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88
(1 分9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6 年 - 106 地方政府特種考試_五等_一般民政:地方自治大意#66869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1 地方居民有依法律及自治法規繳納自治稅捐之義務,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均得依法開徵特別稅課、臨時稅課與附加稅課
(B)特別稅課之開徵,不必專款專用(不必指定用途)
(C)臨時稅課之開徵,必須專款專用(必須指定用途)
(D)特別稅課之開徵期間原則上較臨時稅課之開徵期間長


2(B).

2 鄉(鎮、市)公所自行經營、委託經營或合作開發經營的公共造產,其經營方式,經鄉(鎮、市)民代 表會議決後,應如何處理?
(A)報縣政府核定
(B)報縣政府備查
(C)報內政部核定
(D)報內政部備查


3(A).

3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直轄市政府應於會計年度開始前幾個月將預算案送達直轄市議會,又直轄市議會應 於會計年度開始幾個月前審議完成?
(A)3 個月、1 個月
(B)2 個月、1 個月
(C)3 個月、2 個月
(D)2 個月、半個月


4(B).

4 下列對於「直轄市」與「準直轄市」之敘述,何者正確?
(A)直轄市與準直轄市設置的人口標準相同
(B)直轄市的設置,除人口數外,尚須考量政治、經濟、文化等條件;準直轄市的設置,只要人口數符合 規定即可
(C)直轄市下劃分為區,準直轄市下則劃分為鄉(鎮、市),均不實施民選
(D)準直轄市準用地方制度法及其他法律有關直轄市之全部規定


5(C).

5 下列關於村(里)長的敘述,何者正確?
(A)為有給職並支給事務補助費
(B)為有給職但無支給事務補助費
(C)為無給職但支給事務補助費
(D)為無給職但得支研究費


6(C).

6 委辦規則與中央法令發生牴觸無效者,由下列何機關予以函告無效?
(A)行政院
(B)中央各該主管機關
(C)委辦機關
(D)司法院


7(A).

7 政府與原住民族自治間權限發生爭議時,根據現行法律規定,應由那個機關召集會議決定之?
(A)總統府
(B)行政院
(C)立法院
(D)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8(A).

8 下列四項我國地方人民的參政權中,何者的行使頻率最高?
(A)選舉
(B)罷免
(C)創制
(D)複決


9(C).

9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有關覆議案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議會應於覆議案送達 15 日內作成決議
(B)縣(市)政府對於議會之議決案,如認為窒礙難行時,應於該議決案送達 30 日內提出覆議
(C)覆議案無法於當次會期議決者,得保留至次一會議再繼續審議
(D)覆議時,如有出席議員三分之二維持原議決案,縣(市)政府應即接受該決議


10(D).

10 下列何者不是地方行政與地方立法部門衝突的解決途徑?
(A)協商
(B)函覆
(C)覆議
(D)仲裁 


11(C).

11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第 16 條之 1 規定,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應本透明化與公式化原則分配之,而接受分配的 地方政府,應將這部分的收入列入該政府的何種收入?
(A)補助收入
(B)協助收入
(C)稅課收入
(D)其他收入


12(A).

12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新設之直轄市政府組織規程,由下列何者定之?
(A)行政院
(B)內政部
(C)改制後之直轄市政府
(D)考試院


13(A).
X


13 依現行法規規定,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分層負責明細表,由何者核定後 實施?
(A)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
(B)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
(C)考試院
(D)直轄市或縣(市)議會議長、鄉(鎮、市)民代表會主席


14(A).

14 依現行法律規定,下列何者非屬於地方自治團體之機關?
(A)省政府
(B)直轄市政府
(C)縣政府
(D)鄉公所


15(C).

15 關於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之差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自治事項是中央立法、地方執行之事項
(B)委辦事項是地方立法、地方執行之事項
(C)自治事項僅受上級之適法監督,不受適當監督
(D)委辦事項僅受上級之適法監督,不受適當監督


16(A).

16 中央與地方權力關係,有所謂「集權制」。下列有關集權制的敘述,何者錯誤?
(A)地方公共事務由地方集中處理,中央不得干涉
(B)地方政府角色類似中央政府的「代理人」
(C)中央政府可依法改變地方政府權限範圍
(D)中央與地方政府間為隸屬關係


17(A).

17 就中央與地方之關係來看,下列何者非為單一國制?
(A)美國
(B)法國
(C)英國
(D)中華民國


18(C).

18 與縣同級之市,其轄區劃分為:
(A)鄉
(B)鎮
(C)區
(D)村


19(B).

19 自治法規需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由各該行政機關公布者,稱為:
(A)自治規則
(B)自治條例
(C)委辦規則
(D)自治綱要


20(A).

20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辭職、去職或死亡,其所遺任期不足多久,且缺額未 達總名額二分之一時,不再補選?
(A)2 年
(B)1 年
(C)半年
(D)4 個月


21(B).

21 下列何者發布時,必須報上級政府或主管機關核定?
(A)縣轄市所訂自治條例
(B)縣轄市所訂委辦規則
(C)縣轄市民代表會所訂自律規則
(D)縣轄市所訂自治規則


22(C).

22 下列有關自治條例之敘述,何者錯誤?
(A)自治條例於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定位為直轄市法規、縣(市)規章、鄉(鎮、市)規約
(B)自治條例僅能就自治事項加以規範,不得就委辦事項加以規範
(C)直轄市、縣(市)、鄉(鎮、市)之自治條例,均得規定行政罰法上之罰則
(D)定有罰則之自治條例,均應經監督機關核定後始得施行 


23(D).

23 「高雄市政府優良職業汽車駕駛人選拔作業實施要點」屬於下列何者?
(A)自治條例
(B)委辦規則
(C)自治規則
(D)行政規則


24(C).

24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下列何者屬於地方居民之權利?
(A)對地方自治事項,行使選舉、罷免之權
(B)對地方公職人員,行使創制、複決之權
(C)對地方公共設施,予以使用之權
(D)對地方政府資訊,請求公開銷毀之權


25(A).

25 自治法規依規定應經其他機關核定者,應於核定文送達各該行政機關幾日內公布或發布?
(A)30 日
(B)35 日
(C)40 日
(D)45 日


26(A).

26 下列何項不是自治規則可使用的名稱?
(A)規約
(B)規程
(C)細則
(D)辦法


27(C).
X


27 縣(市)議員及縣(市)長選舉,由何選舉委員會主管之?
(A)中央
(B)省
(C)縣(市)
(D)鄉(鎮、市)


28(B).

28 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若達解職條件,是由何者解除其職權或職務?
(A)總統
(B)行政院
(C)內政部
(D)司法院


29(C).

29 地方議會議員在下列何種情況下,不得予以逮捕或拘禁?
(A)現行犯
(B)通緝犯
(C)會期內未經議會或代表會同意
(D)休會時


30(D).

30 下列何種思考途徑,特別強調對弱勢團體的關切,並重視來自各方民眾的參與?
(A)市場為中心
(B)國家為中心
(C)政府為中心
(D)公民社會組織為中心


31(B).

31 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選舉人必須在各該選區繼續居住多少時間,方可為各該選區之選舉人?
(A)3 個月
(B)4 個月
(C)5 個月
(D)6 個月


32(B).

32 下列有關社區發展協會之敘述,何者正確?
(A)設置社區發展協會之法源為社區法,故符合法治精神
(B)社區發展協會採會員制,故該社區居民並非為當然會員
(C)社區發展協會之性質係社團法人,故為地方自治團體
(D)社區發展協會受鄉(鎮、市、區)公所管轄,故為行政機關


33(C).

33 地方制度法第 67 條賦予地方政府收取地方稅的權利,而作為行使此項權利的法律依據是:
(A)財政收支劃分法
(B)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
(C)地方稅法通則
(D)公共造產獎助及管理辦法


34(D).

34 下列何者不屬於地方政府專屬的財政收支項目?
(A)補助金與協助金
(B)地方稅與規費
(C)公共造產
(D)貨物稅


35(C).

35 行政院與基隆市政府間遇有事權發生爭議時,應由下列那一機關來解決?
(A)行政院
(B)內政部
(C)立法院
(D)司法院


36(B).

36 依公民投票法的規定,必須在直轄市、縣(市)繼續居住多久期間以上,方得成為該直轄市、縣(市) 公民投票案之提案人、連署人及投票權人?
(A)3 個月
(B)6 個月
(C)1 年
(D)1 年 6 個月


37(A).

37 下列那一項屬於國稅?
(A)營業稅
(B)使用牌照稅
(C)印花稅
(D)娛樂稅 


38(C).

38 從地方治理角度來看強調過程、推動、協調。下列何者非屬於地方治理之特質?
(A)權威的外放與賦予
(B)多層次的治理
(C)官僚層級指揮結構
(D)夥伴關係及共同參與型政府


39(D).

39 假設 A 縣 180 萬人口,B 縣 50 萬人口,C 市 110 萬人口,D 市 80 萬人口,這四個縣市轄境彼此接壤。 依地方制度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A 縣得單獨申請準用直轄市
(B)B 縣與 D 市得申請合併準用直轄市
(C)C 市得單獨申請升格為直轄市
(D)A 縣與 C 市得申請合併升格為直轄市


40(B).

40 下列何種都市治理的模式,在治理關係上屬於一種排外性的協商?
(A)顧客主義者
(B)統合主義者
(C)管理主義者
(D)多元主義者


41(B).

41 我國第一屆縣(市)長直接民選始於何時?
(A)民國 38 年
(B)民國 39 年
(C)民國 40 年
(D)民國 41 年


42(B).
X


42 英國 1980 年代以來實施的「新管理」觀點提供了地方治理的六大核心價值觀,下列何者不屬於這六大核 心價值觀之一?
(A)建立公共服務的價值信念
(B)強調社區的重要性
(C)重視地方特色文化的創新
(D)確立地方政府服務提供者的角色


43(A).

43 限制地方自治團體居民權利義務之事項,應以何種自治法規訂定?
(A)自治條例
(B)自治規則
(C)自律規則
(D)委辦規則


44(C).

44 依據司法院釋字第 498 號解釋意旨,我國地方自治之本質理論屬於下列那一種?
(A)固有權說
(B)承認說
(C)制度保障說
(D)人民主權說


45(D).

45 地方居民透過地方選舉,能熟悉民主程序、接受選舉規範、合法爭取選票以及擔負政治責任,最能說明 地方選舉具有何種功能?
(A)建立正當性
(B)提供代表性
(C)影響政策
(D)政治訓練


46(A).
X


46 下列何者無列席縣(市)議會備詢之義務?
(A)縣(市)長
(B)縣(市)政府秘書長
(C)縣(市)政府一級機關首長
(D)縣(市)政府一級單位主管


47(D).
X


47 下列何者可能是擴大公民參與帶來的問題?
(A)民眾參與和政策溝通之間出現衝突
(B)民眾參與和專業知識之間出現衝突
(C)民眾參與帶來政策行銷困難
(D)民眾參與帶來民主政治受挫


48(A).

48 下列何種區域治理的理論,主張將政治經濟學運用在區域政府的研究上,且主張多中心或多核心的政治 體系,如此最能回應公民的需求?
(A)公共選擇理論
(B)傳統改革理論
(C)權變理論
(D)系統理論


49(C).

49 永續發展是基於「三生一體」的理念。所謂「三生」不包括下列何者在內?
(A)生態
(B)生活
(C)生涯
(D)生產


50(A).
X


50 日本自從 2000 年施行「地方分權-括法」之後,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傾向為:
(A)分工授權關係
(B)委任關係
(C)對等合作關係
(D)主從關係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6 年 - 106 地方政府特種考試_五等_一般民政:地方自治大意#66869-阿摩線上測驗

Ju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