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愧
83
(49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臨床心理學特論(一)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20.被害者在經歷犯罪案件後,很可能會出現所謂的違反事實想法(Counterfactual thinking),這類的想法通常會 以何種形式出現?
(A)就好像..(as if..)
(B)是的...,不過(yes.., but)
(C)然而(however)
(D)要是...(if only..)


2(D).

9.林先生在跨國企業擔任高階主管,他的太太半年前要求離婚,並且以林先生常不在臺灣無法照顧小孩為由,積 極爭取到兩個小孩的監護權。最近一、兩個月,林先生的部門面臨裁撤,林先生已被告知將在一個月內被資 遣,林先生選擇在週末公司無人時在辦公室自殺。導致他自殺的原因可能包含個人、家庭和社會,若依據涂爾 幹的自殺類型,林先生的案例最不適合被歸類於下列那一類型?
(A)利己型(egoistic)自殺
(B)脫序型(anomic)自殺
(C)宿命型(fatalistic)自殺
(D)利他型(altruistic)自殺


3(A,B).

6.依據近期臺灣自殺防治協會發表之臺灣自殺的流行病學數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以固體或液體物質自殺及自為中毒之自殺方式比例最高
(B)自殺粗死亡率女性上升幅度高於男性的
(C)於年齡分析中發現,15~24歲之青少年族群自殺粗死亡率最高
(D)男性被通報率比女性高


4(A,B).

2.臺灣在民國97~107年間,自殺者最常使用的自殺方法與工具為何?
(A)吊死、勒死及窒息
(B)以固體或液體物質自殺及自為中毒
(C)溺死(淹死)
(D)由高處跳下自殺


5(B).

1.有關自殺的媒體模仿效應(copy effect),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關注社群媒體(如臉書)之危險性並不比關注傳統媒體高
(B)媒體常將自殺浪漫化
(C)媒體報導很多自殺的人與心智障礙症有關
(D)媒體認為報導自殺事件不會有影響


6(C).
X


16.Sampson和Laub(1990)認為下列何者能阻擋犯罪行為之持續?
(A)個人因發現自己能主宰(agency)生活而放棄犯罪
(B)成年人因加入社會網絡而具有穩定且非正式社會控制(informal social control)而停止犯罪
(C)由於對結果的預期(outcome expectancy)作用下,相信自己採取某些行動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才停止犯 罪
(D)由於犯罪年齡曲線(age-crime curve)的關係,年紀越大,則犯罪越傾向終止的一端


快捷工具

精熟測驗 - 臨床心理學特論(一)-阿摩線上測驗

Fa (Alpha)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