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知道阿摩不重要,善用阿摩才重要!
100
(1 分40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法緒-刑法題目#466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下列何種情形,得主張刑法之正當防衛?

(A)遭受自然災害時

(B)雖遭受侵害,但侵害已屬過去

(C)遭動物自發攻擊

(D)貞操遭受現在不法侵害


2(C).

【已刪除】對於有犯罪習性的犯罪人,得宣告何種保安處分?

(A)強制治療

(B)禁戒處分

(C)強制工作

(D)監護處分


3(B).

甲從美國寄一盒有毒的巧克力給住在台北的乙,乙食用後毒發身亡。甲的行為屬於:
(A)繼續犯
(B)隔地犯
(C)連續犯
(D)牽連犯


4(D).

無期徒刑的受刑人,執行多少年後可以假釋?
(A)十年
(B)十五年
(C)二十年
(D)二十五年


5(A).

下列何者屬於不純正不作為犯?
(A)母親故意不餵乳致其嬰兒餓死
(B)生母遺棄自己的初生嬰兒
(C)生母殺害自己的初生嬰兒
(D)見鄰居的幼兒發生危難而不為救助


6(B).

甲企圖殺害乙,開車前往乙家,途中不慎撞死人,死者竟是乙。問甲成立何罪?
(A)殺人未遂
(B)過失致死
(C)殺人既遂
(D)傷害致死


7(A).

下列何者在刑法上不處罰?
(A)不能犯
(B)不作為犯
(C)繼續犯
(D)即成犯


8(D).

甲以殺人的意思,建議乙在雷雨外出希望乙遭到雷擊,乙果然遭到雷擊致死,問如何評價甲的行為?
(A)過失殺人
(B)殺人未遂
(C)預備殺人
(D)無罪


9(D).

甲砍傷乙之後後悔,將乙送醫急救,乙僅受皮肉之傷,則甲是普通傷害罪的:
(A)不能未遂
(B)障礙未遂
(C)中止未遂
(D)既遂犯


10(B).

甲以重金誘惑剛滿十三歲的少年乙前往丙家中殺害丙,惟乙到達丙家時,適丙外出,而有丙之友人丁來訪,乙將丁誤認為丙,持刀將丁殺死。請問:倘若依據我國實務之見解,以下之敘述,何者正確?
(A)乙為打擊錯誤,成立殺人未遂罪
(B)甲成立殺人罪之間接正犯,乙不成立犯罪
(C)乙為客體錯誤,成立殺人既遂罪
(D)甲成立殺人罪之教唆犯,乙成立殺人未遂罪


11(A).

行為人甲,將原有舊機車上之引擎號碼鋸下後,使用強力膠將其黏貼在另一部機車引擎上。關於甲之行為,依實務見解,下列何者正確?
(A)甲應成立偽造準私文書罪
(B)甲應成立偽造特種文書罪
(C)甲應成立偽造私文書罪
(D)甲應成立偽造公文書罪


12(C).

甲女於晚上下班後行經公園,突然有人自背後拉扯其背包。甲女以為有人要劫財劫色,因此緊張得拿起隨身攜帶的雨傘朝該人用力猛打,致使該人頭部與身體多處瘀青出血。不過再仔細一看,原來是甲女的同事乙,再跟甲開玩笑而故意惡作劇。問甲之行為該如何論罪?
(A)普通傷害罪
(B)無罪
(C)過失傷害罪
(D)普通殺人罪未遂


13(D).

對於累犯之處罰,法院得加重其刑至:
(A)不得加重
(B)三分之二
(C)二倍
(D)二分之一


14(A).

下列關於刑事責任之敘述,何者錯誤?
(A)不知法律者應免除刑事責任
(B)所有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罰
(C)滿八十歲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
(D)過失行為之處罰,以有特別規定者為限


15(B).

刑法"共犯"一詞包含:
(A)共同正犯ˋ教唆犯與幫助犯
(B)教唆犯與幫助犯
(C)共同正犯與教唆犯
(D)共同正犯與幫助犯


16(B).

下列何者之犯罪行為不罰?
(A)外國人
(B)未滿十四歲之人
(C)瘖啞人
(D)滿八十歲以上之人


17(C).

一個長期受到虐待與性別威脅的婦女,在丈夫熟睡時將他殺死,該婦女若主張其行為是為了正當防衛,在丈夫熟睡時將他殺死,該婦女若主張其行為是為了正當防衛,可能在哪個成立要件上引發爭議?
(A)侵害的不法性
(B)手段的必要性
(C)侵害的現在性
(D)手段的有效性


18(D).

不能未遂在刑法上的法律效果為:
(A)得減輕其刑
(B)必減輕其刑
(C)加重其刑二分之一
(D)不罰


19(B).

下列何者屬於刑法上第十條第二項第一款前段之公務員?
(A)漁會總幹事
(B)公營事業機構之承辦採購人員
(C)民間拖吊業者執行拖吊之人員
(D)市政府顧問之保全人員


20(A).

小偷甲廳到主人乙返家,因而放棄其偷竊的行為,甲的行為構成哪一種未遂類型?
(A)障礙未遂
(B)準中止
(C)不能未遂
(D)既了未遂


21(D).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對正當防衛之行為人得為正當防衛
(B)對緊急避難之行為人得為正當防衛
(C)對自助行為之行為人得為正當防衛
(D)對緊急避難之行為人得為緊急避難


22(C).

刑法第310條第一項誹謗罪規定: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ˋ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下列有關誹謗罪要件之陳述何者正確?
(A)誹謗之事必須客觀上有散布於眾
(B)條文中的"他人"包含特定及不特定之人
(C)毀損他人名譽之事必須為具體事項
(D)被害人名譽必須實際上受到毀損


23(A).

甲在飲水中下毒,結果乙丙因此中毒死亡,甲構成哪一種競合?
(A)想像競合
(B)實質競合
(C)法條競合
(D)不真正競合


24(B).

甲逮捕竊盜現行犯乙,將乙毒打,致乙竟因而失明無法治癒。問應如何評價甲的行為?
(A)成立重傷罪,但必須減輕處罰
(B)有成立傷害致重傷罪
(C)成立過失重傷
(D)正當防衛,不罰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試卷測驗 - 法緒-刑法題目#4665-阿摩線上測驗

陳沺均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