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早一點準備,多一份先機
100
(2 分27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 司法特種考試_四等_監所管理員(男)、監所管理員(女):監獄行刑法概要#116192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 有關我國監獄行刑法制之沿革及其立法理由,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我國監獄制度始於夏朝
(B)現代監獄行刑之目的,使受刑人改悔向上與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
(C)於民國 25 年公布「監獄規則」
(D)國民政府於民國 35 年 1 月 19 日重新制定「監獄行刑法」,共 98 條


2(D).

2 監獄行刑法與其他法規的關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監獄行刑法為多數犯罪矯正法規之母法,另其他相關犯罪矯正法規之內容,亦大體參考監獄行刑法之內容或依其子法而訂定
(B)監獄行刑法係具體實現刑法規定刑罰之刑事法規,與刑法具有密切之關係
(C)監獄行刑法為本諸刑事訴訟之程序,具體實現刑事刑罰之執行規定,兩者相輔相成
(D)監獄為執行刑罰之處所,係屬法務行政組織,而監獄工作人員限制受刑人自由之行為,亦為司法審判行為


3(A).

3 受刑人入監時經健康檢查而應拒絕收監之情形,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懷胎 3 月以上,或生產未滿 3 月
(B)現罹患疾病,因執行而不能保其生命
(C)罹患法定傳染病,因執行有引起群聚感染之虞
(D)衰老、身心障礙,不能於監獄自理生活


4(D).

4 依監獄行刑法第 1 條之規定,我國監獄行刑矯治處遇目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僅強調促使受刑人改悔向上
(B)強調與社會隔離,應報之目的
(C)僅強調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
(D)促使受刑人改悔向上,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


5(D).

5 依監獄行刑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主管機關以及監獄的監督機關均為法務部矯正署,矯正署應每季至少 1 次派員視察監獄
(B)處有期徒刑、拘役及罰金易服勞役者,應與處無期徒刑者分別監禁
(C)未滿 18 歲之少年受刑人,應收容於少年矯正學校,所稱少年受刑人係指入監時未滿 18 歲之受刑人
(D)監獄對收容之受刑人,應按其性別嚴為分界


6(A).

6 受刑人入監後,監獄會進行相關調查作業,以建立其個別化處遇之參考資料,有關調查作業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入監調查於受刑人新入監後 2 個月內完成直接調查、間接調查及心理測驗
(B)刑期未滿 1 年之受刑人,其入監調查得以簡式方式行之
(C)在監複查於受刑人入監後每 2 年複查 1 次,必要時得隨時為之
(D)出監調查於受刑人期滿前 3 個月,或提報假釋前為之,必要時,得於釋放前再予覆查


7(D).

7 有關受刑人入監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受刑人入監時,無指揮書者,得拒絕收監
(B)裁判書及其他應備文件有欠缺時,不得通知補正
(C)個別處遇計畫,於入監後,由監獄所設之接收組擬具,提監務委員會議審議後,由相關單位人員執行之
(D)受刑人入監後應編列號數,並編製身分簿及名籍資料


8(B).

8 下列專家學者何者不得擔任甲機關之外部視察小組委員?
(A)陳先生現職律師,其配偶為乙機關員工
(B)劉女士現職心理學教師,現為甲機關假釋審查會委員
(C)張女士現職醫師,現為丙機關申訴審議小組委員
(D)吳先生長期關注人權議題,現為丁機關調查審議會議成員


9(C).

9 依監獄行刑法第 20 條有關受刑人和緩處遇之規定,適用累進處遇者予以編級後之責任分數計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依行刑累進處遇條例第 19 條之標準 6 成計算
(B)依行刑累進處遇條例第 19 條之標準 7 成計算
(C)依行刑累進處遇條例第 19 條之標準 8 成計算
(D)依行刑累進處遇條例第 19 條之標準 9 成計算


10(D).

10 受刑人因親屬喪亡時,得經監獄長官核准戒護返家探視,有關親屬之範圍,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受刑人之兄弟姐妹
(B)配偶之父母
(C)受刑人之祖父母
(D)配偶之祖父母


11(A).

11 有關監獄人員得使用法務部核定之棍、刀、槍及其他器械為必要處置之情形,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受刑人 A 揚言自殘,經命其放棄而不遵從時
(B)受刑人 B 等 5 人騷動叫囂擾亂秩序,經命其停止而不遵從時
(C)受刑人 C 持作業工具鐵鉗挾持主管,並為強暴、脅迫時
(D)受刑人 D 攀爬圍牆圖謀脫逃不服制止時


12(A).

12 依監獄行刑法第 21 條規定,對於出入者得實施必要之檢查,但監獄對出入者可實施之檢查或管制措施,不包括下列何者?
(A)必要時,得對非受刑人之進出人員採集其尿液檢驗
(B)檢查衣類及攜帶物品
(C)得運用科技設備蒐集進出人員之個人資料
(D)對進出入者之搜檢,不得逾必要之程度


13(C).

13 監獄為達嚴密戒護之目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應依警備、守衛、巡邏、管理、檢查等工作之性質,妥善部署
(B)出入戒護區者應接受檢查。但有緊急狀況或特殊事由,經監獄長官之准許,得免予檢查
(C)進入戒護區人員,一律將其攜帶物品存置於監獄指定之處所
(D)有妨害監獄秩序或安全行為時,監獄得禁止其進入戒護區或命其離開


14(A).

14 關於監獄對受刑人實施隔離保護之要件及相關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監獄施以隔離保護後,除應以書面告知受刑人外,應通知其家屬或最近親屬,並安排醫事人員持續評估受刑人之身心狀況
(B)監獄僅限當受刑人有危害監獄安全之虞,始得施以隔離保護
(C)隔離保護應經典獄長核准。情況緊急時,亦應先經典獄長核准
(D)監獄應將實施隔離保護之決定定期報檢察機關備查


15(A).

15 有關監獄監控設備所儲存之影音資料,其保存期間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至少保存 30 日
(B)至少保存 20 日
(C)至少保存 15 日
(D)至少保存 10 日


16(B).

16 依監獄行刑法第 22 條第 1 項所列情形,監獄得施以隔離保護,有關隔離保護實施方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監獄應訂定隔離保護收容人作息時間表,報請監督機關核定後實施
(B)收容人施以隔離保護後,每日安排醫事人員進行訪視
(C)施以隔離保護,最長不得逾 15 日
(D)得禁止吸菸


17(A).

17 有關受刑人對於其他受刑人有顯著不良影響,移送指定監獄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最近 1 年內,在本監有 3 次以上妨害監獄秩序或安全之行為,經監獄依監獄行刑法第 86 條第 1 項 施以懲罰
(B)最近 1 年內,在本監有 2 次以上妨害監獄秩序或安全之行為,經監獄依監獄行刑法第 86 條第 1 項 施以懲罰
(C)最近 1 年內,在本監有 1 次以上妨害監獄秩序或安全之行為,經監獄依監獄行刑法第 86 條第 1 項 施以懲罰
(D)在本監服刑期間,累計有 3 次以上妨害監獄秩序或安全之行為,經監獄依監獄行刑法第 86 條第 1 項施以懲罰


18(A).

18 依行刑累進處遇條例第 28 條之 1 有關受刑人縮短刑期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第四級受刑人,每執行 1 個月縮短刑期 1 日
(B)第三級受刑人,每執行 1 個月縮短刑期 2 日
(C)第二級受刑人,每執行 1 個月縮短刑期 4 日
(D)第一級受刑人,每執行 1 個月縮短刑期 6 日


19(C).

19 有關監獄對於受刑人施以之處分,下列何者不需通知其指定之家屬或最近親屬?
(A)施以固定保護
(B)收容於保護室
(C)施用戒具
(D)施以懲罰


20(A).

20 調查人員對於適用累進處遇之受刑人,應依據調查所得之結果,作為研議處遇計畫之基礎,有關受刑人犯次及累進處遇分數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初犯:指無入監執行之紀錄者
(B)再犯:指有犯罪前科,但不合刑法第 47 條之規定者
(C)累犯:指受徒刑之執行完畢,或一部之執行而赦免後,5 年以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者
(D)再犯者責任分數與初犯者相同


21(C).

21 受刑人不宜施以固定保護,已施用者應即終止,下列何種情形符合此項規定?
(A)糖尿病患
(B)洗腎病患
(C)有癲癇發作史
(D)有躁鬱症發作史


22(D).

22 有關受刑人外出實施辦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受刑人外出時無須戒護,但監獄認有必要時,在不妨礙外出目的之限度內,得對受刑人施以電子監控措施
(B)受刑人每日外出時間,自當日上午 6 時至下午 9 時之間為原則
(C)外出受刑人有於監外留宿必要者,監獄得指定其留宿處所,並報監督機關核准
(D)受刑人外出期間所需費用,得自行負擔;但參與公益服務者,得收取相關機關(構) 、團體之報酬


23(A).

23 有關出入戒護區接受檢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出入戒護區者應接受檢查。但有緊急狀況或特殊事由,經監獄長官之准許,得免予檢查
(B)監獄禁止拒絕檢查之人員進入戒護區,應定期陳報監督機關備查
(C)出戒護區接受檢查時,查獲未經許可攜帶之通訊器材進入戒護區者,可依監獄行刑法移送裁處罰鍰
(D)對規避、妨害或拒絕監獄依傳染病防治法令所為之傳染病監控防疫措施者,監獄禁止其進入戒護區應經當地衛生主管機關同意


24(B).

24 依監獄施用戒具與施以固定保護及保護室收容管理辦法之規定,關於施以固定保護應注意事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施以固定保護每次不得逾 24 小時
(B)應將受刑人固定保護於推(病)床,並嚴禁固定於擔架上
(C)受刑人肢體上有動靜脈俌管者,應於該肢體部位使用保護性約束工具
(D)施以固定保護得遮蔽受刑人之視線


25(D).

25 A 監獄因嚴重超額收容,經法務部矯正署依監獄行刑法第 17 條第 1 項核定機動調整移監 30 名受刑人移至 B 監獄。A 監獄不得挑選下列那項條件之受刑人移到 B 監獄?
(A)由其他監獄移入 A 監獄執行已滿 6 個月,但未滿 1 年
(B)殘餘刑期 2 個月以上,但未滿 1 年
(C) 1 年後將符合假釋要件
(D)持有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核發之全國醫療服務卡


26(A).

26 宗教宣導,係監獄教化手段之一,監獄行刑法有關監獄實施宗教宣導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受刑人有信仰宗教之自由,監獄不得以宗教活動有妨害監獄秩序或安全而加以限制或禁止
(B)監獄得依受刑人請求安排適當之宗教師,實施教誨
(C)監獄得邀請宗教人士舉行有助於受刑人之宗教活動
(D)受刑人得持有與其宗教信仰有關之物品或典籍。但有妨礙監獄秩序、安全及管理之情形,得限制或禁止之


27(A).

27 有關監獄受刑人監外就醫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受刑人因受傷或罹患疾病,有醫療急迫情形,或經醫師診治後認有必要,監獄得戒送醫療機構或病監醫治
(B)監獄戒送受刑人外醫之交通費用,應一律由受刑人自行負擔,其在醫療機構醫治期間,視為在監執行
(C)受刑人經戒送外醫,仍不能或無法為適當之醫治者,監獄得報請監督機關參酌醫囑後核准保外醫治, 保外醫治期間,算入刑期
(D)懷胎 4 月以上或生產未滿 2 月者,得準用戒護外醫或保外醫治方式辦理


28(C).

28 受刑人參加作業者,監獄應給與勞作金,有關勞作金之計算,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勞作金之計算依受刑人實際作業時間及勞動能率合併計算
(B)勞動能率勞作金總額計算方式,按勞作金總額提 70%計算之
(C)作業時間採點數制,每日作業時間 4 小時以內為 1 點;超過 4 小時至 8 小時以內為 3 點;超過 8 小時至 12 小時以內為 5 點
(D)勞動能率之計算無法按工作數量或日數計算時,由作業承辦人員斟酌作業性質等情形,提教輔小組審議


29(A).

29 為促使受刑人於執行期間維持身心健康,監獄應妥予安排受刑人運動,依監獄行刑法有關受刑人運動之相關規定,下列何者錯誤?
(A)如無特殊事由,應給予受刑人每日運動半小時
(B)運動處所以安排於戶外為原則
(C)必要時,得使其於室內適當處所從事運動
(D)監獄應提供受刑人適當之運動場地、器材及設備


30(A).

30 有關受刑人從事自主監外作業之條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在監執行逾 1 個月
(B)刑期 7 年以下,殘餘刑期未逾 2 年或 2 年內可達陳報假釋條件
(C)刑期逾 7 年,殘餘刑期未逾 1 年或 1 年內可達陳報假釋條件
(D)最近 6 個月內無妨害監獄秩序或安全之行為而受懲罰


31(D).

31 有關受刑人監禁時之教化輔導管理業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監獄應按監內設施情形,劃分區域,實施受刑人分區管理教化工作
(B)指派監內教化、作業、戒護及相關人員組成分區教輔小組
(C)教輔小組,應每月至少開會 1 次
(D)監獄應每 4 個月邀集分區教輔小組成員,舉行全監聯合教輔小組會議


32(C).

32 依外役監條例有關受刑人外役作業時每組人數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每 5 人以上、20 人以下
(B)每 5 人以上、25 人以下
(C)每 10 人以上、20 人以下
(D)每 10 人以上、30 人以下


33(A).

33 妨害性自主罪受刑人執行期間,監獄為降低其出監後之再犯風險,有關接受強制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入監後,符合刑法第 77 條所定假釋條件前 2 年 6 個月,報請監督機關核定後,將受刑人移至經核 定之執行機關辦理
(B)強制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每月最多 2 小時
(C)治療評估小組由執行監獄遴聘精神科專科醫師、心理師等專業人員及監獄管教人員至少 5 人以上組成
(D)執行機關應落實受刑人釋放前資料轉銜,僅與中央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聯繫


34(D).

34 關於收容人購買及吸食香菸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收容人購菸,以 2 週 5 包為限,機關得視收容人保管香菸之數量及存放空間,增減之
(B)收容人領用之香菸,每日合計至多 10 支,不得私自囤積或為其他不法行為
(C)收容人購買及吸食之香菸,以機關依法成立之合作社依市價販售或由機關代購之菸品為限,不得由外界送入或自行攜入
(D)收容人於移出機關前購買尚未吸食但已拆封之香菸,經移入機關檢查允許後得予攜入


35(B).

35 受刑人因作業或職業訓練致受傷、罹病、重傷、失能或死亡者,應發給補償金,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死亡補償金:新臺幣 120 萬元
(B)失能補償金:最高金額為新臺幣 50 萬元
(C)致重傷者醫療補償金:最高金額不得逾新臺幣 30 萬元
(D)致受傷或罹病者醫療補償金:最高金額不得逾新臺幣 20 萬元


36(D).

36 有關外界為受刑人送入金錢、飲食及必需物品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外界送入金錢,每一送入人對個別收容人每週限 1 次,每次以新臺幣 1 萬元為限。但經機關長官許可者,不在此限
(B)收容人在機關內之保管金總額已逾 5 萬元者,機關長官得限制外界送入金錢之次數或數額
(C)外界送入飲食給受刑人,每日 1 次,每次不得逾 2 公斤。但經機關長官許可者,不在此限
(D)外界送入必需物品,每一送入人對個別收容人每月限 1 次


37(B).

37 監獄有關外部視察小組行使職權之相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外部視察小組開會應於機關內召開,得邀請機關人員列席,並得就特定事項邀請機關人員到場說明
(B)外部視察小組訪談機關人員,應徵得當事人之同意
(C)外部視察小組訪談機關人員,毋庸經監獄同意得逕行使用錄音器材
(D)外部視察小組應每年提出視察報告


38(C).

38 對於移入違規舍受刑人生活處遇管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應停止作業
(B)穿著指定之服制
(C)禁止持有及使用電器物品,包括電動刮鬍刀
(D)禁止吸菸


39(C).

39 有關監獄行刑法接見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受刑人之接見,除依受刑人意願拒絕外,監獄不得限制或禁止。接見次數每天 1 次
(B)監獄應於國定例假日或其他休息日辦理接見
(C)受刑人與其律師、辯護人接見,除有事實上困難外,不限制接見次數及時間
(D)接見,每次僅限 2 人


40(A).

40 依監獄行刑法第 96 條規定,以書面提起申訴者,應填具申訴書,由申訴人簽名或捺印,下列何者非應載明之事項?
(A)申訴人之罪名、刑期
(B)申訴事實及發生時間
(C)申訴理由
(D)申訴年、月、日


41(C).

41 受刑人得向監獄申請准其使用電話或其他通訊方式接見,下列有關監獄辦理使用通訊設備接見之具體措施,依矯正法令規定,何者錯誤?
(A)受刑人使用通訊設備接見,得每月 2 次,但以其最近親屬有生命危險為由辦理時,不計入前述次數
(B)使用通訊設備接見,每次以 30 分鐘為限。但機關認有必要時,得調整加減之
(C)接見所產生之通訊費用,得由被許可接見者負擔,其無力負擔且機關認為適當時,應由機關支付之
(D)被許可接見者規避監獄依規定所為之監看或聽聞,監獄得中止接見


42(C).

42 受刑人接見或發信,監獄應保障其無障礙權益,並採取適當措施為合理調整,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視覺障礙受刑人發信,得使用點字或其他適當輔助方式
(B)受刑人因患病或於管理教化上之必要,監獄得准受刑人於適當處所接見
(C)受刑人不識字或因故不能書寫信件者,由監獄逕行指定受刑人協助代為書寫
(D)聽覺障礙受刑人接見,得使用手語或其他適當輔助方式


43(B).

43 有關監獄行刑法申訴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受刑人不服監獄所為影響其個人權益之處分或管理措施,得向監獄提起申訴
(B)受刑人因監獄對其依本法請求之事件,拒絕其請求或於 1 個月內不依其請求作成決定,認為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損害,得向監獄提起申訴
(C)受刑人因監獄行刑之公法上原因發生之財產給付爭議,得向監獄提起申訴
(D)受刑人提起申訴,得委任律師為代理人行之,並應向監獄提出委任狀


44(C).

44 有關行刑累進處遇條例各級受刑人接見及寄發書信次數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第四級受刑人每星期 1 次
(B)第三級受刑人每星期 1 次或 2 次
(C)第二級受刑人每 4 日 1 次
(D)第一級受刑人不受限制


45(A).

45 有關監獄受刑人釋放,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執行期滿者之釋放,應於其刑期終了之次日午前釋放之
(B)核准假釋者,應於保護管束命令送交監獄後 24 小時內釋放之。但有特殊事由者,得於指定日期辦理釋放
(C)受赦免者,應於公文到達後至遲 24 小時內釋放之
(D)釋放後之保護扶助事項,除法規另有規定外,應於受刑人執行期滿出監前或提報假釋前先行調查,必要時,得於釋放前再予覆查


46(C).

46 有關假釋與縮短刑期之比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二者均在鼓勵受刑人保持善行,改善更生
(B)假釋適用有期徒刑及無期徒刑受刑人,縮短刑期僅適用於符合法定條件之有期徒刑受刑人
(C)假釋僅適用於二級以上受刑人,縮短刑期僅適用於一般監獄及外役監獄三級以上之受刑人
(D)假釋受刑人釋放後應交付保護管束,縮短刑期提前出獄之受刑人無交付保護管束之規定


47(C).

47 為維護監獄秩序及安全,防止違禁物品流入,受刑人入監時,應檢查其身體、衣類及攜帶之物品,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必要時,得採集其尿液檢驗
(B)為辨識受刑人身分,應照相、採取指紋或記錄其他身體特徵,並得運用科技設備輔助之
(C)有事實足認受刑人有夾藏違禁物品或有其他危害監獄秩序及安全之虞,仍不得為侵入性之檢查
(D)如須脫衣檢查時,應於有遮蔽之處所為之,並注意維護受刑人隱私及尊嚴


48(B).

48 依相關矯正法規成立之各式會議或小組,其委員任期之規定,下列何者正確?
(A)監獄外部視察小組任期 1 年,任期屆滿得續聘之
(B)假釋審查會外聘委員任期 1 年,期滿得續聘之
(C)妨害性自主罪與妨害風化罪受刑人強制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篩選評估小組、治療評估小組及輔導評估小組任期均為 2 年,期滿得續聘之
(D)外役監受刑人遴選小組委員任期 3 年,任期屆滿得續派(聘)任之


49(B).

49 有關監獄執行死刑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執行死刑,應於當日告知本人
(B)監獄執行死刑之日期,依刑事訴訟法第 461 條規定,於法務部令到 5 日內執行之
(C)死刑定讞待執行者,應由檢察官簽發死刑確定待執行指揮書,交由監獄收容
(D)對死刑定讞待執行者,監獄得適度放寬其接見、通信,並依其意願提供作業及教化輔導之機會


50(C).

50 關於施用戒具、施以固定保護或收容於保護室,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施用戒具逾 2 小時者,監獄應製作紀錄使受刑人簽名並交付繕本
(B)每次施用戒具最長不得逾 24 小時
(C)施以固定保護,每次最長不得逾 4 小時
(D)收容於保護室,每次最長不得逾 48 小時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 司法特種考試_四等_監所管理員(男)、監所管理員(女):監獄行刑法概要#116192-阿摩線上測驗

113警特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