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要有信心,就沒有過不了的橋
67
(1 分31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8 年 - 108-2 專技高考_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學特論(三)(包括飲食障礙之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精神官能症之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壓力身心反應與健康行為)#78317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 下列何種飲食障礙的診斷標準並沒有包括對於體重增加的擔憂或害怕?
(A)暴食症(bulimia nervosa)伴隨催吐行為
(B)暴食症(bulimia nervosa)未伴隨催吐行為
(C)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暴食/催吐型
(D)嗜食症(binge-eating disorder)


2(D).有疑問
X


2 女性飲食障礙症初發前,下列何者最常出現?
(A)控制飲食
(B)暴食
(C)人際關係變差
(D)因應壓力能力變差


3(C).

3 下列何者是常用且被證實有效之治療暴食症藥物?
(A)抗精神劑
(B)抗焦慮劑
(C)抗憂鬱劑
(D)抗癲癇劑


4(A).

4 Benzodiazepine 經常用來治療焦慮症,此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機轉為:
(A)促進 GABA 系統的活動
(B)抑制血清素的回收
(C)抑制正腎上腺素的回收
(D)同時抑制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的回收


5(B).

5 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最常與何類的人格障礙症(personality disorder)共病?
(A)孤僻型人格障礙症(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B)畏避型人格障礙症(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C)依賴型人格障礙症(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D)強迫型人格障礙症(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6(B).

6 依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 ,一位心理師想要鑑別診斷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與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可考量個案在家中社交聚會 的表現,他們在上述場合會有什麼不同的表現?
(A)前者通常會感到自在,後者會感到不自在
(B)前者通常會感到不自在,後者會感到自在
(C)前者通常會感到自在,後者也感到自在
(D)前者通常會感到不自在,後者也感到不自在


7(C).有疑問

7 依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下列對於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核心特質的描述,何者正確?
(A)僅對部分事件或活動過度的焦慮和擔憂
(B)其焦慮和擔憂的程度、持續度或頻率,與預期事件的確切可能性或影響力是成比例的
(C)個體很難控制其擔憂,且很難讓此擔憂的想法不會影響到工作時的專注力
(D)患有此疾病的兒童通常會擔憂每日的、例行的生活情境


8(B).

8 下列對恐慌症(panic disorder)認知行為病理的敘述,何者錯誤?
(A)患者傾向災難化錯誤解釋身體感受
(B)患者為了避免恐慌發作,時常試圖忽略自己的身體感受
(C)患者對身體細微的變化就相當敏感
(D)患者對於未預期的恐慌發作具有明顯的擔憂


9(C).

9 有關焦慮症的認知行為病理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患者時常採取一些安全行為(safety behaviors),以避免未來可能遭遇的危險
(B)患者傾向於注意威脅的刺激
(C)患者時常具有明顯的反芻(rumination)思考,尤其是針對過去已經發生的負向事件
(D)患者普遍對於不確定的情境缺乏主觀的控制感 


10(C).有疑問

10 關於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患者的家庭關係,因為家人會嘗試各種方式來幫助患者擺脫 雜亂的生活,而造成患者與家人關係不佳,因此在以家族為導向的治療時,要以下列那個目 標為優先?
(A)清除雜亂物品中最危險的物品
(B)設定清理的優先順序
(C)建立信任關係
(D)家人在患者不在家時移除物品


11(A).

11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的強迫行為之所以不同於強迫性賭徒(compulsive gamblers)或強迫性酗酒者(compulsive drinkers),在於強迫症的強迫行為具有下列何 種特徵?
(A)其強迫行為可能是為了預防災難事件的發生
(B)其強迫行為常是為了能增進愉悅感
(C)其強迫行為較能夠被控制下來
(D)其相信強迫行為是符合理性與邏輯的


12(B).

12 關於身體臆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與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二者,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欲診斷一個人患有身體臆形症,必須先排除強迫症診斷的可能性
(B)被診斷患有身體臆形症患者之中,有 1/3 在其一生中也符合強迫症診斷
(C)身體臆形症患者會持續動整形手術,這是他們最典型的強迫行為
(D)當強迫症患者出現健康上的問題時,他們常會轉移成為身體臆形症


13(A).有疑問
X


13 下列何者是最常用來治療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身體臆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及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的藥物?
(A)抗焦慮劑(anxiolytics)
(B)情緒穩定劑(mood stabilizers)
(C)抗精神病劑(antipsychotics)
(D)抗憂鬱劑(antidepressants)


14(A).

14 依據雙表徵理論(dual representation theory)的觀點,當個體暴露在與先前創傷事件類似的 情境,下列何種記憶較容易被自動觸及?
(A)被情境觸及的記憶(situationally accessed memories)
(B)被感官觸及的記憶(sensory accessible memories)
(C)自傳式記憶(autobiograhpic memories)
(D)被口語觸及的記憶(verbally accessible memories)


15(D).有疑問
X


15 根據 DSM-5 急性壓力症(acute stress disorder)的症狀,超過持續時間多久,病程將發展為 創傷後壓力症(PTSD)?
(A)兩週
(B) 1 個月
(C) 3 個月
(D) 6 個月


16(A).
X


16 有關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透過行為治療恢復健康活動,以減少過度關注疾病症狀
(B)透過社交技巧訓練,發展健康的人際互動
(C)家族取向的治療,使家人和病人一起關注疾病症狀
(D)認知行為治療有助於降低病人將注意力聚焦在負向刺激


17(D).

17 下列何者不是轉化症的臨床症狀?
(A)假性癲癇(pseudoseizure)
(B)管狀視野(tunnel vision)
(C)盲視(blindsight)
(D)腕骨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18(A).
X


18 根據自我催眠模式(autohypnotic model),具有高暗示易感性(suggestibility)的個體,容 易表現出下列何種症狀?
(A)容易創造錯誤記憶來減緩創傷記憶的傷害
(B)容易使用解離反應來防衛創傷事件的傷害
(C)容易記得錯誤的或偽造的創傷事件內容
(D)較不容易使用自我意志來控制人格的轉換


19(A).有疑問

19 依據 DSM-5,解離性失憶症常見的失憶型態是:
(A)侷限性失憶(localized amnesia)
(B)系統性失憶(systematized amnesia)
(C)廣泛性失憶(generalized amnesia)
(D)連續性失憶(continuous amnesia)


20(D).

20 根據 DSM-5,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與雙相情緒障礙症(bipolar disorder)在診斷 時均可標示特徵(specifier)。下列何者僅適用於雙相情緒障礙症,而不適用於鬱症?
(A)季節型特徵(seasonal pattern)
(B)精神病性特徵(psychotic feature)
(C)僵直型特徵(catatonic feature)
(D)快速循環特徵(rapid cycling)


21(C).有疑問

21 根據 DSM-5,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經常出現失去興趣或無法經驗任何愉悅感的 症狀,這種症狀為下列何者?
(A) avolition
(B) indifference
(C) anhedonia
(D) asociality


22(A).有疑問
X


22 根據 Fincham 等人(1997)的研究發現,婚姻關係與憂鬱的關聯性,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失婚女性因退縮或拒絕關係而更加憂鬱
(B)不論對男性或女性,婚姻問題與憂鬱兩者相互關連,但因果方向不同
(C)失婚男性因更多關係議題干擾而更加憂鬱
(D)治療時男女個案皆須先處理婚姻問題再處理憂鬱問題


23(B).

23 貝克(Aaron Beck)提出憂鬱的認知理論,其憂鬱認知三角(cognitive triad in depression)所 指為下列何者?
(A)負向扭曲的思考、二分化的思考、過度概化的思考
(B)負向的自我觀、負向的世界觀、負向的未來觀
(C)負向基模、認知扭曲、負向歸因
(D)負向基模、負向歸因、負向後果


24(A).有疑問

24 有關人際心理治療(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運用於憂鬱症患者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檢驗患者童年早期的重要人際議題
(B)協助患者辨識與覺察對人際議題的感受
(C)幫助患者了解與改變不適應的人際模式
(D)引導並鼓勵個案嘗試新的問題解決策略


25(A).有疑問

25 慢性失眠者若長時間躺床等待睡意,日後發展出在沙發上頻打瞌睡但一躺床就清醒,此行為 表現意謂其發展出以下何類失眠持續因子?
(A)制約激發
(B)注意力偏誤
(C)安全行為
(D)睡眠失功能信念


26(C).

26 下列何者不是嗜睡症(hypersomnolence disorder)與猝睡症(narcolepsy)鑑別診斷可依據的 特徵?
(A)有無臨睡幻覺(hypnagogic hallucinations)
(B)在白天多次入睡潛時測試(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是否出現 2 次以上的「入睡後進入 快速動眼睡眠(sleep-onset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C)入睡潛伏期(sleep-onset latency)的時間長短
(D)夜間睡眠的持續性(nocturnal sleep persistency) 


27(C).
X


27 下列何者並非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呼吸不足的相關病因?
(A)肥胖
(B)上呼吸道較狹窄
(C)顱顏骨骼結構異常
(D)呼吸中樞間歇性短暫停止運作


28(B).
X


28 在 DSM-5 中,異性裝扮症(transvestic disorder)歸屬於下列何種障礙症?
(A)性功能障礙(sexual dysfunctions)
(B)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
(C)性偏好症(paraphilic disorder)
(D)人格障礙症(personality disorder)


29(A).有疑問

29 根據 DSM-5 的診斷準則,兒童性別不安與成人的性別不安,此二者最大的不同為何?
(A)兒童性別不安更強調以具體行為做為診斷準則
(B)兒童性別不安的診斷不需要包含臨床苦惱這一項
(C)兒童性別不安的診斷所要求的持續時間少於成人性別不安
(D)兒童性別不安的診斷並不包含社交功能減少這一項


30(B).有疑問
X


30 有關壓力引起的生理反應,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壓力快速動員自主神經系統,交感神經刺激心臟使心跳加速
(B)壓力會引起介白素-1(interleukin-1)與介白素-6(interleukin-6)的釋放
(C)壓力刺激會立即引起皮質醇(cortisol)釋放,並在 5 分鐘內達到高峰
(D)壓力透過腎上腺髓質分泌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s),引起心跳與血壓上升


31(C).

31 長期壓力下,對於個人的生理常會造成不利的影響。關於此不利影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過度釋放腎上腺素與正腎上腺素會壓抑細胞的免疫功能
(B)壓力荷爾蒙(corticosteroids)的釋放會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
(C)持續分泌可體松(cortisol)會破壞前額葉神經元,而削弱個體的記憶功能
(D) HPA 軸的持續活動會導致內分泌失調


32(B).

32 美國癌症學會(ACS)建議所有婦女經過特定年齡後,依據風險排定乳房 X 光攝影檢查,這 些安排是下列何者?
(A)初級預防
(B)次級預防
(C)三級預防
(D)整體預防


33(C).

33 人們對於健康和疾病的想法,並非都合乎邏輯。置身這樣的信念或處境,按照 Sarafino 與 Smith (2017)的觀點,何種敘述不包含在此狀態內?
(A)對健康不切實際的樂觀
(B)對健康的錯誤希望
(C)不健康的行為通常是違背個人意願的
(D)不健康的行為並非都是計畫性的


34(A).

34 有些病患在拿到藥物之後,並不按照醫囑來使用藥物,而是自行降低劑量,並將藥物節省下 來,以備不時之需。此種行為是下列何者?
(A)創造性不遵從(creative nonadherence)
(B)疾病延遲(illness delay)
(C)疾病常識模式(commonsense model of illness)
(D)病患中心的照護(patient-centered care)


35(B).
X


35 有關「系統減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的敘述,下列何者最為正確?
(A)系統減敏法認為人的「害怕(fear)」是基於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與操作制約 (operant conditioning)形成的
(B)系統減敏法認為人的「害怕」無法改善是因為「逃避(avoidance)」所形成的操作制約效果
(C)系統減敏法需要列出刺激階層(stimulus hierarchy)清單,以想像的(imaginal)或象徵性的 (symbolic)刺激為主,實際刺激(in-vivo)因為在治療上難以真正執行,故不用列入
(D)系統減敏法的基本原理為反制約(counterconditioning),例如用平靜(calm)的反應漸漸 來取代害怕(fear)的反應


36(C).有疑問

36 為了三週後的期末考,小智緊張的要死,下列何者最符合針對考試壓力的「問題焦點因應 (problem-focused coping)」敘述?
(A)小智先到家附近的廟裡拜拜,求文昌君保佑
(B)小智和同學約了一起念書,但後來都在討論考試對人生的意義
(C)小智回想老師平常上課的樣子,試著由分析老師的行為來猜題
(D)小智算了一下期末考要 87 分才會及格,於是他決定放棄了


37(D).

37 依據 Barlow(2009),生理回饋可有效降低緊張型頭痛(tension type headache)患者的頭痛 症狀,下列何者不是有效機制?
(A)降低頭部肌肉的緊張程度
(B)增加患者對疼痛的控制感
(C)協助患者達到放鬆狀態
(D)協助患者適應習慣疼痛


38(B).
X


38 一位五歲的小男孩因為二度與三度灼傷住院治療,目前需使用膝伸展夾板,且正在進行非常 辛苦的復健,根據操作制約的原則,下列醫療人員的行為反應中,那個反應對小男孩的疼痛 治療可能最為無效,甚至是不利的?
(A)當小男孩表現出疼痛行爲(例如抱怨疼痛)時,即時給予同理及回應,並調整醫療方式(如 減少穿上夾板的時間)
(B)醫療人員忽略他們以前會去注意、關心的疼痛行爲(例如抱怨疼痛、哭泣)
(C)對配合的行爲提供獎勵,像是「如果你做了這個(復健)運動,我們就能打電動」
(D)若他在午睡時能乖乖睡的話,給予他口頭的稱讚


39(B).有疑問
X


39 有關壓力與免疫的敘述,下列何者最不正確?
(A)為了能最大化免疫反應,當面臨壓力時,各免疫系統反應會增加以同時積極投入
(B)若壓力是持續幾天的(例如準備考試) ,免疫系統主要的反應是增加「細胞激素(cytokines)」 生成
(C)若是慢性壓力事件(例如失業),則容易造成整體免疫系統的失調,也常伴隨慢性輕微發 炎(low-level inflammation)
(D)若壓力是幾分鐘內短時間的(例如在班上突然被叫起來發言),免疫系統的主要反應是以 修復傷口與避免感染為主,就算實際上並沒有受傷


40(D).
X


40 用來處置氣喘(asthma)的各種作法,下列何種方式較不適當?
(A)避免接觸引發氣喘的過敏原
(B)避免運動
(C)急性發作時使用支氣管擴張劑(bronchodilator)
(D)使用消炎劑(anti-inflammatories)來預防氣喘發作


【非選題】
一、陳女士今年 72 歲,原與丈夫兩人同住。丈夫於五年前被診斷患有失 智症,時而有夜間躁動的症狀,陳女士必須隨時注意丈夫的突發狀 況,因此常感睡眠剝奪。半年前,陳女士將丈夫送至安養院後,開始 對自己的睡眠狀況感到十分苦惱:她自認生活規律,每天晚上 11 點 半就寢,睡覺時也不會去想丈夫的事,但就是不易睡著、半夜易醒、 約清晨 5 點就再也睡不著,不好睡的狀況每週約三次。陳女士尋求醫 師協助,但服用安眠藥的效果有限。陳女士一方面擔心長期服用安眠 藥會讓她失智,一方面又擔心不吃藥、長期失眠的結果也會失智。於 是,陳女士尋求臨床心理師的協助。(每小題 10 分,共 30 分)

【題組】 ⑴陳女士於何時罹患失眠障礙(insomnia disorder)?你如何判斷?


【非選題】
【題組】 ⑵在此案例中,壓力如何影響陳女士的失眠?試述之。

【非選題】
【題組】 ⑶請以臨床心理師的專業,提出你對於陳女士的治療計畫。

【非選題】
二、請回答下列問題:(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題組】 ⑴以莫瑞爾雙因子模式(Mowrer’s two-factor model)的兩個步驟來 說明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的形成過程。


【非選題】
【題組】 ⑵以行為觀點來說明,暴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如何產生消弱, 進而瓦解莫瑞爾雙因子模式?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8 年 - 108-2 專技高考_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學特論(三)(包括飲食障礙之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精神官能症之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壓力身心反應與健康行為)#78317-阿摩線上測驗

flapsychology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6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