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景氣是淘汰那些不爭氣的人。
100
(1 分20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701~7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35.中國文學史上許多文人,交往甚厚,文風也相近者,常被合稱;下列選項何者為非?
(A)潘岳、陸機合稱「潘、陸」
(B)嵇康、阮籍合稱「嵇、阮」
(C)元稹、白居易合稱「元、白」
(D)陶淵明、謝朓合稱「陶、謝」


2(D).

18.古人寫作極守分際,歐陽脩〈醉翁亭記〉:「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者,山間之四時也。」鋪排朝暮與四時,結構細密嚴謹。因此,空格依序應為哪一個選項?甲、風霜高潔 乙、水落而石出 丙、佳木秀而繁陰 丁、野芳發而幽香
(A)甲丙丁乙
(B)乙丁丙甲
(C)丙丁乙甲
(D)丁丙甲乙


3(D).

「勾踐之困於會稽而歸,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意指勾踐:
(A)樂不思蜀
(B)仁民愛物
(C)苟且偷安
(D)堅忍下人。


4(D).

羅貫中《三國演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最接近這闋詞所表達的情懷是下列哪一選項?
(A)年少輕狂,風花雪月的情懷
(B)往事如煙,不忍回首的感慨
(C)緬懷往事,借古傷今的悽惻
(D)豪邁淡泊,不計得失的灑脫


5(D).

22.張老師任教四十年,接受公開盛大表揚,下列賀詞最適切的是哪一選項?
(A)春風化雨,功勛彪炳
(B)著手成春,百年樹人
(C)呦呦鹿鳴,鼓瑟吹笙
(D)作育英才,亹亹不息


6(D).

15. 「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意謂柳下惠
(A) 不拘小節
(B) 隨性自在
(C) 出處得宜
(D) 坐懷不亂


7(C).

5. 楊牧詩:「等那人取路投草料場來/我是風,捲起滄州/一場黃昏雪──只等他/坐下,對著葫蘆沉思/我是風,為他揭起/一張雪的簾幕,迅速地/柔情地,教他 思念,感傷/那人兀自向火/我們兀自飛落/我們是滄州今夜最焦灼的/風雪,撲打他微明的/竹葉窗。探一員軍犯:/教他感覺寒冷/教他嗜酒,抬頭/看沉思的葫蘆。」詩中所描述的人物與情境,最可能出現在下列哪一本小說中?
(A)紅樓夢
(B)三國演義
(C)水滸傳
(D)虬髯客傳


8(C).

37. 盧照鄰〈曲池荷〉:「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所欲呈現的詩人情懷為下列哪一項?
(A)厭世道
(B)驚時局
(C)傷早衰
(D)悼亡友


9(A).

2.文學作品常見空間移轉的手法,寫景或由遠而近,或由大而小,選出下列例句不符合此種作法的選項:
(A)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B)歐陽修醉翁亭記:「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C) 蘇軾永遇樂:「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D)陳之藩寂寞的畫廊:「於是,像一朵雲似的,我飄到密西西比河的曼城,飄到綠色如海的小的大學來。校園的四圍是綠油的大樹,校園的中央是澄明的小池,池旁有一聖母的白色石雕,池裡有個聖母的倒影。」


10(B).

28.下列詩句所描繪的季節,與王維〈田園樂之六〉:「桃花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烟。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不見還
(B)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C)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11(B).

15. 「閱讀與寫作並不是先後關係,而是一種相互加強與反饋的正循環關係。更具體地說,我們不可能在沒有掌握好閱讀技巧的 情況下還能學好寫作,也不可能在沒有掌握寫作技巧的狀況下有效地閱讀。一旦我們同時提供學生閱讀與寫作技巧的訓練, 學生將帶著讀者的眼光與需求來要求自己的寫作,同時也學會以寫作者的眼光來評價閱讀材料。」作者所特別強調的是:
(A)閱讀與寫作沒有關係
(B)讀者要有作者的眼光;作者要有讀者的角度
(C)閱讀與寫作可以同時訓練
(D)掌握了閱讀技巧,就一定能學會寫作


12(A).

6. 下列四首五言詩,其中一首為仄韻;試將其選出來。
(A)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B) 荊谿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出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C)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
(D)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13(A).

21.俗諺說:「一生之計在於勤。」這句話中的「於」字是屬於虛詞範疇裡的哪一 種詞類? (A)介詞
(B)連詞
(C)助詞
(D)嘆詞。


14(B).

18. 現代口語的外來語,有音譯、義譯以及音譯兼義譯三種。下列詞語屬於音譯兼義譯的是哪一選項?
(A)沙發
(B)叩應
(C)愛滋
(D)飛碟


15(D).

54.蘇詢〈六國論〉:「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句中的「率」和下列各選項何者意同?
(A) 「率」領
(B) 「率」直
(C) 「率」性
(D) 「率」皆如此


16(C).

閱讀下文後,回答29-30題。
        國小時,母親幫我在農會開戶,教我儲蓄。第一次到農會,就被牆上一幅巨大的複製畫所 吸引。畫中的田園看似無邊無際,三個婦女彎身拾穗,似乎馱著生活的重量。我常看見自家長 輩在田裡耕種的情形,對這幅畫的構圖感到異常熟悉。那時的我,並不知道這是誰畫的,一直 到高中的美術課堂上,才終於知道那幅畫叫〈拾穗〉。米勒的畫作使我想起童年,祖父母用一 生,努力脫離貧窮,也讓他們的子孫脫離貧窮。我永遠記得他們說過的:「困窮的時候,做就 是了,不必想太多。」好久沒回家鄉,農會裡是否還懸掛著米勒的畫作,不得而知。可是我仍 清楚的記憶著,米勒筆下描摹出的世界,彷彿嗅得到土地與汗水,不是窮酸味,是充滿悲憫的 氣息。畫裡的人物,彎下腰看見了永恆。

【題組】29.下列選項,與本文題旨最相近的是:
(A)失敗難免,不要因為眼前的困窮,就變得不敢夢想
(B)再簡單的事,也會因為顧慮太多,而變得困難重重
(C)埋頭苦幹,以解決人生的困境,無需太費心神思量
(D)改變困窮的契機,在於當機會到來時,已做好準備


17(C).

96.陳義芝〈草堂沈思〉:「千年前為秋風所破的茅屋/剩日下的竹影搖曳/我小立在那座新築新修的草堂」。詩中所緬懷的人物是唐代詩人,下列緬懷相同人物的是哪一選項?
(A)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B)你的清波卻反向而行/舉世皆合流,唯你患了潔癖/眾人皆酣睡,唯你獨醒
(C)四野的哭聲/卻又不怎麼講求對仗與平仄/你抱歉地說:/朱門發臭的酒肉/餵肥了長安陰溝裡的耗子
(D)詩史寫到建安就得爬一座大山/歌雖然短,但沒酒不行/朝霧被逐呎的海拔逐呎 驅散/聽覺裡全是呦呦的鹿鳴


18(A).

5.「聯綿詞」是合兩個音節而成的衍聲複詞,兩個字合在一起只代表一個意義,不能加以分析,如「輾轉」、「參差」。下列各組詞語全為聯綿詞的是哪一選項?
(A)彷彿/逍遙/玲瓏
(B)徘徊/興奮/惆悵
(C)蜩螗/愉快/窈窕
(D)踟躕/猶豫/狼狽


19(A).

12.下列關於中國古典小說的敘述,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A)〈聶隱娘〉出自清代小說《拍案驚奇》
(B)〈劉姥姥進大觀園〉出自清代小說《紅樓夢》
(C)「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與《三國演義》有關
(D)「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與《水滸傳》有關


20(D).

12.周作人在〈喫菜〉這篇散文裡,認為選擇吃菜者,除宗教因素外,另一種則有道德 意味,他引黃庭堅在〈題畫菜〉之句:「不可使士大夫不知此味,不可使天下之民有此色。」下列哪一個選項最能詮釋周作人所指的道德意味?
(A)把士大夫與天下之民對比,批評士大夫只是貪圖享受
(B)士大夫須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氣度
(C)使士大夫與天下之民皆知菜根之味,能廉潔自守與安貧樂道
(D)士大夫當以嚼菜根來自我惕勵,天下之民方能免於飢餓與貧窮


21(C).

27. 下列詞語何者與「強調學習環境之重要」有關?
(A)焚膏繼晷
(B)樂不思蜀
(C)一傅眾咻
(D)汗牛充棟。


22(B).

16. 「卿為清望官,奈何飲於酒肆?」,此處的「清望官」是指?
(A)宰相
(B) 諫官
(C) 史官
(D)縣官


23(C).

閱讀下文後,回答 16-20 題。
       周末的咖啡廳,夥伴們開展一場激烈的爭論,起因只是新聞上一句「病沒」,引發眾人撻伐,認為新聞媒體不專業,「沒」、「歿」二字都分不清,但也有部分人認為這字沒錯,是批評者涵養不夠。這時,一位朋友轉頭望向我,中文人給個仲裁吧!我無奈的回答:「通假字。」
       確實,通假兩字對於一般人而言總是較模糊的。現在依稀回想起過去所學,課堂上所說「本有其字的通假」的解釋,似乎說明了什麼,但聽在一般民眾的耳中是如此扞格。文字本身的演化自有其規律,學者們僅能從現有的文獻,進行合理的考據。
       在早先文字的數量沒那麼多時,自然會有所謂借用的情形出現,例如論語中所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便屬於此類,「悅」為後出的字,是由「說」所演化。待字體演變的量夠多時,人們在書寫或是口說的過程,又會影響字體的變化,所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語言可能會因為地域的不同而產生迥異的使用習慣,再經過記錄後,就使詞彙產生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轉化,更不要談避諱、寫字求簡,甚至於錯字或誤讀所造成的通假。
       如今,網路用語不也影響一般人的認知?眾人世俗化的文字使用,就成了現代通假字的主要來源。人們聽著差不多的音,記下差不多字,領會著差不多的意思,假慢慢就成了真,原來的真跟著就被打成了贗品。

【題組】16.下列選項的描述,何者較為接近作者對於「通假字」的概念說明?
(A)帶有革命性與價值性的文字演進
(B)具有規律的演進與合理化的用字
(C)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文字演化結果
(D)具有獨特性但普遍被大眾所接受


24(C).

【題組】19.文中提到「十里不同音」,主要是在說明是什麼因素造成文字的「通假」?
(A)刻字過程造成文字記錄的訛誤
(B)書寫簡化影響內容引發的結果
(C)讀音會造成文字書寫上的差異
(D)文字隨著翻譯習慣而產生變化


25(A).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史家陳寅恪在其撰寫的《柳如是別傳》序言中提到,他旅居昆明時,偶然購得常熟 白茆港錢氏故園中紅豆一粒,從而箋釋錢、柳二人詩作,隨之便有起草此書的念頭。這 錢氏故園為明末文士錢謙益的故居,柳則是名列秦淮八艷的名妓柳如是。我們無法得知 陳寅恪是否真因紅豆而著手寫作,但在錢、柳二人所居住的宅院中,的確種有一株紅豆 樹,此宅也因而得名紅豆山莊。紅豆自古喻有相思之情,據傳是待夫歸鄉的女子,因朝 盼暮望最終泣血而亡,血淚化作了艷麗的赤豆。而回顧錢柳二人的生平,似乎沒什麼關 於相思的事,更多人關注的,反而是二人才子佳人的傳奇故事。 

那時錢謙益已五十多歲,但其文壇泰斗的身分,引得柳如是做男裝喬扮,主動尋訪 這位名士,進而展開一段忘年之戀。其後錢謙益在六十歲時迎娶二十四歲的柳如是,紅 顏白髮的組合,實屬驚世駭俗,卻也羨煞旁人。對柳如是來說,她為愛情傾出所有,在 出嫁後一首:「裁紅暈碧淚漫漫,南國春來正薄寒。此去柳花如夢裡,向來煙月是愁端。 畫堂訊息何人曉,翠帳容顏獨自看。珍重君家蘭桂室,東風取次一憑闌。」便顯露出她 的心情。不過兩人與紅豆確實有件事可說。 

錢謙益八十歲大壽那年,紅豆山莊二十年未曾開花的紅豆樹,恰巧在秋日結出一顆 子,柳如是便贈紅豆祝壽,錢氏因物感興而寫下詠物詩:「院落秋風正颯然,一枝紅豆報 鮮妍。夏梨弱棗尋常果,此物真堪薦壽筵。」可見,錢謙益因疼愛柳如是,儘管只是一枚 紅豆子,但他仍然將此物視作慶壽的瑞兆,紅豆有如錢、柳二人情緣象徵之物。 

不過話說回來,王維一首〈相思〉,本身也不是談男女之愛,而是對摯友李龜年傳達 眷念之情。如要從紅豆談相思,或許林夕所填詞的〈紅豆〉中:「還沒為你把紅豆熬成纏 9 綿的傷口。」一句更能引起共鳴。當時林夕看了木村拓哉所演的日劇,其中一幕女主角 不小心燒糊了一鍋紅豆湯,他便隨手寫入詞中,如同「此物最相思」之語句傳誦至今, 一如研磨烹煮成柔軟似泥的紅豆餡,那團甜膩的香氣更能引人遐思。也許只有當人們陷 入戀人絮語的情境時,才能在「紅豆」兩字間讀出所謂的一往情深。

【題組】24.「還沒為你把紅豆熬成纏綿的傷口。」一句的寫作手法,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把回憶風乾,晚年下酒
(B)歷史是一幅畫,時間是絢麗的色彩
(C)他的笑聲,響亮到足以讓沉睡的山峰甦醒
(D)慢慢的拼湊,拼湊成一個完全不屬於真正的我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701~725)-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