B,C,D).

30.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之調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證人或關係人應親自到場受訊
(B)被訊問人拒絕簽名時,應將其事由附記於筆錄
(C)實施訊問無須全程錄影
(D)為發現真實,得命嫌疑人對質
(E)限經人民檢舉方能調查


9(A,B,D).

39.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以下哪些行為得處申誡?
(A)因圖利三親等內之姻親,而藏匿違反本法之人
(B)虐待動物,不聽勸阻
(C)製造、散布或販賣通用紙幣、硬幣之仿製品者
(D)於政府機關或其他辦公處所,任意喧嘩或兜售物品,不聽禁止者
(E)任意採折他人竹木、菜果、花卉或其他植物者


10(B,C,D,E).

24. 下列有關「警察保護私權之一般要件中『輔助性』原則」之敘述,何者正確:
(A) 債權人為保全將來強制執行,得請求警察為假扣押及假處分,又稱權利保護優先原則
(B) 司法保護是否能即時獲得,屬事實問題,並不生裁量權行使之問題
(C) 警察輔助性原則,已成為警察採取干預措施界限之一
(D) 警察保護私權,是依所謂輔助或補充性原則辦理
(E) 私權遭致危害後,須無法即時獲得司法保護時,警察方有協助之可能


11(B,C,E).

25. 下列有關警察作用之「概括條款」敘述,何者正確:
(A) 以宣示性之任務概括規定,作為干預處分之依據,符合法律保留之明確性原則
(B) 警察概括條款既為補充性原則規定,就應注意「特別規定優先適用」
(C) 如立法者已盡列舉之責,仍無法達成憲法第23條目的,以概括方式為之,並無違明確性原則
(D) 概括條款之適用,由執法者依社會上之客觀價值與公平原則判斷,事後司法應予尊重
(E) 其可能潛藏行政及司法在適用解釋該概念的恣意、欠缺公平性,而侵害人民權益的危機


12(A,B,C,D).

6. 下列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何者依法係由警察機關處分之?
(A)加暴行於人者
(B)互相鬥毆者
(C)意圖鬥毆而聚眾者
(D)於公共場所,酗酒滋事、謾罵喧鬧,不聽禁止者 


13(B,C,D,E).

32.下列警察法規中,何者屬於警察法第 9 條所稱之警察命令?
(A) 拘留所設置管理辦法
(B) 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
(C) 偶發性及緊急性集會遊行處理原則
(D) 高雄市錄影監視系統設置管理及利用辦法
(E) 臺北市錄影監視系統設置管理自治條例


14(A,B,D,E).

35.人民申請室外集會遊行,依現行「集會遊行法」規定,下列何者屬得不予許可之事由?
(A)違反禁制區規定
(B)違反負責人資格限制規定
(C)同一時間、處所、路線已有他人申請
(D)有明顯事實足認為有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或公共利益者
(E)未檢具集會處所之所有人或管理人之同意文件


15(A,C,D,E).

22.下列有關警察官規之敘述,何者正確?
(A)警正警察官由總統任官
(B)警佐職務得交由縣(市)政府遴任之
(C)警察官任職,其官階應與職務等階相配合
(D)警佐一階晉升警正四階應經任官程序
(E)特種考試警察人員考試三等考試及格者,得以警佐一階任用之


16(A,C,D).

38.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之執行時效,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分期繳納罰鍰而遲誤者,自遲誤當期到期日翌日起算,執行時效為三個月
(B)勒令歇業之執行時效為六個月
(C)停止營業之執行時效為六個月
(D)易以拘留之執行時效為三個月


17(B,D).

32.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有關「散布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之敘述,何者正 確?
(A)該行為係屬警察機關管轄事項,於訊問後,除有繼續調查必要者外,應即作成處分書
(B)行為人主觀上須明知為不實事實,卻散發傳布於公眾之意思
(C)行為人之訊息引起不特定人瀏覽、回應,乃至分享,即足以認定聽聞者均產生畏懼或恐慌 等負面心理
(D)行為人散布之內容,客觀上須足以使公眾心生畏懼與恐慌
(E)行為人對政府或政策之意見評論或表達,亦違反該款規定


18(A,D,E).

28.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時效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逾 2 個月,警察機關不得移送法院
(B)停止營業之執行時效為 6 個月
(C)罰鍰之執行時效為 3 個月
(D)拘留之執行時效為 6 個月
(E)勒令歇業之執行時效為 6 個月


19(A,B,C).

37.依《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規定,以下有關救濟之規定,何者正確?
(A)利害關係人若有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警察行使職權時,當場陳述理由,表示異議
(B)義務人因警察行使職權有不當情事,致損害其權益者,得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C)警察違法行使職權,有《國家賠償法》所定國家負賠償責任之情事者,人民得依法請求損害賠償
(D)警察人員依法行使職權,致第三人生命、身體或財產遭受損失時,該第三人得請求補償
(E)損失補償,應以金錢為之,並以生命、身體或財產實際所受損失之醫療費、不能工作損失、 喪葬費或慰撫金等為限


20(A,C,D).

40.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之裁處程序,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違反本法行為選擇處罰鍰或申誡之案件,警察機關於訊問後,除有繼續調查必要者外,應 即作成處分書
(B)簡易庭對於情節輕微而事實明確之違反本法案件,得不經通知、訊問逕行裁定
(C)警察機關對於違反本法之嫌疑人,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逕行裁處之
(D)違反本法案件之處分書作成時,受處分人在場者,應宣告之並當場交付
(E)處分書主文如有誤寫或其他類似之顯然錯誤者,原處分之警察機關應更正


21(B,E).

25.下列何者已構成社會秩序維護法「妨害公務」之違序行為?
(A) 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或行動相加,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者
(B) 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聚眾喧嘩,致礙公務進行者
(C) 因過失向消防隊誤報火災者
(D) 無故撥打警察機關報案專線者
(E) 於政府機關或其他辦公處所,任意喧嘩或兜售物品,不聽禁止者 


22(A,E).

39.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之調查程序,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警察因民眾舉發,知有違反本法行為之嫌疑,應開始調查
(B)可為證據或應予沒入之物,應妥予保管,惟行為人逃逸而遺留現場者除外
(C)警察機關為調查違反本法行為之事實,得通知嫌疑人、證人或關係人到場
(D)證人經合法通知,有正當理由不能到場者,得強制其到場陳述意見
(E)訊問嫌疑人應在警察機關內實施,但於法定情形下,得於其他適當處所為之


23(B,D).

7. 關於警察機關職務協助之規定,下列何者有誤?
(A) 警政署函頒「警察機關職務協助執行原則」
(B) 其他行政機關請求警察機關職務協助,得按個案於開始協助六日前以書面提出請求
(C) 各該警察機關得按個案衡酌情況,依權責決定是否同意協助,以保持彈性
(D) 被請求職務協助之警察機關因提供協助所需費用,由被請求機關以行政處分核定之


24(A,B,D,E).

34.有關警察分局設置與裁併法制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直轄市政府警察分局之設置或整併,均由地方政府依其法制作業程序辦理
(B)警察分局為勤務規劃監督及重點性勤務執行機構
(C)各地方警察機關設置或整併分局,涉及組織與編制事項,依法係屬地方權責
(D)警察官制係指中央與地方各級警察機關之組織、編制等事項
(E)《警察法》第 3 條規定,警察官制、官規、教育、服制、勤務制度及其他全國性警察法制, 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之,或交由直轄市、縣(市)執行


25(B,D).

19.依據「警察人員使用槍械規範」之所訂,下列何者非警察人員得逕行射擊之情形?
(A)意圖奪取警察人員配槍或其他可能致人傷亡之裝備時
(B)犯罪嫌疑人持有兇器受警察人員告誡拋棄,仍不遵從時
(C)有危害警察人員或他人生命或身體安全,情況急迫時
(D)有理由認為犯罪嫌疑人持有致命性武器意圖攻擊警察人員或他人,不及時制止,將危及警 察人員或他人生命或身體安全時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甄試)警大◆警察法規(含行政程序法)自由測驗(難度:非常困難)-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