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100
(3 分33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甄教程◆國文(中等) - 高中(學測,指考)◆國文難度:(1511~151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0. 「聽到曾經提拔他的師長過世的消息,他不禁□□淚下。」文句中□□應用哪個語詞最恰當?
(A)愀然
(B)泫然
(C)潸然
(D)油然


2(D).

29-30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9-30題。 齊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一曰’艾子謂其父曰:「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 家?」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豈有不通世務耶? 艾子曰:「不須試之他’但問君之子所食者米’從何來?若知 之,吾當妄言之罪。」父遂呼其子問之。其子嘻然笑曰:「吾豈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來。其父愀然而改容曰:「子之愚 甚也。彼米不是田中來?」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艾子雜說》)
【題組】 ( )29.依據上文,關於艾子說法的解讀,何者正確?
(A) 「他曰曷能克其家」,表示艾子自告奮勇,希望能幫富人打理家業
(B)從「不通世務」的說法,推知艾子認為富人之子單純真誠,不受世俗汙染
(C)富人之子甚愚,艾子卻說「君之子雖美」,可知艾子是個虛偽、擅長逢迎的人
(D)艾子認為富人之子「甚愚」的原因是「不通世務」,與現實生活脫節,搞不清楚實際狀況


3(D).

17.朱熹有言:「大抵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也。」請問主旨為何?
(A)六經皆我註腳,無入而不自得。
(B)以心觀書,實踐為要。
(C)讀書需朗誦,才能有所得。
(D)強調學思並重,讀書必須內化。


4(B).

25.五月天〈成名在望〉:「夢是把熱血和╱汗與淚╱熬成湯╱澆灌在乾涸的╱貧瘠的 ╱現實上╱當日常的重量╱讓我們╱不反抗╱倒地後才發現╱荒地上╱渺茫╱希 望╱綻放」,下列哪一個選項的詩句所描寫的心境與這首歌詞相似?
(A)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B)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C)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D)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5(C).

1. 閱讀下文後,回答 1-4 題。 

回憶小時候在書法課上,充滿好奇與期待,但每當我努力揣摩,卻總在寫出東倒西 歪的字後,很快就興趣索然。讀大學時,再度鼓起勇氣選修書法課,字雖然一樣醜,但 開始有機會接觸各類作品,觀念開始轉變。比起臨摹,我更喜歡欣賞字體風格,其中又 以帖讓我最感興趣。 

帖是在紙或帛上的書信、詩、文等手書墨蹟,如書聖王羲之的〈姨母帖〉、〈快雪時 晴帖〉。歐陽脩曾謂法帖者:「其事率皆弔哀、候病、敘睽離、通訊問。施於家人朋友之 間,不過數行而已。」從帖當中可以窺見生活的各種面貌,以王獻之的〈鴨頭丸帖〉為 例,全文簡約而含蓄:「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根據《本草綱目》 的記載,鴨頭丸可治療水腫、煩躁等症狀。綜觀這幅作品,題材貼近生活,內容直白卻 不失優雅。在技法上筆意連貫,一氣呵成,字體流暢妍美,被董其昌評價為「極草縱之 致」,可見這幅作品既具備了溝通功能,又蘊含卓越的藝術價值。 

我們以為傳世名作都是藝術家在案牘前精心編排的成果,但有時僅是人們日常書寫 的自然表現。藝術與美感就在生活的體驗之中,儘管我們習慣了鍵盤和手機的打字方式, 手寫仍然散發著某種不可取代的魅力。無論他人覺得好不好看,創作都是一種展現自我 的方式。當拿起筆,沉浸於一種純粹、愉悅、寧靜的體驗時,這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美。

【題組】1.本文中提到的「鴨頭丸」是指以下何者?
(A)毛筆
(B)硯台
(C)中藥
(D)菜餚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甄教程◆國文(中等) - 高中(學測,指考)◆國文難度:(1511~1515)-阿摩線上測驗

芸苡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