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人生不怕重來,就怕沒有未來。
93
(2 分33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研究所、轉學考(插大)、學士後-國文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E).

19. 王維〈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本詩可 作多義性的詮釋,以下何者最為不妥?
(A) 花開深山,有懷才不遇的意味。
(B) 呈現萬物生生不息的現象。
(C) 詩人表現從生到死,生命歷程中,處之泰然的態度。
(D) 雖無人欣賞,仍開落如常,展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E) 空寂世界中一切存有都是虛構的。


2(B).

17. 書信是人際間往來的文字,當書信內容提及自己時常會使用謙詞。以下「 」內的 詞,何者不是自謙之詞:
(A)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王 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B) 將歸益治其文,且學為政。太尉茍以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蘇 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C) 「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 也(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D) 「僕」自到九江,已涉三載,形骸且健,方寸甚安(白居易〈與元微 之書〉)
(E)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 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宗臣〈報劉一丈書〉)


3(A).有疑問
X


5、《詩經》發源於
(A)長江流域一帶
(B)黃河流域一帶
(C)岷江一帶
(D)松花 江一帶。


4(C).

24.《論語․述而》:「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關於該段文字之敘述,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孫」通「遜」,指謙虛、禮讓;「固」謂擇善固執
(B)「與其不孫也,寧固」和「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的「固」字,二者意義相同
(C)「與其⋯寧⋯」是經過比較而有所選擇的句型,而「寧⋯」的狀態優於「與其⋯」
(D)由以上的敘述可知,「不孫」是不好的,而「固」是好的
(E)「與其不孫也,寧固」表示孔子標榜節儉的美德


5(A).有疑問

25.成語有其原發語境的本義與運用的衍生義,後世常用其衍生義而忘其本義,試問下列選項的說明,何者不是本義?
(A)「出爾反爾」:反覆無信,前後矛盾
(B)「峰回路轉」:山勢迴轉,山路蜿蜒曲折
(C)「難兄難弟」:稱人兄弟才學品德俱佳
(D)「水落石出」:冬初水位降低,河岸石塊顯露
(E)「牛山濯濯」:牛山草木因放牧與砍伐而光禿禿


6(D).

24-28 為題組,閱讀下文後,依序回答。 江寧之龍幡,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蹊,皆產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 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固也,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殀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 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僻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 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 其椶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闢病梅之館以貯之。 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閒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龔自珍〈病梅館記〉)
【題組】28. 下列選項中不符本文文旨的是:
(A)作者以梅自喻。
(B)藉病梅以諷刺社會。
(C)譏評時政,表達改革社會的決心。
(D)對文人畫士提出審美的建議。


7(D).有疑問

13. 若要祝賀某藥局開業,下列選項何者最適當?
(A) 鹿門采藥
(B) 披榛採蘭
(C) 天賜石麟
(D) 橘井流香


8(D).

47. 對於這段文字的寫作技巧,下列哪個選項最不適當?
(A) 運用形象化技巧描繪打鬥場景。
(B) 運用「這個」、「那個」、「一個」等的跳接敍述,帶出目不暇接的臨場感。
(C) 整段穿插著黑與白的視覺描繪。
(D) 從打鬥場面突出兩人的性格特徵。



9(D).

2. 《北史.隋煬帝本紀》:「負其富強之資,思逞無厭之欲。」此處的「負」和下列哪一個選項中的 「負」字意義相同?
(A) 「負責數百萬,願王為償。」(《漢書.淮陽憲王劉欽傳》)
(B) 「古來得意不相負,祗今惟見青陵臺。」(李白〈白頭吟〉)
(C) 「王壽負書而行,見徐馮於周塗。」(《韓非子.喻老》)
(D) 「昔秦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左傳.襄公十四年》)


10(B).

5. 中國文學作品中常以「雁」借指書信,下列哪一個成語中的「雁」字即為書信之意?
(A) 雁行失序
(B) 雁杳魚沉
(C) 雁過留聲
(D) 雁影分飛


11(A).

11. 「惲幸有餘祿,方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此賈豎之事,汙辱之處,惲親行之。」(楊惲〈報孫會宗 書〉) 根據前文,有關「糴」的讀音及字義,下列何者為是?
(A) ㄉㄧˊ買入米糧
(B) ㄊㄧㄠˋ賣出米糧
(C) ㄉㄧˊ賣出米糧
(D) ㄊㄧㄠˋ買入米糧


12(C).

29. 下列關於文化知識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古人禮容之恭敬,由輕而重依序是「箕踞、稽首、再拜、跽」。
(B) 「垂髫」與「總髮」皆是指老年
(C) 古書中常見忌言凶險死亡之事,而以其他詞語來替代表達,如「慈父見背」。
(D) 「失怙」是指母親過世,「失恃」是指父親過世。


13(D).

33. 「孔子御坐於魯哀公,哀公賜之桃與黍,哀公請用。仲尼先飯黍而後啗桃,左右皆揜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飯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對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穀之長也,祭先王為上盛。果蓏有六,而桃為下,祭先王不得入廟。丘之聞也,君子以賤雪貴,不聞以貴雪賤。今以五穀之長雪果蓏之下,是從上雪下也,丘以為妨義,故不敢以先於宗廟之盛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根據前文,下列選項敘述正確的是:
(A) 眾人因孔子吃相難看所以揜口而笑。
(B) 孔子先飯黍而後啗桃,乃因注重養生之道。
(C) 「黍者,非飯之也,以雪桃也」,其中「雪」字為形容詞。
(D) 孔子注重上下貴賤之別


14(C).有疑問

34. 下列與「杏」相關的詞彙,何者敘述錯誤?
(A) 「杏花村」一詞,因杜牧〈清明〉:「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句,後世遂常用為賣酒處的代稱。
(B) 今日言「春滿杏林」之「杏林」指醫界。傳說因董奉隱居廬山,為人治病不收錢,僅要求患者植杏樹,久之,乃蔚然成林。
(C) 「杏月」一詞,因杏樹於農曆十二月大雪後開花、結實,故常借稱「歲暮」。
(D) 「杏壇」相傳為孔子授業講學之地,後泛指授徒講學的所在。


15(D).

41. 「徐渭,字文長,為山陰諸生,聲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時,奇其才,有國士之目;然數『奇』,屢 試輒蹶。」此處『奇』的讀音及意義為何?
(A) ㄑㄧˊ/特別、不尋常
(B) ㄑㄧˊ/出人意表
(C) ㄐㄧ/單數
(D) ㄐㄧ/不順利、乖舛


16(D).

44. 下列文句所使用的修辭,前後不同的選項是:
(A)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戰城南,死郭北。
(B)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C) 檣櫓灰飛煙滅/棄黔首以資敵國
(D)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正經界,籌軍防,興土宜,勵教育。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研究所、轉學考(插大)、學士後-國文-阿摩線上測驗

cc90176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