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人生是可以逆轉勝的
100
(2 分5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警察/一般警察/鐵路(三四等)◆國文
難度:非常困難
下載 下載收錄
1(C,E).

41.小說家撰寫小說時,受到說書人影響,偶爾會跳出來評論一番,以下何者有此現象? 
(A)老殘見天時尚早,復到街上訪問本府政績,竟是異口同聲說好,不覺暗暗點頭,深服古人「苛政猛於虎」一語真是不錯 
(B)孔明披髮仗劍,踏罡步斗,忽聽寨外吶喊,魏延飛入告曰:「魏兵至矣!」延腳步急,竟將主燈撲滅,孔明棄劍嘆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C)那馬見了悟空,腰軟蹄矬,戰兢兢的立站不住。蓋因那猴原是弼馬溫,在天上看養龍馬的,有些法則,故此凡馬見他害怕 
(D)太公道:「他是個殺人不眨眼魔君,你如何能彀得他回心轉意?」智深道:「洒家在五臺山智真長老處學得說因緣,便是鐵石人也勸得他轉。」 
(E)紂王大怒,將梅伯剝去衣服,赤身將鐵鎖綁縛其手足,抱住銅柱,可憐梅伯一片中心,半生赤膽,直言諫君,遭此橫禍


2(B,D,E).

16.「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 君?』」(《世說新語》)關於上引文章,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王子猷打算在此長住
(B)王子猷非常 喜愛竹子
(C)「爾」字是「你」的意思
(D)此君指的是竹子
(E)此篇應列在〈任誕〉篇。


3(B,C,D,E).

40.臺灣近五十年來名作家輩出,其中不少作家吸收古典文學之美,融會貫通後,創造出個人獨特的風格。 例如詩人 (甲) 將文化中國當作母親,表現濃厚的鄉愁,在現代詩、現代散文、文學批評及翻譯上也都有相當成就。而 (乙) 將古典詩詞的語彙和意象融入現代詩的情境當中,一首錯誤有著典雅細膩的浪漫情調,被人廣為傳誦。至於女作家 (丙)、 (丁)均善用古典詞語寫出精緻動人的散文,前者多以懷舊憶往的題材為主,在平凡無奇中涵蘊至理,充滿中國倫理色彩;後者寫作風格以多樣著稱,有時細膩溫柔,有時辛辣諷刺,並曾將古典故事改編為現代戲劇。另外, (戊) 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又嫻熟西方現代主義,曾將崑曲牡丹亭融入小說遊園驚夢中。上文中,依序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A)甲、楊牧
(B)乙、鄭愁予
(C)丙、琦君
(D)丁、張曉風
(E)戊、白先勇。


4(D).

225.「她望著此刻跟她生命一樣的紅點香火,在昏暗的廳堂,慢慢地引暈著小火光,釋放檀香的香氣充滿屋內,接著隨裊裊的煙縷飄向屋外,和濛濛亮的天光渾然一起。」下列文句,何者所運用的修辭與上列文字相同? 
(A)一把小小黃楊木梳,再也理不清母親心中的愁緒 
(B)既不能積極的給對方以苦痛,只好消極的減少對方的樂趣 
(C)她已經退了妝,穿上輕便的夏服,喜孜孜的邊走邊玩,一點歉疚的神色都沒有 
(D)有時劉嫂與陳嫂一起來了,母親和姨娘就在廊前背對著背同時梳頭。


5(A,B,D).

4.下列各組「 」中的字,詞性不同的選項是
(A)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B)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C)無「恥」之恥,無「恥」矣 
(D)「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E)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6(C,D).

151.「 」 中 的 字 音 , 請 選 出 下 列 字 形 前 後 相 同 的 選 項 : 
(A)子 之 病 「 ㄐ ㄧ ˊ 」 矣 /罹患眼 「ㄐㄧˊ」 
(B)窮 途 「 ㄌ ㄧ ㄠ ˊ 」 倒 / 眼 花 「 ㄌ ㄧ ㄠ ˊ 」亂 
(C)箕「 ㄐ ㄩ ˋ 」而 遨 / 龍 盤 虎 「ㄐㄩˋ」 
(D)浮 雲「 ㄧ ˋ 」日 / 冷 冷的雲 「ㄧˋ」 
(E)海 「 ㄧ ㄢ ˋ 」 河 清 / 梁園「 ㄧㄢˋ」雪 。


7(A,B,D).

54.下列詞語,何者與「孝道」或「思親」有關 
(A)烏鳥私情 
(B)哀毀骨立 
(C)鼓盆之戚 
(D)詩廢蓼莪 
(E)喪明之痛。


8(B,C,D,E).

53.請選出文句中有因果關係的選項:
(A)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僕心哉 
(B)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C)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D)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E)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9(A,B,C,D).

59.下列「通同字」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悖」禮犯義:同「背」 
(B)其「原」皆生於無恥也:同「源」 
(C)吾時「俯」而不答:通「俛」 
(D)以此「伏」事公卿:通「服」 
(E)「恥」之於人大矣:通「齒」。


10(A,B,C,D).

15.語言會隨著時間產生變化,有些詞彙會產生古今不同的現象。下列各組「 」內的詞彙,意思不同的選 項是
(A)余嘉其能行「古道」/「古道」、西風、瘦馬
(B)古之「學者」必有師/經過專家「學者」 的研發,預防 H1N1 的疫苗終於問世
(C)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年華老去,讓人「感慨」萬千
(D)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望一望,想一想,誰不感到虛度「春秋」
(E)巫、醫、樂師、「 百工」之人/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


11(B,D,E).

28.好的翻譯不應只是直接的語譯,而宜兼顧意義的正確與意境的掌握,同時可以呼應原 文的優美。依此標準,以下〈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的翻譯,正確的選項是:「至於春氣和暢、陽光明媚的日子,
(A) 湖面波平浪靜,山色相互輝映,一片碧綠,廣闊無邊;
(B) 沙洲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止息,美麗的魚兒悠然的游來游去;
(C) 湖岸的芷草,沙洲的蘭花,洋溢著青春的色彩。
(D) 而有時瀰漫的霧氣全部消散,皎潔的月光流瀉千里,
(E) 隨波浮動的月光,彷彿是閃耀的黃金,靜靜倒映的月影,就像是沉落的璧玉,漁人的歌聲彼此唱和,這種快樂真是無窮無盡!」 


12(B,D).

70.下列關於通同字的敘述何者有錯誤? 
(A) 「虵蟺」之穴,同「蛇鱔」;出則「銜」恤,通「啣」 
(B) 散六國之「從」,同「踪」;卻客而不「內」,通「納」
(C) 舉地千里,至今治「彊」,同「強」; 此數寶陛下「說」之,同「悅」
(D)「傅」璣之珥,通「覆」;西蜀丹青不為「采」,通「彩」 
(E) 損民以益「讎」,通「仇」;「拊」我畜我,通「撫」


13(A,B,C,D).

52.下列各選項「 」中的詞義,和現在通用的詞義不同者為 
(A)臣欲奉詔奔馳,則「告訴」不許 
(B)詔書特下,拜臣「郎中」 
(C)逮奉聖朝,「沐浴」清化 
(D)郡縣逼迫,催臣「上道」 
(E)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14(B,E).

3.下列關於古代稱謂的敘述,何者正確
(A)稱丈夫為「良人」或「連襟」
(B)稱妻子為「拙荊」或「內人」
(C)稱父母為「二老」或「嚴慈」
(D)稱兄弟為「昆仲」或「喬梓」
(E)稱岳父、岳母分別為「泰山」、「泰水」。


15(A,D).

82.有關〈與陳伯之書〉中「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弔民洛汭,伐罪秦中」的文句說明,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中軍臨川殿下」是指蕭宏 
(B)「明德茂親」是指既有美德又是天子的兒子 
(C)「總茲戎重」意指此次討伐異常辛苦 
(D)「弔民洛汭」是指在洛水邊慰問受難的民眾 
(E)「伐罪秦中」意指在秦中討伐罪人。


16(A,B,D).

13.在〈愛之淚珠〉一文中,作者大量使用映襯的手法呈顯對比矛盾。下列各組的對比,正確的是 
(A)原典 /仿製品 
(B)其他陽剛建築/泰姬陵 
(C)印度文化/中國文化 
(D)泰姬陵/外圍貧民窟 
(E)貧民 窟的小女孩/來自各地的遊客。


17(A,B,E).

57.下段引文出自魏徵〈遺表稿〉,其涵義可與諸葛亮〈出師表〉中的哪些文句相呼應?「天下之事,有善有惡,任善人則國安,用惡人則國亂。公卿之內,情有愛憎,憎者惟見其惡,愛者惟見其善。愛憎之間,所宜詳審。若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賢勿貳,可以興矣。」 
(A)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B)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  
(C)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D)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E)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18(B,E).

22.下列有關〈再別康橋〉一詩的意象說明,何者正確? 
(A)以「波光裡的豔影」來形容西天雲彩的倒影 
(B)以「水底招搖的青荇」呼應「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形容詩人願意如青荇般與康河長相依偎 
(C)以「河畔的金柳」來描寫站立在夕陽下的嬌美新娘 
(D)以「沉澱著彩虹似的夢」來形容康河上康橋的倒影 
(E)以「西天的雲彩」比喻康橋的生活與夢想及西方的自由思想。


19(B,D).

76.下列成語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甕牖繩樞」、「罄竹難書」同狀貧寒之家 
(B)「俛首係頸」、「楚囚纓冠」均指被俘 
(C)「流血漂櫓」、「勝殘去殺」皆指戰爭時殺人無數 
(D)「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均有相互較量之意 
(E)「拱手而取」、「反掌折枝」均用以形容取之不易。


20(A,D).

48.下列各組文句,「 」內字義、用法完全相同的選項是: 
(A)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寧「以」義死,不苟幸生 
(B)「攘」人犬豕雞豚/「攘」除姦凶 
(C)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D)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 
(E)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不可為常者,「其」聖人之法乎? 是以堯、舜、三王之治,必本於人情。


21(A,D,E).

72.相傳王昌齡所作的〈詩格〉提出詩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宋代以後,「境」、「境 界」、「意境」被廣泛用於評詩論畫,如明末的侯方域曾將「境界」與「格調」、「神韻」、「骨采」、 「章法」等並列為「詩歌之道」。清王國維提出「境界說」,他認為「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 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為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由此標 準來看,下列何者屬於「有境界」之作品? 
(A)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 央。 
(B) 考差蒲未齊,沈漾若浮綠,朱鷺戲蘋藻,徘徊流澗曲。澗曲多巖樹,逶 迤復繼續,振振難以明,湯湯今又矚。 
(C)庭花一曲酒杯遲,翠袖輕翻醉似癡。舞 破江山天不管,年年枯井怨胭脂。
(D)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來。花徑不曾緣 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餘杯。 
(E) 山押險韻╱岸走拗步╱慣於和沙灘酬唱的╱海,怕要難 為吟詠了。一堆怪石,恰好替我清喉╱我的聲音更寬洪而響亮了╱跌宕是發痛的 ╱由痛╱我領悟潮打空城的寂寞


22(A,C,D).

50.詩詞之寫景,有時會用「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的反面手法,增添作者或詩中角色 的悲哀或快樂,這些樂/哀之襯,可以是景與景間的對應,也可是景與情間的對應。下 列詩詞之寫,何者為「以樂景寫哀」、「以樂景襯哀」? 
(A)「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B)「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C)「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D)「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E)「昔日齷齪不足誇, 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23(A,E).

25.下列選項中,何者沒有表達出對愛情的堅貞?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B)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C)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D)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E)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4(A,B,C,E).

18.下列關於〈醉翁亭記〉的內容與章法,何者說明正確? 
(A)開頭先寫環滁皆山,而諸峰,再寫瑯琊山,而釀泉,最後才是醉翁亭,由遠到近,逐漸縮小以推出主題,為剝殼見筍法 
(B)作者雖遭貶謫,仍能悠遊山水,樂民所樂,表現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豁達 
(C)以「……(者)……也」句式貫穿全篇,且文句多用「也」字收尾,彷彿有押韻之感,讀來句句詠嘆 
(D)「醉翁」之名是因作者喜愛飲酒而起 
(E)作者緊扣住朝暮與四時變換的山間美景加以描寫,並狀寫宴飲之樂,寫出了滁州風景之美與人民的和樂


25(A,C,E).

phpGLMb7k


【題組】30.請依據上文中,黃蓉對於古文數字的解讀方式,選出下列也以同樣方式解讀的文句:
(A)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古詩十九首)
(B) 蓋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遊褒禪山記〉
(C) 年時「二八」新紅臉,宜笑宜歌羞更斂〈東飛伯勞歌〉
(D) 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史記‧高祖本紀》
(E) 「六六」雁行連八九,只等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水滸傳》。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警察/一般警察/鐵路(三四等)◆國文自由測驗(難度:非常困難)-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