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後悔過去,不如奮鬥將來
100
(1 分58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有疑問

2. 如果是「以分析組成課程的諸因素和之間的關係為重點,基本上以採取描述性的與解釋性的方式進行」。請問此種 課程理論是下列何者?
(A) 結構取向理論
(B) 內容取向理論
(C) 價值取向理論
(D) 過程取向理論


2(B).有疑問

3. 小華的學校與希臘的國小是國際夥伴學校,在四年級社會課中介紹錢幣的演進,並透過視訊讓兩校學生介紹雙方國 家的錢幣與相關歷史,此外請每組學生介紹其所負責的面額給希臘學校學生了解,希臘的孩子也介紹他們的錢幣。請 問這樣的課程設計是以下何種能力的培養?
(A) 數位溝通學習與全球公民責任
(B) 數位溝通學習與全球移動能力
(C) 國際友善校園與全球移動能力
(D) 跨境專業協作與國際友善校園


3(A).有疑問

7. 根據新修正之《教師法》,為使教師評審委員會更具公信力,規定處理不適任教師時,應增邀校外學者專家,讓未兼 行政或董事的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額的多少?
(A) 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 四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4(C).有疑問

8. 王老師的線上課程設計了同步與非同步的教學活動,除了教師同步講解內容,還透過非同步的各種表現任務來觀察 學生的學習情形,並據此修正課程設計。王老師設計的表現任務包含線上單選測驗題、拍照上傳的手寫學習單、錄影 上傳的口語發表作業、同步教學的口頭問答等等。從課程的層次來看,王老師關注哪一個課程的層次?
(A) 運作課程
(B) 知覺課程
(C) 經驗課程
(D) 理念課程


5(A).有疑問

9. 李老師上課時先提出問題,並給學生一段獨自思考時間,然後將學生就近二人配對輪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最後再抽 點一位學生來向全班分享二人的想法或夥伴的想法。李老師的這段教學主要採用何種方法?
(A) 思考-配對-分享 (Think-Pair-Share)
(B) 共同學習法 (Learning Together)
(C) 學習共同體 (Learning Community)
(D) 編號共學法 (Numbered Heads Together)


6(D).有疑問

13. 在課程設計的歷程中,課程選擇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決定了學習內容和學習表現。請問在社會重建論的設計取向中,下列哪二項是在課程選擇上優先考量的規準?
甲. 適合學生的需求及興趣
乙. 回復基礎能力
丙. 反映社會情境之立即需要
丁. 與社會相互一致
(A) 甲、丁
(B) 乙、丙
(C) 乙、丁
(D) 甲、丙


7(D).有疑問

14. 小明從小他的父母就疏於照顧他,對他少有親密互動。進入小學後,導師陳老師發現他經常畏縮,人際關係疏離, 因此陳老師營造班級溫暖的氛圍,對小明特別關懷,使得小明在班上的人際互動變多了,也會主動找老師談心事。陳 老師的作為,依據亞隆(Irvin Yalom)的觀點,班級團體的療效因子主要是下列哪一項?
(A) 行為模仿
(B) 人際學習
(C) 社交技巧的發展
(D) 早期家庭的矯正性重現


8(C).有疑問

15. 跨年級教學通常有五種課程組織型態,如果在學科類型上只用一個科目或共學的主題,而學習內容的安排上,係 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年級,給予不同的內容或進度,教師的教學實施則是輪流對不同年級進行教學。在這種方式下, 關鍵在於老師必須為來自兩個年級的學生準備各自要用的學習內容,以及配置教學時間和方法。此種課程設計方式比 較接近下列哪一種課程組織型態?
(A) 科目交錯(subject stagger)
(B) 課程輪替(curriculum rotation)
(C) 平行課程(parallel curriculum)
(D) 全班教學(whole-class teaching)


9(A).有疑問

16. 下列有關社會唯實論(Social Realism)的敘述何者有誤?
(A) 社會唯實論是近代工業革命後教育上流行的派別之一
(B) 教育的重心在社會現實事物、典章制度、事實真相的認識與了解上,而不是一味地學習古典語文,對現實社會生活 毫無認識
(C) 學生需要旅遊各地、參觀市集、明瞭社會歷史、參訪歷史古跡及名戰場,以培養一個熟悉社會實際事務的個人
(D) 法國學者蒙泰因(M.E. de Montaigne, 1533~1592)為當時社會唯實論學者的重要代表人物


10(C).有疑問

31. 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內涵,下列哪一項屬於國民小學第三階段的學習重點?
(A) 著重生活習慣與品德的培養
(B) 發展基本生活知能與社會能力
(C) 增進判斷是非的能力
(D) 透過體驗與實踐,適切處理生活問題


11(B).有疑問

33. 學校領導重視參與、分享、協作,而不強調權力關係,以提高領導效果。此一領導作為是屬於下列哪一種領導取 向?
(A) 轉型領導
(B) 分佈領導
(C) 權變領導
(D) 道德領導


12(D).有疑問

39. 以下有關阿德勒(Alder)學派對於「社會興趣」的論述,何者正確?
(A) 社會興趣反映出個體在生涯發展中的興趣
(B) 社會興趣是公民導向的,顯示出個體想要發展的社會權力
(C) 社會興趣是個體想要與他人產生關係、得到安全感的傾向
(D) 個體的社會興趣是衡量心智健康以及正向改變潛力的指標


13(C).有疑問

44. 「當學生表現不當行為之後,老師安排一個情境使學生瞭解其行為與後果的關係」,而且較能「促使學生學到依內 在的規律來控制自己的行為」,此種概念是屬於學者 Wolfgang、Bennett 與 Irvin(1999)所稱的什麼?
(A) 合理後果
(B) 人為後果
(C) 邏輯後果
(D) 自然後果


14(A).有疑問

12. 劉文平老師本學年擔任敦親國小的教學組長,其在編排教師課表時,會考量學校現實狀況,例如:教師人數、學生人數、班級數、教師意願等,並與學校所有教師進行協調,希望可以逐步達成一個全體老師都可以妥協接受的較佳方案。請問劉老師 的作法比較偏向哪一種教育行政決定模式?
(A)漸進模式
(B)理性模式
(C)直覺模式
(D)垃圾桶模式 


15(B).有疑問

15. 自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發生以來,美國有越來越多家長選擇讓 小孩在家自學(home schooling)。請問,我國家長若要選擇讓就讀小學階段的孩子 進行在家自學,主要可依據哪一個法令規定辦理?
(A)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
(B)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
(C)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委託私人辦理實驗教育條例
(D)終身學習法


16(B).有疑問

25. 在品質管制的理論中有所謂的「六個標準差運動」,其所代表的意義為?
(A)每一萬次中之中有 34 次失誤機會
(B)每一百萬次中有 3.4 次失誤機會
(C)每一萬次中有 6 次失誤機會
(D)每一百萬次中有 6 次失誤機會


17(B).有疑問

37. 小琝喜歡跑跑跳跳,有天不小心跌落到洞裡,經過一陣慌亂後,她開始冷靜的去了 解洞的深度,若要爬出來的話,其邊坡的陡度和滑度等。這個情況下的小琝比較接近杜威(J. Dewey)《思維術》中反省思考五階段中的哪個階段:
(A)發現問題
(B)界定問題
(C)形成假設
(D)演繹假設


18(C).有疑問

48. 老師可以透過變動比率、變動時距、固定比率和固定時距這四種增強時制,間歇增 強學童的良好行為。請問一旦老師停止了增強,學童良好行為的反應率,最緩慢下 降的兩種時制是?
(A)變動比率、固定比率
(B)變動時距、固定時距
(C)變動比率、變動時距
(D)固定比率、固定時距


19(C).有疑問

1. 社會互動對於兒童認知發展的影響,皮亞傑和維高斯基的看法是:
(A)只有皮亞傑認為社會互動會影響兒童的認知發展
(B)只有維高斯基認為社會互動會影響兒童的認知發展
(C)皮亞傑認為社會互動會藉由創造不平衡帶來認知發展
(D)維高斯基認為社會互動要藉由私語才能帶來認知發展


20(C).有疑問

2. 小明隨著年齡的增長,愈來愈能夠長時間專注於特定的學習任務。這可能 與他的哪一個腦部組織之成熟有關:
(A)下視丘
(B)海馬迴
(C)網狀結構
(D)腦下垂體


21(C).有疑問

3. 根據生態系統理論,學童父母的工作環境屬於哪一個可能影響學童發展的系統:
(A)微系統
(B)中系統
(C)外系統
(D)大系統


22(C).有疑問

4. 「王同學認為自己是男生,不過他常會做那些大眾覺得應該是女生才會做 的事。」當中涉及到的概念有:
(A)性取向、性別角色
(B)性取向、性別認同
(C)性別角色、性別認同
(D)性取向、性別角色、性別認同


23(C).有疑問

8. 「老師教國語第一課時,小敏有快樂情緒。今天老師考這一課時,小敏當 下也有快樂情緒,結果考得比預期要好。」何者最能解釋此一現象?
(A)初始效應
(B)萊斯托夫效應
(C)編碼特定原則
(D)自我應驗預言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阿摩線上測驗

考神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