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景氣是淘汰那些不爭氣的人。
100
(1 分45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高中(學測,指考)◆公民與社會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7.某民主國家的國會議員選舉,可由各地最高層級的地方政府決定當地國會議員選舉 規則。有的地方政府採取得票最多者當選;有的要求得票數必須過半,若無人過半 就由得票較多的兩人進入第二輪投票對決。依據前述資訊判斷該國的中央與地方政 府權限劃分,下列推論何者最可能?
(A)地方政府屬性是執行中央政府命令的行政機關
(B)地方有行政和立法自治權但司法權隸屬於中央
(C)憲法授權中央必要時得變更地方行政區域劃分
(D)憲法未明文列舉屬於中央政府的職權則歸地方


2(D).

9.甲使用公開的網路論壇發表時事評論,某日乙在甲貼文下留言表達強烈不贊同,甲 憤而將乙留言刪除,乙向甲抗議:「你侵害我的言論自由,我要去法院打官司」。不 過,歷經所有訴訟審級,乙於2022年3月敗訴確定。從言論自由與權利救濟的觀點, 下列敘述何者合乎我國法律規範?
(A)言論自由是法律賦予的,乙的留言只在法律容許範圍內受保障
(B)乙敗訴是因甲非公權力,不可能侵害乙受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
(C)乙得主張傳播媒體主管機關未能保障其言論自由,提起行政訴訟救濟
(D)乙為維護其言論自由,可在法定期間內向憲法法庭聲請裁判憲法審查



3(B).

12.某私立高中校規明定:「學生不得在校內舉辦政治活動,違反者記小過;情節重大 者,記大過或予以退學。」該校學生甲與同學深感氣候變化問題影響未來世代生活 甚鉅,某日合作舉辦「抗議全球暖化」快閃活動,由甲演說三分鐘,抗議全球暖化 問題造成之危害。事後,校方認定該活動具政治性,將甲與舉辦活動之其他同學各 記小過乙次。關於甲就此能否提出法律救濟,下列敘述何者最適當?
(A)遭學校記過並非受國家公權力侵害,故甲僅能在校內進行申訴
(B)甲被私校記過,因權利受到侵害故得依行政爭訟管道提起救濟
(C)記過未使甲喪失學生身分,並非受教權遭侵害故無法行政救濟
(D)甲與私校間的糾紛屬於私權爭議,應向普通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4(D).

14.甲到乙經營的小吃店用餐,和乙激烈爭吵,甲以手機將吵架過程錄影;之後乙顧及 其他顧客仍在用餐,就不收甲的餐費讓他離開。幾天後,甲未經查證便在網路指控 乙使用過期食材,並將乙照片上傳網路,加以辱罵。甲的行為造成乙小吃店營業損 失慘重,乙氣憤不已,幾天後過世。其配偶丙決定採取法律行動。依據現行法律規 定,以下各項丙可能採取的法律行動何者正確?
(A)乙雖已過世,丙仍可向甲請求支付當天餐費
(B)乙個人名譽受甲的侵害,丙可向甲請求賠償
(C)因乙已經過世,丙不可請求甲賠償營業損失
(D)丙不可因乙的肖像權受到甲侵害而對甲索賠


5(D).

16.俄烏戰爭發生後,俄羅斯面對西方國家經濟制裁,盧布一度大幅貶值。俄國央行在 今年2月底調升利率,由原本的9.5%一口氣調升至20%。下列何者最能解釋俄國央 行所採取之政策原理及目的?
(A)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滿足民眾的現金需求
(B)設定利率的價格下限,解決市場現金短缺問題
(C)利率上升增加可貸資金,以刺激廠商投資意願
(D)利率上升減少貨幣供給,以求維持穩定的物價


6(C).

17.閱讀以下四格漫畫:
就所得與物價的關聯而言,下列哪項指標衡量的意涵最可用來解釋最右格的論點?
(A)經濟成長率
(B)通貨膨脹率
(C)購買力平價指數
(D)消費者物價指數



7(A).

18.某國的香蕉價格一向波動甚大。某年儘管該國農業部前一年已經提出警告:「如果 沒有颱風,價格會很低。」但農民仍然大量搶種,最後香蕉的價格果然崩盤。下列 何者最能夠適當詮釋上述香蕉價格崩盤的結果?
(A)農民自利選擇導致的市場機能
(B)農民低估香蕉生產的機會成本
(C)因市場失靈進而產生無謂損失
(D)因資源的稀少性導致過度競爭


8(D).

19-20為題組
 ◎ 我國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保障同性婚姻,使同性戀者與異性戀 者皆擁有結婚的權利。該法實施至今,許多民眾透過各種管道發聲表達認同及支持, 但也持續有反對的聲音。另外,在現行制度下,我國國民的同性伴侶若為外國人, 且其所屬國家的法律不承認同性婚姻,則伴侶雙方在我國便無法結婚。因此有公民 團體倡議,應進一步修法保障跨國同性伴侶,但這項倡議,也引發不同立場團體的 質疑。請問:

【題組】20.未來若要透過修法解決同性伴侶跨國婚姻的爭議,下列哪項作法最符合審議民主的 精神?
(A)由政府部門邀集學者召開公聽會,彙整學者專業意見與共識作為修法的重要依據
(B)由公民團體發起公投並舉行辯論會,讓正反立場代表辯論且實況轉播後交付公投
(C)由大法官以憲法法庭進行言詞辯論後做出憲法裁判,再由立法院依裁判意見修法
(D)由不同立場的民眾開會並諮詢專家,形成共識結論後交由政府作為修法重要參考


9(B).

21-23為題組
 ◎ 某高中提供公民與社會科線上學習教材,引導學生分組延伸探究。圖 1和圖2是某項 主題的學習頁面,請據以回答下列問題:
62d0fae2ce68e.jpg


【題組】23.依據圖1和圖2資料,下列何者最適合當作該線上學習教材的主題?
(A)國際去核武進程的經濟制裁實例
(B)國際去核武進程中的權力不對等
(C)核武軍備競賽與區域和平的展望
(D)核武軍備大國的國際角色及責任


10(C).

24-25為題組
◎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曾有電視節目針對某三代同堂七口之家,做了病毒擴散的模 擬實驗,以特殊螢光劑追蹤全家人互動的觸摸軌跡。結果顯示:有六人在兩小時內 接觸到的模擬病毒量就已達危險等級,唯獨奶奶平安無事,身上幾無螢光反應。事 後分析發現,由於家務主要由奶奶負責,她的雙手一直與水為伍,模擬病毒的螢光 劑就一直被水沖掉。節目最後盛讚奶奶家事做得完美,不僅善盡家庭責任,也是防 疫表率。然而,評論者指出,這種稱讚僅片面選擇、歌頌特定現象,可謂透過媒體 再現強化了性別不平等。

【題組】25.依據上文,下列何者能正確描述奶奶的勞動參與以及對GDP統計的影響?
(A)雖然屬於非勞動力,但其家務活動價值仍可計入GDP
(B)雖非就業人口,但其活動屬於重要勞務,可計入GDP
(C)因其在統計上為非勞動人口,故其活動並不計入GDP
(D)因其屬於失業人口,故其每日家務生產並不計入GDP


11(A,C,E).

29.某高中老師安排全班同學到音樂廳聆聽交響樂演出。從未去過音樂廳的甲生很緊 張,除事前煩惱當天應如何穿著才「得體」外,欣賞過程中也擔心自己表現不適 當,連何時該拍手都怕抓錯時機。相對地,乙生因常跟家人購票去音樂廳觀賞演 出,故活動過程中從容不迫,事後老師也讚揚乙生舉止優雅、具備良好音樂欣賞 素養。若從社會階層化角度分析上述事件中「資本與社會平等」的關係,下列哪 些為適當之論點?
(A)即使老師事前提供解說,也難以完全消除同學文化資本的落差
(B)學生們具備的文化資本高低,決定於教育機構的資源分配多寡
(C)文化資本的獲取如同習慣養成,會讓學生內化特定的生活風格
(D)具備豐富文化資本有助於突破階層化現象,進而實現社會平等
(E)經濟資本有時可轉換為主流認可的文化資本,因而再製不平等


12(A,E).

31.《原住民身分法》要求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之子女,須跟著具有原住民身分 的父親或母親的姓氏,或取原住民傳統名字,才能取得原住民身分。這導致部分有 原住民血統的民眾,因為隨著非原住民的漢人父親取了漢姓,而無法取得原住民身 分。憲法法庭認定,此種情形違反憲法所保障有關原住民身分認同之人格權,亦牴 觸種族平等及性別平等。下列有關性別平等原則的判斷,哪些符合本件憲法判決的 精神?
(A)原母漢父的子女登記為原住民的比例遠低於原父漢母,呈現性別實質不平等
(B)該法規定原住民之身分須經國家認定登記才能取得,故造成性別實質不平等
(C)原住民子女不選擇從原母姓氏而選擇從漢父姓氏之行為,牴觸憲法性別平等
(D)唯有登記原住民傳統名字,才得以超越性別且有效保障原住民種族平等與身分 認同
(E)取得原住民身分須跟從具原住民身分父母的姓氏,使身分認定受主流性別文化 影響


13(C,D).

32.前陣子加拿大極端大雨以致馬鈴薯供給大減。由於馬鈴薯在北美是主食,在亞洲不 過是點心,故出口商暫緩供應冷凍薯條到亞洲市場。日本國內也生產馬鈴薯,但成 本太高,速食店因此祭出薯條限購。臺灣也出現薯條缺貨,店家則推出地瓜薯條因 應。前述薯條缺貨的現象可作為以下哪些推論的佐證?
(A)在地農產品一旦成為全球化商品,就很難找到類似的替代品
(B)愈是全球化的商品,愈有可能透過專業分工來進行產品創新
(C)全球供應鏈因故而不穩定,會使在地農產品更具有比較利益
(D)極端氣候頻頻出現,可能會凸顯出全球化生產體系的脆弱性
(E)因薯條在亞洲非主食,故價格機制無法緩解市場短缺的問題


14(A).

41-44為題組
◎19世紀婦女運動興起時,便訴求女性參政與就業之平等。200年後的今天,這兩項 平等實現了嗎?學者仍有不同意見。
在政治參與方面,人們常主張各國女性元首持續增加,女性的政治參與已趨於 平等。但甲學者提醒,各國重要政治職務(如國會議員等)的性別比率仍是男高於女,因為傳統認為女性較不懂政治、欠缺參與技能,這不僅使人們較不支持女性從政,甚至導致女性即便具備能力,仍自我限縮、對政治事務卻步。
為改善此問題,許多國家在各種公職選舉訂定女性保障名額。但乙學者批評保障名額雖增加女性出任公職的機會,卻對未受保障者形成另一種歧視;另外,丙學者提醒,基於選舉制度差異,有些公職選舉適合規劃保障名額,有些並不適合。
至於就業平等,許多人認為統計顯示女性失業率低於男性,故現今女性就業並 無不利,無須保障。但丁學者持反對意見,他主張應重視女性勞動參與率較男性低, 僅看失業率無法完整掌握女性參與勞動市場的不利之處。請問:

【題組】43.下列導致失業率變動的原因,何者最符合丁學者分析就業問題時所使用到的概念?
(A)大學入學機會增加,許多人選擇升學,24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下降
(B)因薪資上漲,廠商引進更多機器設備取代勞動力,引發失業率上升
(C)產業轉型使生產力提升,高科技業勞動需求因而上升,失業率下降
(D)移工引進人數上升,本地部分勞工的就業機會受排擠,失業率上升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高中(學測,指考)◆公民與社會-阿摩線上測驗

we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