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斷學習,收獲每一天
84
(4 分4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政治學(概要)難度:(176~20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8 瑞士學者密契爾斯(Robert Michels)在研究德國的社會民主黨之後,其認為任何人的組織,尤其是政黨,都是少數 人控制的,其所標榜的組織內民主,都是粉飾而已,此稱之為何?
(A)民主程序論
(B)民主集中制
(C)政黨發展論
(D)寡頭鐵則


2(C).

下列何者的核心職權是根據法律意義進行裁決?
(A)總統
(B)民意代表
(C)法官
(D)行政人員


3(D).

近年西方社會所興起的「後物質主義」是指:
(A)追求經濟成長
(B)強調傳統社會價值
(C)回歸宗教和道德的規範
(D)強調自尊與自我實現高於物質或經濟的需要


4(A).

我國憲法具下列那一種屬性?
(A)剛性憲法
(B)不成文憲法
(C)柔性憲法
(D)欽定憲法


5(C).
X


3.古代君主的權力來自於世襲,而臣民皆能接受此種結果,因為大家相信君主權力的正當性,試問君主權力正當性的來源為何?
(A)傳統的權威
(B)合法的權威
(C)領袖魅力的權威
(D)理性的權威


6(A).

依現行憲法增修條文,司法院大法官的任命程序為何?
(A)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
(B)總統提名,司法院同意
(C)總統提名,國民大會同意
(D)總統提名,監察院同意


7(D).

下列民意調查方法中,成本最高的是:
(A)電話訪問
(B)郵寄訪問
(C)網路調查
(D)面對面訪問


8(A).

利益團體在政治學上又稱為:
(A)壓力團體
(B)金權團體
(C)示威團體
(D)暴力團體


9(A).

14 在一般民主國家來說,下列那一種人投票率較高?
(A)居住在都市且教育程度高的中年人
(B)居住在都市且教育程度低的年輕人
(C)居住在鄉村且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
(D)居住在鄉村且教育程度高的年輕人


10(B).
X


23 下列何者是「民主政治」之最基本原則,民主政治的其他原則都是根據此一原則衍生而來?
(A)主權在民
(B)政治平等
(C)人民諮商
(D)多數決


11(C).

17 韋伯(Max Weber)建構了三種權威類型來說明「正當性」的概念,下列那一項並非他所描述的?
(A)傳統型權威
(B)領袖魅力型權威
(C)公平-正義型權威
(D)合法-理性型權威


12(D).
X


21 常被稱為民主國家「第四權」指的是:
(A) 考試與監察權
(B) 行政官僚系統
(C) 大眾傳播媒體
(D) 學術界與智庫


13(D).

27 下列那一項不符合我國普通法院之建制與管轄原則?
(A)地方法院負責初審
(B)高等法院負責第二審
(C)最高法院負責終審
(D)大法官會議負責複審


14(B).

2 對政治學行為主義的批評導致下列何種發展?
(A) 回歸傳統研究途徑
(B) 後行為主義的發展
(C) 拒絕所有行為主義的主張
(D) 新人道主義的產生


15(D).

20 下列各項選舉的要素,何者不符合自由民主的原則?
(A)定期舉辦
(B)票票等值
(C)無記名投票
(D)同額競選


16(A).

3 下列何者不是一個有意義的民主選舉所應要包含的要素?
(A)兩黨制
(B)執政者有更替的可能性
(C)具有競爭性
(D)普遍的選舉權


17(B).

5 英國憲法常被稱為:
(A)成文憲法
(B)不成文憲法
(C)剛性憲法
(D)字義性憲法


18(D).

19.我國憲法有關選舉權行使方法的規定,下列何者未被列為基本原則?
(A)普通
(B)平等
(C)直接
(D)單記


19(B).

31.「寡頭鐵則」是由何學者提出?
(A)杜佛傑(M.Duverger)
(B)密契爾斯(R.Michels)
(C)蘭尼(Austin Ranney)
(D)勃克(E.Burke)


20(B).
X


21 政治參與的廣度與深度是影響民主表現的重要變數,關於政治參與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政治效能感越低者,越有政治參與的傾向
(B)高收入、高教育程度的群眾有較高的政治參與
(C)從平和的投票到激進的抗議行為,都屬於政治參與
(D)比例代表制比相對多數決制更易引發較多的投票參與


21(C).

8 下列那一種作為與政治責任的觀念相符合?
(A)某科長因長官違法而遭降級處分
(B)某部長因涉案被起訴而宣布辭職
(C)某部長因為政策跳票而辭職下台
(D)某科長因為考績不佳而被迫遷調


22(C).

21 政治參與的模式可分為慣常性與非慣常性的兩種,下列何者屬於非慣常性的 政治參與?
(A)投票
(B)接觸政府官員
(C) 示威、抗議
(D)助選


23(B).

21 二次戰後,在較富裕的國家中,出現追求性別平等與環境保護等目標的政治 抗議活動。下列那一個因素,最適合解釋這類新興政治抗議活動的出現?
(A)競爭型政治文化
(B)後物質主義
(C)政治信任
(D)地方型政治文化


24(B).

23 有一個喝喜酒的場合,同桌的客人在聊天,多數人都表示他們支持 A 政黨,但甲心裡支持 B 政黨,所以甲就不表示他支持 B 政黨,其現象用下列那一個理論解釋最恰當?
(A)議題設定
(B)沉默螺旋
(C)框架效果
(D)樂隊花車效果


25(D).

18 良善治理是衡量政治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下列何者符合良善治理的要素?
(A)政府的利益與社會的利益分離
(B)政治權利掌握在少數菁英手中
(C)凡事皆以民調結果為依歸
(D)法律的制定與修改可回應人民的需求


快捷工具

【精選】 - 政治學(概要)難度:(176~200)-阿摩線上測驗

aabbyche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