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94
(2 分55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1 年 - 慈濟學士後中醫 - 國文#75313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 某種植物香氣辛烈,可入藥,古俗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佩此草者能袪邪辟惡。三國魏 曹植《浮萍篇》:「□□自有芳,不若桂與蘭。」《西京雜記》卷三:「九月九日,佩 □□,食蓬餌,飲菊華酒,令人長壽。」唐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 兄弟登高處,遍插□□少一人。」以上缺空的「植物名」是:
(A) 菡萏
(B) 汀芷
(C) 紅杏
(D) 茱萸


2(C).

2. 「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中的「黔首」,和下列選項意義相同的是:
(A) 眾生
(B) 鄙人
(C) 黎民
(D) 布衣


3(A).

3. 甲「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乙「扁鵲出,桓侯謂左右曰」(《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丙「當作數句留院中,慰左右念親之意。」蘇軾(《與謝民師書》) 丁「況與左右無一日之雅。」蘇軾(《與謝民師書》) 引文中「左右」的意義,哪一選項相同?
(A) 甲乙
(B) 乙丙
(C) 乙丁
(D) 甲丁


4(C).

4.下列選項,何者不是對偶句?
(A)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B) 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C)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D)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5(A).

5.下列公文「稱謂語」與使用對象,何者不正確?
(A) 「鈞長」-下屬對長官或沒有隸屬關係之上級機關首長。
(B) 「台端」-機關或首長對下屬或機關對人民。
(C) 「本」-機關、學校、社團或首長自稱。
(D) 「先生」-機關對人民。


6(C).

6.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臧孫曰:『季孫之愛我,疾疢也。孟孫之惡我,藥石也。 美疢不如惡石。』」正確的選項是:
(A) 「季孫之愛我,疾疢也。」意謂季孫之寵愛我,是病態的。
(B) 「孟孫之惡我」謂孟孫讓我厭惡。
(C) 「藥石」指治病的良藥。
(D) 「惡石」指劣質的針砭。


7(A).

7. 中華民俗中對人的年紀,有特殊的用語。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A) 「花甲」指六十歲。
(B) 「弱冠」指男子十八歲。
(C) 「及笄」指女子二十歲。
(D) 「而立」指四十歲。


8(C).
X


8. 《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正確的 選項是:
(A) 「朱、紫」兩種顏色中,代表正色的是紫色。
(B) 「鄭聲」指流行音樂,「雅樂」指國樂。
(C) 「利口」謂伶牙俐齒。
(D) 「邦家」是偏義複詞,即是「國家」。 


9(C).

9. 《後漢書.宋弘傳》:「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正確的選項是:
(A) 「貧賤之交不可忘」句是說要記得救濟窮朋友。
(B) 「糟糠之妻」指妻子娘家貧困,只有糟糠可吃。
(C) 「糟糠之妻不下堂」句謂不離棄糟糠妻。
(D) 本句與俗諺「貴易交,富易妻」同義。


10(B).

10.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請選出正確 的選項。
(A) 西伯隱居,不理世務。
(B) 「不以隱約而弗務」指西伯。
(C) 「演易」謂注解易經。
(D) 「顯而制禮」謂明白國家的典章制度。


11(A).

11. 漢.桓譚《新論.見徵》: 
傳記言:淳于髡至鄰家,見其灶突之直,而積薪在旁,曰:「此且有火災。」即教使更 為曲突,而遠徙其薪。灶家不聽。後災,火果及積薪,而燔其屋。鄰里并救擊,乃滅止。 而亨羊具酒,以勞謝救火者;曲突遠薪,固不肯呼淳于髡飲飯。智者譏之云:「教人曲 突遠薪,固無恩澤;焦頭爛額,反為上客。」蓋傷其賤本而貴末也。 
上述故事中作者的意旨是:
(A) 本文申明淳于髡見微知著
(B) 灶家聽任淳于髡終釀成火災
(C) 灶家感恩淳于髡及救火者
(D) 本文譏諷淳于髡賤本而貴末


12(B).

12. 劉劭《人物志》謂:「質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之家也。質性警徹,權略 機捷,能理煩速,□□之家也。質性和平,能論禮教,辯其得失,□□之家也。質性機 解,推情原意,能適其變,□□之家。」依序可在空格□□中填入:
(A) 情理、義理、道理、事理
(B) 道理、事理、義理、情理
(C) 道理、情理、義理、事理
(D) 事理、情理、道理、義理


13(D).
X


13. 《論語》中多見君子與小人的對比: 
甲、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乙、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丙、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丁、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 
上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丁
(C) 甲乙丁
(D) 乙丙丁


14(D).

14. 「三折肱而成良醫」,其正確含意為何?
(A) 冒險犯難終可成大事
(B) 堅苦卓絕以超越難關
(C) 鍥而不舍則成功可致
(D) 多歷挫折則經驗豐富


15(B).

15. 「夫養不必豐,要於孝;利雖不得博於物,要其心之厚於仁。」以下詮釋何者正確?
(A) 物質貴儉,人事貴省。
(B) 事親首要盡孝,治民首重仁德。
(C) 侍父母以誠,待百姓以利。
(D) 做事任勞任怨,待人親愛仁慈。


16(B).

16.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又謂「小孝用力,中孝用勞, 大孝不匱。思慈愛忘勞,可謂用力矣。尊仁安義,可謂用勞矣。博施備物,可謂不匱矣。」 下列敘述何者貼切?
(A) 孝道因封建制度而有階級之分。
(B) 孝道雖有差等,孝思則無分別。
(C) 庶人位階最低,最不能夠盡孝。
(D) 天子之孝,可謂天下之至孝。


17(C).

17. 下列各組詞語中,前後「」讀音不同的是:
(A) 「否」極泰來∕特殊「癖」好
(B) 「晦」明莫辨∕諄諄教「誨」
(C) 「蹩」腳貨色∕別鬧「彆」扭
(D) 河床乾「涸」∕「闔」第平安


18(D).

18. 曹操〈短歌行〉:「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下列敘述何者最貼 近詩句意蘊?
(A)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B) 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C) 才智雙全,莫測高深。
(D) 禮賢下士,求才若渴。


19(A).

19. 《後漢書.朱浮傳》:「伯通自伐,以為功高天下。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 行至河東,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可推知「遼東白豕」這一成語用來比喻怎樣的人?
(A) 孤陋寡聞
(B) 恃寵而驕
(C) 獨樹一幟
(D) 玩世不恭


20(D).

20. 《論語.子罕》:「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 所謂「法語之言」的「法」是指:
(A) 約定俗成
(B) 精約簡要
(C) 委婉勸導
(D) 嚴正告誡


21(B).

21. 「轉品」是一個詞語在運用時改變了原本詞性的修辭法。下列「」中詞語,何者非「名 詞轉為動詞」的轉品修辭?
(A) 妾不「衣」帛,馬不食粟(〈訓儉示康〉)。
(B)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陳情表〉)。
(C)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正氣歌〉)。
(D) 「手」長鑱,為除不潔者(〈左忠毅公軼事〉)。


22(C).

22. 柳宗元〈蝜蝂傳〉: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 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茍能行,又持取如故。又 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文中所寄寓之警示是:
(A) 及時努力,時不我予。
(B) 任重道遠,死而後已。
(C) 量力而為,切莫貪求。
(D) 忠言逆耳,有容乃大。


23(C).

23. 《世說新語.德行》: 庾公乘馬有的盧,或語令賣去。庾云:「賣之必有買者,即復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 於他人哉?昔孫叔敖殺兩頭蛇以為後人,古之美談。效之,不亦達乎!」 從文中可見庾公為人如何?
(A) 安份守己,逆來順受。
(B)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C)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D) 足智多謀,面面俱到。


24(A).

24. 「朋友本有通財之誼,但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世上最難忘的事是借出去的錢,一般 認為最倒楣的事又莫過於還錢。一牽涉到錢,恩怨便很難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長中的友 誼都被這阿堵物所戕害!」(梁實秋〈談友誼〉) 文中的「阿堵物」可替換成:
(A) 孔方兄
(B) 杜康友
(C) 白玉盤
(D) 雙鯉魚


25(A).

25. 劉基《郁離子》:楚王田於雲夢,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發,鹿出於王左,麋交於王右,王引弓欲射,有 鵠拂王旃而過,翼若垂雲,王注矢於弓,不知其所射。養叔進曰:「臣之射也,置一葉 於百步之外而射之,十發而十中;如使置十葉焉,則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本文旨在說明:
(A) 行事專心致志,不要見異思遷。
(B) 當有自知之明,切勿自以為是。
(C) 用智勝於用力,難以隨意強求。
(D) 處事常保恆心,終能化難為易。


26(B).

26. 劉禹錫有一首詠藥詩:「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香泉樹有靈。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 熟照銅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依據此詩,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 此藥材之根形態甚奇如犬
(B) 此藥材從井水中沿壁長出
(C) 此藥材具有延年養生之效
(D) 此詩所詠之藥材應是枸杞


27(C,D).有疑問

27. 白居易〈自覺〉詩: 四十猶未老,憂傷早衰惡。前歲二毛生,今年一齒落。形骸日損耗,心事同蕭索。夜寢 與朝飧,其間味亦薄。同歲崔舍人,容光方灼灼。始知年與貌,衰盛隨憂樂。畏老老轉 迫,憂病病彌縛。不畏復不憂,是除老病藥。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 二毛生指生出白髮,鬢髮夾雜黑白。
(B) 不憂病老常保樂天,為養生長壽之良方。
(C) 齒落為作者與友人年屆不惑的寫照。
(D) 年貌之改變,不影響心情之憂樂。


28(B).

28. 嵇康〈養生論〉:「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泊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 養之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加上標點符號後的文句,何者妥當?
(A) 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泊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養 之,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
(B) 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泊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養之 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
(C) 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泊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養之 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
(D) 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泊,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 養之,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


29(D).

29. 《本草綱目.序》: 予開卷細玩,每藥標正名為綱,附釋名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誤,詳其土 產形狀也。次以氣味、主治、附方,著其體用也。上自墳典,下及傳奇,凡有相關,靡 不備采。如入金谷之園,種色奪目;如登龍君之宮,寶藏悉陳;如對冰壺玉鑒,毛髮可 指數也。博而不繁,詳而有要,綜核究竟,直窺淵海。茲豈僅以醫書覯哉?實性理之精 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籙,臣民之重寶也。 文中對《本草綱目》一書特點的描述,下列選項何者不正確?
(A) 此書建立了「物以類聚,目隨綱舉」的藥物分類系統。
(B) 此書依序著錄藥物之名目、形狀、性質及功能等內容。
(C) 此書之內容包羅萬象,不宜僅視為純粹的醫藥專著。
(D) 金谷之園、龍君之宮、冰壺玉鑒,指珍稀之藥材。


30(C).

30. 《史記.孔子世家贊》: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 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 云。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 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文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近於:
(A) 登高自卑
(B) 居高臨下
(C) 仰之彌高
(D) 曲高和寡


31(B).

31. 上題太史公自謂「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的主要原因為:
(A) 讚嘆廟堂車服禮器之精美
(B) 感佩孔子風化傳世之深遠
(C) 有感於自身才學相形見絀
(D) 讚嘆諸生習禮問學之勤勉


32(B).

32. 《莊子.養生主》敘述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其所強調 的精神為:
(A) 鍥而不捨,精益求精。
(B) 順應自然,因勢利導。
(C) 實事求是,親力親為。
(D) 如臨深淵,戒懼謹慎。


33(A).

33. 洛夫的詩: 「偶爾聽到/萬里之外你與風雨的對話/大風吹襲茅屋的那一夜/我見你的雙眉隨之飛 起/哀傷/高過成都所有的屋頂/且興起了/在詩中解構這個世界的念頭/但及到今天 /廣廈千萬/仍只是夢中的積木」 所描寫的歷史人物是:
(A) 杜甫
(B) 李白
(C) 韓愈
(D) 蘇軾


34(A).

34. 下列各組詞語中用字全部正確的是:
(A) 夙興夜寐 付諸東流 殫精竭慮 直截了當
(B) 喬妝打扮 唇槍舌戰 默守成規 若即若離
(C) 爾虞我詐 恪守不逾 左右逢源 懲前毖後
(D) 委曲求全 昭然若揭 絡繹不絕 名門旺族


35(B).

35. 下列詩句中使用的「修辭法」,何者正確?
(A)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誇飾
(B)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雙關
(C)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映襯
(D)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轉化


【非選題】
貳、作文(30 分) 題目:藥 
唐代孫思邈撰《備急千金要方》,有曰:「人命至重,貴於千金,一方濟之,德踰於此。」又曰: 「若能用食平凡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長年餌老之奇法,極養生之術也。夫為醫道者,當洞 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治不癒,然後命藥。」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460-377 B.C.)也曾說:「你的食物,就是你最好的藥物。」請參酌以上言論的意涵加以推闡, 試就「藥」之命題,撰寫一篇短文。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1 年 - 慈濟學士後中醫 - 國文#75313-阿摩線上測驗

Winnie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