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多寫考古題,才能知道出題方向
100
(1 分59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726~75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5.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請問句中四個「恥」字的詞性為何?
(A)共有三個動詞,一個名詞
(B)共有三個名詞,一個動詞
(C)共有三個形容詞,一個名詞
(D)共有三個名詞,一個形容詞


2(C).

19.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 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 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 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這篇 文章的基調為何?
(A)悲涼的
(B)淡泊的
(C)歡樂的
(D)消沉的


3(D).

25.古語云:「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下列哪一部經書的內容與精神 最能彰顯前述特點?
(A)《周易》
(B)《詩經》
(C)《禮記》
(D)《春秋》


4(D).

3.「阮囊羞澀」」的意思,接近下列哪一項?
(A)江郎才盡
(B)待字閨中
(C)琵琶遮面
(D)左支右絀


5(B).

以人為主體的史書體例自:
(A)《左傳》
(B)《史記》
(C)《資治通鑑》
(D)《漢書》。


6(C).

26. 夏菁〈月色散步〉:「此刻正像是水底的世界/一切已沉澱,靜寂/那些遠近朦朧的樹枝/如珊瑚叢生海裡。/藍空上緩泛過光潔的浮雲/是片片無聲的浪花/只有一隻古代的象牙舟/在珍珠的海上徐筏。/行人看不見彼此的面貌/只感到浮光掠影/ 像魚兒優游在深綠的水中/來去僅閃一閃銀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A)詩中把浮雲比成浪花,彎月比喻成象牙舟
(B)以實景寫月,以虛境寫水,月水交織,實虛結合
(C)以「浮光掠影」描述沉澱、靜寂、遠近朦朧的樹枝
(D)詩中表達對安謐和諧的自然境界的眷戀、憧憬和追求


7(D).

17.席慕蓉:「那清晨園中為誰摘下的茉莉/那渡船頭上風裡翻飛的群裳/在風裡翻飛 然 後紛紛墜落/歲月深埋在土中便成琥珀/在灰色的黎明前我悵然回顧/親愛的朋友啊/難道鳥必須自焚才成為鳳凰/難道青春必要愚昧/愛 必得憂傷」有關這段詩句的含意,最合適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青春的時光消逝,就像鳳凰浴火,終於揮別陰影重生
(B)年輕時感情強烈,經過時間洗禮,一切都將恢復平靜
(C)記憶深藏在某處,必須努力挖掘,才能回到往日時光
(D)回顧過去的歲月,記憶深藏心底,但也令人沉思不已 


8(B).

16.下列文句中的「所以」,用法與潘耒〈日知錄序〉:「事關民生國命者,必窮源溯本,討論其所以然。」中的「所以」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知郎君穎悟,必能默識,「所以」手語耳。(裴鉶〈崑崙奴〉)
(B)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亮〈出師表〉)
(C)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論語.為政第十》)
(D)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勸學〉)


9(C).

29-3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 楚相孫叔敖為兒之時,見兩頭蛇,殺而埋之。歸,對其母泣。母問其故,對曰: 「我聞見兩頭蛇死。向者出,見兩頭蛇,恐去母死,是以泣也。」其母曰:「今蛇何在?」 對曰:「我恐後人見之,即殺而埋之。」其母曰:「吾聞有陰德者,天必報之。汝必 不死,天必報汝。」叔敖竟不死,遂為楚相。埋一蛇,獲二祐,天報善,明矣。 曰:此虛言矣。夫見兩頭蛇輒死者,俗言也;有陰德天報之福者,俗議也。叔敖信 俗言而埋蛇,其母信俗議而必報,是謂死生無命,在一蛇之死。 (王充《論衡.福虛》)
【題組】29.有關引文中的事件,作者認為甚不合理,且提出了個人的見解,下列最符合作者見解 的是哪一選項?
(A)天道酬善
(B)因果循環
(C)死生有命
(D)禍福相倚


10(B).

49. 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詩句中「半畝方塘一鑑開」的「一鑑開」意謂:
(A)像一本歷史的借鏡
(B)像一面打開的鏡子
(C)像一段人生的經歷
(D)像一則警世的喻言


11(A).

50. 杏林子〈現代寓言〉:「有段時間,荷花承受太多的讚賞,等到掌聲漸息,他反而若有 所失,渾身不自在。造物者說:『酗酒的人,沉醉於酒精之中;賭博的人,迷失於數 字之間……』」這段文句的意涵是什麼?
(A)慣於擁有,反而欠缺內省的智慧
(B)凡事謹守中庸之道,勿太過與不及
(C)大自然是一本大書,要用心讀,用力念
(D)分享的快樂是加倍的, 分擔的痛苦是輕省的


12(B).

8.合乎「舌尖後、濁、不送氣、擦音」條件的是下列哪個音? 
(A)ㄕ 
(B)ㄖ 
(C)ㄗ 
(D)ㄘ。


13(D).

22.劉真〈論讀書〉:「至於談到讀書的方法,我認為『博覽』與『專精』,實屬同等 重要。 對一般學生而言,在某一個階段,是不宜完全隨興之所至而讀書的。必需勉強自己先 學好語文的工具,奠定主要學科的基礎,然後才可以專攻自己所最喜愛的學科。尤其 研究任何一門學問,都必須全力以赴,不是僥倖便可成功的。」下列最符合本文意旨 的是哪一選項?
(A)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學海無涯勤是岸,青雲有路志為梯
(D)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


14(B).

23.盧森堡:「我情願變成一枝點燃的蠟燭,照耀人們前進。」 愛因斯坦:「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馬克.吐溫:「多做些好事情,不圖報酬,還是可以使我們短短的生命很體面和有價值, 這本身就可以算是一種報酬。」 與上述諸家所言意旨最不切近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
(B)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C)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職
(D)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15(B).

57.李煜早期,多香豔華麗、風格婉約的作品;晚期則表現哀怨淒絕、感慨深沈。下列選項中,何者是李煜早期的作品︰
(A)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B)雲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秋風多,雨如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C)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翦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D)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16(C).

13.下列各種比賽優勝題辭,使用完全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A)論文比賽:含英咀華、允文允武
(B)演講比賽:辯才無礙、秀麗遒勁
(C)田徑比賽:積健為雄、出類拔萃
(D)書法比賽:筆力萬鈞、文采斐然


17(C).

10. (甲)蒲松齡∕聊齋誌異(乙)司馬光/資治通鑑(丙)劉義慶/世說新語(丁)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以上各書按照年代先後順序排 列,請問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乙甲丁
(D)甲丙乙丁。


18(C).

16. 小明因母喪向公司請假,公司同仁決定送花圈致意。請問下列題辭何者不適用?
(A)北堂春去
(B)彤管流芳
(C)南極星沉
(D)音容宛在。


19(A).

29. 傳統小說中曾被清代李漁評為「四大奇書」的是?
(A)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金瓶梅
(B)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 夢
(C)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紅樓夢
(D)水滸傳、西遊記、儒林外史、紅樓夢。


20(D).

10. 適合在校慶時所使用的題辭是?
(A)妙筆生花
(B) 鳳凰于飛
(C) 近悅遠來
(D)時雨春風


21(D).

24.Hayes & Flower提出的寫作歷程模式由寫作者的長期記憶、寫作環境及寫 作歷程三部分組成。其中,寫作歷程包括計畫、轉譯與回顧三項。在計畫 部分由三個小項組成,不包括下列哪一個選項?
(A)設定目標
(B)產生想法
(C)組織想法
(D)檢核想法


22(A).

12. 以下何者是表揚教師的正確用語(含用字正確)?
(A)誨人不倦
(B)悔人不倦
(C)功在杏林
(D)做育英材。


23(D).

閱讀下文後,回答11-15題
人為萬物之靈,志有萬端之異。學琴學詩均從所好,工書工畫各有專長,是故咳唾珠玉,謫仙闢詩學之源;節奏鏗鏘,蔡女撰胡笳之拍,此皆不墮聰明,而有志 竟成者也。若夫銀鈎鐵畫,固屬難窺;儷白妃青,亦非易事。余因停機教子之餘, 調藥助夫之暇,竊慕管夫人之墨竹,紙上生風;敢藉陶彭澤之黃花,圖中寫影。 庶幾秋姿不老,四座流芬,得比勁節長垂,千人共仰,竟率意而鴉塗,莫自知其 鳩拙云爾!(張李德和〈畫菊自序〉)
茲就詞章論,世多訾女子之作,大抵裁紅刻翠,寫怨言情,千篇一律,不脫閨人 口吻者。予以為抒寫性情,本應各如其分,惟須推陳出新,不襲窠臼,尤貴格律 雋雅,情性真切,即為佳作。詩中之溫、李,詞中之周、柳,皆以柔豔擅長,男 子且然,況於女子寫其本色,亦復何妨?(呂碧城〈女界近況雜談〉)呂碧城(1883 ~1943),被譽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

【題組】12.依據乙文,敘述最適當的是:
(A)為推陳出新,不襲窠臼,男女皆應拋棄格律的束縛
(B)詞章以閨人口吻成其本色,故男女表現宜各如其分
(C)女子習寫詞章,可模仿以柔豔詩詞著稱的男性作家
(D)女子創作可不忌裁紅刻翠,但直寫自己的真誠感受


24(A).

7. 「夕陽西下,日月潭的湖面波光粼粼,像是被撒上一層金色的浪漫。夕陽的餘暉 映照在湖水上,呈現出一片橘紅色的瑰麗光影,彷彿天地之間彌漫著一片神聖的 氛圍。湖水微微泛起漣漪,在夕陽映照下閃耀出耀眼的金光,讓人彷彿看到了一 幅天人合一的美麗畫卷。」本段文字,屬於下列哪一種文本?
(A)記敘文本
(B)抒情文本
(C)說明文本
(D)議論文本


25(C).

閱讀下文後,回答 16-20 題。 

電視裡的人封神了,這件事令我思索,是因為他的品行、事蹟值得讚揚,抑或是有 其他的原因?我最早知道封神,是從《封神演義》開始,後來讀了一些書,才了解到「封 神」不只存在小說中,現實中也經常都在封神。如臺灣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沈葆楨奏請 清廷為鄭成功追諡建立官祠,成為抵禦入侵者的忠烈表率。其後,日本人因其母親血脈 的關係,把鄭氏立為開臺先鋒,將延平郡王祠改成「開山神社」;國民政府為宣揚反共理 念,把鄭氏變成民族英雄,將延平郡王祠改建成中國北方式建築,還為其舉行中樞祭典。 鄭氏之旗,在歷史中飄揚,隨著權力擺動。 

再往前千年,在那戰火紛飛的晚唐五代,當時官民會感念立下戰功的將領,在其死 後建廟祀拜,就連反賊權臣,也有機會被追封成神,例如:閩國的王延稟起兵叛變被殺, 但君王為了撫慰地方吏民,維持安定,仍為其建廟祭祀。除了官員,平民也能成神,在 閩地生活的莘七娘,生前精通醫術,死後本來沒人祀拜,直到一名遊客聽見有女子夜吟 詩歌,然後將詩作寫在驛館牆上後離去。鄉人據詩以為是七娘之魂所作,於是在她墓前 築室祭拜,甚至建起宮廟,在遇到旱澇疾疫,就向莘七娘祈求保佑,最後成為當地的信 仰。 

現代社會,人間封神似乎已不是新鮮事。傳統與非傳統的封神,也只是換個模樣, 目的依舊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現代的封神,不用儀式,也不用敕封建祀,隨人呼個口 號,就在人間成神。然而,神壇之所以稱為神壇,那便表示不是人可以居住的地方,以 人作神,跌落神壇也只是必然的事。

【題組】17.作者藉由鄭成功的例子,主要想說明哪種現象?
(A)歷史人物評價的變化
(B)政教合一的早期現象
(C)增強統治合理性的手段
(D)社會信仰體系自然形成 8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難度:(726~750)-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