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持續努力,保持前進,成功就在不遠處
100
(1 分45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警察◆警察法規
難度:非常困難
下載 下載收錄
1(A,E).

212.下列有關警察人員使用警械之敘述,何者為非?
(A)警察人員合法使用警械致人傷亡者,其個人仍須負行政責任
(B)警械使用條例之規範,屬「國會保留」之法律位階
(C)「執行職務時」為使用警械之前提要件
(D)需客觀上有使用警械之事實存在且在持續中
(E)警察人員於執行職務時,不法使用警械致人傷亡,依警械使用條例賠償


2(A,C,D).

40.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之裁處程序,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違反本法行為選擇處罰鍰或申誡之案件,警察機關於訊問後,除有繼續調查必要者外,應 即作成處分書
(B)簡易庭對於情節輕微而事實明確之違反本法案件,得不經通知、訊問逕行裁定
(C)警察機關對於違反本法之嫌疑人,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逕行裁處之
(D)違反本法案件之處分書作成時,受處分人在場者,應宣告之並當場交付
(E)處分書主文如有誤寫或其他類似之顯然錯誤者,原處分之警察機關應更正


3(A,B).

032.集會遊行時,警察人員得到場?
(A)維持秩序
(B)執行蒐證
(C)命令解散
(D)執行驅散。


4(A,C,D,E).

33. 下列《社會秩序維護法》違反案件,何者係由警察機關處罰?
(A)互相鬥毆之案件
(B)故意向該管公務員謊報災害之案件
(C)以猥褻之言語、舉動或其他方法,調戲他人之案件
(D)製造、散布或販賣通用紙幣、硬幣之仿製品之案件
(E)發現槍械、彈藥或其他爆裂物,而不報告警察機關之案件


5(B,C,E).

36.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關於義務人拘提管收之規定,下列何者亦適用之?
(A)公司之股東
(B)非法人團體之代表人
(C)合夥之執行業務合夥人
(D)義務之保證人
(E)商號之經理人


6(A,C,D).

38.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之執行時效,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分期繳納罰鍰而遲誤者,自遲誤當期到期日翌日起算,執行時效為三個月
(B)勒令歇業之執行時效為六個月
(C)停止營業之執行時效為六個月
(D)易以拘留之執行時效為三個月


7(A,C).

20 下列何人可擔任應經許可之室外集會、遊行之負責人?
(A)就讀臺大政治系之 19 歲大學生
(B)無中華民國國籍之留學生
(C)假釋期滿者
(D)受強制工作處分裁判確定尚未執行者


8(A,C).

37.《社會秩序維護法》中有關責任之規定,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商業之受雇人因執行業務而犯《刑法》妨害風化罪,經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得處該 商業勒令歇業
(B)因避免自己或他人之危難,而出於不得已之行為,不罰
(C)心神喪失人有違反本法之行為者,得責由其監護人加以監護
(D)違反本法之行為,不問出於故意或過失,均應處罰。出於過失者,僅得處以申誡
(E)滿 70 歲人,得減輕處罰,並於處罰執行完畢後,得責由其法定代理人加以管教


9(A,B,D,E).

35.人民申請室外集會遊行,依現行「集會遊行法」規定,下列何者屬得不予許可之事由?
(A)違反禁制區規定
(B)違反負責人資格限制規定
(C)同一時間、處所、路線已有他人申請
(D)有明顯事實足認為有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或公共利益者
(E)未檢具集會處所之所有人或管理人之同意文件


10(A,B,D).

37.下列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沒入之敘述,何者正確?
(A)物經沒入後,物之所有權即被剝奪
(B)應予沒入之物一經查獲,應妥善保管
(C)查禁物經宣告沒入後,應即銷毀
(D)查禁物之宣告沒入,無該法時效規定之適用
(E)沒入之裁處確定後,應以執行通知單強制收繳


11(A,D).

13 下列關於社會秩序維護法訊問、處罰及執行時效之敘述,何者錯誤?
(A)對停止營業、罰鍰之執行,自裁處確定之日起,逾 3 個月未執行,免予執行
(B)對拘留之執行,自裁處確定之日起,逾 6 個月未執行,免予執行
(C)違反行為有繼續狀態者,裁處期間自行為終了之日起算
(D)違反本法行為,逾 1 個月,警察機關不得訊問


12(A,B,C).

37.依《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規定,以下有關救濟之規定,何者正確?
(A)利害關係人若有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警察行使職權時,當場陳述理由,表示異議
(B)義務人因警察行使職權有不當情事,致損害其權益者,得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C)警察違法行使職權,有《國家賠償法》所定國家負賠償責任之情事者,人民得依法請求損害賠償
(D)警察人員依法行使職權,致第三人生命、身體或財產遭受損失時,該第三人得請求補償
(E)損失補償,應以金錢為之,並以生命、身體或財產實際所受損失之醫療費、不能工作損失、 喪葬費或慰撫金等為限


13(E).

073.下列對於集會遊行糾察員之敘述,何者正確?
(A)集會遊行負責人,得指定糾察員協助維持秩序
(B)糾察員在場協助維持秩序時,應配戴「糾察員」字樣之臂章
(C)糾察員必須年滿十八歲之中華民國國民
(D)糾察員得對妨害集會、遊行之人予以排除之
(E)以上皆是


14(B,C,D).

30.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之調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證人或關係人應親自到場受訊
(B)被訊問人拒絕簽名時,應將其事由附記於筆錄
(C)實施訊問無須全程錄影
(D)為發現真實,得命嫌疑人對質
(E)限經人民檢舉方能調查


15(B,C,D,E).

32.下列警察法規中,何者屬於警察法第 9 條所稱之警察命令?
(A) 拘留所設置管理辦法
(B) 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
(C) 偶發性及緊急性集會遊行處理原則
(D) 高雄市錄影監視系統設置管理及利用辦法
(E) 臺北市錄影監視系統設置管理自治條例


16(A,C,D).

21.有關警察職務遴任權限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警監職務由內政部遴任
(B)警監職務由行政院遴任
(C)警監職務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遴任
(D)警正職務由內政部遴任或交由直轄市政府遴任
(E)警佐職務由內政部遴任或交由縣(市)政府遴任


17(A,B,D,E).

30. 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之執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拘留由裁定確定之地方法院簡易庭負責執行
(B)罰鍰於裁處確定後,警察機關應即移送行政執行分署執行
(C)營業罰應於裁處確定後執行之
(D)拘留之執行,即時起算,未滿一日者,以一日計之
(E)懷胎滿二個月者,應停止拘留之執行


18(B,D,E).

32.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及其相關法令,警察得對治安顧慮人口定期實施查訪,下列敘述何者 錯誤?
(A)警察實施查訪之目的,為維護社會治安,防制治安顧慮人口再犯
(B)查訪治安顧慮人口,由戶籍地警察機關每個月實施查訪 2 次
(C)警察對治安顧慮人口實施查訪期間,以 3 年為限
(D)警察查訪治安顧慮人口,均應事先約定查訪時間並告知事由
(E)警察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6 條至第 10 條規定,實施身分查證及資料蒐集,發現行方 不明治安顧慮人口之第 3 條所定資料時,應通報其所在處所警察機關


19(A,C,D).

35. 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規定,下列有關警察扣留物品之敘述,何者正確?
(A)得扣留之物品,限於軍器、凶器或其他危險物品
(B)扣留之目的,係為預防犯罪與危害
(C)扣留之期間,原則上不得超過三十日
(D)扣留之物品如有腐壞之虞,得予變賣
(E)扣留之物品經公告六個月期滿無人申請發還,繳交各該級政府之公庫


20(A).

170.某日警察至張三家中實施家戶訪查,發現張三家中客廳擺設兩隻改造槍管,試 問警察如何處理?
(A)不予處理
(B)沒收該物品
(C)移送法院處理
(D)依社維法處理


21(A,E).

35.下列有關集會遊行之敘述,何者正確?
(A)集會遊行自由,亦屬表現自由之範疇
(B)交通事故圍觀群眾群起抗議警察執法不公,非屬集會遊行
(C)警察機關對於反制集會應不予許可
(D)集會遊行應以和平方式為之,不容許言語叫囂與肢體暴力
(E)集會遊行之不予許可要件應具體明確


22(A,C,D,E).

39.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一行為,其同時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或觸犯刑事法律者,應如 何處理?
(A)其同時違反刑事法律者,應優先適用刑事法律
(B)如已依刑事法律處罰者,不得再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
(C)如同時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且已裁處拘留者,不得再依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罰鍰
(D)如其已依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罰鍰者,仍得再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裁定拘留
(E)《社會秩序維護法》、《行政罰法》與刑事法律,均適用一行為不二罰原則


23(A,E).

39.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之調查程序,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警察因民眾舉發,知有違反本法行為之嫌疑,應開始調查
(B)可為證據或應予沒入之物,應妥予保管,惟行為人逃逸而遺留現場者除外
(C)警察機關為調查違反本法行為之事實,得通知嫌疑人、證人或關係人到場
(D)證人經合法通知,有正當理由不能到場者,得強制其到場陳述意見
(E)訊問嫌疑人應在警察機關內實施,但於法定情形下,得於其他適當處所為之


24(A,B,D,E).

26. 關於治安顧慮人口查訪相關規範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之法源依據為《警察勤務條例》
(B)「治安顧慮人口查訪作業規定」之法源依據為《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
(C)治安顧慮人口查訪期間,以刑之執行完畢或假釋出獄後三年內為限
(D)治安顧慮人口由其住居所所在地之警察機關每個月實施查訪一次
(E)治安顧慮人口查訪期間屆滿後,改列為記事人口


25(A,D).

349.警察人員執行職務時,始得依法使用警械,下列有關執行職務及使用警械之敘述,何者正確?
(A)此項職務僅限於公法上職務
(B)是否為職務行為,通說係以警察人員之主觀意願作為判斷標準
(C)非情況急迫使用警械時,一律應穿著制服
(D)警械之種類與規格由內政部訂定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警察◆警察法規自由測驗(難度:非常困難)-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