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重複出現的題目,才是最重要的題目
100
(2 分35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676~70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8.「未雨綢繆」中,「綢繆」一詞本義為:
(A)慇勤不懈
(B)緊密纏繞
(C)纏綿悱惻
(D)深藏不露


2(A).

18.「樹葉兒,愛看月亮的容貌;樹葉兒,愛看星星調皮的眼睛;樹葉兒,愛看太陽發光的身子;樹葉兒,愛看雲朵們的賽跑。所以,樹葉兒把臉孔朝上,津津有味的看著天空。」以上這首童詩的結構方式是什麼?
(A)因果式
(B)總分式
(C)正反式
(D)賓主式


3(D).

以下何者「開頭提稱語」適用於教師?
(A)、足下;
(B)、閣下;
(C)、尊前;
(D)、函丈。


4(C).

25.成語運用得當,可以使得文章精練,更可加深讀者的印象。下列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無自知之明,不能自見其失的是哪一選項?
(A)目中無人
(B)目無全牛
(C)目不見睫
(D)目不識丁


5(C).

下列何者不是孔子有關於頌《詩》功能的見解:
(A)從中可體會人倫之道
(B)寓含君臣相處哲學
(C)可以了解先秦韻文特色
(D)可以做為外交辭令。


6(A).

下列詩句,請依詩意選出排列順序最適當的選項:把影子投在水上的,都患了潔癖 / 一種高貴的絕症 / 把名字投在風中的 / 衣帶便飄在風中 / 清芬從風裡來,楚歌從清芬裡來 (甲)水劫之後,從迴盪的波底升起 (乙)美從烈士的胎裡帶來 (丙) 缽小如舟,山長水遠是湘江 (丁) 猶佩青青的葉長似劍 / 燦爛的花開如冕
(A)乙甲丁丙
(B)甲丁丙乙
(C)丁乙丙甲
(D)丙甲丁乙。


7(A).

下列詩句,何者是著重透過歌詠菊花以寄寓一己高潔的情懷:
(A)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B)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C)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D)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8(C).

22. 國父〈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書〉:「『國家』之本,在於人民。」下列各組「 」中詞語的構詞形式,與「國家」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但有「緩急」,飛報將來/五官端正,「身體」健康
(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祖國」山河,令人懷念
(C)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這頓飯就由「兄弟」來作東
(D)載籍既記其「成敗」,古今又著其愚智矣/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9(D).

27-28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7-28題。 木棉,高十餘丈,大數抱。枝柯一一對出,排空絕挐,勢如龍奮。正月發蕾,似辛夷而厚,作深紅、金紅二色。蕊純黃六瓣,望之如億萬華燈,燒空盡赤。花絕大,可為鳥窠,嘗有紅翠、桐花風之屬藏其中。子大如檳榔,五六月熟。角裂,中有綿飛空如雪。然脆不堅韌,可絮而不可織。絮以褥以蔽膝,佳於江淮蘆花。綿中有子如梧子,隨綿飄泊,著地又復成樹。樹易生,倒插亦茂。枝長每至偃地,人可手攀,故曰攀枝。(屈大均〈木棉〉)
【題組】28. 下列不是描述木棉樹生命力形象的為哪一選項?
(A)樹易生,倒插亦茂
(B)排空絕挐,勢如龍奮
(C)望之如億萬華燈,燒空盡赤
(D)然脆不堅韌,可絮而不可織


10(A).

1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並未使用「因為」、「所以」,但前後兩句仍各表達出一種因 果關係,意思是「因為草枯萎了,所以鷹的眼睛看得更清楚;因為雪融盡了,所以馬的步伐 變得更輕快」下列詩句,不屬於此一表達方式的選項是:  
(A)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B)寺遠僧來少,橋危客過稀。  
(C)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D)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11(C).

17. 下列詞語的語法結構,與「面紅耳赤」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愁眉苦臉
(B)南征北討
(C)天翻地覆
(D)鏡花水月


12(C).

23.「愛好由來著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阿婆還是初髻女,頭未梳成不許看。」〈清.袁枚•遣興〉這首詩主要意 旨為下列何者?
(A) 「一花一天堂」的觀察
(B) 「白髮三千丈」的描寫
(C) 「拈斷數根鬚」的修改
(D) 「讀書破萬卷」的閱讀


13(A).

12.「魯魚亥豕」一詞的辭義是指:
(A)傳寫錯誤
(B)錯認顏標
(C)不分皂白
(D)輕重不分 .


14(A).

6.「天問復招魂,無因徹帝閽。豈知千麗句,不敵一讒言。」這首詩所歌詠的人物是下列哪一選項?

(A)屈原
(B)杜甫
(C)韓愈
(D)蘇軾


15(C).

21. 下列各句缺空的疊詞,依甲乙丙丁順序填入,最適當的是哪一選項? 甲、那顆橘子黃□□的,一定很甜很好吃。 乙、每到假日,火車站總是黑□□的人潮。 丙、放眼望去,前面是一片白□□的蘆葦花。 丁、小珍一緊張,害羞的臉頰就會紅□□的。
(A)橙橙/幽幽/濛濛/咚咚
(B)橙橙/鴉鴉/濛濛/通通
(C)澄澄/鴉鴉/茫茫/通通
(D)澄澄/幽幽/茫茫/咚咚


16(D).

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難得糊塗其實是一種人生境界,人生難免會遇到一些尷尬 的事情,做不做都處於左右為難的狀態,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糊塗解脫。用得好的 話,大的可化解個人危機,小的可以增進人際關係及生活和諧。「難得糊塗」的處世態度, 看似頭腦不清楚,實則大智若愚。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事,自己吃點虧,順著對方的意思, 換來皆大歡喜、和樂融融,此為假糊塗、真聰明也。人生無常,有些人爭名奪利,爭強 好勝,而有些人平淡度日,悠閒自在,不與人爭。人生在世只有數十年光陰,看來做人 還是糊塗一點好,不必斤斤計較成敗得失,心靈也 就會寧靜一點。因此,人生短暫,用 寬容之心去容納周圍的人、事、物,也讓我們灑脫自在些。 (佚名〈難得糊塗〉)
【題組】30.下列行為與本文所謂難得糊塗意境最接近的是哪一選項?
(A)老王寫信給兒子,提醒他:「如果沒有收到這封信,一定要立刻回信以便補寄。」
(B)老陳忽然想起忘了關瓦斯,自忖:「幸好我也忘了關水龍頭,應該不會釀火災。」
(C)老謝創業失敗,不但虧了很多錢還丟了工作,笑著說:「總算可以好好休息了。」
(D)老張看到兒子把他珍藏的酒打破,對他說:「這下媽媽可以不用擔心我偷喝了。」


17(C).

49. 下列對「」詞語的用法敘述,何者不完全正確?
(A)「先君子」/「先嚴」/「先考」→皆可以用以尊稱去世的父親
(B)「祝融」/「回祿」/「丙丁」→皆可以借指為火
(C)「管窺蠡測」/「一葉知秋」/「管中窺豹」→並指所見之小
(D)「兵馬倥傯」/「風雨如晦」/「宇內板蕩」→皆可以形容亂世的情況


18(A).

題組:59-60
       在一般情況下,座次的尊卑是通過方向來表示的。最尊貴的皇帝座次是座北向南 的。因此常把稱王稱帝叫做「南面」,而把稱臣叫做「北面」。大臣朝拜君王,一般是 面向北面,按官位高低從東往西排列,這樣一來,官位高的在右,官位低的在左,這 也就是「右為上」的道理。
       但是清初的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通過許多史料的歸納,得出結論說: 「古人之坐,以東向為尊。」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古代貴族活動場所的建築 一般都是堂室結構的,它座北朝南,前堂後室。堂與室之間隔有一堵東西走向的牆。 這堵牆,靠西邊有窗(牖),靠東邊有戶(室門),入室必經堂,即所謂「升堂入 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活動,一般都是南向為尊,而在室內的禮節性活動就不同 了。室一般是長方形,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內最尊的座次是座西面東,其次是 座北向南,再次是座南面北,最卑是座東面西,這就是所謂「東向為尊」的來歷。 陳奇猷〈座次的尊卑〉

【題組】60. 根據顧炎武的結論,在「室」中最尊的座次離哪裡最近:
(A) 窗
(B) 戶
(C) 庭
(D) 堂


19(B).

20.根據季節和植物的特性,下列文句缺空處依序應填入哪些花卉?(甲)魚市人家滿斜日,□□天氣近新霜(乙)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便不同(丙)春風不解禁□□,濛濛亂撲行人面(丁)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向日傾
(A)黃花/杏花/葵花/牡丹
(B)菊花/梅花/楊花/葵花
(C)梅花/荷花/楊花/黃花
(D)菊花/荷花/牡丹/葵花


20(C).

◎閱讀下列文章,回答 41~43 題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盃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聲聲慢〉)

【題組】41. 從作品中的用詞來看,描寫的季節是:
(A)春
(B)夏
(C)秋
(D)冬。


21(A).

14.下列成語中的□,皆為身體部位,依甲乙丙丁順序填入,最適當的是哪一選項? 甲、鼓□而遊 乙、□橫丹鳳 丙、拾人□慧 丁、立定□跟
(A)腹/眉/牙/腳
(B)腹/目/口/足
(C)足/眉/口/腳
(D)足/目/牙/足


22(C).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1~5題: 
戲劇「鎖麟囊」中富家千金薛湘靈出嫁之日,花轎在春秋亭避雨,亭中 另有一轎,轎中的人正在哭泣。此時,薛湘靈有一段唱詞: 「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傷破寂寥?隔簾只見一花轎,想必是新婚渡鵲橋。吉日良辰當歡笑,為何鮫珠化淚拋?此時卻又明白了:世上何嘗盡富豪,也有飢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轎內的人兒彈別調,必有隱情在心梢。」

【題組】2.「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傷破『寂寥』」『寂寥』兩字部首相同,下列 哪一組字的部首不同?
(A)孑孓
(B)耄耋
(C)氂旄
(D)晨昏。


23(B).

閱讀下文後,回答 6-10 題。
阿公過世了,我主動要求寫祭文,交給了禮儀公司。告別式當天,嘈雜的樂音中,禮儀師透過擴音器喊著:
大孫查某孫等六位向前!
雙手合掌!
拜!
跪!
念祭文--
祖父大人,生於歲次己卯年七月一日吉時。祖父自幼,事親至孝,兄友弟恭,為生活家計,未及弱冠,離鄉背井,翻山越嶺,篳路藍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於山林間,種植果樹,一生勤勉,建立家業。
(親愛的阿公,我是阿源,你的大孫。大家都知道從小您最疼我。所以,今天我代表您的兒孫輩,念出這篇對您的懷念。)
(阿公,還記得小時候,每次回到七股海邊,您都很高興,會親自下魚塭撈螃蟹和草蝦,煮給我吃。大家都知道您最疼孫子,每次我要回去臺中,都會攬著我送到門口,我知道您很捨不得我離開,其實我也是。)
鳴呼,祖父大人,您為我們,一生勞碌,未享清福,無怨無悔。您養育之恩,如江河大洋,永難報答。您的一生,造橋鋪路,熱心鄉里,躬先表率,為我子孫,立下典範。
(您最愛大家一起熱鬧,每一年過生日,切完蛋糕,總是仔細詢問誰還沒有吃到,記性特別好。但是阿公,您只是笑呵呵地看我們吃蛋糕,忘了自己都還沒吃。)
鳴呼,祖父大人,您是明燈,指引方向,諄諄教誨,言猶在耳。您的辭世,如晴天霹靂,讓我們頓失所靠,如江船失舵,讓我們椎心泣血。鳴呼,眾家月圓,唯獨吾家月缺。您壯志未酬,我們將履行遺願。您雖安詳離開,我們心中,仍有萬分不捨。
(我還記得小時候和您出門,您常說您不識字,不認識路,所以叫我要好好讀書。阿公,我知道您不是不識字,讀的是日本書。如今我和弟弟妹妹都畢業出社會,都有好好聽話,腳踏實地在打拚。阿公,看您的孫,現在開枝散葉,有的在臺北臺中,有留在臺南高雄,都發展得很好,我向您保證,不管住哪,我們一定會互相扶持照顧,請您一定要放心。)
鳴呼,祖父大人,您毋須牽掛,您已解脫,世俗繁事,不再羈絆。您功德圓滿,羽化登仙,請安心跟隨祖師,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會好好孝順祖母。願您在天之靈,保佑後代子孫。陽世子孫,在此拜別。
(阿公,現在的您已經無病無痛,希望您無牽無掛,自由自在歡喜作仙,跟著佛祖的腳步 去西方極樂世界找阿嬤。我們會永遠想念您。)
嗚呼哀哉,伏維,尚饗。
擴音器傳來哭腔誦唸,很多人在擦眼淚,但我卻越聽越尷尬,幾乎要笑出來,那是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寫著阿公的祭文,充滿我對阿公一輩子最珍貴的回憶,想不到禮儀師念出來的,讓我都搞不清楚那是誰的阿公了!近距離看著阿公的照片,我好想哭啊。
儀式結束後,我的情緒還是過不去,詢問了禮儀公司。
「我們有我們的 SOP,你又沒填祭文確認表,而且禮儀師說你那篇樣子都不對、不像祭文,那篇是家書,所以老師就很辛苦……自己念了……」
(改寫自騷夏〈祭文確認表〉)

【題組】8.禮儀師不採用作者所寫的祭文,下列何者是最不可能的原因?
(A)用字遣詞太口語化
(B)文字缺乏細節與情感
(C)未使用莊重的四言句式
(D)看不到傳統祭文專用詞彙


24(D).

閱讀下文後,回答 6-10 題。
        二月十日,在臺灣漢族歡慶年節的牛年初四,有一輛似乎要褪掉白色光澤的雪鐵龍, 快意恩仇地翻越中部橫貫公路,經梨山左轉而下,逕奔宜蘭支線。也許它要到蘭陽平原, 也或許過了獨立山驀然向左,直取北橫穿突而去。後來,我們在思源埡口看到了近乎灰色的孤獨的雪鐵龍,面對突然升起的濃霧而猶豫不決的畫面,最後,雪鐵龍似乎被吞噬在滿天飛舞的雲霧之中。
       會不會在面對天幕一般的濃霧就猶疑不決呢?這是我在年節旅行發出的第一次疑懼。
       思源埡口往南山的斷崖突然升起的霧陣,的確讓我在雪鐵龍的車體裡驚訝造物者的詭異。我從後視鏡的一方小小的鏡框看見它收攏著環山的好晴好日,眼前卻是一方天地所設下的陷阱般的迷霧。我放緩離合器,想像族人在兩、三百年前越過白狗大山,穿越梨山、 環山時的戒慎情境。環山族人稱 Skajau(司卡要),充滿鹿角的美地之意。在祖居地 Pins bugan(賓斯博干)對著巨石起誓分離後的族人,來到滿山遍野充滿鹿群的美地便決定定 居,另一部充滿冒險犯難精神的族人又一次次進行遷移的生死遊戲,他們來到思源埡口面 對午後所遇到的捲動天地的濃霧時,會不會也在心底升起了猶疑的想像?日後我並沒有在 思源埡口,見到族人遺留任何凌亂的、錯置的、猶疑的腳步,卻在口語相傳裡見證了族人 終究是勇敢的越過思源埡口,沿著蘭陽溪兩側高地、遠望太平洋建立了足以生根立命的部落。
       當我停在 Pianan(南山)面對不斷包圍我的濃霧時,其實並沒有看到高地上的部落, 它們當然都已經不在高地,而是在日據時期被武力驅迫或者以新闢稻田誘引,遷移到離河 面更近的淺山地區。也因為短短一百年來數度的遷移,追索每一個部落真確的位置已經成 為當代族人覓得歷史源頭的一門艱深功課。這源頭或許是廢棄的疊石,或許是所剩無幾的 白髮老人,或許是荒山峻嶺中的一坏黃土,更多的,或許是已遭代木時期開路闢土而掩埋 在深山之中的荒野裡的部落了!
       隨著宜蘭支線緩緩下降,南山以下,蘭陽溪以開闊的河面迎接一位疲倦的旅人歸來, 我在宜蘭西面的山腰下俯瞰疾駛而過的車陣時,並無從確知旅人所為何來?也許就只是一 次短暫的旅行吧! 也許又不是! ( 改寫自瓦歷斯.諾幹〈迷霧之旅〉)

【題組】7. 文中提到荒山峻嶺中的一抔黃土,「黃土」的象徵意義為何?
(A)一小塊土地
(B)廢棄的土堆
(C)河旁的黃灘
(D)墳墓的代稱


25(B).

閱讀下文後,回答 1-5 題
一般人不瞭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關係,以為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是漂亮些。其實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內容和形式是相隨而變的。例如韓愈在月夜裡聽賈島吟詩,有「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韓愈建議「敲」字為佳。這段文字因緣傳為美談,於今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說得好聽一點,都說「推敲」。古今人也都讚賞「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同時也是意境上的分別。「推」固然顯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於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裡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裡有人應門。他彷彿是乘月夜訪友,自己不甘寂寞,那寺裡假如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沒有「推」那麼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和些。「推」可以無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攪擾。所以我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麼妥當。究竟哪一種意境是賈島當時在心裡玩索而要表現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推」字和「敲」字哪一個比較恰當,關鍵在於哪種境界是他當時所要說的且與全詩調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改寫自朱光潛《談文學》)
王夫之《薑齋詩話》云:「『僧敲月下門』,只是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縱令形容酷似,何嘗毫髮關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會心,則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靈妙,何勞擬議哉?」王夫之以為詩中佳境,對詩人而言,不可「預擬」,初無定景,初非想得,否則,「只是措大燈窗下鑽故紙物事」,或者「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了」。佳句乃當時情景,即詩人「即景會心」、「因景因情」時所拾得,「何勞擬議哉」?(改寫自蕭馳《聖道與詩心》)

【題組】1.甲文朱光潛「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麼妥 當」的理由 是:
(A)用 「 敲」 字 不能 展 現 詩人 的 胸襟 氣 度
(B)用 「 推」 字 與全 詩 冷 寂的 氛 圍更 相 應
(C)「敲」 字有 聲 響感, 攪 擾寺 內 的莊 嚴 氣 氛
(D)「 推 」字 雖魯 莽,但 能 表達 僧 人訪 友 心 情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676~700)-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