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犧牲享受,才能享受一生。
100
(1 分55 秒)
1(D).

8.「他人的能力」屬於因果歸因理論非故意性量表中哪一個向度?
(A)內在的-穩定的
(B)內在的-不穩定的
(C)外在的-不穩定的
(D)外在的-穩定的


2(C).

14.下列用來解釋假動作機制的心理不應期(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PRP)之敘述何者有誤?
(A)出現時間接近的兩個刺激中,個體針對第二個刺激所產生的反應延遲現象稱之為PRP
(B)兩個刺激出現的時間差(stimulus-onset asynchrony,SOA)若少於40毫秒,個體則會表現出同時反應的類聚(grouping)現象
(C)PRP是在反應選擇階段出現的一種干擾現象
(D)一般會利用雙重刺激典範(double-stimulation paradigm)的實驗設計讓個體針對前後出現的兩個刺激執行不同的反應,以便用於檢測 PRP的現象


3(A).

18.請問認知評價理論(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以哪些面向來解釋內在動機提降:
(A)酬賞的控制面、酬賞的訊息面、事件的功能重要性
(B)整合調節、認同調節、內射調節、外在調節
(C)外在酬賞、內在動機、外在動機、無動機
(D)勝任感、關係感、自主性


4(A).

19.①自發性競爭階段②社會比較階段③整合階段,請選出上述成就動機發展的順序: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5(C).

24.下列何項不是適應體育課程調整建議原則?
(A)學習內容應簡化、減量、分解、替代、重整
(B)學習歷程應善用多感官教學與工作分析
(C)學習環境應依據所有學生的身心狀況與需求進行調整
(D)學習評量應視學生需求調整評量時間、方式或難度


6(A).

25.依據身心障礙學生領域課程調整應用手冊建議,針對學習功能輕微缺損的學生,應將學習表現1d-Ⅲ-1了解運動技能的要素和要領調整 為?
(A)以自己擅長的表達方式描述運動技能的要素和要領
(B)能在引導下,應用運動技能的要素和要領
(C)以個人擅長的表達方式應用學習策略,提高運動技能學習效能
(D)保留原指標


7(B).

26.為使身心障礙學生能適性學習,教學者應考量其身心狀況及學習需求,規劃適合之教學活動,下列對於肌肉張力異常的描述何者正確?
(A)肌肉呈現高張力時,動作精細度增加
(B)異常的張力也會造成進食、吞嚥、構音不良等問題
(C)肌肉呈現低張力的狀態,關節活動度降低
(D)腦性麻痺學童肌肉張力會變動且全身有不自主性的動作,稱為運動失調型 (ataxic type) 的動作特徵


8(D).

27.Gentile (2000) 所提出的二維動作技能分類 (Two-Dimensional Models),下列何者非其提出的分類依據?
(A)身體固定或身體移動
(B)有無操作器具
(C)物體靜止或移動
(D)器材大小與重量


9(C).

28.近年來各縣市持續辦理雙語教學,其中Asher提出何種教學方法常常被應用於體育教學中?
(A)CLIL
(B)EMI
(C)TPR
(D)TRANSLANGUAGING


10(C).

34.計畫、示範、講述是屬於下列何者:
(A)教學策略(teachingstrategies)
(B)教學知識(teachingknowledge)
(C)教學技術(teachingskills)
(D)教學素質(teachingquality)


11(B).

43.關於Fitts與Posner所發展的運動學習三個階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分為操作、組合、自動化階段
(B)著重於技巧短暫的模仿接著精練運動技巧稱為組合階段
(C)不再注意運動技巧的認知部份且能適應於環境所需的條件稱為操作階段
(D)學生在自動化階段較無法處理運動技能的細節與環境的變化


12(B).

46.針對「加深加廣課程」的敘述,何者為非:
(A)開在第五學習階段
(B)健康與體育休閒模組下設三個科目
(C)跨科開設
(D)健康與休閒生活為模組的課程之一。


13(B).

49.「教師是教學的領導者」精確地描述了直接教學模式的基本操作與內涵,教師幾乎是教室管理、學習內容與學生參與決策的根本。下列 何者是直接教學模式的學習假設?
(A)提供一個真實的運動經驗,並以積極代替被動參與
(B)需具備高度的回應機會(opportunity to respond)與回饋頻率
(C)學生作為獨立自主的學習者時將具備高度的責任感
(D)優先導入修改式的簡易比賽遊戲,學習將會發生。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體育專業-阿摩線上測驗

Ellie 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