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要有信心,就沒有過不了的橋
96
(1 分51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C).

30.如果有一群先秦時期的名人穿越至現代,依照其思想、技能任命他們擔任官員,下列任命最不恰當的是哪項?
(A)孔丘:教育部長;孫武:國防部長
(B)蘇秦:外交部長;韓非:法務部長
(C)莊周:內政部長;墨翟:國家音樂廳總監
(D)扁鵲:衛生署長;許行: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A).

22. 中文有一字多義的現象。如「勝」有佔優勢、超越、克制、承受等等意思。請問下列語詞中的「勝」,應解釋為「美好的」?  
(A)名山勝景  
(B)不勝感激  
(C)乘勝追擊  
(D)吹氣勝蘭


3(C).

17.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提到:「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此段描寫洞庭湖的文字,何者正確?
(A)在地理上由岸邊寫到湖中
(B)在空間上的描寫由近而遠
(C)在景物上的描寫有動有靜
(D)在時間上的描寫由早而晚


4(C).

35. 下列語句知覺轉換運用「先視覺再嗅覺」的是哪一項?
(A)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B)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C)四顧山光接天水,憑欄十里芰荷香
(D)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5(B).

24.下列節日若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甲、臘日 乙、上元 丙、重陽 丁、端陽
(A)甲丁乙丙
(B)乙丁丙甲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6(B).

3. 李董在年滿六十歲時申請退休,請問李董退休的那年可稱為:
(A)知命之年
(B)耳順之年
(C)不惑之年
(D)從心之年


7(C).

20.​《紅樓夢》中詩詞:「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 溪邊尚浣紗。」林黛玉歌詠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虞姬​
(B)貂蟬​
(C)西施​
(D)昭君


8(D).

41.「複詞」有合義及衍聲之不同,所謂衍聲複詞,是必須字詞結合始有其義,下列何組皆為衍聲複詞?
(A)頭顱/朦朧
(B)蜻蜓/墨衣
(C)構陷/細瘦
(D)琉璃/躊躇


9(A).

5.「雙重否定」含有兩個否定詞,卻常常表示「肯定」之意,下列各組詞語皆屬於這種情 況的是哪一選項?
(A)無遠弗屆/攻無不克/無微不至
(B)知無不言/無法無天/不學無術
(C)攻無不克/毋枉毋縱/不學無術
(D)無遠弗屆/無微不至/非親非故


10(D).

6.在描述一件事物時,轉變其原來性質,化成另一種本質截然不同的事物,而加以形容 敘述的修辭方法,稱作「轉化」,或稱為「比擬」。下列所舉的歌詞中,運用「轉化」 修辭的是哪一選項?
(A)愛情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龍捲風〉)
(B)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東風破〉)
(C)怎麼會怎麼會/你竟原諒了我(〈擱淺〉)
(D)風在長滿青苔的屋頂/嘲笑我的傷心(〈夜曲〉)


11(A).

13.下列詩詞句子何者沒使用到「借代」的修辭手法?
(A)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B)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李白〈贈孟浩然詩〉)
(C)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 杜康。」( 曹操〈短歌行〉)
(D)「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12(D).

16. 若將唐代區分作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則李白和下列何人 為同時代的詩人?
(A)陳子昂
(B)白居易
(C)李商隱
(D)杜甫


13(A).

31.下列「」中字的字,何者音義皆正確?
(A)急「湍」甚箭—ㄊㄨㄢ,急流
(B)直視無「礙」—ㄞˋ,罣礙
(C)風煙「俱」淨—ㄐㄩˊ,都、皆
(D)互相軒「邈」—ㄇㄧㄠˇ,微小


14(B).

18.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最為恰當的是哪一項?
(A)美術館的梵谷畫展,藝術愛好者都「趨之若鶩」
(B)新落成的商業大樓,規模雄偉裝飾華美,真是「美輪美奐」
(C)當電視台轉播奧運開幕時,大家都守在家裏看,幾乎是「萬人空巷」
(D)我媽媽雖然「徐娘半老」,卻因保養得宜,依舊容光煥發,我見猶憐


15(A).

6. 下列四首五言詩,其中一首為仄韻;試將其選出來。
(A)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B) 荊谿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出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C)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
(D)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16(A).

27.下列敘及的作者與文章篇名,何者為正確?
(A)王粲〈登樓賦〉
(B)墨子〈勸學〉
(C)余光中〈錯誤〉
(D)曹丕〈廉恥〉


17(A).

30.王文進〈中央山脈的多重奏〉:「南湖大山就是中央山脈的前導山峰。而後依序就是中央尖山、合歡山、奇萊山、能高山、丹大山、秀姑巒山這些一概海拔三千以上的名門大山,最後可以延展到卑南主山、北大武山而收攏全台。那虎背一般脊樑的 美感…。」此段文字是從哪一個角度取景?
(A)俯視
(B)仰視
(C)側視
(D)平視


18(D).

5. 下列選項中,何組用字完全正確?
(A)風糜全場/天作之合
(B)鑼鼓喧天/握手寒喧
(C)骯髒邋遝/駢肩雜遝
(D)沆瀣一氣/唾面自乾。


19(B).

14.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難為言。」最接近本文意旨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玉壘浮雲變古今
(B)除卻巫山不是雲
(C)不畏浮雲遮望眼
(D)賀蘭山下陣如雲


20(D).

12.周作人在〈喫菜〉這篇散文裡,認為選擇吃菜者,除宗教因素外,另一種則有道德 意味,他引黃庭堅在〈題畫菜〉之句:「不可使士大夫不知此味,不可使天下之民有此色。」下列哪一個選項最能詮釋周作人所指的道德意味?
(A)把士大夫與天下之民對比,批評士大夫只是貪圖享受
(B)士大夫須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氣度
(C)使士大夫與天下之民皆知菜根之味,能廉潔自守與安貧樂道
(D)士大夫當以嚼菜根來自我惕勵,天下之民方能免於飢餓與貧窮


21(B).

16. 古代詩文中常以其他名物稱呼或語句代替通常使用的本名或語句,此修辭法 稱為「借代」,下列「 」中的詞語,使用借代修辭法的是哪一項?
(A)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代指鳥類
(B)「三徑」就荒,松菊猶存:代指隱士居所
(C)寒蟬淒切,對「長亭」晚:代指旅客
(D)焉得「諼草」,言樹之背:代指萱草


22(D).

閱讀下文後,回答 6-10 題。 
       現今社會人們重視科學實證精神,無法驗證的鬼怪常被認為是虛構的存在。然而 抱著這種認知的人卻沒有意識到,鬼怪其實是維持社會文化運作的重要部分。
      在醫學不發達的時代,早夭的嬰幼童有時會被認為是被鬼怪帶走。所以人們會用 牲畜替孩子取乳名,如「狗子」、「小羊」,以貶低孩子在鬼怪眼中的價值;還有些習俗 會在嬰兒出生後,先送至親友家,等滿月再接回,以躲過厄運。因為民間傳說當家中 有人生產,為產婦煮麻油雞補身時,麻油雞香氣會引來貓鬼,貓鬼會用兩隻前爪扣住 嬰兒咽喉,導致嬰兒斷氣。 
     而為了與鬼怪溝通,人們有了各種儀式,也將鬼怪納入我們的禁忌與節日中,許多 祭典都是為了因應鬼怪作祟而來。「祟」字上半部是「出」、下半部是「示」,就是指 鬼神妖物出現、為害作怪的意思。
      人們固然畏懼鬼怪作祟,但仔細想想,鬼怪的存在也相當程度的提供了人們面對 嬰兒早夭的一種解套方式,抑或也安撫了人心。鬼怪是真實或虛構,雖然尚可論說, 但更值得思考的是,鬼怪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題組】10.作者撰寫本文的目的為何?
(A)秉持科學求證的精神,探究鬼怪是否真實存在
(B)倡導包容多元的文化,思考鬼怪信仰的侷限性
(C)以鬼怪形象的演變,闡述鬼怪在真實生命中重要性
(D)在科學萬能的當代,認知鬼怪在文化體系中的意義


23(D).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1-5 題
一般人不瞭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關係,以為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是漂亮些。其實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內容和形式是相隨而變的。例如韓愈在月夜裡聽賈島吟詩,有「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韓愈建議「敲」字為佳。這段文字因緣傳為美談,於今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說得好聽一點,都說「推敲」。古今人也都讚賞「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同時也是意境上的分別。「推」固然顯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於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裡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裡有人應門。他彷彿是乘月夜訪友,自己不甘寂寞,那寺裡假如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沒有「推」那麼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和些。「推」可以無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攪擾。所以我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麼妥當。究竟哪一種意境是賈島當時在心裡玩索而要表現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推」字和「敲」字哪一個比較恰當,關鍵在於哪種境界是他當時所要說的且與全詩調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改寫自朱光潛《談文學》)
王夫之《薑齋詩話》云:「『僧敲月下門』,只是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縱令形容酷似,何嘗毫髮關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會心,則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靈妙,何勞擬議哉?」王夫之以為詩中佳境,對詩人而言,不可「預擬」,初無定景,初非想得,否則,「只是措大燈窗下鑽故紙物事」,或者「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了」。佳句乃當時情景,即詩人「即景會心」、「因景因情」時所拾得,「何勞擬議哉」?(改寫自蕭馳《聖道與詩心》)

【題組】3.依據甲、乙二文,下列敘述最不適當的是:
(A)王夫之、朱光潛均認為推敲文字首重全 詩情 調 一致 , 才能 臻 至 自 然靈 妙
(B)王 夫之 認 為在 文字 上 沉吟 推 敲, 即 使 最終 文 辭巧 妙 ,仍 非 出 自 真 實情 感
(C)朱 光潛 懷 疑僧 敲月 下 門未 必 比僧 推 月 下門 更 好, 王 夫之 則 未 做 高 下評 判
(D)朱 光潛 強 調文 字上 的 斟酌 與 推敲 , 其 實更 動 後表 現 的是 不 同 的 思 想情 感


24(D).

29-30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9-30題。 齊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一曰’艾子謂其父曰:「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 家?」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豈有不通世務耶? 艾子曰:「不須試之他’但問君之子所食者米’從何來?若知 之,吾當妄言之罪。」父遂呼其子問之。其子嘻然笑曰:「吾豈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來。其父愀然而改容曰:「子之愚 甚也。彼米不是田中來?」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艾子雜說》)
【題組】 ( )29.依據上文,關於艾子說法的解讀,何者正確?
(A) 「他曰曷能克其家」,表示艾子自告奮勇,希望能幫富人打理家業
(B)從「不通世務」的說法,推知艾子認為富人之子單純真誠,不受世俗汙染
(C)富人之子甚愚,艾子卻說「君之子雖美」,可知艾子是個虛偽、擅長逢迎的人
(D)艾子認為富人之子「甚愚」的原因是「不通世務」,與現實生活脫節,搞不清楚實際狀況


25(A).

23-24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3-24題。
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韓非子.說林上)

【題組】23.下列「」中的詞語解釋,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A)遂得「道」:方法
(B)「從」於桓公:跟隨
(C)不亦「過」乎:錯誤
(D)山之「陽」:指山的南面


快捷工具

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