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全世界都相信你會成功,你自己不相信,那你就不會成功
70
(1 分39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關鍵字】包含(全口,印模,咬合基底,人工排牙),排除(Rebase,Reline) - 公職◆牙體技術學(三)2024~2010難度:(266~27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6 下列何部位於上顎殘嵴的外側在模型上呈溝狀,這個部位在牙醫師的印模取得上位於可動黏膜與 不動黏膜的交界,義齒的基底邊緣設定在此?
(A)頰繫帶
(B)腭小窩
(C)牙齦唇頰順行部
(D)腭皺襞


2(B).

67 若可撤式局部義齒之金屬支架在口內試戴不貼合,在模型上卻很密合,原因最不可能為何?
(A)印模時支柱牙有位移
(B)金屬熱漲冷縮
(C)印模材變形
(D)印模至金屬支架試戴時間過久,口內牙齒發生位移


3(D).

11 下列那一處在全口義齒印模時,最不需要緩壓(relief)?
(A)上顎的皺摺區(rugae area)
(B)上顎的正中腭縫(median palatine suture)
(C)下顎的齒槽骨嵴(alveolar ridge)
(D)下顎的臼齒後墊(retromolar pad)


4(A).
X


13 全口義齒的基底,常使用熱活化(heat-activated)PMMA 樹脂,有關它的特性,下列何者最正確?
(A)以體積而言,聚體與單體的合宜比例是 2.5:1
(B)混合的過程分四階段,由濕砂狀混合物 Æ 平滑的麵漿團階段 Æ 黏膠的纖維狀階段 Æ 橡膠狀堅 硬階段
(C)煮聚過程是將樹脂置入黃銅的包埋盒中,利用壓縮模具式(compression-molding)技術完成
(D)最適合填塞的時機是黏膠的纖維狀階段


5(D).
X


4 要減少全口義齒的門齒導引角時,下列方法何者正確?
(A)增加水平覆蓋
(B)增加垂直覆蓋
(C)水平覆蓋及垂直覆蓋皆減少
(D)水平覆蓋及垂直覆蓋皆增加


6(B).

24 為求下顎全口活動義齒之穩定度,上下顎小臼齒及大臼齒之對咬關係,下列何咬頭應排列於 下顎殘嵴之頂部(crest of residual ridge)?
(A)上顎頰側咬頭
(B)上顎腭側咬頭
(C)下顎頰側咬頭
(D)下顎舌側咬頭


7(C).
X


27 關於全口義齒咬合模式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舌側咬合(lingualized occlusion)是把咬合力誘導到殘嵴舌側來使義齒安定
(B)舌側咬合(lingualized occlusion)為單側性平衡咬合的一種
(C)上顎骨的吸收比下顎骨更嚴重時,臼齒區域以交錯咬合排列可以有良好的義齒維持及安定
(D)齒槽頂間線與咬合平面相交所成的角度在 80 度以上時,建議進行交錯咬合排列


8(A).

70 至牙科診所收回之印模牙托、咬合堤、義齒等,為了要預防感染,最好應將上述之物件以多少濃度 的次氯酸鈉溶劑消毒?
(A)0.55%
(B)1.0%
(C)2.0%
(D)5.0%


9(B).

4 使用全口活動義齒的病人與全口為自然牙者,兩者在咀嚼系統生物機械性質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配戴全口義齒的患者,其平均咬合力約只有全口自然牙者的 30%
(B)拔牙後,牙嵴尚未吸收前,二者在上顎承受咬合力之總面積幾乎相同
(C)自然牙者其一天咬合接觸總時間約 17 分鐘
(D)拔牙後,牙嵴尚未吸收前,配戴全口義齒的患者在下顎承受咬合力之總面積約為自然牙者的三分之一


10(A).

15 下列有關全口活動義齒後牙部人工牙選擇需要考量以下那些因素?①頰舌寬度(buccolingual width) ②近遠心寬度(mesiodistal width) ③切緣齒頸徑(incisocervical dimension) ④外廓高隆(contour height) ⑤牙尖傾斜度(cuspal inclination)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快捷工具

【關鍵字】包含(全口,印模,咬合基底,人工排牙),排除(Rebase,Reline) - 公職◆牙體技術學(三)2024~2010難度:(266~275)-阿摩線上測驗

HAOOO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