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96
(3 分10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公職◆地方自治難度:(26~5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依據地方制度法,地方人民有依法請求公開地方政府資訊之權利。此即下列何種類型政府之表現?
(A)透明化政府
(B)電子化政府
(C)民營化政府
(D)本土化政府


2(A).

依地方制度法第25條規定,自治法規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並由各該行政機關公布者,稱之為:
(A)自治條例
(B)自治規章
(C)自治規則
(D)自治憲法


3(B).

中央與地方權力關係,有所謂「分權制」。下列有關分權制的敘述,何者錯誤?
(A)主要是基於「因地制宜」理念
(B)中央將權力授予地方政府後,尚可積極干預
(C)中央政府基本上處於依法監督角色
(D)地方政府具有較彈性的運作空間


4(C).

台灣未來地方政府發展,值得深思與努力。以下何者並非地方政府發展的新方向?
(A)強化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
(B)行政區劃的法制化
(C)中央政府集權化
(D)健全地方財政


5(A).

依地方制度法第16條之規定,地方自治團體之居民,對於地方政府資訊,有何權利?
(A)依法請求公開
(B)依法增刪
(C)依法課責
(D)依法保密


6(B).

下列何種作法有助於地方治理的實施?
(A)金融機構合併
(B)公民參與
(C)公務員財產申報
(D)全民健康保險


7(D).

18 下列有關自治條例之規定,何者錯誤?
(A)自治條例與憲法牴觸者,無效
(B)自治條例與法律牴觸者,無效
(C)自治條例與中央法規命令牴觸者,無效
(D)自治條例與中央行政規則牴觸者,無效


8(A).

35 在地方治理觀點下,下列何者不是地方政府因應全球化的途徑?


(A)地方政府應放棄主動地位,由民眾自行決定公共政策


(B)地方政府決策時應納入各級政府意見


(C)地方政府反映各界意見時,也要促使不同團體建立共識


(D)地方政府或民間均可發動,並採行正式或非正式方法凝聚共識



9(B).

50今日臺灣施行地方自治,以及各級地方政府設立、運作,與功能發揮的基本依據是:
(A)省縣自治通則
(B)地方制度法
(C)省縣自治法
(D)地方稅法通則


10(B).

14 地方自治強調地方住民對於公共事務的直接參與,依現行地方制度法之規定,地方住民對於地方事務有多種直接參與的管道,以下相關的敘述何者錯誤?
(A). 對於地方自治事項,有依法行使創制、複決之權
(B). 對於地方公職人員依法有選舉權,但無罷免權
(C). 村里得召集村里民大會
(D). 對於地方公共事務得表達意見


11(B).

18 請問以下何者並非「社區總體營造」的特點?
(A)強調社區共同體的存在與生命共同體的意識
(B)由民眾居於主導地位,完全排除政府力量
(C)居民主動參與是改造社區、活化社區最重要力量
(D)自己的地區、社區要由自己來創造,且採用由下(社區)而上(政府)的方法


12(C).

鄉鎮市長之任期為何?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13(A).

2.下列何者是地方分權的最主要考量?
(A)因地制宜
(B)因權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時制宜


14(A).

7.追求良善的地方治理已成為全球性政府改造的重要議題之一,當前地方治理的重要內涵並不包括下列何種概念?
(A)強化中央集權
(B)公私夥伴關係的建立
(C)重視第三部門的參與
(D)落實地方分權與自治


15(B).

25 地方制度法規定,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為處理跨區域自治事務,以促進區域資源有效利用或增進區域居 民之福祉,得成立那一種組織?
(A)縣長連線會報
(B)跨區域合作組織
(C)跨黨派組織
(D)地方派系協調組織


16(D).

21 下列何者的地方行政首長不須經過居民選舉產生?
(A)直轄市
(B)準用直轄市之縣
(C)縣
(D)區


17(B).
X


3 鄉(鎮、市)公所對鄉(鎮、市)民代表會之議決案,如延不執行或執行不當,鄉鎮市民代表會得請其說明理 由,必要時得報請何機關解決?
(A)縣政府
(B) 內政部
(C) 行政院
(D)未規定


18(B).

11 地方人民須滿足下列那三項積極資格才能行使選舉權?①中華民國國民 ②受監護宣告尚未撤銷者 ③年滿 20 歲 ④褫奪公權尚未撤銷者 ⑤登記為選民 ⑥在各該選舉區繼續居住 4 個月以上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⑤⑥


19(D).

44 鄉鎮市間事權發生爭議時,應由那一機關解決?
(A)行政院
(B)立法院
(C)內政部
(D)縣政府


20(D).

28 地方制度法所稱之地方法規,不包含下列何者?
(A)自治條例
(B)自治規則
(C)委辦規則
(D)社區公約


21(A).

24 依地方制度法第 21 條規定,地方自治事項如涉及跨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區域時,應先如何辦理?
(A)由各地方自治團體協商辦理
(B)由各地方民意機關裁奪
(C)由各地方自治團體分別辦理
(D)涉及跨區域的事項不宜辦理


22(A).

14 上級監督機關對於地方自治團體應作為而不作為,須有下列何種情形,始得代行處理?
(A)致嚴重危害公益或妨礙地方政務正常運作
(B)致嚴重妨礙中央政令推行
(C)致嚴重危害地方政府財政
(D)致嚴重危害中央與地方之關係


23(B).

47 關於我國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權力關係之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朝向集中監督與管制
(B)朝向合作與分權
(C)朝向權力集中於地方
(D)朝向合夥與集中管制


24(D).

31 下列何者為無給職?
(A)屏東縣縣長
(B)屏東縣屏東市市長
(C)屏東縣萬丹鄉鄉長
(D)屏東縣萬丹鄉水仙村村長


25(C).

3 我國實施地方自治,除憲法相關規定外,下列何者為目前施行地方自治之 基本法制規範?
(A)省縣自治法
(B)直轄市自治法
(C)地方制度法
(D)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


快捷工具

【精選】 - 公職◆地方自治難度:(26~50)-阿摩線上測驗

林英如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