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沒有危機意識,就是世界最大的危機。
100
(14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閱讀下文後,回答 26-28 題。
 比來不審讀書何似?想以道義敵紛華之兵,戰勝久矣。古人有言:「並敵一向,千里殺 將。」要須心地收汗馬之功,讀書乃有味,棄書策而遊息,書味猶在胸中,久之乃見古 人用心處。如此則盡心於一兩書,其餘如破竹節,皆□□□□也。古人嘗喻植楊。蓋楊, 天下易生之木也,倒植之而生,橫植之而生,十人植之,一人拔之,雖千日之功皆棄,此最善 喻!(黃庭堅〈與王子予書〉)

【題組】27.下列敘述,何者不符合上文文意?
(A)若有不求甚解之處,毋須勉強,立即再換一書即可
(B)讀書應專心,一如作戰須集中火力破敵,才能有成
(C)如能集中心力細讀,即使放鬆休息,胸中仍存書味
(D)以楊柳為喻,雖是易種之樹,隨種隨拔也難以長成


2(A).

題組:閱讀下文,回答第 21-22 題: 
     陸羽《茶經》論水云:「山水上,石泉又上,江水次而井水下。」又「江 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其說止於此,未嘗品第天下之水味。張又新 《煎茶水記》云劉伯芻謂水有七等,以揚子江為第一,惠山石泉為第二,虎丘 井第三,淮水居末。又載羽為李季卿論水次第有二十種,江水居山水上,井水 居江水上。二說皆與《茶經》不合。 
     水味有美惡而已,欲求天下之水一一而次第之者,謬說也。羽之論水,惡 ① 渟浸而喜泉源,故井取多汲者。江雖長,然眾水雜聚,故次山水。惟此說近 物理云。 ──改寫自歐陽脩〈大明水記〉 ① 渟浸:水停止不動。

【題組】22. 關於本文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首段提出各家之說,末段表明作者的觀點
(B)首段評比水質高下,末段以各家之說佐證
(C)首段引述《茶經》的說法,末段舉各家之說駁斥
(D)首段分論不同水源的特性,末段以取水標準總結


3(C).

1.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表示「重量」?
(A)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B)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宋真宗〈勸學詩〉)
(C)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D)如今這一個裡頭裝了兩「斗」御田粳米。(曹雪芹《紅樓夢》)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