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相信是成功的開始,堅持是成功的終點。
100
(1 分)
模式:收錄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4. 下列文句中有關修辭技巧的描述何者正確﹖
(A)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字義雙關
(B)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情似「儂」愁: 方言的飛白
(C)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擬人化
(D)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誇飾。


2(D).

6. 請依詩意內容,判讀下列詩句所歌詠的物類何者正確?
(A)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豔,獨占人間第一香— 詠梅花。
(B)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詠菊花。
(C)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 靖,惹得詩人說到今—詠杏花
(D)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秋風—杜鵑花。


3(B).

8. (甲)虛與委「」、(乙)「」山濯濯、(丙)得「」忘筌、(丁)與「」謀皮。以上成語「」中依序應填入某一種動物,語義才完整。請問 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牛/魚/蛇/虎
(B)蛇/牛/魚/虎
(C)虎/牛/蛇/魚
(D)魚/牛/虎/蛇。


4(A).

9. 請問有關詩詞名句與作者的對應,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B)李清照╱春蠶到死絲方 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C)歐陽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D)李煜╱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5(C).

27. 下列詞語何者與「強調學習環境之重要」有關?
(A)焚膏繼晷
(B)樂不思蜀
(C)一傅眾咻
(D)汗牛充棟。


6(B).

28.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 前點滴到天明。」此句中運用何種修辭法?
(A)象徵
(B)層遞
(C)排比
(D)映襯。


7(A).

32. 下列語詞解釋,何者正確?
(A)暴虎馮河:比喻人有勇無謀
(B)俎豆之事:比喻安貧樂道
(C)色厲內荏:言行舉止均公正不阿
(D)苗而不秀:他人過錯, 我們當引以為戒。


8(B).

二、閱讀測驗
◎閱讀下列文章,回答 35~38 題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

【題組】37. 關於此詞的解讀,請問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一蓑煙雨任平生」道出辭官歸隱的樂趣。
(B)「穿林打葉聲」比喻生命中遭遇的困 頓挫敗。
(C)作者即事抒懷借題發揮,嘲諷官場的黑暗。
(D)此作品能表現出作者「婉約清麗」的詞風。


9(B).

◎閱讀下列文章,回答 39~40 題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莊子.秋水》)

【題組】39. 文中惠子言:「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意謂:
(A)人非魚,理應不知魚之樂,正如魚非人,不知人之樂。
(B)人我不一,物我有別,莊子理應不知魚之樂。
(C)你、我和魚各不相屬,對方如何,無須知曉。
(D)魚非人,魚之樂本難知道,既然與你、我無關,何必為此爭辯。


10(B).

◎閱讀下列文章,回答 48~50 題
       盧生欠伸而悟,見其身方偃於邸舍,呂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觸類如故。生蹶然而興,曰:「豈其夢寐也?」翁謂生曰:「人生之適,亦如是矣。」生憮然良久,謝曰:「夫寵辱之道,窮達之運,得喪之理,死生之情,盡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 (沈既濟 <枕中記>節錄)

【題組】50. 從文中推測,盧生領悟到了什麼?
(A)人生苦短,要勇於追求理想。
(B)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
(C)人的一生彷彿夢境,稍縱即逝。
(D)人的欲望深不可測,要謹慎面對。


11(B).

1. 下列何組讀音不同?
(A)烘「焙」/「倍」數
(B)牌「坊」/「彷」彿
(C)賄「賂」/賽「璐璐」
(D)「莘莘」學子/庭院「深深」。


12(D).

9. 「學不得法,猶願魚而無網,心雖勤而無獲;若得其要,猶順流馭舟, _______。」根據文意,畫線處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心不知其所往
(B)氣不礙其暢達
(C)意不盡而有餘
(D)體不勞而致遠


13(B).

12. 「諧音雙關」是一種利用「同音字或音近字造成雙重意義」的修辭,例如:「風吹荷葉動,何夜不搖蓮。」句中的「搖蓮」二字兼有「遙憐」的意思。下列四則新聞「」中的詞語,何者也使用了相同的技巧?

(A)「日傳意外」!日本鹿兒島發現八頭擱淺鯨魚

(B)時序入秋,旅行社推出奧萬大「楓華萬千」的賞楓專案

(C)棒球場上,為了幫球員打氣,球迷們搖旗吶喊,聲勢「氣蓋山河」

(D)網路發達,人們在家中就能和世界溝通,可謂:人在一方,「網連世 界」


14(D).

題組:閱讀下文,回答第 19-20 題: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 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 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 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 獻詩, 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 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 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 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於心,而 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王弗聽,於是國人 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國語‧周語上》)

【題組】20. 上文,「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解釋,下列何者正確?
(A)因為害怕謀反的秘密走漏,所以國人都不敢講話,而僅在走路時以目 光示意
(B)因為鼓勵人民舉發毀謗者,所以國人在路上都以目光示意,沒有不敢 講話的
(C)因為喜歡議論國家的施政,所以國人在路上除了勇敢發言,還加上目 光示意
(D)因為害怕衛巫舉發而被殺,所以國人走在路上都不敢講話,而僅以目 光示意


15(A).
X


三、綜合題
(一)
    有一位年輕畫家,在還沒成名前,住在一間狹隘的小房子裡,靠畫人像維生。有一天,一個富人經過,看他的畫工細緻,很喜歡,便請他幫忙畫一幅人像。雙方約好酬勞是一萬元。
    一個星期後,人像完成了,富人依約前來拿畫。這時富人心裡起了歹念,欺侮他年輕又未成名,不肯按照原先的約定付給酬金。富人心中想著:「畫中的人像是我,這幅畫如果我不買,那麼,絕沒有人會買。我又何必花那麼多錢來買呢?」於是富人賴賬,他說只願花三千元買這幅畫。青年畫家傻住了,他從來沒碰過這種事,心裡有點慌,費了許多唇舌,向富人據理力爭,希望富人能遵守約定,做
個有信用的人。 「我只能花三千元買這幅畫,你別再囉唆了。」富人如此說,因為他居上風,「最後,我問你一句,三千元,賣不賣?」青年畫家知道富人故意賴賬,心中憤憤不平,他以堅定的語氣說:「不賣。我寧可不賣這幅畫,也不願受你的屈辱。今天你失信毀約,將來一定要你付出二十倍的代價。」「笑話,二十倍,是二十萬耶!我才不會笨得花二十萬買這幅畫。」「那麼,我們等著瞧好了。」青年畫家對悻悻然離去的富人說。
    經過這一個事件的刺激後,畫家搬離了這個傷心地,重新拜師學藝,日夜苦練。皇天不負苦心人,十幾年後,他終於闖出了一片天地,在藝術界上,成為一位知名的人物。至於那個富人,自從離開畫室後,第二天就把畫家的畫和話淡忘了。
    有一天,富人的好幾位朋友不約而同的來告訴他:「有一件事好奇怪喔!這些天我們去參觀一位成名藝術家的畫展,其中有一幅畫中的人物,跟你長得一模一樣,標示價格二十萬,不二價。有趣的是,這幅畫的標題竟然是《賊》。」 富人好像被人當頭打了一棍,他想起了十多年前畫家的事。眼看這件事對自己的名譽傷害太大了,他立刻連夜趕去找那位畫家,向他道歉,並且花了二十萬買回那幅人像畫。
這個年輕人名叫「畢卡索」。

【題組】2. 在富人向畫家買畫的過程中,畫家的心情變化順序為何?
(A) 慌張→氣憤→傷心→奮發圖強
(B)氣憤→奮發圖強→傷心→慌張
(C) 奮發圖強→氣憤→慌張→傷心
(D)傷心→氣憤→慌張→奮發圖強


16(C).

11.依據現行行政院公布《文書處理手冊》,下列哪一個選項的用字完全正確?
(A)學務處「雇用」專案助理一名,協助執行深耕「計劃」
(B)得於接受處「分」書後十日向該管第一審法院「申」請交付審判
(C)「訂定」每週工作總時數上限規範,收到行政命令應「澈底」執行
(D)文學院下「置」哲學、歷史學、日本語文學三系,各「設」主任一人


17(A).

14.下列成語中的□,皆為身體部位,依甲乙丙丁順序填入,最適當的是哪一選項? 甲、鼓□而遊 乙、□橫丹鳳 丙、拾人□慧 丁、立定□跟
(A)腹/眉/牙/腳
(B)腹/目/口/足
(C)足/眉/口/腳
(D)足/目/牙/足


18(C).

16.今日常用的俗諺或詞語,有些典故出自傳統小說或戲曲,如「劉姥姥進大觀園」 即 源自《紅樓夢》,下列「 」中詞語出處說明,何者正確?
(A)老師不下課,我肚子只好一直唱「空城計」:《封神演義》
(B)因為「半途殺出程咬金」,他和冠軍擦身而過:《三國演義》
(C)詐騙集團最終「逃不出如來掌」,已被警方偵破:《西遊記》
(D)原來是吃了「人參果」,難怪他頓時意氣風發:《聊齋誌異》


19(B).

17. 臺灣詩人賴子清有詩: 「麵粉如泥釜上煎,恍同皓月照瓊筵。菜根自有清香在,勝得 膏粱滿眼前。」臺灣飲食眾多,符合本詩的食物是下列哪一選項?
(A)月餅
(B)潤餅
(C)太陽餅
(D)鼎邊銼


20(A).

閱讀下文後,回答 18-20 題。
    記得小學四年級以前寫自己的名字是「楨」,導師說我是女生,應改成「嫃」
,從此我寫自己的名字都是「嫃」。直到高中入學被一位大嬸譏笑:「連自己的名字都寫錯。」此生第一次翻看戶口名簿,果然是「媜」。
    可惜因多次播遷,已無任何文件可以證明我的名字曾寫成「楨」與「嫃」。日前查詢國小國中名冊,所留檔案皆是「媜」,戶政單位手抄戶籍登記簿上也是「媜」,並無改名註記。
     姓名乃標示「我是誰」之首端。「媜」字神祕莫測,《康熙字典》才找得到,讀音如「爭」非「真」。折騰到十七歲,字寫對了,會念了,但不知是什麼意思。……大學時上聲韻學,得知「媜」字確實念「爭」,義為「女字」,女子名字。撰聯名家張佛千先生曾以我名為題賜下一聯:「文章高詣貴在簡,女子美字古曰媜。」蘊涵勉勵之意。女子美字,既云女子有個美好的名字,又可衍義為寫得一手好字,再撮要假借為博得「文章美名」的女子,誰云不宜。
    貞,會意字,甲骨文字形似一口寶鼎加上一支神杖「卜」形,相合而為:依據鼎內火炙變化而察看神跡。遠古殷商,無事不占卜,貞人即卜人,卜者釋義需求正確、堅定,故衍生貞定、堅貞、貞節之辭,所指皆是不可動搖的精神境界。《康熙字典》收有「媜」字,自字面推想,从女从貞,寓意品德貞潔女子,然我更愛這麼想:一個善占卜的女巫。而「簡」本是遠古用來書寫的狹長竹片,既簡且媜,一個聚精會神觀察大鼎內火炙變化再將占卜結果寫在竹片上的女巫形象,躍然而出。(改寫自簡媜〈迷霧中,呼喚我的名字〉)

【題組】19.依據上文,有關作者名字的敘述,最不符合文意的是:
(A)上高中前,作者一直將自己的名字寫成「嫃」
(B)作者初次翻看戶口名簿,才發現一直寫錯名字
(C)作者不但曾將自己的名字寫錯,讀音也不正確
(D)相較於从女从貞的寓意,作者更喜愛女巫形象


21(D).

【題組】20.作者在文中自述對自己喜歡怎麼聯想?
(A)簡是表示簡潔,文章貴在簡潔
(B)媜的意象比楨和嫃更適合作者的個性
(C)媜是女名,所以可聯想為女巫的稱呼
(D)書寫用的竹片叫簡,她名字的簡是竹簡


22(A).

閱讀下文後,回答 26-30 題。
6270a828c61e4.jpg6270a82f976bd.jpg

【題組】27.依據資料甲、乙,下列關於鄭崇和墓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祀鄉賢祠」記於墓碑,可見既是當時官方認可功績,家族也視為無上光榮
(B)鄭用錫等雖按鄭崇和遺願將其葬於老家山中,但鄭如椿等仍另外擇吉地遷葬
(C)最初形制簡約,後因鄭用錫中進士並授官,始據《大清會典事例》擴大規模
(D)鄭崇和雖自認深受祖先陰宅風水庇蔭而富裕,但不願子孫迷信擇地求福之說


23(B).

4. 「香消玉ㄩㄣˇ」的正確用字是?
(A)隕
(B) 殞
(C) 允
(D)損


24(B).

13. 「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請問此對聯最有可能的吟咏 對象是誰?
(A)李白
(B) 杜甫
(C) 孟郊
(D)賈島


25(C).

14. (甲)孟浩然、(乙)李商隱、(丙)宋之問,以上三位詩人,依所處時代先後排列應該是?
(A)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乙丙甲


快捷工具

收錄測驗 -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