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容易相信的人比不容易相信的人容易成功。
96
(1 分50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關鍵字】包含(全口,印模,咬合基底,人工排牙),排除(Rebase,Reline) - 公職◆牙體技術學(三)2024~2010難度:(1~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2 全口義齒製作時的一般順序何者最正確?①人工牙齒排列 ②咬合器裝戴 ③個人牙托 ④咬合基底
(A)②①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②①
(D)①②③④


2(C).

24 關於全口義齒排牙順序之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
(A)先排上顎後牙
(B)先排下顎後牙
(C)先排上顎前牙
(D)先排下顎前牙


3(D).

38 關於全口義齒之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
(A)上顎後牙形態可參考患者臉型
(B)下顎後牙形態可參考患者臉型
(C)上下顎前牙需緊密貼合以達咬合功能
(D)上下顎後牙需以咬合機能為主


4(A).

5 全口義齒基底邊緣必須與周圍組織的運作相互協調,因此其形態必須為下列何者?
(A)棒棍狀
(B)刀鋒狀
(C)平板狀
(D)圓筒狀


5(C).
X


19 關於全口義齒齒肉形成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頰側齒肉形成須在美觀與清潔之間尋求平衡
(B)下顎舌側須凸出以方便舌壓作用而穩定義齒
(C)上顎前牙區的腭部於舌側齒頸部到腭的齒槽部要稍微隆起
(D)臼齒區頰側齒肉不要有極端凹凸


6(C).

22 在進行全口義齒包埋與聚合時,以下何處不能塗樹脂分離劑?
(A)主要工作模(master cast)
(B)包埋工作模的石膏表面
(C)人工牙齒
(D)包埋盒邊緣


7(C).

27 關於全口義齒於咬合器再裝戴(remount)進行咬合「自動磨修」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把碳化矽(carborundum)粉末與甘油混合當作碳化矽泥來使用
(B)將咬合器門齒導柱(incisal guide pin)最後提高的 0.1-0.2 毫米修回到原高度
(C)碳化矽泥的厚度越厚越好
(D)不可施加太大壓力


8(A).

32 全口義齒煮聚完成後之咬合調整,下述何者優先?
(A)應先裝回咬合器上,進行調整
(B)在口中直接調整修磨
(C)工作側咬合修磨為最優先
(D)須先調成平衡咬合


9(C).

12 全口義齒記錄上、下顎間關係時,假若記錄基底之穩定性不佳,以下何者最正確?
(A)容易造成中心關係之偏差,但不影響垂直高度之正確度
(B)容易影響垂直高度之正確度,但不會造成中心關係之偏差
(C)容易造成中心關係之偏差,亦會影響垂直高度之正確度
(D)記錄基底之穩定性與中心關係及垂直高度並無關連


10(C).

33 製作全口義齒時,使用熱聚性丙烯酸樹脂作填充(packing),最適當的操作時期為何?
(A)沙狀期(sandy stage)
(B)黏性期(sticky stage)
(C)糰狀期(dough stage)
(D)彈性期(rubbery stage)


11(D).

25 下列何者與全口活動義齒之固持力(retention)增加無關?
(A)義齒邊緣緊密度增加
(B)義齒與黏膜貼合度增加
(C)義齒基底的覆蓋面積增加
(D)義齒咬合面增加


12(B).

2 關於咀嚼運動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需要多數肌肉的反射性協調來完成
(B)只需要咀嚼肌即可完成
(C)全口義齒的人工齒列弓對於咀嚼運動具有很重要的關鍵地位
(D)舌頭可以使義齒的位置維持在一定範圍並發揮作用


13(A).

4 關於全口義齒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煮聚過程的溫度不會影響單體(monomer)的殘留量
(B)煮聚過程的時間會影響單體的殘留量
(C)有可能引起患者的過敏反應
(D)熱聚式的樹脂(heat-cured resin)有較少單體的殘留量


14(C).

13 關於缺牙後口腔內的殘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上顎的齒槽骨頂會向外側移動,殘嵴弓變大
(B)頰棚雖然比較平坦,但是黏膜下的骨頭比較疏鬆,故不適合承受義齒的咬合壓力
(C)下顎臼齒後墊是人工牙齒排列時的指標
(D)上下顎殘嵴的相對關係與全口義齒的安定完全無關


15(C).

14 牙齒缺損和人工牙齒的選擇會伴隨影響顏面的變化,下列何者錯誤?
(A)全口無牙時,顏面高度會縮短和出現嘴唇的放射狀皺紋
(B)選擇上顎正中門齒的形態時必須配合患者的臉形、性別和年齡
(C)牙齒的色調男性多呈藍白色較多
(D)排牙試戴時,上顎前齒的切緣所連成的線沿著下嘴唇的紅唇算是最理想的位置


16(D).

22 關於咬合基底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咬合基底由基底板及咬合堤所構成
(B)咬合堤的高度,從邊緣來測量,一般建議標準尺寸在上顎前齒部約 22 mm
(C)門齒乳突約在咬合堤正中門齒切緣部後方約 8~10 mm
(D)前牙區和後牙區的咬合堤寬度一樣


17(A).

34 關於全口義齒人工牙齒磨修原則,下列何者正確?
(A)離中心咬合位的選擇磨修,在工作側的磨修原則為 BULL 法則
(B)前方運動時,以磨修上顎人工牙齒為主
(C)自動磨修不會影響咬合高度
(D)自動磨修時,建議要強力壓住來進行


18(C).

13 全口義齒的後障法(postdam)目的是為了增加:
(A)美觀
(B)咀嚼
(C)吸著力
(D)發音


19(A).

31 全口義齒製作過程中的技工室重置位(laboratory remount)的原因為何?
(A)修正樹脂包埋聚合過程中收縮變形產生的誤差
(B)修正咬合記錄取得時發生的誤差
(C)修正模型固定在咬合器時產生的誤差
(D)修正齒肉形成時產生的誤差


20(D).

22 有關全口無牙之病人,若其殘嵴(residual ridge)嚴重吸收在臨床上會發生一些變化,試問下列敘述何者 錯誤?
(A)維持作用(retention)及安定作用(stability)會喪失
(B)咬合垂直距離(vertical dimension)會喪失
(C)臉及唇部支持(support for facial tissue)會喪失
(D)咬合關係(occlusal relationship)不會改變


21(D).

35 製作可撤式義齒之個人印模牙托,下列那一個區域不需用石蠟緩壓?
(A)下顎骨隆突(mandibular torus)
(B)腭隆突(palatine torus)
(C)鬆軟牙齦(flabby gum)
(D)頰棚(buccal shelf)


22(D).

16 全口活動義齒製作時,大多數牙醫學者最認同的咬合模式為下列何者?
(A)犬齒保護(canine protected)咬合
(B)相互保護(mutually protected)咬合
(C)單側平衡(unilateral balanced)咬合
(D)雙側平衡(bilateral balanced)咬合


23(A).

36 關於可撤式義齒在製作咬合基底板時,下列那一個區域我們不需進行緩壓(relief)?
(A)頰棚(buccal shelf)
(B)腭隆突(palatine torus)
(C)下顎骨隆突(mandibular torus)
(D)鬆軟牙齦(flabby gum)


24(B).

6 關於全口無牙病人容貌跟原本有牙時的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①顏面高度縮短 ②頦部前突 ③頦部後縮 ④頰部凹陷 ⑤口角縮小
(A)僅①②⑤
(B)①②④⑤
(C)僅②④
(D)①③


25(B).

23 依下圖所示,關於全口活動義齒基底床研磨的順序何者正確?

(A)③④②①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快捷工具

【關鍵字】包含(全口,印模,咬合基底,人工排牙),排除(Rebase,Reline) - 公職◆牙體技術學(三)2024~2010難度:(1~25)-阿摩線上測驗

HAOOO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