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犧牲享受,才能享受一生。
100
(55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高中(學測,指考)◆歷史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3. 歐亞文化交流也表現在食物上,波斯帝國宮廷有一種以堅果及糖製成的甜點,於九世紀左右 先傳到伊比利半島,十三世紀傳到威尼斯,後來就連波羅地海的大港呂貝克城也出現。這種 甜點最可能經由誰傳播到歐洲?
(A)阿拉伯人
(B)日耳曼人
(C)義大利人
(D)迦太基人


2(D).

5. 近代以前許多婦女的活動因其性別而受到限制,僅有少數可以突破束縛,留下傲人成就。一 位生活在十二世紀的歐洲女性,其著作豐富,留下了許多關於自然界、醫藥、宗教信仰方面 的作品,還是位優秀作曲家,平日又需管理龐大地產和眾多人員。從她的年代、性別與成就, 可以推測其身分最可能是:
(A)教宗
(B)主教
(C)大學校長
(D)修道院院長


3(A).

16. 十九世紀中葉以前,非洲曾被稱為「白人的墳墓」。甚至到十九世紀初,由於自然環境、疾 病、非洲人的抵抗,歐洲士兵進入非洲後的死傷率高達 98%。直到十九世紀中期之後,歐洲 人認為已經成功地解決了前述阻礙,自此能深入非洲,大舉掠奪。歐洲人是倚靠下列哪三項 事物?
(A)汽船、奎寧、來福槍
(B)火車、天花疫苗、大砲
(C)直昇機、奎寧、來福槍
(D)火車、天花疫苗、手榴彈


4(C).

18-19 為題組 
◎ 自古以來,人群往來及貿易多受戰爭、疫病等因素而改變路線。例如北宋初,西方商人和使 節分別經由海路、「絲路」來中國,貿易以香料為大宗。自從北宋中葉,發生影響貿易路線 的「某事」後,西方商人與使節考慮人身、貨品安全,多避免走「絲路」。

【題組】18. 當時從事香料貿易的商人,最主要來自何地?
(A)英國
(B)印度
(C)阿拉伯
(D)葡萄牙


5(D).

20-21 為題組 
◎ 1960 年代末期,一位作家記載了兩位外國友人來訪的情形: 我和朋友抵達市中心後,他們首先注意到百貨公司有眾多亮麗的服飾,超級市場有豐富多樣 的麵包、水果與肉品,與他們的生活經驗大不相同。購物完,我們在街上看到許多抗議的年 輕人喊著:改變社會、革命、反美國、反資本主義。我們進入咖啡廳後,又聽到許多年輕人 熱切討論馬克思與列寧的作品,認為社會主義無限美好。這兩位朋友嘆氣道:「天啊!這些 作品在我們國家都是令人厭煩的義務性讀物。」

【題組】20. 根據上文,作家的外國友人最可能來自哪國?外國友人拜訪的最可能是哪座城市?
(A)來自北韓的朋友,拜訪北京市
(B)來自蘇聯的朋友,拜訪哈爾濱
(C)來自希臘的朋友,拜訪安卡拉
(D)來自波蘭的朋友,拜訪西柏林


6(D).

22-24 為題組
 ◎ 羅馬帝國時期為彰顯國家權力,耗費大量財力,建造大型公共建築。十世紀以後,歐洲基督 教會的教堂仿效羅馬帝國,也用石材、穹頂、石柱,延續羅馬的風格。十至十三世紀之間, 歐洲許多城市都出現這類建築,統稱為「羅馬式建築」。

【題組】23. 十至十三世紀間為何出現這些羅馬式建築?
(A)貴族對抗君權
(B)強調王權至上
(C)誇耀世俗財富
(D)宣揚信仰永恆


7(B).

 25-26 為題組
6268cf7205453.jpg6268cf9012b6f.jpg


【題組】26. 表 2 顯示日本統治後期甘藷產量大幅提高。此時甘藷的作用最可能為:
(A)總督府發展養豬業的主要飼料
(B)因應戰時物資管制,作為主食
(C)支援南洋作戰,當作軍人食糧
(D)輪種蕃薯恢復地力,並賺外快


8(C,D,E).

29. 哈佛大學建置一個「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收錄七至十九世紀之間人物傳記資料 37 萬 筆,資料包含人物「籍貫」、「事蹟」、「書信」及「著作」等。利用該資料庫,史家可研究哪 些課題?
(A)人口變化趨勢
(B)官學制度沿革
(C)官員本籍分布
(D)區域文風變化
(E)學者人際網絡


9(A,B,D).

30. 《巴達維亞城日記》中關於贌社稅制的記載:為增加公司收入,及實現地方議會對各村落頭 人之承諾,決定在主要各村落、笨港河及南部一帶,在一定條件之下給中國人或荷蘭人之最 高標價者包攬商業。例如位於臺南、嘉義一帶的大武壟 140 里耳(Real)、哆囉嘓 140 里耳、 諸羅山 285 里耳……以上合計 2,140 里耳。以上金額先收半數,其餘半數於期滿時繳納。就 此記載來看,贌社稅制的設計有哪些特點?
(A)分區課稅
(B)承包稅制
(C)直接課稅
(D)公開招標
(E)限繳實物


10(D).

37-39 為題組 
◎ 閱讀下列兩段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甲、明朝有官員主張:自古倭奴無貢,貢亦不過數十年一貢,不知吾土虛實,所以禍少。 自(成祖)永樂來有貢,貢輒數來,則限以十年一貢;又不遵約,或數年一來。涉 吾土若故鄉,識吾人如親舊,收吾寶物諸貨如取諸寄(倉儲),尤嗜古今圖籍。凡 山川之險易,甲兵之朽利,人性之剛柔,國紀之張弛,無不熟知。
 資料乙、明朝規定朝鮮入貢由鴨綠江經遼陽、廣寧,繞道進入山海關,抵達北京;安南入貢 則須由廣西的憑祥州入境,經龍州,沿左江到南寧,再抵達北京。朝鮮和安南希望 改走近路,遭明朝拒絕。朝鮮、安南貢使為縮短時間,並夾帶大量貨物,往往私自 走海路前來。明朝一旦發現,甚至採取絕貢的懲罰。

【題組】37. 當時航海技術已經相當發達,但中國仍要求朝鮮、安南貢使應走陸路,其原因最可能是:
(A)政治因素,凸顯天朝威望
(B)經濟考慮,延長貿易時間
(C)外交懷柔,準備周到接待
(D)國防考量,防外國直赴京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高中(學測,指考)◆歷史-阿摩線上測驗

PITY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