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鼓勵和稱讚讓白痴變天才,批評和責備讓天才變白痴。
100
(1 分16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行政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5.組織各部門及各層級之間所建立的一種相互關係的模式,這是指:
(A)組織的結構
(B)組織的運作
(C)組織的設計
(D)組織的地位


2(B).

3.下列何人是行政生態理論的集大成者?
(A)高斯(J.M. Gaus)
(B)雷格斯(F.W. Riggs)
(C)戴爾(R.A.Dahl)
(D)帕深思(T.Parsons)


3(D).

38.組織賴以整合的途徑有四端,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
(A)領導
(B)協調
(C)溝通
(D)計畫


4(A).

31.下列何者不是激勵員工的工作設計方式?
(A)因材器使
(B)工作輪調
(C)工作擴大化
(D)工作豐富化


5(D).

5 一般來說,策略管理的過程包括四個主要的步驟,依先後次序排列,下列 何者為是?
(A)使命與政策建構、策略執行、環境分析、評估和調適
(B)使命與政策建構、評估和調適、環境分析、策略執行
(C)環境分析、評估和調適、使命與政策建構、策略執行
(D)環境分析、使命與政策建構、策略執行、評估和調適


6(D).

下列何項有 [零和賽局] 性質:
(A)分配的政策、管制的政策
(B)管制的政策、自我管制的政策
(C)分配的政策、重分配的政策
(D)管制的政策、重分配的政策


7(D).

下列關於設計計劃預算與績效預算的不同處之敘述,何者為非?
(A)設計計劃預算以設計為中心,績效預算以管理為中心
(B)設計計畫預算是將預算置於長程計畫目標體系內,績效預算是以工作計劃為基礎
(C)設計計劃預算將預算期間擴張,包含數個年度,績效預算大多以一年為期
(D)設計計畫預算的資料流向是由下而上,績效預算由上而下


8(B).

46.管理格道(Managerial Grid)的領導理論是由那二位學者所提出?
(A) 班尼斯(W. Bennis)與格林納(L. Greiner)
(B) 布雷克(R. R. Blake)與穆頓(J. S. Mouton)
(C) 泰勒(F. W. Taylor)與費堯(H. Fayol)
(D) 李克特(R. Likert)與杜拉克(P. F. Drucker)


9(B).

35.下列何者並非生態學的概念:
(A)水土不服
(B)恆溫調控
(C) 橘逾淮為枳
(D)制度是成長的


10(A).

63.在擬定評估標準時,應考慮該標準如在同樣情況下,重複進行評估工作,能得出近似的結果,此為何種政策評估標準設立原則:
(A)可靠性
(B)有效性
(C)合時性
(D)客觀性


11(C).

33 學者賽拉蒙(L. M. Salamon)曾提出以下那一項理論,解釋非營利組織存在之原因?
(A)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
(B)政府失靈(government failure)
(C)第三者政府(the third party government)
(D)外部性(externality)


12(C).

42 就行政事權的橫向分配之不同而言,行政組織可分為何種型式?
(A)集權制
(B)分權制
(C)業務單位與幕僚單位
(D)集權制與分權制


13(D).

51 行政發展與行政改革兩概念的意義有無差別?
(A)完全相同
(B)名不同而意同
(C)完全不同
(D)有差別卻類似


14(B).

70 就行政行為而言,桌底下之作業(under-the-table operations),取代桌面上之作業(above-the-table operations)的現象,稱之為:
(A)異質性
(B)形式主義
(C)重疊性
(D)多元社團化


15(C).

15 政府是市場競爭規則的決定者,但企業往往會促使政府做出不利於競爭對手的規定,以獲取額外的利益,下列何者為企業此種作為最接近的形容詞?
(A)怠職
(B)遊說
(C)尋租
(D)分贓


16(B).

17 根據代理人理論,國會議員經常以私利為先,漠視社會大眾的公共利益,主要乃是因為:
(A)投票困境(paradox of voting)
(B)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
(C)漸進主義(incrementalism)
(D)資源依賴(resource dependency)


17(C).

34 影響行政與政府運作的「社會」環境因素中,比較而言,下列何者非在其中?
(A)社會集會結社狀況
(B)階級流動
(C)社會衛生醫療發展狀況
(D)社會風氣狀況


18(C).

50 一般言之,溝通的主要障礙不包括下列何者?
(A)語意上的障礙
(B)心理上的障礙
(C)年齡與性別上的障礙
(D)地位上的障礙


19(C).

31.行政發展(administrative development)的意義與行政改革(administrative reform)的意義如何?
(A)完全相同
(B)名不同而意同
(C)有差別卻類似
(D)完全不同


20(D).

6 下列有關「動態管理學派」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此派之代表人物是巴納德(Chester I. Barnard)
(B)權威的接受論是此派的主要理論
(C)此派學者提出貢獻與滿足平衡論
(D)此派學者提出額外價值論


21(B).

45 關於學者吉伯特(C. Gilbert)所提出的行政責任確保途徑之敘述,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
(A)議會控制屬於內部正式確保途徑
(B)個人透過參加集會遊行表達對政府的不滿可視為外部非正式確保途徑
(C)代表性科層體制(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屬於內部正式確保途徑
(D)司法控制屬於外部非正式確保途徑


22(A).

17 威廉大內(W. Ouchi)提出 Z 理論,認為成功的組織必須具備下列那些特徵?
(A)長期雇用、緩慢升遷
(B)競爭激烈、專斷決策
(C)工作輪調、單一取向
(D)領導負責、賞罰分明


23(C).

27 下列何者是我國地方政府最重要的稅課收入來源?
(A)工程受益費收入
(B)補助及協助收入
(C)土地稅收入
(D)遺產及贈與稅收入


24(A).

3 有關羅聖朋和克拉夫丘克(D. H. Rosenbloom & R. S. Kravchuk, 2005)對於公共行政的界說,當中 特別凸顯行政具有公共性質,屬於下列那一種行政的觀點?
(A)行政的政治觀點
(B)行政的管理觀點
(C)行政的法律觀點
(D)行政的職業觀點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行政學-阿摩線上測驗

somisgood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