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90
(3 分17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3 年 - 新竹市113學年度國民中學四校教師聯合甄選筆試試題——體育科#12068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 體育教學模組藉由 PLAY、ENJOY、ECCCA 等教學架構,轉化下列哪一項內容最為符合?
(A)動作技能
(B)核心素養
(C)學科知識
(D)運動表現


2(B).

2. 體育老師在進行體育學科內容學習之前,先藉由社交技能的學習,以此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參與度,請問此種教學策為下列何者最為符合?
(A)理解式教學
(B)合作學習
(C)直接教學
(D)融合式教學


3(D).

3. 5E 學習圈已成為素養導向體育教學探究學習的方式,請問下列何者並非5E 學習圈的內涵?
(A)解釋(Explanation)
(B)參與(Engagement)
(C)精緻化(Elaboration)
(D)擴展(Expansion)


4(D).

4. 體育教師運用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TPR)在雙語體育課堂實施,主要是立基 TPR 在下列的哪項效果?
(A)提升學習動機
(B)降低學習壓力
(C)促進學科和語言學習表現
(D)以上皆是


5(D).

5. 美國體育專業組織 SHAPE America 因應身體素養(physical literacy)的內涵,分別於2013年公布與2024年修訂,請問在2024年的最新標準中不包含下列哪一個面向?
(A)動作技能
(B)動作與體適能概念知識
(C)社交能力
(D)美學素養


6(D).

6. 國中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使用因材網進行科技輔助教學,請問下列何者並不包含在因材網所提倡的四學原則?
(A)組間互學
(B)教師導學
(C)組內共學
(D)家長伴學


7(A).

7. 陳老師在體育課非常重視培養學生 Life Skills,請問依據陳老師的體育教學理念,下列哪一項教學策略最符合陳老師的理念?
(A)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
(B)理解式教學
(C)練習式教學
(D)個別化教學


8(D).
X


8.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時,能重視學生的社會背景與學習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以符合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這種教學實踐狀況最符合下列何者?
(A) direct teaching
(B) culturally responsive pedagogy
(C) cooperative learning
(D) social emotional leaning


9(B).

9. 張老師運用田徑接力教材進行雙語體育教學,請問下列單詞何者最不相關?
(A) relay race
(B) alley-oop
(C) baton
(D) relay zone


10(D).

10. 足球比賽中選手使用 Off-side trap 意指下列何者?
(A)底線戰術
(B)出界戰術
(C)快攻戰術
(D)越位戰術


11(C).

11. 在Metzler 所提出的模式本位教學(model-based instruction)策略中,以在動作技能學習為首要重點領域發展的教學策略為下列何者?
(A)合作學習
(B)戰術遊戲模式
(C)同儕教學
(D)探究式教學


12(C).

12. 體育老師想在籃球課進行雙語教學,請問「空手切入」與「運球切入」的用語,依據前述排列順序,下列何者最為符合?
(A) cut + dive
(B) drive + cut
(C) cut + drive
(D) cut - dive


13(A).

13. 下列何者最符合理解式教學的特徵?
(A)誇張化
(B)責任層級
(C)運動季
(D)社交技能


14(B).

14. 「讓遊戲比賽來教學生」成為遊戲中心取向的體育教學方式,這種教材教法的概念最主要是源自於下列那一種邏輯?
(A)以理論分析
(B)以實踐歸納
(C)以技能導向
(D)以上皆是


15(C).

15. 美國體育專業組織 SHAPE America 針對國中體育教師在教學策略選擇上曾提出相關建議,請問下列何者有誤?
(A)教師可讓學生修改比賽的規則
(B)教師宜使用提問提高學生思考與問題解決
(C)教師宜依據直接教學提供一套通用的教學模式
(D)教師可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練習技能


16(C).

16. 在體育課中需具備符合二十一世紀的體育教師素養,請問下列何者最符合這樣的精神?
(A)教學時需經常性的實施總結性評量
(B)教學時需專注於知識技能傳授
(C)教學時需考量學生學習的需求
(D)教學時需專注教學流程的順暢度


17(B).

17. 在體育課程設計時,持續不斷比對課程目標、學習評量、以及教學活動三者間一致關係的概念稱為?
(A) curriculum reform
(B) curriculum alignment
(C) curriculum enactment
(D) curriculum mapping


18(A).

18. 小美在籃球課堂發生帶球走步的犯規狀況,老師想藉機進行雙語字彙的教學,請問老師應使用下列何者最為適切?
(A) Traveling
(B) Walking
(C) Stepping
(D) Hopping


19(B).

19. 請問在田徑競賽中 Hammer 是指下列哪一個項目的競賽?
(A)七項全能
(B)鏈球
(C)黃金聯賽
(D)鐵餅


20(B).

20. 在促進理解的體育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 UbD)中,最關鍵的特徵是具備下列何種設計方式?
(A) forward design
(B) backward design
(C) linear design
(D) zigzag design


21(B).
X


21.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概念,目前已受到體育課程設計者的重視,請問設計思考的第二個步驟為下列何者?
(A)定義問題
(B)同理心
(C)測試
(D)製作原型


22(C).

22. 關於素養導向體育教學設計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最為適切?
(A)認知、情意、技能宜分別獨立學習
(B)提供脫離情境的學習任務安排
(C)重視學習運動的不同策略方式
(D)強調運動技能的反覆練習


23(D).

23. 體育教學模組在競爭類型的學習內容的設計中,常會運用環境與工作的限制,讓學生學習如何適應各項工作上的挑戰,請問這種概念最符合下列哪一項?
(A)表現參照理論
(B)自動化理論
(C)基模理論
(D)生態系統理論


24(B).

24. 體育教師若在體育教學中使用 Inclusion style,則下列哪一種教學風景最符合這種教學型式的描述?
(A)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練習的場地、方式與次數
(B)不同能力差異的學生共同在一個不同難度挑戰的工作任務中學習
(C)同一組同學中,有一位同學擔任操作者,有一位同學擔任觀察者,觀察者依據工作卡對照操作者的表現,提供操作者回饋
(D)每一位同學在鏡子前面,將自己在鏡子中所表現的動作對照工作卡的動作檢核重點


25(C).

25. 教育部體育署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 QPE發展計畫(簡稱QPE計畫),為推動素養導向體育教學,研發素養導向體育教材示例,請問QPE計畫素養導向體育教材示例中,「分期目標架構表」是針對特定教材所規劃不同程度學習目標的彙整,各發展階段的目標皆以下列何種方式進行撰寫?
(A)變化性
(B)分析性
(C)整體性
(D)情境性


26(D).

26. 在QPE計畫素養導向體育教材示例中,建議教師使用教材實施教學的改變,以由易而難的方式,依「教材的改變」、「教法的改變」、「信念的改變」進行,請問其理論依據為下例何者最為適切?
(A) Vygotsky 的社會文化理論
(B)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
(C) Giroux 的批判教育課程理論
(D) Fullan 的教師改變理論


27(C).
X


27. 行動導向的素養教育與身體素養的概念有重要連結,因此在體育教學實踐上會重視探索、體驗、操作、做中學的方式進行學習,請問當中重要的概念連結為下列哪一項最為合適?
(A) knowledge
(B) skill
(C) cooperation
(D) embodiment


28(D).

28. 請問「festival」是屬於下列哪一個體育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徵?
(A)合作學習
(B)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
(C)理解式
(D)運動教育模式


29(B).

29. 合作學習為實踐素養導向的策略之一,請問下列何者並非 Spencer Kagan 所提出合作學習策略的四個原則?
(A)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B) Non-simultaneous Interaction
(C) 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D) Equal Participation


30(A).

30. Kolb所提出的體驗學習循環(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可成為素養導向教學的轉化方式,請問依據 Kolb 的體驗學習循環順序,該循環應指下列何者?
(A)經驗-觀察與反思-抽取概念和類化-應用與遷移
(B)觀察與反思-經驗-抽取概念和類化-應用與遷移
(C)觀察與反思-抽取概念和類化-經驗-應用與遷移
(D)經驗-抽取概念和類化-觀察與反思-應用與遷移


【非選題】
貳、教學與評量設計測驗:佔40分(共2題,每題20分) 第一題 體育課實施朝向與健康有關的健康體能及與運動技巧有關的運動體能,國中教師如何在體育課堂實施體適能培育,請設計國二學生,四節課180分鐘的教學活動教案設計,並將「運動與健康體能」要素融入課程,教學活動能有效幫助學生循序學習歷程,第四節課學生可以自我檢測體適能 兩種要素融入體適能課程教案設計。20% 體適能教學活動與學生學習歷程8% 「運動與健康體能」要素融入課程10% 教學活動時間 2% *請自行加列撰寫 教案設計重點及評分比重 1.「運動與健康體能」要素融入課程 8% 2. 體適能教學活動與學生學習歷程10% 3. 教學活動時間安排2%

【非選題】
第二題 承第一題你設計的體適能教學活動中,請建立 指導國二學生體適能運動學習自我檢測項目 10% 搭配體適能教學活動國二學生自我檢測教師回饋10% 體適能學生自我檢測項目10% 教師回饋學生自我檢測 10% 評分比重: 指導學生體適能運動檢測項目 10% 體適能學生自我檢測教師回饋學生10%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3 年 - 新竹市113學年度國民中學四校教師聯合甄選筆試試題——體育科#120685-阿摩線上測驗

羅儀璟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