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後悔藥
55
(2 分14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8 年 - 108-2 專技高考臨床心理學特論(一)(包括自殺之心理衡鑑與防治、暴力行為之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物質濫用與依賴之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性格與適應障礙之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78319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有疑問

1 有關自殺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有自殺嘗試者,大多數具有精神疾病的診斷
(B)因思覺失調症而住院的病人不會自殺
(C)離婚或喪偶不會顯著地提升自殺率
(D)較不嚴重的心理障礙症與自殺沒有關係


2(D).
X


2 在自殺預防心理介入中,Rudd, Joiner & Rajab(2001)建議將問題解決的步驟放在因應卡,病 人可隨身攜帶提醒自己。試排列出問題解決的順序:①確認治療目標 ②執行其中一項方案 ③產生替代方案 ④評估替代方案 ⑤評估效果及修正方案 ⑥定義問題
(A)①⑥②③④⑤
(B)⑥①②③④⑤
(C)⑥①③④②⑤
(D)⑥①②⑤③④


3(B).有疑問
X


3 有關自殺危險因子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依據美國 CDC(2006)的研究,嘗試自殺的人有超過半數正受到憂鬱情緒的困擾
(B)血清素不足對自殺的影響超過皮質醇失調的影響
(C)媒體對名人自然死亡的報導會增加自殺率
(D)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自殺風險高低無關


4(C).

4 Brown、Beck、Steer 及團隊(2000)的自殺研究發現,自殺者的認知三角通常對未來是:
(A)敵意的
(B)憤怒的
(C)無望的
(D)痛苦的


5(B).
X


5 當病人面臨一個急性壓力源(例如親人過世),或標記第一軸症狀再度出現,則該病人可以被歸 類為自殺風險的那一類別?
(A)基準線
(B)急性
(C)慢性高風險
(D)慢性高風險伴隨急性惡化


6(B).有疑問

6 有關單次事件的自殺循環次序,下列何者正確?
(A)自殺信念系統→觸發事件→情感→生理→行為
(B)觸發事件→自殺信念系統→情感→生理→行為
(C)行為→觸發事件→自殺信念系統→情感→生理
(D)生理→情緒→自殺信念系統→觸發事件→行為 


7(B).

7 依據 Wilcox 與 Wyman(2016),有關自殺危機處遇時的安全計畫(Safety Plans)步驟,下列何 者錯誤?
(A)首先,認識自殺危機的誘發事件、情境
(B)儘速打電話聯絡親友,告訴其目前的危機
(C)先試著找出個人因應危機方法,若無法降低自殺意念,再聯絡親友請求協助解決危機
(D)若仍無法降低自殺意念,則找專家或機構協助,降低使用致命性自殺方法的風險


8(A).有疑問

8 依據 Rudd 等人(2001)的主張,自殺病人處置計畫三階段中之第二階段為何?
(A)改善功能,提昇技能
(B)降低症狀與自殺風險,灌注希望
(C)提昇問題解決技能,緩解自殺意念與意圖
(D)改善自我形象與脆弱性格因素,促進性格成長


9(D).有疑問
X


9 依據 DSM-5,有關自殺企圖的評估,下列何者正確?
(A)心理師可以從當事人是否有尋死的意圖來判斷其行為是否為自殺企圖
(B)心理師可以從行為的結果是否造成傷害來判斷其行為是否為自殺企圖
(C)當病人已準備自高樓躍下自殺時,被大樓警衛發現並攔阻,這樣的行為並不被視為是自殺企圖
(D)病人計畫囤積安眠藥,預計一段時間後將一次吞下全部的藥,這樣的行為被視為自殺企圖


10(C).

10 在 Hans Eysenck 有關犯罪理論的討論中,曾提及三類人格特質與犯罪有關,其中一類特質為缺 少同理心、自我中心、冷漠、具衝動與攻擊,且固執的,請問是屬於下列何者?
(A)犯罪性(Criminality)
(B)外向性(Extraversion)
(C)心理病質(Psychoticism)
(D)神經質(Neuroticism)


11(D).

11 從心理動力觀點(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s)而言,有一類犯罪者具有經常因誤解外界訊息而 陷入麻煩、愛發脾氣,及其犯罪只是跟著別人走等特點,此犯罪者是屬於下列何類型?
(A)超我薄弱型(Weak Superego Type)犯罪者
(B)「常態」的反社會犯罪者(“Normal” Antisocial Offender)
(C)神經質的犯罪者(Neurotic Offender)
(D)自我薄弱型(Weak Ego Type)犯罪者


12(A).有疑問

12 Risk-Need-Responsivity(RNR)模式認為風險(risk)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具傷害性的媒介, 另一個是下列何者?
(A)發生傷害的機率
(B)執行傷害的方式
(C)具傷害媒介出現的場合
(D)傷害的類型


13(D).

13 傳統心理動力的觀點認為,欲了解與預測個體的違犯行為需要評量:①超我的強度 ②自我的控 制能力 ③當前環境的促進因素 ④當前環境的阻礙因素 ⑤反社會的特質傾向
(A)僅①②⑤
(B)僅②③⑤
(C)僅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4(B).
X


14 有關犯罪與智力之間關聯性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低智力與成人犯罪性之間呈現顯著相關
(B)低智力與青少年犯罪之間無相關
(C)遺傳因素的影響力勝於環境因素的影響力
(D)智力對犯罪的影響力勝於其他犯罪風險因子


15(D).

15 當心理師被轉介進行刑事被告的心神喪失鑑定時,需要評估的問題是:
(A)被告進入司法審訊前的心智狀態或功能
(B)被告接受司法審訊時的心智狀態或功能
(C)被告完成司法審訊後的心智狀態或功能
(D)被告在案發當時的心智狀態或功能


16(D).有疑問
X


16 下列何者較不會是成功處遇方案的特性?
(A)因應對象的性別或發展關鍵狀態,進行設計
(B)採用危機處理原則,解決單一明顯的問題
(C)優先改善家庭系統與父母親職的技能
(D)儘可能在學齡期或儘早開始施行方案


17(A).
X


17 根據行為學派的矯正處遇方案,下列何種作法不是有效示範與增強的方式?
(A)提供具體且清晰的行為示範
(B)詳細說明不同意的原因
(C)詳細說明贊同或支持的原因
(D)給予立即的且可區分強度的增強反應


18(C).有疑問

18 近來性犯罪除了討論多樣化–專門化的問題外,還進一步探究性犯行的跨界現象(crossover), 而有關跨界現象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性犯行的跨界問題是指性犯罪受害者會跨越不同年齡、性別及關係
(B)大部分的性犯罪都會有跨界問題
(C)具有跨界特性的性罪犯是屬於高再犯風險的個案
(D)有跨界特性的性犯罪對其他犯罪的興趣缺缺,因此很少有犯罪前科


19(C).有疑問
X


19 根據 Moffitt(2005)對犯罪行為的研究,有關生物與環境之交互作用影響下,所顯現之行為標 記陳述,下列何者不在其中?
(A) sensation-seeking
(B) empathy deficit
(C) low self-control
(D) emotionality


20(D).

20 有關再犯預防(relapse prevention, Marlatt & Gordon, 1980)模式的論述,下列何者錯誤?
(A)維持偏差行為的中止狀態
(B)學習區辨出貌似無關的決定(apparently irrelevant decisions)
(C)強調自我的管理
(D)是一種提升動機的療法


21(C).
X


21 下列何者屬於 Scully 與 Marolla(1985)所論述之性犯罪迷思(myths)?
(A)因受害者的誘惑導致性犯罪發生
(B)性侵害犯罪行為並非起因於心神錯亂的症狀
(C)有沒有喝酒或嗑藥對性侵害犯罪並無直接影響
(D)並不是性侵害加害者都有著難以控制的性衝動


22(B).
X


22 過去研究經常討論心智異常(mental disorder)與暴力行為(violence)之間的關聯,下列敘述何 者錯誤?
(A)心智異常者犯下嚴重犯罪的可能性,並不比一般人的可能性高
(B)心智異常者中患有思覺失調症類型者與暴力行為的關聯最高
(C)至少有一件暴力前科的男性心智異常者,在離開醫院之後的一年之內,有較高的暴力犯罪率
(D)「心智異常」此單一因素可以預測暴力行為發生的可能性


23(D).

23 根據 Rudd 等學者(2004)建議,下列何者是自殺靜態變項?
(A)共病問題
(B)失落議題
(C)人格疾患
(D)受虐史


24(C).
X


24 菸害防制法中有關各級學校的規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國內各級學校全面禁菸
(B)學校對於未滿 18 歲吸菸之學生應辦理戒菸教育
(C)應教導學生拒菸,對吸菸學生或教職員須協助其戒菸
(D)校內員生消費合作社及各商店不能販售菸品


25(D).

25 長期追蹤研究顯示,人格特質會影響個體物質的使用。具備以下何類型特質的學童可預測其成年 後飲酒、使用藥物與抽菸等物質使用習慣?
(A)外向性
(B)高嚴謹性
(C)內向性
(D)神經質


26(C).有疑問

26 個體因使用物質當下或不久後,產生判斷能力受損、情緒易怒、與人際衝突等,稱之為:
(A)耐受性(tolerance)
(B)戒斷(withdraw)
(C)中毒(intoxication)
(D)成癮(addiction)


27(B).有疑問
X


27 面對物質使用障礙之案主時,下列何種做法最可能違背動機式晤談法之基本原則?
(A)讓案主相信自己是可以改變的
(B)接納案主,表達同理
(C)邀請案主一同面對眼前的問題,且重視身邊的資源
(D)與案主辯證使用物質造成自身的矛盾


28(C).

28 關於美沙酮(Methadone)治療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美沙酮與海洛因具有交叉互耐受性(cross-tolerance)
(B)治療時,海洛因成癮者需先逐漸戒斷海洛因,然後逐漸增加美沙酮的藥量
(C)治療時,個案不需每天到診所報到
(D)美沙酮治療會造成失眠、便秘、大量流汗、性功能降低等副作用


29(A).有疑問
X


29 人們使用中樞神經興奮劑古柯鹼(cocaine)之後,下列有關體內變化的敘述何者錯誤?
(A)吸食古柯鹼幾秒鐘後即能快速透過肺泡擴散至血液中
(B)古柯鹼分子到達中樞神經系統後影響腦區神經傳導物質的傳送
(C)古柯鹼主要是作用於多巴胺神經系統(dopaminergic system)
(D)古柯鹼會促使多巴胺神經末梢大量釋放多巴胺至突觸中 


30(B).
X


30 在 DSM-5 中,有關網路遊戲障礙症(Internet gaming disorder)診斷準則芻議(proposal)的描述, 何者錯誤?
(A)網路遊戲障礙的耐受性和戒斷症狀相較於物質使用障礙不明顯
(B)當前的研究結果較傾向支持網路遊戲障礙為一種衝動控制障礙
(C)網路遊戲障礙症與強迫症在現象學與神經影像學上的表現相同
(D)高神經質的人格特質和網路遊戲障礙相關


31(D).

31 匿名戒酒會(Alcoholics Anonymous)的治療目標為:
(A)幫助配偶和家屬因應個案的酒癮
(B)改變酒精與酗酒的標籤化印象
(C)幫助個案學習適度地社交飲酒而不復發
(D)實現完全戒除酒精使用的目標


32(C).
X


32 根據 DSM-5,嗜賭症(gambling disorder)不具有下列何種特性?
(A)嗜賭行為有類似於藥物濫用的活化回饋系統
(B)嗜賭者可能會出現思考扭曲(例如:否認、迷信等)
(C)嗜賭行為與躁症行為相類似
(D)嗜賭行為是一種強迫行為


33(C).

33 有關治療酒精使用疾患者的研究結果,下列何者正確?
(A)有 60%以上酒精使用疾患者,不需經由治療也可以自然恢復(spontaneous recovery)
(B)使用控制飲酒(controlled drinking)行為治療,可以有效預防嚴重酒精使用疾患個案繼續飲酒
(C)使用 naltrexone 或 buspirone 等藥物時,若同時進行心理治療效果更佳
(D)利用令人嘔吐的藥物(antabuse)預防繼續飲酒的效果,優於安慰劑(placebo)的效果


34(C).

34 從藥物濫用的整合模式(integrative model)角度而言,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對使用非法藥物(drug use)的信念或預期,其背後受到媒體、同儕,以及父母所影響
(B)心理影響因素(psychological influences)像是受到正增強也會影響是否會使用非法藥物
(C)藥物濫用(drug abuse)之後才會產生對藥物的依賴(drug dependence)
(D)焦慮或情緒障礙是影響藥物濫用的生物影響因子(biological influences)之一


35(B).

35 有關思覺失調型人格障礙症(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的臨床特質,下列何者錯誤?
(A)具有古怪的信念或神奇的思考,並影響其行為
(B)對他人的讚美或指責顯得漠不關心
(C)行為與外表古怪(odd)、怪僻(eccentric)與奇特(peculiar)
(D)經常是多疑的而且可能有被害意念


36(A).

36 根據 DSM-5,下列有關人格障礙症(personality disorders)的發展與病程描述,何者正確?
(A)某些類型的人格障礙症,會隨著年紀增長變得較不顯著或緩解
(B)人格障礙症常出現在兒童與青少年
(C)如果人格障礙症案主在失去重要支持人物(例如喪偶)或失去平穩生活狀態(例如失業)後, 而使其功能減損或主觀痛苦加重,此時必須移除人格障礙症的診斷
(D)反社會人格障礙症可以於 18 歲以前診斷


37(A).
X


37 張小姐在與男友分手之後即開始出現明顯憂鬱症狀,根據 DSM-5,若張小姐的症狀已符合鬱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診斷準則,此時在診斷上:
(A)應先診斷為適應障礙(adjustment disorder),若症狀持續超過六個月以上,才考慮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診斷
(B)應診斷為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C)應診斷為適應障礙伴隨憂鬱情緒(adjustment disorder with depressed mood)
(D)應同時給予適應障礙(adjustment disorder)與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診斷


38(B).

38 根據 DSM-5 的向度取向(dimensional approach)模式,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s)具有下列那些不適應的人格特質?①negative affectivity ②antagonism ③detachment ④disinhibition ⑤psychoticism
(A)僅①②③④
(B)僅②④
(C)僅①②③
(D)僅①②⑤


39(D).有疑問
X


39 Marsha Linehan 提出「致病因子-壓力」理論(diathesis-stress theory),解釋關於邊緣型人格障 礙症的主要心理病理;其致病因子指的是:
(A)不安全人際依附
(B)行為的衝動與失控
(C)情緒失調
(D)二分思考


40(C).有疑問
X


40 依據 Kring 等人(2014),關於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病因,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前額葉皮質與杏仁核的連結不佳
(B)前額葉皮質的活動量較低
(C)杏仁核的活化較高
(D)血清素功能比一般人高


【非選題】
一、一位具有中等自殺風險的病人在門診接受治療,在該病人的治療計畫 中,有那些項目需要持續考量,直到他的自殺風險消退為止?(30 分)

【非選題】
二、關於自殺危機發生時應如何完成症狀配對,合適的步驟為何?(20 分)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8 年 - 108-2 專技高考臨床心理學特論(一)(包括自殺之心理衡鑑與防治、暴力行為之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物質濫用與依賴之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性格與適應障礙之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78319-阿摩線上測驗

flapsychology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