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持續努力,保持前進,成功就在不遠處
100
(52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高中(學測,指考)◆歷史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4. 古蹟是一種立體的歷史,見證時代的更迭。下圖是2016年 拆除附近的高架橋以後,重新整修的臺北城北門。這個城 門的興建,反映的是哪一時期的歷史變遷?
5f2caab52e581.jpg
(A)鄭成功治臺時,為屯田拓墾北臺灣,乃興建臺北城
(B)林爽文事件後,清廷為防禦北部民變,興建臺北城
(C)鴉片戰爭後,為防備英軍侵臺,在北臺灣建城防禦
(D)牡丹社事件後清廷積極治臺,政治與經濟重心北移



2(B).

5. 《史記》記載:楚漢相爭時,劉邦在前線作戰,蕭何則協助穩定後方,徵調糧秣以供軍需。但劉邦卻常刻意派人慰勞蕭何、打探他的動態。蕭何的策士於是建議他,應多送家人到劉邦身邊參戰,並多買田產以示自己愛財,以自我保護。蕭何策士的考量最可能是:
(A)請蕭何擔當全軍的表率
(B)袪除劉邦對蕭何的猜忌
(C)展示蕭何個人政治實力
(D)凸顯蕭何運籌帷幄能力


3(A).

6.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派總統府秘書長呈遞大清太后一封國書,祝賀其誕辰,中華民 國官員也前往賀壽。袁世凱正式就任總統時,大清也以皇帝名義祝賀中華民國國運昌隆。我 們如何理解此事?
(A)民國肇造,政府同意清帝維持原有尊號與皇室運作
(B)此事純屬虛構,因大清已被推翻,並無皇帝或太后
(C)袁世凱假借溥儀名義祝賀自己就任,為稱帝作準備
(D)保皇派與中華民國官員相聯絡,企圖擁立溥儀復辟


4(A).

8. 十九世紀中期,美國在與墨西哥戰爭中取得加州地區以後,企圖在亞洲獲取商業與軍事利 益。為達到此目的,美國派艦隊來到亞洲,某個國家首當其衝,遭受美國的武力要脅,被迫 開港通商。迫使該國與美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事件是:
(A)黑船事件
(B)亞羅船事件
(C)東學黨事件
(D)美西戰爭


5(C).

12. 1840到1870年代之間,估計有數十萬中國的勞工,前往中南美洲的西印度群島、古巴及秘魯 等地,從事勞力工作。當時華工前往中南美洲,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南美洲地廣人稀,吸引華人移入
(B)東南亞排華,導致華人移往美洲
(C)歐美實施禁奴政策,導致人工不足
(D)清朝政府鼓勵人民前往海外拓殖


6(D).

13. 一座紀念碑雕刻了兩幅某國軍隊在南非、中國的軍事行動。碑文說明:為紀念在1899年、1900年兩次軍事行動中犧牲的同袍。這座雕像最可能位於何處?
(A)俄羅斯的聖彼得堡
(B)荷蘭的阿姆斯特丹
(C)法國的巴黎
(D)英國的倫敦


7(C).

19. 下圖是以現代歐洲政治版圖為底,呈現 西元四世紀後期至五世紀上半葉左右, 歐洲曾面臨一股由東向西蔓延的勢力, 圖中灰色部分是這一股勢力曾觸及區 域,而「☆」則是該股勢力的最終據點。 這股勢力最可能是:
5f2caae473e84.jpg
(A)猶太民族移入歐洲各地
(B)伊斯蘭文明與信仰西傳
(C)匈人部族大舉進入歐洲
(D)日耳曼人威脅羅馬帝國



8(C).

22. 某一時期的佛教,除了翻譯印度傳來的佛經,也開始出現由中國僧侶撰寫的經典。這些經典 不僅宣揚佛理,更納入傳統儒家教忠教孝的理念與生活禮儀,逐漸擴大佛教維繫地方社會秩 序的作用。這個現象最可能是:
(A)東漢佛教為獲民眾認同而採取的策略
(B)魏晉時期佛教為廣召信眾而配合習俗
(C)唐宋之間佛教教義與中國社會的融合
(D)明清時期儒釋道三教合一趨勢的發展


9(A).

23. 某一時期,地主大量兼併土地,擁有土地之農民不斷減少,使得國家的賦稅與兵役來源都成 問題,於是有官員提議限制人民可以擁有土地面積的數量。但問題一直無法解決,改朝換代 後,官方採取激進改革,將土地收歸國有,但終歸失敗。這種激進改革政策是:
(A)新莽時的王田制
(B)唐代的租庸調制
(C)王安石的青苗法
(D)中共的土地改革


10(D).

28. 皇帝與臣僚商議如何變法,臣僚表示:雖然大家都討論變法,但若不全面變法,必至無功。 所謂變法者,須自法律制度先後改定,乃謂之變法。皇帝則感嘆:推行變法,掣肘太多。臣 僚回答:現今朝中大臣多年老守舊,不通外國事務,皇上想靠他們變法,有如緣木求魚。上 述的皇帝與臣僚是:
(A)北魏太武帝與崔浩
(B)宋神宗與王安石
(C)明萬曆帝與張居正
(D)清光緒帝與康有為


11(D).

30-31 為題組
二十世紀初,美國某位作家擔心北歐族裔(如:英格蘭、蘇格蘭及日耳曼等)在美國的優勢 受到威脅,他著書表示:直到今日,一堆人還相信教育、機會和運氣等後天環境的影響,能 夠突破人的先天限制。這是美國革命與法國大革命以來,二流思想家留給後世的刻板想法。 身為美國人,我們須明白一件事情:上世紀流行的利他思想以及美國應該作為「受苦難壓迫 者避風港」的同情心,現在正威脅著我們的社會。

【題組】30. 根據這段言論,作者的想法最可能傾向:
(A)社會主義
(B)自由主義
(C)平等主義
(D)種族主義


12(D).

33. 一位中國學者為了研究某一朝代的歷史,特別去學習波斯文、拉丁文和阿拉伯文,以便閱讀 這個朝代對外征戰的相關史料及研究成果。這位學者要研究的朝代最可能是:
(A)東漢
(B)北魏
(C)北宋
(D)元代


13(C,E).

37. 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破壞了羅馬教會的統一性,為歐洲帶來宗教多元主義。到1560年, 新教的主要教派均已建立,包括:路德教派、喀爾文教派、英國國教、再洗禮派等。這些新 教教派各發展出不同的教義與禮拜方式,但其間仍有一些共同點。這些共同點應包括:
(A)保留拉丁語作為崇拜之用語
(B)支持政治與宗教分離的原則
(C)主張個人有讀經、解經自由
(D)持寬容精神,反對宗教迫害
(E)視《聖經》為信仰唯一真源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高中(學測,指考)◆歷史-阿摩線上測驗

丸丸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