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人只要堅持,一定得到別人的支持。
33
(1 分25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呼吸器原理及應用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X


3.下圖為不同肺疾之順應性(compliance) 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Curve 2 的順應性約為 0.5 L/cm H2O
(B)Curve 3 的順應性最佳
(C)Curve 1 為肺纖維化
(D)Curve1 為肺氣腫



2(A).
X


4.下列何者為啟動神經調節通氣輔助型(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吸氣的訊號?
(A)氣道壓
(B)食道壓
(C)膈神經活動
(D)橫膈電氣活動


3(C).
X


6.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病人使用壓力控制型通氣模式,他的呼吸系統順應性為 20 mL/cm H2O,氣道阻力為 10 cm H2O/L/sec,若此病人的吐氣末正壓設定為 5 cm H2O,氣道控制壓力設定為在吐氣末正壓之上 20 cm H2O,而其 吸氣時間設定為 1.2 秒,則可得到的潮氣容積為多少毫升?
(A)500
(B)400
(C)380
(D)300


4(C).
X


8.下列影響高頻振盪呼吸器的振盪器位移容積與管內無效腔的因子,何者錯誤?
(A)氣管內管口徑
(B)吸氣時間
(C)偏流進入氣管內管的位置
(D)振盪頻率


5(C).
X


10.呼吸器控制系統有開放迴路與封閉迴路控制兩種,以潮氣容積設定為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開放迴路控制需要量測收集病人呼吸參數
(B)開放迴路控制需要微電腦系統進行回饋調控
(C)封閉迴路控制每次送出潮氣容積都一樣
(D)壓力調節容積控制型通氣模式屬於封閉迴路控制


6(C).

12.下列何者不是呼吸器運作的基本功能?
(A)動力轉換
(B)控制系統
(C)警報系統
(D)壓力、容積及流量輸出


7(C).

14.78 歲男病人,抽菸一天兩包抽了 40 年。因乾咳、呼吸困難和呼吸有喘鳴聲掛急診。來院時意識清楚,胸部 X 光檢查顯示為肺氣腫,無明顯肺炎。動脈血液氣體(ABG)檢查:PaO2 = 52 mm Hg,PaCO2 = 60 mm Hg, Bicarbonate:30 mEq/L,pH = 7.24。Vital signs:BP 160/100 mm Hg,heart rate 124 次/min,respiratory rate 35 次 /min,下列處置何者最適宜?
(A)立刻使用濃度 100% oxygen mask
(B)立刻插管,使用侵襲性呼吸器治療
(C)可先以非侵襲性呼吸器治療,並密切觀察 並密切觀察
(D)使用氧氣鼻管 2 L/min


8(C).

15.醫院內壓縮氣體來源的壓力為 50 psi, ,約相當於多少大氣壓?
(A)10.2
(B)5.2
(C)3.4
(D)2.6


9(C).
X


16.使用半透膜原理的製氧機,可提供病人 可提供病人 1~10 L/min 的飽和水蒸氣氣流,此氣流的氧氣濃度為多少 此氣流的氧氣濃度為多少%?
(A)40
(B)60
(C)80
(D)95


10(C).
X


20.以流體力學原理控制的呼吸器,最常用來調控吸氣期與吐氣期之間變換的元件(element)為何?
(A)Or/nor gate
(B)Flip-flop valve
(C)Back-pressure switch
(D)And/nand gate


11(C).
X


24.下列何種狀況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儀(capnography)之吐氣末二氧化碳(end-tidal CO2)值會上升?
(A)管路漏氣
(B)大量肺動脈栓塞
(C)心跳停止
(D)通氣不足


12(C).

28.下列何者造成的低血氧,在使用機械通氣並提高吸入氧濃度後,仍較難改善?
(A)通氣不足
(B)呼吸道阻力增加
(C)分流增加
(D)通氣灌流配合不良


13(C).
X


29.68 歲因中風長期臥床的女病人,身高 160 cm、體重 60 kg(理想體重:55 kg),此次入院診斷為肺炎導致呼吸 衰竭使用侵襲性正壓呼吸器,設定潮氣容積:0.6 L、呼吸次數:14 次/分、最高吸氣流量:40 L/min、吸入氧 濃度:0.6、吐氣末正壓:10 cm H2O。監測病人尖峰吸氣壓:45 cm H2O,高原壓:35 cm H2O。動脈血液氣體分 析 pH=7.45、PaCO2=35 mm Hg、PaO2=65 mm Hg、 =21 mEq/L,若期望高原壓<30 cm H2O,下列處置何者 較為適當?
(A)下降呼吸次數
(B)下降吐氣末正壓
(C)下降最高吸氣流量
(D)下降潮氣容積



14(C).

30.張先生 65 歲、IBW:60Kg,使用侵襲性正壓呼吸器,經 5 天治療逐漸改善,改用壓力支持型通氣模式,下列 那些臨床表徵顯示支持壓力的設定適當?①潮氣容積介於 0.25~0.45 L 間 ②自主呼吸次數<30 次/分 ③自 發性吐氣末正壓下降 ④呼吸力量增加 ⑤痰液排除增加
(A)僅②
(B)僅②③④
(C)僅①②
(D)僅④⑤


15(C).
X


31.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使用壓力控制型持續性機械通氣模式,產生過度通氣,可能導致病人產生何種情 況?①肌肉抽搐 ②鹼血症 ③空氣滯積 ④心律不整
(A)僅②④
(B)僅③
(C)僅②③
(D)①②③④


16(C).

33.有關自動管路代償(automatic tube compensation)的敘述,何者正確?
(A)併用於壓力支持的順應性支持通氣(adaptive support ventilation),以脫離呼吸器
(B)以固定低壓力支持,可用於呼吸器脫離
(C)依呼吸管道阻力改變,利用可變異的吸入氣體流量補償,自動調整壓力支持的大小,可用於呼吸器脫離
(D)通常用來支持無自行呼吸病人


17(C).
X


35.下列何者為自發呼吸測試(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的方式?①持續性氣道正壓 5cm H2O ②壓力支持型通 氣,支持壓力設定為 5~8cm H2O ③T 型管 ④自動管路代償(automatic tube compensation)
(A)僅①②
(B)僅②③
(C)僅①③
(D)①②③④


18(C).

41.目前對成人重症病人呼吸器的脫離均主張以議定書(protocol)方式進行,實證醫學研究顯示其較非議定書 (non-protocol)方式有那些優點?①ICU 死亡率較低 ②重插管率較低 ③住 ICU 天數較少 ④呼吸器脫離期 較短 ⑤使用呼吸器時間較短
(A)僅①③
(B)僅①③④
(C)僅②③④⑤
(D)僅②④⑤


19(C).
X


42.下列何種通氣模式允許病人在較長的強制通氣中有短暫的自然呼吸?
(A)輔助控制型通氣(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
(B)容積保障壓力支持型通氣(volume-assured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C)容積支持型通氣(volume support ventilation)
(D)氣道壓力釋放型通氣(airway pressure release ventilation)


20(C).
X


44.單側肺損傷病人自主呼吸時,向健側肺側躺其氧合功能較好,但下列何者不適用?①單側肺栓塞 ②單側肺 出血 ③單側肺膿瘍
(A)僅①
(B)僅②
(C)僅②③
(D)①②③


21(C).
X


46.一名 40 歲女性車禍後因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在加護病房第 3 天,呼吸器設定如下:容積控制同步間歇強制 型通氣,吸氣容積為 750 mL,吐氣末正壓為 7 cm H2O,呼吸次數為 16 次/分鐘,呼吸器波形如下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動態順應性約為 17 mL/cm H2O
(B)呼氣結束時發生自發性吸氣
(C)可使用 PSV 模式改善病人與呼吸器的不同步
(D)病人有痰



22(C).
X


54.有關呼吸器造成氣壓傷(barotrauma)的危險因子,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高尖峰氣道壓合併低吐氣末端壓
(B)過大的潮氣容積合併過高的吐氣末正壓
(C)胃酸的吸入
(D)非壞死性肺炎


23(C).
X


56.下列有關間歇性強制型通氣之敘述,何者錯誤?
(A)相對於容積控制強制型通氣,平均氣道壓較高
(B)有可能增加病人動脈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壓
(C)有可能增加病人疲勞的風險
(D)相對於容積控制強制型通氣,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較少


24(C).
X


58.下列有關正壓通氣對人體血流影響之敘述,何者錯誤?
(A)腔靜脈壓增加
(B)門靜脈壓增加
(C)腎靜脈壓增加
(D)肝臟血流增加


25(B).

68.病人使用高頻振盪通氣 FiO2 = 0.7 時,其動脈血液氣體分析值 PaO2 = 60 mm Hg、PaCO2 = 35 mm Hg,應如何調 整?
(A)降低振幅(△P)
(B)增加平均氣道壓
(C)降低流量
(D)減少吸氣時間


26(C).
X


71.有關負壓呼吸器使用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攜帶性較差
(B)應用較簡單
(C)容易加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D)現在的加護病房幾乎不使用


27(C).
X


76.有關慢性阻塞性肺疾急性惡化病人使用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病人插管前應評估是否可使用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
(B)病人痰多時應直接插管
(C)病人血壓不穩定時應直接插管
(D)呼吸次數每分鐘 24 次時就應考慮使用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


28(C).

79.下列何者是使用居家呼吸器病人必須具有備用呼吸器的情況?①使用 PEEP 8 cm H2O ②無法自行呼吸超過 4 小時 ③居住地區偏遠,無法在兩小時內更換呼吸器 ④FiO2 40%
(A)①②③④
(B)僅①④
(C)僅②③
(D)僅①③④


29(C).
X


80.有關小兒病人居家使用呼吸器的考量,下列何者正確?
(A)使用侵襲性呼吸器時氣切是較佳的介面選擇
(B)為了降低花費,可考慮使用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接上氣切管使用
(C)間歇性使用侵襲性呼吸器時,儘量不做氣切
(D)應優先考慮負壓呼吸器


30(C).
X


2.居家型呼吸器Newport HT50 使用中出現「檢查近端管路」警示,可能出現的情況,下列何者錯誤?
(A)病人端管路漏氣
(B)管路曲折
(C)管路脫落
(D)管路積水


31(C).

4.下列有關口鼻面罩(oronasal mask)及全臉面罩(total face mask)相較於鼻罩的敘述,何者正確?
(A)較適用於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
(B)較易漏氣
(C)二氧化碳滯積的機會較高
(D)可以減少吸入性肺炎的機會


32(C).

5.經呼吸系統壓(transrespiratory pressure)可以用下列何者表示?
(A)經肺壓(transpulmonary pressure)+經胸廓壓(transthoracic pressure)
(B)經氣道壓(transairway pressure)+經肺泡壓(transalveolar pressure)
(C)經氣道壓(transairway pressure)+經胸廓壓(transthoracic pressure)
(D)經肺泡壓(transalveolar pressure)+經胸廓壓(transthoracic pressure)


33(C).
X


6.病人使用低流量鼻導管氧氣治療,在吐氣末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肺泡壓(alveolar pressure)與氣道開口壓(pressure at the airway opening)是相等的
(B)肺泡壓(alveolar pressure)相對於肋膜壓(pleural pressure)是低的
(C)肋膜壓(pleural pressure)相對於體表壓(body surface pressure)是高的
(D)氣道開口壓(pressure at the airway opening)相對於體表壓(body surface pressure)是高的


34(C).
X


10.有關氣道阻力變化,下列何者正確?①吸氣階段,阻力較吐氣階段大 ②氣道管徑不變時,流量增加,阻力 也增加
(A)①②皆正確
(B)僅①正確
(C)僅②正確
(D)①②皆錯誤


35(C).
X


13.下列有關氣道阻力的敘述,何者正確?①吸氣時氣道阻力大於吐氣的氣道阻力 ②吐氣時氣道阻力大於吸氣 的氣道阻力 ③坐立時,肺尖的氣道阻力大於肺底的氣道阻力 ④坐立時,肺底的氣道阻力大於肺尖的氣道 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6(C).
X


14.居家侵襲性呼吸器必須具備那些特性?①可外接交流電與內置或外接直流電電池 ②可移動並進行病人的轉 送 ③病人或時間引動呼吸器的機制 ④配備電池電量低、電源壓力、氣道低壓、氣道高壓的警報功能 ⑤ 精確給氣濃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37(D).

15.造成重複啟動(double triggering)的原因,下列何者正確? ①不適當的尖峰流量設定 ②不適當的通氣模式 設定 ③吸氣時間設定太短 ④潮氣容積設定不足
(A)僅①②④
(B)僅①③④
(C)僅①②
(D)①②③④


38(C).

16.氧氣鋼瓶氣閥一打開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氣體暴衝的音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這是一個意外,需要檢查氣閥是否鬆開
(B)這是特殊設計,用來讓氣體操作人員,用鼻子來確定是氧氣
(C)這是用來將氧氣鋼瓶氣閥接頭的灰塵或碎屑移除
(D)這是操作錯誤,應該先將氣體流量計接好鎖緊,再打開氧氣鋼瓶氣閥


39(C).

18.關於限制(limit)變數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壓力、容積、流量、時間皆可設定此變數值
(B)吸氣時此變數所能達到的最大值
(C)當吸氣時達到此設定值時將停止吸氣
(D)壓力支持型通氣和壓力控制型通氣皆是壓力限制模式


40(C).
X


19.下圖為何種正壓通氣模式?

(A)容積控制同步間歇性強制通氣+壓力支持型通氣
(B)壓力控制同步間歇性強制通氣+壓力支持型通氣
(C)容量控制同步間歇性強制通氣
(D)壓力控制同步間歇性強制通氣



41(C).

20.一位病人因肺炎導致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設定VC-CMV模式,FiO2:0.5、PEEP:8 cm H2O、VT:650 mL、peak flow:60 L/min,測得病人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 25 cm H2O。4小時後病人顯示呼吸費力、躁動不安且心跳上升,呼吸器持續通氣中,下列處置何者適當?①安撫病人並持續觀察 ②通知醫師並建議給予鎮定劑 ③肺部聽診必要時給予氣管內管抽吸 ④改由人工甦醒器提供通氣 ⑤重新檢視呼吸器吸氣高壓警報設定
(A)①②④
(B)③④
(C)③④⑤
(D)③⑤


42(C).
X


22.下列何種通氣模式需輸入病人的理想體重與每分鐘通氣量百分比,由呼吸器自動選擇病人適當的潮氣容積及 呼吸次數?
(A)壓力調節容積控制型
(B)比例協助型
(C)容積保證壓力支持型
(D)適應支持型


43(C).

25.病人因外傷導致出血由家人送至急診,測得TPR:37.5℃、120次/分、28次/分,Hb:10 gm/dL、動脈血氣體分析顯示 pH:7.38、PaO2:100 mm Hg、SaO2:97%、PvO2:40 mmHg、SvO2:65%、每分鐘心輸出量5 L/min,目前病人氧氣消耗量(O2 consumption o )為多少mL/min?
(A)20.1
(B)250
(C)224
(D)200



44(C).
X


26.下列何者可以做為測量肺損傷的指標?①PaO2/FiO2 ②O2ER ③P(A-a)O2 ④DO2 ⑤Qs/Qt
(A)僅①③
(B)僅①③⑤
(C)僅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5(D).
X


29.下列關於正常呼吸通氣驅力的敘述,何者錯誤?
(A)維持正常血中二氧化碳分壓下的每分鐘換氣量需小於10 L/min
(B)P0.1是利用呼吸道阻塞方法,測得在吸氣前100 ms的呼吸壓力值
(C)測得之P0.1若高於5 cm H2O,代表病人呼吸功增加,將能成功脫離呼吸器
(D)P0.1/MIP<0.30代表病人成功脫離呼吸器的機率將增加(MIP:maximum inspiratory pressure)


46(C).
X


31.關於病人與呼吸器不同步(patient-ventilator asynchrony)分類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可以分為流量、啟動、循環與模式不同步四種
(B)流量不同步可以發生在任何呼吸器設定模式下,但是以壓力控制模式下最容易發生
(C)最常發生的啟動不同步是啟動延遲
(D)逆轉啟動只會發生在控制通氣模式,而不會發生在輔助通氣模式


47(A).
X


32.無效驅動導致病人與呼吸器不同步時,下列何者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A)降低潮氣容積
(B)降低吐氣末正壓
(C)降低呼吸道支持壓力
(D)使用壓力支持型通氣模式時,可提高吐氣啟動敏感度百分比設定


48(C).
X


33.下列那些為急性呼吸衰竭使用侵襲性機械通氣的適應症?①病人呼吸停止 ②未經治療的急性嚴重氣喘 ③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惡化伴隨呼吸性酸中毒和濃痰 ④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發生急性低血氧呼吸衰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49(A).
X


37.BiPAP S/T模式下設定呼吸頻率6次/分,病人自發呼吸頻率15次/分,則呼吸器由時間啟動機制送出的呼吸 頻率為多少次/分?
(A)9
(B)6
(C)15
(D)0


50(C).
X


40.下列何者可以降低侵襲性呼吸器使用病人的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
(A)在壓力控制型通氣模式下減少吸氣壓力
(B)在氣道壓力釋放型通氣模式下增加氣壓釋放頻率
(C)在容積控制持續型強制通氣模式下減少潮氣容積
(D)在壓力支持性通氣增加呼吸器上的呼吸速率設定


51(C).

41.下列何者不是輸出型警示訊號?
(A)尖峰吸氣壓過高
(B)每分鐘通氣量過低
(C)吸氣吐氣時間反比
(D)每分鐘呼吸速率過快


52(A).
X


47.脫離呼吸器過程,那些狀況是明顯呼吸窘迫現象,應即時停止?①意識改變 ②呼吸次數增減超過20% ③ 心跳增減超過20% ④血壓增減超過20%
(A)①②③④
(B)僅①②③
(C)僅①③
(D)僅①②


53(C).

49.有關下圖的敘述,何者錯誤?

(A)這是正常肺的壓力容積環,可用來評估呼吸功
(B)面積①②③代表全部呼吸功
(C)面積②代表克服肺部彈性阻力的功
(D)面積③代表吸氣時氣道阻力的功



54(D).
X


60.下列有關正壓通氣對於肺部氣體分布與血液流量影響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易造成通氣和灌流不協調
(B)使用自發性呼吸模式較可減少通氣和灌流不協調
(C)生理性無效腔減少
(D)適當使用PEEP,可使通氣和灌流,獲得協調與改善


55(D).
X


63.有關創傷性腦損傷使用過度通氣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前24小時一定要使用預防性過度通氣維持PaCO2<35 mm Hg
(B)前24小時應避免使用預防性過度通氣維持PaCO2<35 mm Hg
(C)確認腦壓升高且內科治療無效時,可使用過度通氣
(D)在無腦壓升高時,應避免長期使用過度通氣


56(C).
X


64.有關正壓通氣對腎臟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長期使用會增加血中腎素(renin)活性
(B)長期使用會增加血中醛固酮(aldosterone)濃度
(C)長期使用會增加血中血管加壓素(vasopressin)濃度
(D)減少50~80%尿量


57(C).

66.正常健康人吸入濃度100%氧氣後,最快在多久會造成肺部順應性下降?
(A)0~12小時
(B)12~24小時
(C)25~30小時
(D)30~72小時


58(C).
X


69.有關嬰幼兒呼吸器壓力控制型通氣模式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傳統上在嬰幼兒的機械通氣是使用PC-CMV
(B)PC-CMV的引動是壓力或流量,終止吸氣是基於時間
(C)因為壓力固定,所以潮氣容積是依肺機械特性及病人呼吸用力而變動
(D)PC-IMV具有持續氣流(continuous flow)流動的特性


59(C).
X


70.有關小兒呼吸器雙控模式(dual control mode)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是以容積控制型通氣,使用於CMV、IMV和PSV
(B)可以結合壓力和容積通氣模式來提供最低限度的潮氣容積
(C)病人是以流量、壓力引動或由機器引動
(D)雙控模式的吐氣循環機制是時間或最高流量降低到預設值


60(C).
X


71.有關小兒使用CPAP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防止肺塌陷
(B)降低呼吸功
(C)拔除氣管內管後防止再插管
(D)不能使用在當通氣量適當時,吸入氧氣濃度大於60%而PaO2無法維持50 mm Hg的病人


61(C).

73.有關小兒病人使用高頻通氣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目前報告沒有絕對的禁忌症
(B)使用在阻塞性氣道疾病時,有可能引起肺過度充氣的風險
(C)較不易引起痰液阻塞氣道
(D)會降低心輸出量


62(C).
X


74.有關小兒高頻通氣模式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可當作主要通氣模式或救援模式
(B)缺乏實證支持,但在嬰幼兒病人仍然被使用
(C)高頻扣擊型通氣(high-frequency percussive ventilation, HFPV)屬於高頻通氣模式
(D)高頻震盪型通氣(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HFOV)設定平均氣道壓力來達到適當氧合的設定值 為36~50 cm H2O


63(C).
X


75.有關負壓通氣生理作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吸氣是需要病人自主呼吸才可以啟動
(B)呼氣是被動的,僅僅取決於肺和胸壁的彈性
(C)其缺點是抑制回心血量
(D)因為回心血量抑制導致血壓下降


64(C).

76.拔管後,有關非侵襲性通氣(NIV)預防重插管之適應症,下列何者錯誤?
(A)COPD病人且PaCO2
(B)CHF病人
(C)非預期性拔管者
(D)若NIV無法提高足夠的PaO2,應快重插管


65(A).

79.有關非侵襲性正壓通氣治療於急性心因性肺水腫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①降低插管率 ②高碳酸血症的病 人反應最好 ③初始治療建議CPAP(10~12 cm H2O)④效果尚未明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6(C).
X


80.目前的證據顯示,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使用於急性呼吸衰竭時,下列何種疾病效果最好?
(A)心因性肺水腫
(B)拔管後呼吸衰竭
(C)癌症末期
(D)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惡化


今日錯題測驗-呼吸器原理及應用-阿摩線上測驗

文熠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